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與人生 >

為人處事的八字箴言

為人處事的八字箴言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做人與做事》。首先說怎樣做人。

  在漢字里除了“一”字最簡單,再就是“人”字,一撇一捺就是一個“人”字。一畫的“一”有無窮的奧妙,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代表了宇宙萬事萬物的起源與歸宿。所以孔夫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人”字兩畫,也很簡單。但是人有精神,有思想,有發(fā)明,有創(chuàng)造,這些從哪里來呢?我們仔細地來思考一下人字的結(jié)構(gòu),如果說只有一撇,不成字;只有一捺也不成字。這一撇一捺如果不擺在適當?shù)奈恢,就不是一個“人”字,或者是“八”,或者是“入”;必須按照約定俗成的結(jié)構(gòu)來安排這一字二畫,才是一個“人”字。不能多了,不能少了,不能上了,不能下了。不能是孤立,也不能完全沒有規(guī)律地擺放這兩畫。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人生在世不容易,你要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環(huán)境中擺準自己的位置,把握機遇,否則,人的一生會稀里糊涂地過去了。

  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不同的時空中進行的。時間的度把握不好,對事業(yè)的成就會有影響,對人生的成就會有影響;同樣,空間的位置把握不好,也會對事業(yè)的成就、人生的成就產(chǎn)生莫大的影響。在把握機遇、找準位置的前提下,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和智慧,人生和事業(yè)的成就就在其中。

  佛教中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佛——阿彌陀佛,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會念這一句佛號,可能在座99%的人都曾經(jīng)以不同的心態(tài)念過這四個字。阿彌陀佛是梵語,翻譯成中文主要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無量光,一個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的本義,表示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無量。壽命表現(xiàn)為時間,光明表現(xiàn)為空間。覺悟成佛的人,突破了時間的局限,所以壽命無量;突破了空間的局限,所以光明無量。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體地表現(xiàn)為能力或者財富的不夠;但是最使人不能

  自由、不能自在的,是由于時空的局限。我們突不破時空的局限,所以不自由不自在。人生的修養(yǎng),特別是佛教的修養(yǎng),就是要打破時空的局限,獲得徹底的覺悟和自由。能夠突破時空的局限,我們短暫的生命和有限的能量,就能無限地擴充。

  我想,不管是信仰佛教的人,還是不信仰佛教的人,都想獲得時空的自由自在。此情此理,應該是共同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通過一定的修養(yǎng)功夫、道德約束、信仰規(guī)范和良心養(yǎng)成。所以在做人這件事上,我想向各位提供八個字: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人如果能夠把握這八個字,能夠從這四個方面凈化生命、提升生命,我們就有了逐步獲得時空無量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一、信仰

  人生不能沒有信仰。人生沒有信仰了,就好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樣,做一切事情都沒有定盤星,沒有內(nèi)在的符合善法的標準、符合自他利益的標準。一個人只有選擇了正確健康的信仰,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才能夠真正定位。如果人生的方向不能定位,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就不會很清晰,就是盲目的。

  信仰可以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興趣和需求自由選擇。佛教說一個人選擇何種信仰,與他過去的善根、慧根有直接關(guān)系。慧根深厚的人,他會選擇一個非常究竟的信仰,非常正確健康的信仰,使我們不至于走到信仰的誤區(qū),不至于在信仰問題上、在人生的目標上產(chǎn)生偏差。

  二、因果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有果的。種什么因結(jié)什么果,就像春天播什

  么種子,秋天就有什么樣的收獲一樣。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生做一切事情,一個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就是要明白因果道理。我們有了正確、健康、究竟的信仰,我們做人做事就一定有非常具體的善惡標準。有了善惡的標準,我們在舉心動念、所作所為當中,就會種善因得善果,盡量避免種惡因。能夠不種惡因,就不會得惡果。

  人生的際遇多種多樣,有的人做事情一帆風順,心想事成;有的人做事情,種種障礙,種種不順心。人生的種種際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果規(guī)律在起作用。

  有時候,我們會把因果的作用看成是固定不變的。當然,種什么因得什么果,確實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但是,只要我們有一個健康的信仰,在結(jié)果上盡管我們不可選擇,但是在種因上我們有主動權(quán)。我們不能選擇什么果報,但是可以選擇種什么因。我們盡量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經(jīng)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nèi)松碾H遇。我們無法改變結(jié)果,但是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jié)果推遲,使好的結(jié)果提前。這也不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我們?nèi)松闹鲃訖?quán)。

  人生在因果規(guī)律面前看起來好像是被動的,實際上作善作惡,仍然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既然自己能選擇,過去的事情我們無法挽回,但是可以多作善事,多種善因,多創(chuàng)造善因善緣,對過去的缺陷、過去的遺憾,還是可以彌補。

  佛教告訴我們,時間分為三世:過去、現(xiàn)在、未來,我們的生命就在時間中存在,所以我們的生命也分為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三世的生活狀況

  和生存際遇如何,就構(gòu)成了三世因果。三世可以在一念間,因為每一念都可以從時間上界定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同樣,也可以把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延展到生命很遙遠很遙遠的過去以及很遙遠很遙遠的未來。這就是佛教對生命的基本看法。

  我們個人的生命絕對不是在幾十年前偶然發(fā)生的現(xiàn)象。佛教認為生命前前無始、后后無終。既然生命是這樣一種現(xiàn)象,那么我們每個人如何在生命的無盡長河中修養(yǎng)自己和提升自己,就是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問題。

  我們現(xiàn)在的人,一般只承認當生當世的生命現(xiàn)象,所有的宗教都認為這種觀點和生命的現(xiàn)實不符合。因為生命是一種很復雜的精神狀態(tài)和物質(zhì)狀態(tài)的復合體,生命不僅僅是物質(zhì)的現(xiàn)象,也不僅僅是純精神的現(xiàn)象,它是精神與物質(zhì)的綜合體。

  在世間最為珍貴的莫過于生命,最具開發(fā)價值的莫過于生命。一切的財寶沒有生命珍貴,一切的權(quán)利沒有生命重大。面對這一最可珍貴之物,今天我們有幸獲此人身,千萬不要等閑空過,應該好好地來修養(yǎng)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生命不斷凈化、不斷升華,直至獲得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

  三、良心

  如何保證因果的規(guī)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得到落實?良心是保證。有良心的人,他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一定會時時刻刻想到損害他人的同時就是損害自己。

  所謂良心是什么呢?良心是非常奧妙的。只要我們有一念惻隱之心、一念向善之心、一念慈悲之心,一念愛心,就說明是良心在發(fā)揮作用。良心在儒家的思想里說是“天理良心”,它和上天所規(guī)定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

  上有天理,下有良心。天理就是宇宙萬物的自然法則,良心就是我們?nèi)说牧贾寄。人有良知良能,所以從古至今,善事的積累、好事的積累、功德的積累,總是占主要的位置,這就是良心的落實。如果良心偏離了,良知良能沒有得到發(fā)揮,那就是人類的劣根性在起作用。所以在我們?nèi)祟悮v史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總有許多陰暗面,總有許多丑惡面,這是我們?nèi)祟悘墓诺浇駮r時必須面對的事實。

  怎樣使人類光明的一面占上風,使丑惡陰暗的一面盡量縮小,這就要靠人類良知良能的養(yǎng)成、要靠良心的落實。從普通老百姓來講,不知道什么是因果,也不知道什么是信仰,只知道這個人有沒有良心。普通老百姓就是用有沒有良心來衡量一個人的是非善惡。由此可見,養(yǎng)成和發(fā)揚人性善良的一面,抑制消除人性丑惡陰暗的一面,就是不斷培養(yǎng)人類良知良能的過程。

  四、道德

  良心的落實,是在家庭、社會、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中來體現(xiàn)。道德不是空洞的概念,道德是一種倫理關(guān)系、社會關(guān)系。兩個人以上,才有所謂的倫理,才有所謂道德。由此可見,人生在世,沒有一時一刻是孤立的,每時每刻都在與不同的社會成員發(fā)生各種各樣的關(guān)系,如何正確處理好這些關(guān)系,那就要用道德的觀念來指導我們每時每刻的言行。

  從一個國家來說,她用法律的力量來約束我們老百姓的言行,使每一個老百姓的言行能夠服從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人民利益。國家法律以什么為基礎呢?以道德為基礎。道德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在法制建設上,體現(xiàn)在法律條文上。法治的目的就是要落實人類的道德,法治完善了,德治就在其中。

  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企業(yè)、一個工廠、一個寺院,都會根據(jù)國家的法律和該團體自身的要求,制定諸多具體的規(guī)章制度,那也是道德建設的組成部分。

  具體講到佛教的道德,就體現(xiàn)為佛教的清規(guī)和戒律。清規(guī)戒律縮到最小的范圍,就是五戒。五戒的內(nèi)容很具體: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一個人對于自身和他人所做的種種好事壞事,無非是這五個方面的延伸。

  所謂殺生,包括對人的傷害,以及對一切動物的無辜傷害,反此就是不殺生。不殺生體現(xiàn)為對生命的珍重。彼此都是生命,只是人類暫時處于主動地位;其它動物,飛禽走獸也具有生命,不過它是處于被動地位。動物對自我的保護是本能的,只有人類對自身的保護才是一種自覺行為。所以人類要學會尊重自己,我們在自覺保護自己的同時,應該想到其它生命很可憐,只能依靠本能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我們?nèi)祟愑胸熑螀f(xié)助其它生命都能獲得安全。這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生命的形態(tài)對于每個個體生命來說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是在輪回之中。我們這輩子是人的生命形態(tài),那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中做了許多好事,做了符合人類生命要求的善事,所以才暫時感得人類的生命。如果這一輩子不懂得珍惜,經(jīng)常對其它生命造成傷害,下一輩子也許我們這個人的生命形態(tài)就失去了,以其它的生命形態(tài)出現(xiàn)在這個世間,原來自己加于其它生命的傷害屆時體現(xiàn)為人類對您的不尊重,使您遭到人類的種種迫害。就這樣,生命輪回在無始無終的彼此互相殘害的悲劇中。我們今天知道了這個道理,能夠有所覺悟,就要非常自覺地尊重其它生命的安全和自由,就

  像人類尊重自身的安全與自由一樣。

  佛教所說的五戒,都是從生命的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出發(fā)而制定,都是從為了彼此的生命安全與自由提供方便和條件為出發(fā)點而制定的。

  比如說不偷盜,是指對他人的財物不要竊取,不要不與而取。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延續(xù)靠什么呢?靠物質(zhì)財富。有物質(zhì)財富,才有生命的安全和生命的延續(xù)。既然每個人都有改善生存條件的權(quán)利和需求,那就必須相互尊重,別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顧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將其物質(zhì)財富據(jù)為己有。那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比如說不邪淫。不邪淫就是指除了正當夫妻生活和夫妻關(guān)系以外,不要有婚外關(guān)系。遵守不邪淫戒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他人的人格尊嚴、家庭幸福、子女正常成長的一種尊重。如果有了不正當?shù)幕橥怅P(guān)系,雖然也會有一時的某種滿足,實際上在自己那種剎那間的滿足中,不知道包括著多少人的痛苦在內(nèi)。最直接地,就是彼此的家庭關(guān)系受到損害、受到破壞。由此可見,佛教的這些戒律很實在、很實際、很實用。

  第四條是不妄語。包括不罵人(惡口),不挑撥是非(兩舌),不低級下流的話(綺語),不說無中生有的話(妄言)。不妄語戒是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的保證。人際關(guān)系好與不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我們的言語。佛教把言語稱為口業(yè)。由于口德不好,口業(yè)不清凈,就會有意無意造成人際關(guān)系的不和諧與惡化。不妄語這一條戒,對于搞好人際關(guān)系,促進企業(yè)和諧、社會和諧至關(guān)重要。

  第五條是不飲酒。本來飲酒這件事國家的法律并未禁止,佛教考慮到酒能亂性,所以制定了不飲酒戒。因為飲酒過量,就很可能把上面四條戒

  都毀犯了。由于酒后神志不清,容易造成對他人生命的傷害,容易導致與他人的妻子或丈夫發(fā)生越軌的行為,或者說一些影響他人關(guān)系和諧的話。所以,不飲酒這條戒,是為了保證殺、盜、淫、妄這四條戒能夠守持清凈而制定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這四條叫做性戒,意思是它本身的性質(zhì)不但佛法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在國法來說也認為是不道德的行為。

  盡管國家的法律很多,真正歸結(jié)到幾點上,不會超過佛教五戒所指的這些內(nèi)容。所以佛教的五戒,是社會道德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nèi)松摒B(yǎng)身心,落實信仰、因果和良心的基本準則。

  我們在做人當中,能夠按照“信仰、因果、良心、道德”這八個字要求自己,我們就會有一個幸福、圓滿、尊貴的人生;反之,我們?nèi)松姆N種缺陷、種種煩惱和痛苦,都是由于沒有很好地落實這八個字而造成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