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佛誕日、浴佛節(jié)的詳細由來

佛誕日、浴佛節(jié)的詳細由來

  佛誕日是佛教的一個重大節(jié)日,與七月十五日自恣日一起歷來被稱為“佛歡喜日”。歷史上,寺院內(nèi)外于此日往往舉辦大型的慶祝儀式,比如浴佛、行像、放生、供燈、齋戒等(詳見浴佛、行像、放生諸條)。明清以來,寺院于佛誕日舉行佛誕儀。

  相傳二千多年前,在喜瑪拉雅山腳下,今尼泊爾南部與印度毗鄰的提羅拉科特附近,有一個名叫拘薩羅屬國的迦毗羅衛(wèi)國。這個國家是釋迦族居住的地方,他們是古印度時期著名王族懿師摩王(漢語“甘蔗王”)的后裔。當時的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凈飯王”),妻子摩訶摩耶是與迦毗羅衛(wèi)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按當時風俗,婦女懷孕后必須回娘家生育,摩耶夫人臨產(chǎn)前回娘家,途中在藍毗尼園無憂樹下生下了太子悉達多(漢譯“成就者”)。因為釋迦族姓喬答摩,所以太子全稱為喬答摩·悉達多。傳說,太子誕生下地,就不須別人扶接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位太子就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佛教將佛祖在無憂樹下降生之日稱為佛誕日。

  關于佛誕日的具體日期,雖然在印度南、北傳的《佛傳》里都有明確記載,但說法不一。

  《大唐西域記》卷六、卷八曾述上座部和諸部所傳的不同。另外,在諸多佛教經(jīng)典中,關于佛誕日的說法亦多有出入!堕L阿含經(jīng)》卷四、《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一、《佛本行集經(jīng)》卷七、《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定佛誕日為二月八日;《修行本起經(jīng)》卷上,記載佛誕日為四月七日或四月八日;《太子瑞應本起經(jīng)》卷上、《異出菩薩本起經(jīng)》、《佛所行贊》卷一、《十二游經(jīng)》、《灌洗佛形像經(jīng)》,定佛誕日為四月八日。

  縱觀我國歷史記載,北朝多以四月八日為佛誕日;自南朝梁經(jīng)唐至于遼初,大抵定為二月八日;宋代南方用四月八日,北方卻改為十二月八日(臘八);元代以來,南北趨于統(tǒng)一,均以四月八日為佛誕日。而南傳、藏傳佛教則歷來以公歷五月的月圓日(相當于我國農(nóng)歷即月之十五日)為佛誕日,并且于1954年在緬甸仰光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第三次大會上,定此日為“世界佛陀日”。因此為了既尊重我國的歷史傳統(tǒng),又體現(xiàn)佛法莊嚴性和一致性,我國各大寺院除了仍以農(nóng)歷四月八日為佛誕日外,自1990年起,增加每年公歷五月月圓日為佛陀吉祥日。

  佛誕日是佛教的一個重大節(jié)日,與七月十五日自恣日一起歷來被稱為“佛歡喜日”。歷史上,寺院內(nèi)外于此日往往舉辦大型的慶祝儀式,比如浴佛、行像、放生等(詳見浴佛、行像、放生諸條)。明清以來,寺院于佛誕日舉行佛誕儀。晚近通行的佛誕儀則如下:

  眾集大殿,唱“寶鼎爇名香”香贊,主法拈香禮拜畢,大眾合掌唱、誦《圣無量壽光明王咒》三遍。主法居中跪下,監(jiān)院(或齋主)居后跪下,押磬,悅眾白:金鐘才叩,繞龍象一班齊;梵音演處,祝如來之圣壽。維那跪呼:哇地一聲,塵剎國中現(xiàn)妙相,周行七步,(眾接)人間天上獨稱尊。(維那呼)偏設六度慈航,(眾接)拔濟眾生苦惱。(維那呼)仰叩洪慈俯垂明證某寺,(白)當代住持宏法沙門,(眾接)監(jiān)院比丘等(引磬二下,維那呼)于今某年四月初八日恭逢世尊降誕良辰,云集僧眾,登臨寶殿,諷演秘章,(眾接)稱揚嘉號。(維那呼)所集功勛,端為慶祝南無娑婆教主,(眾接)釋迦如來,(維那呼)釋迦如來,(眾接)釋迦如來,(維那呼)本師釋迦如來,(眾接)金蓮座下,(維那呼)伏愿扇慈風于末世,揭慧日于中天,百億山河,(眾接)全彰法王妙相,(維那呼)大千剎海,灌沐我佛金身,指出本有菩提,(眾接)圓成眾生種智,(維那呼)仰勞大眾,稱念金剛無量壽。(主法等皆起,悅眾押磬舉)護國仁王菩薩摩訶薩,接《楞嚴咒》從“薩怛他”起,念畢接《心經(jīng)》,接“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三稱,唱《佛寶贊》,接《贊佛偈》,眾齊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號繞行歸位,拜愿,宣疏,三皈依畢。

  明清以來,除在寺院舉行佛誕儀另外還形成了一些與佛誕日有關的民風民俗。

  食結緣豆是明朝開始的一種風俗。明朝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云:“四月八日舍豆兒,曰‘結緣’。……先是,拈豆念佛,一豆號佛一聲,有念豆至石者,至日(四月八日)熟豆,人編舍之,其人亦一念佛啖一豆也。凡婦不見容于夫姑婉若者,婉妾擯于主及姥者,則自咎曰:‘身前世不舍豆兒,不結得人緣也。’”可見明代民間已有食結緣豆之風俗。

  此俗至清代而大為流行,據(jù)《余墨偶談》稱:“京都浴佛日,內(nèi)城廟宇及滿洲宅第,多煮雜色豆,微漉鹽豉,以豆蘿列于戶外,往來人撮食之,名‘結緣豆’。”另據(jù)查嗣琛《查浦輯聞》記載:“四月八日,都人煮豆,任人掬取之,謂之‘結緣’。”可見清代食結緣豆之俗在民間流行之盛,甚至發(fā)展到了“任人掬取”的程度。食結緣豆之俗主要流行于都城北京。

  舉辦善會,這是清代時興的一種佛誕日新風俗。善會亦稱齋會,即由僧家作主人,邀請善男信女在佛誕日這天到寺內(nèi)來吃齋。這個風俗本與佛誕日無必然聯(lián)系,實際上是寺院舉辦的一種旨在集資募捐的活動,不過是以四月八日佛誕日為借口罷了,但此俗風行甚盛。

  北京俗曲《闊大奶奶出善會》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風俗,曲中說:“這一天正是四月初八日,庵觀寺院都辦佛事,尼姑廟里擺席筵,請的是些大門子,指佛吃飯,賴佛穿衣,叫下了學號徽班兒一臺戲,善會辦的出奇。”這種善會有三個特點:其一,客人要在寺院里吃兩頓飯,早飯與中飯,“早飯吃些,不過是點景而已,嗽口喝茶”,到了中午,再“重新入座,擺酒安席”。其二,要請客人看神戲,先“參拜佛像,瞻仰神祇”,然后,“歸座安席”聽“三出神戲”。戲是由戲子“呈上戲單”,由客人自點。其三,請吃飯,看戲的目的是要客人捐款出份子,稱作“布施”。善食既以集資募捐為目的,寺院請客自然注重大戶,不過一般群眾亦在參加善會之列,一般群眾“施財”往往稱為“湊份子”,錢叫“會印錢”,這些湊份子的人被稱作“善臺”或“猴頭”。在佛誕日舉辦善會,已難以體現(xiàn)紀念佛祖之初衷,而且因為它以集資募捐為目的,亦誘發(fā)出許多弊端。

  這一問題,清代已為人們注意,《風俗門》引《京都竹枝詞》云:“堪笑時逢芍藥開,上方善會請將來。禪堂酒肉公然吃,二百猴頭是善臺。”注云:“名曰齋,其實則葷菜、燒酒、切面。赴會者名為善臺,不過制錢二百,攜去便吃面矣,名曰‘會印錢’,近日皆呼之為猴頭,不知何解,可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