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修心?
一、為什么要修心?
任何一個人升沉、苦樂、正邪……都是由心決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認識指導。為什么要修行?因我們從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識的伸張,主觀意念把一切問題、現(xiàn)象、事實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環(huán)境是個變態(tài)的環(huán)境。心,是個走了樣子的心。不修心,會活得很苦。
談到修心,先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顆心?自己有幾個心?用分類法,起碼有兩種,儒家說的,有人心,有道心。
佛說:心為惡源。又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由此可知,心有兩種。
這兩種心并不是用解剖學解剖出來的,而是我們自出娘胎,這二種心就開始形成;十多歲時,雛形大體完成,受完教育以后,進入社會工作,人心不斷地增強,道心不斷地被埋沒,如果說我們一生下來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實。佛說:心為惡源。又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為惡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夠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
人心是怎么形成的?
它是由根、塵相對,第七識的自我意識,第六識的分別意識,透過五官的采集、見取、納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層意思”;在本心的表層上覆蓋了一層塵垢,這塵垢便是我們經(jīng)常認為的“自我”。
佛說無我,是針對著我們的表層意識,說這不是你,根本沒有你。如果你認為這就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心,是絕對不正確的。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是原本的心,是摩訶般若的心,是心的原態(tài),也是生命的共相。這個心本自具足,本自光明,本自圓滿,是不須要修的。
須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們的“表層意識”。
表層意識掩蓋、埋藏了我們真實原本光明、圓滿、一切具足的本心,要修的就是這個虛假妄心——表層意識。
古人說:“借假修真”,不是借肉體修法身,而是借我們虛偽的意識來修正、恢復、發(fā)掘出自己原本的真心。
如果問:你有心沒有?你一定會說: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會把口袋里錢送給不相干的人。我吃飯也不會吃進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
這并不正確,你是有一顆心;但是你現(xiàn)在沒有心。
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塵覆蓋住了、埋沒了,而你那個表層意識虛假的心,又支離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為什么?因為你缺乏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心——昨天決定的事,今天你會否定,上午決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時常和情感交戰(zhàn),欲望和德性交戰(zhàn),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統(tǒng)一完整的。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這個支離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層意識修好。真心不用修,如果表層意識原本是好的,佛不會講“心為惡源”;《尚書·大禹謨》亦不會說“人心惟危”。所以表層意識是我們要修的對象;不但要修,而且大部分要揚棄。“借假修真“的前提必須先具備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表層意識”;而且要給它開個孔道,讓原本的真心出頭來主宰這個統(tǒng)一的表層意識。如此,才有修心(行)的可能;否則,便是流于空談。
二、本心被埋沒、失落的原因
真心被埋沒,真心給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塵所覆蓋,主要由于我們沒有認知它、肯定它、珍惜它,其錯誤原因如下:
。ㄒ唬樾嗡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為這個肉體服務,我們所有的念頭動機,都是根據(jù)肉體產(chǎn)生,古人說這叫“軀殼起念”,明明它是不永恒,不可貴,死了不多久就發(fā)臭,是具臭皮囊,但是我們卻一生都在為它服務,做了它的奴隸。絕大多數(shù)人,以大部分時間來侍奉這個肉體,給它吃,給它穿,它不美,要它更好看。所有患得患失,功利追求,都是為了這具肉體。
你的心既然做了肉體的奴隸,你的心就會因為被忽視而漸漸地遺忘、迷失、沉沒在虛幻里了。
。ǘ┡c世浮沉
人,大多沒有當家作主的意志。
有些人寫自己的傳記,說他曾經(jīng)做了些什么,那是大言不慚,那并不是他做的,是周遭的環(huán)境為他安排、逼他做的,一如趙匡胤,黃袍加身當皇帝;又如黎元洪,從床底下被拉出來做督都。
大多數(shù)人都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都沒有當家作主,都沒有自己人生的方向,都只是被環(huán)境所驅使,要他怎樣,他就得怎樣。這就是與世浮沉——時間過去了,他的生命也腐蝕、消失了。
因此,看相算命者大行其道,大多數(shù)人都被算定了,一生都擺不脫命運的支配。其實,是大多數(shù)人都不肯自己當家作主而與世浮沉,原本的自己真心才被淹沒,不起作用的。
我們看了《了凡四訓》以后,就知道人是可以當家作主,可以改變并主宰自己的命運的。佛經(jīng)上說:“種子變,則命根變”。只要你發(fā)心,你的本質變了,素質提升了,頑鐵忽然變成黃金,價值自然就不同了。
我們修心,最重要的就是糾正、改變這一點;如不改變這一點,人就不可以成佛,就不可能在茫茫業(yè)海中脫穎而出了。
。ㄈ┓e業(yè)成障
業(yè),是思想行為的總合,一如公司的業(yè)績。
為什么叫各位反。恳驗檎嬲词〉娜耸强梢哉J知自己的。為什么要各位注意六歲以前?你能反省到六歲以前,進一步就能反省到出生以前,就可以自己證明生命是永恒的,是不朽的,不是這一世才有的。在座的有好幾位可以實這一點。如果你不肯去反省,業(yè)障就障礙你最真實的本心,使你不得成佛,不和自在。
我們既然在習氣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顧才能明白自己這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人心惟危”,是什么原因使我們具備了一種毀滅的傾向?我們如果肯反省、肯懺悔,我們就能夠不再把錯誤重復下去,也才能不讓煩惱、痛苦再延續(xù)下去。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前所說的要領去反省,靜靜地發(fā)露出我們內在的過錯,不求功利,不求速效,也不要趕時間,能夠反省到六歲以前;反省不下去時就等,靜靜地等,等它一年、二年,一定要把六歲以前的都反省出來,到那時,你就知道你原來是誰?再往前反省,你就知道你前世是誰?再反省下去,就是宿命通了。宿命通是真實的神通,不會退失(天眼、天耳都容易退失)。到那時,自己會清清楚楚地認知自己,不論你是中國人、外國人,你可以說那個時代和那個地區(qū)的話,那是萬萬假不了的。同時你也便肯定了生命的永恒,而珍惜自己的生命了。
所以,打破業(yè)障,除了反省、懺悔,沒有第二條路。
真能由衷反省的人,都得到了法的利益,沒有認真反省、懺悔的人,便停止(滯)在那里無法前進了。
反省、懺悔,并不是我發(fā)明的,我也是這樣做,而且很確實認真地做過的。我曾告訴過各位,當我反省到媽媽生我,反省到媽媽沒有生我之前,我便認知了真實永恒的自己。
反省,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效,要誠、要敬、要由衷,才會成功。
路,是人走出來的,你不去做,只求知,那就上了當。裝一腦子名相,不停地拿它作分別妄想的素材,想來想去,最后便會落入“想陰”。
。ㄋ模┲鹣喽裕ǔ粒
我們睜開眼,只見五彩繽紛,如果沒有堵塞耳朵,又加上百音雜陳,對于這些,我們習慣地執(zhí)著它是真實的,而忘記了這個地球并非永恒。
其實,這些都不是真實,都如幻如夢。
我們如果不肯從夢中警醒過來,就不免要迷失在現(xiàn)(幻)象當中了。有時照鏡子,自己都懷疑自己:這是我嗎?我這個德性嗎?我怎么會是這種樣子呀?不但把自己的心迷失了,對自己的相貌都會打問號,而失去親切感。
何以如此?因為我們最善于對外在的幻相認同。既然認同了虛幻不實,我們的心自然也就變成了虛假。所謂虛假的心,就是生滅心,隨著環(huán)境在改變,后念出、前念沒,不停的生滅。如果你改變不了對外在幻相的執(zhí)著,那就甭修行了,修亦不會成功。
。ㄎ澹╇S想入陰
很多人以幻想為享受,想入非非。
一個人坐在那里想,越想越有味道,想到高興的事,情不自禁地會自己發(fā)笑。有時候,為自己勾畫一幅未來的遠景,會興奮到整夜不睡覺;越想越有意思,干脆,喝杯茶,抽支香煙,繼續(xù)想下去!可是到了明天,一出門,所想的不是忘了,便是一點兒也派不上用場。
習慣多想的人,多半面不華色;氣色都不好,陰氣太盛。所謂五陰,想的太多,便墮入了“想”陰。
禪宗典籍上說:“寂子莫入陰界!”(仰山名,溈山示仰山語)意思是說,不要去想,問你問題,能答便答,腦筋一打轉,答案就不對了。要直截反應,就像一按扭,燈就亮才行。
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那些陰暗、見不得人的心、心的陰暗面“曝光”,F(xiàn)代人多患有時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經(jīng)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是意志不統(tǒng)一,想的很多,心力無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脫節(jié),與做人做事都不相干,久而久之,就會由神經(jīng)衰弱而精神分裂了。所以,人不能妄想。
- 上一篇:什么是放下?如何做到處理后就心無牽掛?
- 下一篇:給他人取惡名是會得果報的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xiàn)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jīng)]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jīng)]《壇經(jīng)》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