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為何敲木魚?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法器之一,不管是誦經禮懺,還是念佛上殿,都要用到木魚。很多人不僅要問:寺院里面念經為何總要用木魚呢?因為即使在晚上,魚在水里也不會閉眼睡覺,為了勤修道業(yè),用木魚來警策大眾要抓緊時間來用功辦道。另外,寺院早晚上殿,木魚用來引導僧眾把握誦經時的輕重快慢,讓大家凝心一處,不起雜念。
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材質做成大小不一的木魚,用在僧眾的修學上。從木魚的本質上看,他代表的是一種自強不息、精進不退的精神。如果一個人連睡覺的時間都不曾浪費,晝夜用功,自然會凈念相續(xù),雜念不生,容易進入道業(yè)。日復如此,何愁道業(yè)不成?
從人的角度來說,容易產生懶惰意識。再說人的特性是悲喜不定,更容易受心情的影響,喜歡以自我的好惡來界定事物的好壞,形成片面思考和一家之言。如能清凈身心,不會產生偏失,行于中道而進道立命。這時需要魚這種不休不眠的精神,因而加功用行,不斷累積福德資糧。
人們總是喜歡貪愛五欲六塵,貪愛財富,為財殞命;貪愛色欲,為色紛爭;貪愛名利,為名不顧人格;貪愛美食,為食殺害生命;貪愛睡眠,為眠泯失心智。在佛教對治睡眠的方法很多,說明了睡眠對修行方面的害處。調整好睡覺,就能調整個修行狀態(tài),有了好的精神狀態(tài),還能去懈怠放逸!
一個人貪著睡眠,容易使人心智暗昧不明,懶惰昏沉,沉淪生死。需要魚晝夜不眠不休的精神,精勤學修,直到成就。人總是喜歡給自己的不是找個合適的借口,借此來掩飾虛偽的內心,如能常常三省其身,何以找太多的借口?
在佛教,很多法器、物品,一則為了莊嚴,二則用來表法。每個用品都有其特定的內涵,從這些物體身上體露出一個道理,讓人們通過表面看到本質。佛教有“八萬四千”個法門,用來對治人們不同的煩惱習氣。對于一個人來說,貪著睡眠就是一個很大的習氣,因而在佛教思想中,把它放在“五蓋”,“十纏”當中。煩惱習氣能夠覆蓋修行者的清凈心,不能開發(fā)善心;纏縛人們的身心,身心不得自在。
斷一份無明,則證一分法身。如果連常見的煩惱習氣都不能斷除,怎能斷除生死?出家學佛乃大丈夫事,當斷能斷。斷惡修善是佛教的根本,精勤修學是解脫的保障,木魚不光要敲在身上,還要敲在心上。ㄟx自寬昌法師《木魚精神》)
- 上一篇:佛珠為什么是108顆?佛珠顆數的含義
- 下一篇:咒語的意義及其功用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知足少欲少煩惱
- 多也足,少也足
- 什么是滿足?
-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進?
- 知足就不會抱怨
- 現(xiàn)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 最自在的生活享受
- 真正的解脫
- 幸福是什么?
- “忙”不是問題
- 都是新的
- 忙中有序地趕工作
- 快不一定就好
- 把工作當成趣味的生活
- 保持平靜的心
- 好壞不放心上
- 工作要懂得隨順因緣
- 面對工作調整,要能夠隨遇而安,別挑三揀四
- 放下身段大有可為
- 別做一行怨一行
- 以諒解解開壓力
- 把希望當成壓力
- 少一點得失心
- 轉壓力為自我期許
- 盡其在我
- 把自己放空一下
- 壓力是成長助力
- 心甘情愿就不苦
- 挫折是正常的
- 不和過去比較
- 化解壓力
- 不求人關心
- 堅持走下去
- 機會總會輪到你
- 讓彈力球變成棉花
- 在機會中發(fā)展與成長
- 盡其在我,雖敗猶成,僥幸而得,雖成實敗
- 自我激勵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健全的性格
- 對于生活要心存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