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的大智慧(八十九)
第二個,“老苦”
“老苦”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這個“老”,并非只是說當我們七老八十老了的時候才叫老,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老。
小孩一歲、兩歲、三歲……不斷的長大,雖然是在成長,同是也是個老化的過程?雌饋砟挲g在增長,實際上壽命在縮短,不斷向火葬場、向墳墓邁近。在40歲后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30多歲還感覺不到什么。
像我40歲基本是一個分界線,感覺體力已經差了些,站立久了有腰酸背痛的感覺。五、六十歲的人更明顯了,皮膚也皺了,力氣也弱了,肌肉也萎縮了,腰也直不起來了,原來一米八的個頭萎縮變成一米六五了。
老了以后皮膚都成了皺疙瘩,像樹皮一樣,沒有光澤,沒有水分,有的還會很癢。人也很容易疲勞,精神不好,睡眠時間即使有那么多,但到晚上也睡不好、睡不著,睡眠質量差,夜里容易醒。記憶減退,以前的事都記不住,忘得一干二凈。腦袋反應遲鈍,耳朵又聾,眼又花。
人老的時候是很凄慘的。大家年輕還不能體會這種狀態(tài),但這種狀態(tài)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所以,我們要多同情和憐愍老人,不能用年輕人的角度去看:你怎么動作這么慢!看不慣老人家,這是沒有同情心。想想以后,你老了也許比他更差、更慘。
因此我們不能嫌棄老人,要用同情心去看待老人。這個老的苦,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誰都逃不了的。
第三個,“病苦”
生病我們每個人基本都經受過。像感冒發(fā)燒、拉肚子是小病。感冒了,就覺得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發(fā)燒時頭痛得像要爆炸似的,好難受。我自己感覺發(fā)燒到38℃就很難受了,39℃以上就更不用說了。還有牙痛也很難受,俗話說“牙痛不是病,但痛起來真要命”。
還有口腔潰瘍,雖然都是很簡單的小病,但都讓我們感覺非常的難受,不得安寧。要是得了大病就更慘了。比如像尿毒癥、肺結核、肝炎、膽結石之類的患者,一天到晚的痛,治療的期限也很長,有些到了晚期甚至沒法治療了。
病苦是我們經?吹玫降摹W痛苦的是癌癥,死又死不了,活又活不成。癌癥患者體內癌細胞不斷地擴散、不斷地增長。這些癌細胞沒有規(guī)律的增長,比正常細胞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強不知多少倍。癌細胞把正常人的營養(yǎng)吸收后拼命的增長,如胃的癌細胞就把胃也堵住了,人吃不進飯不就等死了?
腸癌細胞也是這樣,長大了堵住腸子,大便拉不出來,要開刀從肚皮邊切一個口子排便。癌細胞拼命的長,現(xiàn)在還沒有很好的技術能把癌癥控制住。所有的癌癥病人都表現(xiàn)得消瘦,晚期患者的營養(yǎng)全部給癌細胞吸收掉了,人根本吸收不到營養(yǎng),最后骨瘦如柴。癌細胞帶來的痛苦是它把器官堵塞,還可以侵犯神經。我們正常的神經被侵犯到就很痛,得了癌癥神經會痛苦得不得了。
得肝癌的病人一般很少活超過半年,肺癌患者可以活一兩年,也很難好得了。除非早期發(fā)現(xiàn)才容易治療,但一般檢查發(fā)現(xiàn)的時候就不是早期了。到人有癥狀發(fā)生,有疼痛的感覺,已經是中、晚期了,而且有部分癌細胞已經擴散,隨著血液、淋巴跑到全身各處去,就如水庫崩堤一樣,一個地方崩了,整個人就完蛋了。所以癌癥的病人是我所見的病苦里最痛苦的。
還有艾滋病、痛風、類風濕等的病人也是一輩子的痛。病確實是使我們感受到痛苦的逼迫,使我們坐立不安,身心得不到安寧。病苦是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能感受到的。人都要經歷生、老、病各個階段,后面就是死。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 上一篇:《心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心經》的大智慧(九十)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經》的大智慧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