普賢行愿品

《普賢行愿品》的異譯很多。西晉·聶道真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jīng)》,就大體概括了它的內(nèi)容,似乎是它的異譯;不過因為翻譯的不甚善巧,譯文只有簡略的長行,與本經(jīng)的文字外形不一致。本經(jīng)的文字有長行、偈頌兩部份。長行的文勢,承《華嚴經(jīng)》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贊佛功德偈而來。善財童子...[詳情]

發(fā)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普賢行愿品》的啟示

發(fā)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

  ——《普賢行愿品》的啟示

  成峰

  《普賢行愿品》簡介

  《普賢行愿品》,它的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由唐代般若法師翻譯。本經(jīng)的文字分長行、偈誦兩部分。

  在本品開始,普賢菩薩告訴諸位菩薩與善財童子,想要成就佛的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愿。

  那么,十大行愿的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呢?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zhuǎn)*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長行有十大段,說明這十種行愿的內(nèi)容。每一行愿都以華嚴法界遍于十方三世,無窮盡,無間斷。并以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yè)、眾生煩惱四法為比喻,說明無盡。最后,說明受持此經(jīng)的殊勝功德。

  本品以十大行愿為核心,以證入華嚴法界為宗旨,以利益有情為入門,以往生凈土為方便。

  普賢十愿的誦持,現(xiàn)在仍然是漢傳佛教寺院的常課。十大行愿其實介紹的就是菩提心的具體內(nèi)容。的確,在中國佛教界,長期以來,對于菩提心教法缺乏重視,造成很多弊端。重新認識發(fā)菩提心在修學佛法上的重要性,以及發(fā)心與自利利他的關系等,對于糾正以往的不足的確有著重要的作用。

  凡夫心是我們目前的特征

  我們必須知道,虛妄的凡夫心成就了凡夫的品質(zhì)。毫不夸張的說,凡夫心是我們在生死苦海中頭出頭沒的原動力,是造就我們無始以來流轉(zhuǎn)六趣的根本因。

  觀察一下我們的起心動念,經(jīng)常生起的是什么念頭?是在想財色名食睡,還是饒益有情?是為自己算計的次數(shù)多,還是替別人考慮的時候多?考量絕大部分人,答案是相同的,第一種想法占據(jù)了主導。

  因此,形式上看起來我們好象是在學佛,外表也很精進,然而,我們在心行上卻沒得到改善,在人格上也未獲得升華。我們在心念中總是不斷地為自己盤算著,乃至考慮與自己有關的利益。這樣長期反復地熏習,生命簡單到僅僅只是相同的重復,相同的輪回。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早已習慣如此生活的我們,安樂在以自我為中心,以牢固的我執(zhí)、法執(zhí)為中心的怪圈里。每天用觸對的六塵境界滋潤自己的無明與貪愛,一刻也不曾中斷停止。因此,當巨大的反作用力到來之時,即使我們有一百八十個不甘心、不愿意,那也只能是徒勞與惘然。這怨不了別人,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別人無法替代你去受報。

  學佛人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fā)起了愿菩提心。剛一開始,在弘法、工作、學習等過程中,或許還能勤加守護、不令喪失?墒牵坏┯龅骄尘壍恼T惑,如果不用戒律的鎧甲做防護,而自身的定力智慧又不夠,再加上沒有善知識的攝受與同參道友的提醒,往昔的串習又會現(xiàn)前,常常會忘記當初發(fā)下的誓言乃至退失菩提心。這也是為何修道人多如牛毛,可是成就人卻少之又少的原因。

  古德云:“不退初心,成佛有余。”又有:“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路邊;學佛三年,拿佛賣錢。”原本得人身、遇佛法、修佛道是非常殊勝難得的因緣,佛經(jīng)中因而有“盲龜遇木”之喻。那么,我們何不珍惜暇滿人生,把握一期生命,充分利用此生提升個體的生命品質(zhì),完善自我的道德缺陷,饒益一切有情,利樂廣大眾生。這樣,才不至于白入佛門一場,也不會辜負善知識的辛勤教誨。

  相反地,如果正確的發(fā)心過程中卻誤入了凡夫心,不能不說是一椿令人扼腕痛惜的事情。不僅對不起成就我們的眾生——父母親朋、師長同學,也辜負了自己的本覺靈性。

  菩提所緣緣苦眾生

  從利他中完成自利

  菩薩道修行,從初發(fā)心修行直到成佛,就好比樹的生根,長出樹干,發(fā)出枝葉,開花結(jié)果。經(jīng)典上經(jīng)常以樹根與果實來比喻菩薩修行過程中自己和眾生,自利與利他的關系。

  《普賢行愿品》上說:“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能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樹必須先有根,否則即不能生長。而菩薩修行由初發(fā)心到成佛,亦必須有根。大乘佛法的根是什么呢?以大悲心為因的大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的根本。修大乘行必須先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亦即是大悲心,若是缺乏了大悲心,則任何行為都是有漏之因、人天小果,與成佛遠離。什么時候有菩提心、大悲心,即是菩薩;而大悲心一旦退失,即非菩薩。

  平常我們總以為根先長好了,樹才開始生長。但是事實上,根與樹的發(fā)展是均衡的。根扎得愈深,樹也就長得愈高;樹長得愈大,也就表示根長得愈廣;根與樹的生長是同時的。所以發(fā)菩提心與行菩薩道,也應同時的進行,并非是先把心發(fā)好然后再去行。所以菩薩道行得越大,菩提心也就越堅固。

  大乘佛法最關鍵之處在于,無論談到空與智慧或者是慈悲,從不會把自己和眾生分離起來。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兩者完全相同;所以,大乘佛法講到慈悲與智慧,更注重與眾生的平等而無二無別,這也正是大、小乘法的具體差異。

  所以修學大乘佛法,首先必須了解的一點,就是我們想要解脫,個人的修持固然重要,但是卻不能只顧自己。我們自己想要了生死得到解脫自在,眾生亦復如是;如果看見一切眾生在受苦,而自己的內(nèi)心卻解脫自在,這不是菩薩的行為。

  所以不可以棄舍眾生,與眾生同呼吸、共命運,自他不離,自他一體,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與慈悲,也才是真正的菩薩道、菩薩行。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fā)起菩提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