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信佛的層次,您在第幾層?
六種信佛的層次,您在第幾層?
隨著「人間佛教」的風起云涌,現在舉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時經常聽到有人統計說中國臺灣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總說雖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卻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學佛」與「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一般人信佛,剛開始僅止于表示不反對,承認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認識佛教,對佛教的義理并不了解,也沒有皈依受戒,只是覺得佛像很莊嚴,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為父母是佛教徒,因此很自然的傳承父母之教,只是一種文化的繼承。
二、求佛:有的人知道佛教很偉大,認為理所當然的佛祖應該會幫人的忙,因此平時雖然沒有想為佛教做什么,但是一旦遇到生病、貧窮、失意、失敗、失業(yè)等人生困境時,就想到求佛幫忙。姑且不管佛祖有無幫忙,但是有此希求之心,自己的佛祖會在心中增加力量。
三、拜佛:有的人感覺佛陀很慈悲偉大,在他面前很自然的就會謙卑禮拜,表示恭敬。有的人拜得如法,也能與佛接心,感到身心有一種輕安歡喜的變化,獲得佛的力量、慈光加持,這就是信仰的升華。
四、念佛:有的人剛開始念佛,只是隨緣的念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慢慢念到感覺佛與自己同在,所謂「朝朝共佛起」,念佛心中就有佛,念到身心舒暢、清安自在、煩惱減少、心開意解,當然就會歡喜念佛。
五、學佛:經過念佛,身心有了感受之后,再經師長指導,覺得應該要學佛。所謂「學佛」,佛有慈悲,自己有學到他的慈悲嗎?佛有智能,自己有佛的智能嗎?佛有愿心、忍耐,佛是無有執(zhí)著、無有計較、無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樣無牽無掛、自由自在,這就是「學佛」。
六、行佛:學佛如果沒有實踐,則「如人說食,終不能飽」,因此學佛之后,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慈悲喜舍,要行四攝法,要有六度萬行,要「行佛所行,做佛所做」,如果能夠如佛所說的去實踐,到了最后即「我是佛」,這就是學佛的最高層次。
佛教講「解行并重」、「福慧雙修」,都是說明學佛不能只在義理上鉆研,佛法要在生活中體驗、印證,唯有透過自己力行,才能融入身心,成為自己血液里的養(yǎng)分,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真正的佛法是能對治煩惱習氣的。你煩惱減少了,習氣改變了,雖然還沒有徹底,但是這已經說明你有修行了,你得到正法了。堅持修下去,有一天你肯定會戰(zhàn)勝這些煩惱和習氣,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圓滿。六種信佛的層次您在第幾層?
- 上一篇:學佛,您是否走對了路
- 下一篇:先接納別人才可能溝通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知足少欲少煩惱
- 多也足,少也足
- 什么是滿足?
- 容易知足是不求上進?
- 知足就不會抱怨
- 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
- 最自在的生活享受
- 真正的解脫
- 幸福是什么?
- “忙”不是問題
- 都是新的
- 忙中有序地趕工作
- 快不一定就好
- 把工作當成趣味的生活
- 保持平靜的心
- 好壞不放心上
- 工作要懂得隨順因緣
- 面對工作調整,要能夠隨遇而安,別挑三揀四
- 放下身段大有可為
- 別做一行怨一行
- 以諒解解開壓力
- 把希望當成壓力
- 少一點得失心
- 轉壓力為自我期許
- 盡其在我
- 把自己放空一下
- 壓力是成長助力
- 心甘情愿就不苦
- 挫折是正常的
- 不和過去比較
- 化解壓力
- 不求人關心
- 堅持走下去
- 機會總會輪到你
- 讓彈力球變成棉花
- 在機會中發(fā)展與成長
- 盡其在我,雖敗猶成,僥幸而得,雖成實敗
- 自我激勵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健全的性格
- 對于生活要心存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