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為什么要五體投地?

拜佛為什么要五體投地?

拜佛為何要五體投地呢?

  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長壽,使我們大腦得到運(yùn)動,有助于開智慧的話,自然都會愿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為了身體健康、開智慧,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安詳,是;雙修的好方法。

  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才易于起信,知識分子尤其如是,否則便會誤會拜佛是迷信,以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終日祈求。其實,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便無論他的學(xué)問多大,社會地位多高,也會在佛前心甘情愿五體投地了。

  小孩子不了解這當(dāng)中的道理,所以,當(dāng)你帶他到了道場的時候,不要勉強(qiáng)他跪,不要勉強(qiáng)他拜,除非事先跟他溝通過。有時,我們發(fā)現(xiàn)東方人,身為長輩者,有強(qiáng)烈的支配欲,非要別人聽從他的命令不可。所以老人家?guī)е『⒌搅说缊觯约喊菹氯チ,若發(fā)現(xiàn)小孩子仍傻楞楞地站著,就急切地催促他“跪下!跪下!”他跪是跪了,拜也拜了,但嘴巴同時念念有詞,不知在罵人,還是罵菩薩?

  佛菩薩當(dāng)然不會計較,因為他們心中已無我相。如果用這個樣子頂禮法師呢?有時卻會使法師起了煩惱,因為看到那個小孩一臉的不高興,嘴里又念念有詞,法師的心里就難過了。所以,不要勉強(qiáng)別人,佛菩薩和法師都不會在乎有沒有人拜他。法師是佛的弟子,佛怎么做,他就怎么學(xué)。修行人并不希求人家向他拜,只是傳統(tǒng)已經(jīng)形成,只好讓人家運(yùn)動、運(yùn)動,開開智慧罷了。

  一般喜歡爬山的人,不只爬小山,還要爬大山、高山,甚至很危險的懸崖峭壁都要去爬,爬過了,他就很有成就感,站在山頂上,志得意滿,顧盼自豪。但是,有一座山很難爬,天下沒有幾個人能超越它,那就是我們心里的“我慢山”,甚至于大修行人,也往往在此敗落,留下“千年道行一朝喪”的遺憾。名利永遠(yuǎn)是人心的腐蝕劑。所以,信徒禮拜,可以算是對修行人的考驗;別人拜他的時候,自己心里有沒有飄飄然的感覺?有的話,那就糟了。因此,修行就是在“修心”。

五體投地拜佛的經(jīng)典依據(jù)

  一、【五體投地】《佛學(xué)大詞典》

  乃佛教禮法之一。又作五輪投地、投地禮、接足禮、頭面禮、頂禮。本為印度所行之禮法,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載,印度所行之禮敬法共有九種,其第九種即五體投地,為所有禮法中之最殷重者。其后佛教亦沿用此一禮法,并以之表禮敬之最上者。所謂五體,指兩手、兩膝、頭頂?shù),亦稱五輪。其行禮之法,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再次兩肘著地,兩掌舒展過額,其后頭頂著地,良久一拜。除實際之投地禮外,一般亦以此語表示對他人極度敬重推崇之意。

  另據(jù)華嚴(yán)經(jīng)隨疏演義鈔載,凡禮敬三寶時,必須五體投地,藉此以折伏憍慢而表達(dá)虔誠。以五體行禮,其義有五,即:(一)行禮者于右膝著地之時,愿使眾生得正覺道。(二)行禮者于左膝著地之時,愿使眾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于正覺道中。(三)行禮者于右手著地之時,愿如世尊坐于金剛座上,大地震動,呈現(xiàn)瑞相,證入大菩提。 (四)行禮者于左手著地之時,愿使眾生遠(yuǎn)離外道,以四攝法攝取難調(diào)伏者,令其入于正道。(五)行禮者于首頂著地之時,愿使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觀無量壽經(jīng)、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jīng)、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智顗)、釋門歸敬儀卷下、四分律刪繁補(bǔ)闕行事鈔卷下三、法苑珠林卷二十、釋氏要覽卷中](參閱‘稽首’6117、‘禮’6582)

  二、【五體投地】《丁福保佛學(xué)大辭典》

 。s語)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于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dāng)五輪至地作禮。阿含云: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云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兩手以手承足,然后頂禮。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楞嚴(yán)經(jīng)曰:‘阿難聞已,重復(fù)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為傾倒備至之意。

  三、《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jīng)》

  大唐三藏那提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栰悉帝城勝德林中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菩薩無央數(shù)。又與無量婆羅門毘舍首陀并諸長者。各各皆是大眾之首。與其同類來至佛所。又有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在大法會前后圍遶。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離垢慧。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欲有少問愿見聽許。佛言。恣汝所問當(dāng)隨意答。

  離垢慧菩薩既聞佛許。踴躍無量而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如來所。云何恭敬禮拜供養(yǎng)

  佛言。離垢慧。善哉善哉。汝多悲愍。饒益安樂一切人天。當(dāng)善諦聽為汝解說。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于佛所起禮敬者。先應(yīng)發(fā)愿作如是言。我今至心頂禮十方諸佛。普入一切諸勝法中。我今五輪于佛作禮。為斷五道離于五蓋。愿諸眾生常得安住。無壞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愿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正覺道中。愿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xiàn)瑞。證大菩提。今我亦爾。共諸眾生同證覺道。愿我左手著地之時。令諸外道難調(diào)伏者。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法。愿我首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悉得成就無見頂相。離垢慧。是為五輪作禮之相。次禮十方現(xiàn)在諸佛。應(yīng)作是言。

  四、《佛般泥洹經(jīng)》卷下

  西晉河內(nèi)沙門白法祖譯

  太子到佛所。阿難白言。鳩夷國王遣太子來。未敢通之。佛言呼進(jìn)。太子五體投地;追鹱。卻長跪諾。王遣阿晨;追鹱。敬問消息。眾生沒淵。唯佛拯濟(jì)。今當(dāng)滅度。何其大疾。當(dāng)于宮中。而于小聚。

  五、《梵摩渝經(jīng)》

  吳月支優(yōu)婆塞支謙譯

  梵摩渝。從弟子聞天師之德愕然流淚曰。吾年西垂。殆至徒生徒死。不覩天師之上明矣。摩渝喜曰。吾以遇哉。覩佛而死厥榮難云。愚夫雖有天地之壽。何異乎土石之類哉。即興正服五體投地。三頓首曰。歸佛歸法歸命圣眾。愿吾殘命有余。得在覲見稽首稟化。佛以六通之明。覩彼自歸佛遙受之。……

  梵摩渝曰。復(fù)爾常坐。吾今自坐瞿曇世尊法御之側(cè)也。即五體投地稽首佛足。恭肅而坐。靖默清心熟視佛相。即見佛三十妙相。兩相不現(xiàn)【曹>瞢】瞢有疑;子诘匾再蕟栐。

  梵志欣然起立。五體投地頭面著佛足。以口嗚佛足。以手摩佛足。復(fù)自名曰。吾是梵摩渝逝心者。歸命佛歸命法歸命僧。流淚而云。眾生瞢瞢為六冥所蔽。覩佛不奉見經(jīng)不讀。見沙門無虔愛之心。不稟神化斯為長衰乎。其諸門徒覩師盡虔。顧相謂曰。吾等尊師。明達(dá)經(jīng)典無書不覩。名被四國眾儒所宗。今者屈尊體。叉手稽首瞿曇足下。何況吾等哉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