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的大智慧(七十六)

  物質的這條線,每天都在生死生死,有生有滅,沒有延續(xù)性。精神這條線雖有變化,但一直延續(xù)。我們物質這條線是每時每刻生死,新陳代謝,但是精神沒有死。對我這一生來說,任何物質的生死,是絕對影響不了心靈精神這條延續(xù)線的。那么,物質的更替生死,會影響精神或把精神這條線打斷嗎?會不會?不會。再來看臨終。臨終的時候,物質的生死就死一次,一樣是影響不了精神這條延續(xù)線的。精神還會延續(xù)。

  再舉例說明下。每個人為什么有前生后世?我們從生的時候來看,生的時候呱呱落地。肉體從物質這條線來說是蛋白質、脂肪、淀粉、核酸等。從物質上來說,這個娃娃和那個娃娃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但是,從現(xiàn)象來看,每一個人從他降臨在這個世間開始福報就有不同。有的人出生在君王家里,有的人出生在億萬富翁家里,有的人出生在十分貧困的家里,環(huán)境天差地別。

  從物質來看,大家的蛋白質都相同,但是福報卻大不同。比如你生在億萬富翁家里,而我降生到乞丐家里,你一出生就每天錦衣玉食,你的福報怎么這么好,而我一出生就缺衣少食,我的福報怎么這么差。這不是物質這條線可以判斷的,那一定是從精神那條線的信息傳下來的,因為我們的生命只有兩條線,只有物質和精神這兩個部分組合。

  那這個信息從哪里來?是從前世、從精神這條線傳遞下來的,絕對不是從蛋白質等里面?zhèn)鬟f一個人的福報,認可嗎?可能因為我前世待人吝嗇,積累的善業(yè)不夠,福報不夠,所以我這世才變成窮光蛋。而你前世就拼命布施,在精神層面積累很多福報,所以一出生咱們的遭遇就不同了。這是第一個,福報的不同來自精神這條線的延續(xù)。

  第二個,從性格來看。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你看剛出生的娃娃性格都不同,再大點的孩子就更明顯了。有的乖一點,有的脾氣有點大,特別固執(zhí)。從蛋白質上講,每個小孩子的蛋白質是相同的,為什么有的性格要強,有的性格乖巧呢?因此從蛋白質這條線判斷不了。所以這個性格或者說習性也是從精神層面上傳遞下來的。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前輩子就是這樣的本性,這輩子也會有類似的習性。性格剛強的人,這個剛強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你就是讓他改,八年十年都不一定改得過來。這一世出現(xiàn)這樣的性格,從哪里來的?從蛋白質來嗎?不可能。是他前世就是這個樣子的性格,是從精神層面延續(xù)下來的。那有沒有前世?肯定有。

  第三,每個人的聰明智慧不一樣。有的人很聰明,有的人腦瓜子很笨。如果只是從蛋白質去衡量、觀察,是判斷不了的。

  你這輩子有智慧,聰明伶俐,那是你前世很好學,愛鉆研,愛學佛。這個聰明伶俐可不是一天兩天學得會的。有人說智力是遺傳的。但是一些父母智力不太高,他兒子卻很聰明。比如有的父母是文盲,不認識字,智力也一般,但他們的孩子很聰明,考上大學、研究生、博士。真的是遺傳嗎?很值得懷疑。

  第四,是從天賦上來看。天賦就更難得了,天賦可不是隨隨便便后天學就會有的。有些人有天賦,很小就會彈鋼琴拉小提琴,而且上手很快,拉的很好,那個真的要靠天賦。有的人五音不全,不會唱歌,對音樂一竅不通,學鋼琴小提琴可能學十年都演奏不好,就是沒有音樂這方面的天賦。

  但有些小孩子才四五歲、五六歲就學會彈琴了,而且他父母也不會,為什么他學下很快就上手了?也許他前輩子就是拉小提琴的,他就是鋼琴家,他對這個熟門熟路,這一世回來了,一接觸到稍加訓練,積累技能,他很快就會了。這種天賦可不是一天兩天學來的,也不是靠父母教的。沒有天賦的人學二十年還不如有天賦的人學二十幾天。

  我們每個人不同的福報、性格、智慧、天賦這條線從哪里來?是從精神層面這條線來。

  那有沒有前世和后世?我們從這一世來看,物質不斷地變化,我們的精神一直在延續(xù)。物質的生死不會斬斷精神的延續(xù),一個人死的時候也不可能斬斷精神的延續(xù)。這樣我們從理論上、從生活上、從例子上來看是可以推斷出一定有前世,一定還會有后世。只要你如理地分析,如理地思考,不需要神通就可以知道,也不需要去找有神通的巫婆。你會堅信不疑。世間有些人說“人死如燈滅”,你會不會還認同?不會了。你會不會及時行樂、不好好修行?會不會去造惡業(yè)?不會了。

  斷滅空是外道的和世俗的邪見。這種空不是我們佛法里面講的空。

原標題:傳承-明向法師:《心經(jīng)》的大智慧(七十六)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