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jīng)

《藥師經(jīng)》,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jīng)》,由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為中文。和《地藏經(jīng)》一樣,《藥師經(jīng)》是贊嘆藥師佛行愿的佛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之一!栋浲咏(jīng)》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從一日乃至七日能夠一心不亂,此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詳情]

藥師經(jīng)講記

  己三總結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fā)十二微妙上愿!

  以上分別說明十二大愿,現(xiàn)在總結。

  釋尊說完了藥師如來的十二大愿,又呼「曼殊室利」說:這「是」「彼」東方凈土的「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所發(fā)」的「十二微妙上愿」。如來、應、正等覺,如上已說,都是佛的通號。經(jīng)里對于佛號,有時具用十號,有時略稱三名,有時單說一名;這里用不廣不略的三個通號。此十二愿,非一般的誓愿可比,純由大悲心所流露的利他大愿,所以稱為微妙上愿。

  從十二大愿的內(nèi)容看,第一大愿為生佛平等愿;此后,便是思想的正確,行為的合理,生活的豐富;缺陷的加以彌補,病患的予以救治,苦痛的予[P81]以安樂。不但著重衣食等物質(zhì)生活,又注意到教育,健康,正常的娛樂,達到人類的和樂生存。學佛,決非死后才有好處。藥師如來的十二大愿,啟示得最為明白。所以佛法的流行世間確能領受實惠,確能適應現(xiàn)實人生的。

  太虛大師倡導人生佛教,即側重生活的改善、解決。這并非說專重吃飯穿衣的事,而是提示我們,要在現(xiàn)實人生樂的基礎上,發(fā)大乘心。菩薩的精神便是為眾生服務。修學佛法的,能依菩薩的精神去躬行實踐,即是菩薩。大家想想,果然都遵照藥師如來十二大愿的開導,和大師人生佛教的提示去做,這世界不就是凈土,不就是康樂的國家,理想的社會了嗎?國父倡說民生主義,說明衣食住行的重要;總統(tǒng)又作育樂兩篇的補述。育即教育方面;樂是健康娛樂方面。藥師法門,除了重視生活上的衣食住行,以及健康、衛(wèi)生、娛樂而外,還特別重視思想的正確。所以藥師法門的重心,在乎十二大愿,與民生主義的精神,非常吻合。我們?nèi)缒芤源硕鴥粑疑硇,建我國家;擴而大之,澄清人類的思想,糾正人類的行為,發(fā)展人間的產(chǎn)業(yè)等,世界和[P82]平的實現(xiàn),也就有希望了。所以民國二十二年,戴院長在寶華山啟建藥師法會,即仰承藥師如來的精神,領導大眾發(fā)十二大愿。這完全是實踐藥師的精神,配合民生政治的要求,承藥師如來的愿力,希望藥師凈土實現(xiàn)于人間。我們要依如來本愿去實行,才是真能修學藥師凈土法門的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