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中國凈宗十三祖的成立

  現(xiàn)在遵奉的凈宗十三祖,是經(jīng)宋元明以及近代的逐漸推選而自然形成的。凈宗立祖之說始于宋代。南宋宗曉法師(1151—1214年)曾立蓮社六祖(未立宗),以慧遠為蓮社始祖,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五人繼之。云:“是五師者,莫不仰體佛慈,大啟度門,異世同轍,皆眾良導。”

  爾后,宋代的志磐法師在《 佛祖統(tǒng)記 》中,除專敘天臺宗,并兼及禪宗、華嚴、法相、密宗、律宗五宗。凈土不立宗而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為蓮社七祖。宗曉、志磐同是天臺宗的學者,宗曉立蓮社六祖,志磐立七祖(志磐在宗曉的排名基礎上,略有刪增,刪除宗賾,增加承遠與永明延壽,后人排列依志磐所述)。這種排名只是為凈土教提供師法楷模而已,當時還沒有凈土宗的稱謂。

  元朝東林寺普度法師,因為當時白蓮教假借佛教別有作用,于是撰《 蓮宗寶鑒 》十卷,又著《 廬山復教集 》一卷,而自稱白蓮宗,但并無定祖之說,僅在他的奏文上敘及宋高宗時子元禪師提倡念佛,撰有白蓮懺法,并入內(nèi)廷講念佛大旨。自此以后,凈土宗這個名稱才得以通行,而定祖之說尚未確定。

  到了清朝中葉,才將宗曉、志磐的蓮社諸祖和凈土宗的名稱相提并論,增加了明代的蓮池大師為八祖。清道光間,悟開法師增推蕅益大師為九祖,省庵大師為十祖,徹悟大師為十一祖。民國年間,印光大師又改推截流大師為十祖,省庵大師、徹悟大師遞降為十一祖、十二祖。印光大師往生后,四眾弟子加推其為十三祖。這樣,凈宗十三祖的譜系方告圓成。

  祖師稱謂排列依次如下:

  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

  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

  三祖南岳般舟承遠大師

  四祖五臺竹林法照大師

  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

  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

  七祖杭州昭慶省常大師

  八祖杭州云棲蓮池大師

  九祖北天目靈峰蕅益大師

  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師

  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師

  十二祖紅螺資福徹悟大師

  十三祖蘇州靈巖印光大師

  從凈宗祖師示現(xiàn)住持教化的區(qū)域來看,絕大多數(shù)在南方(北方只二處),且多在江浙一帶。可見自古以來,佛教多以江南為中心。凈宗如是,他宗亦然。

  我國隋唐時所列凈土教祖師,常以慧遠、曇鸞、道綽、善導四大師并列。曇鸞、道綽二大師,對凈宗根本理念的建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且專修凈業(yè),志求往生,亦屬功德高盛之列。然凈宗所列十三祖之中,并無他們的地位,許多凈業(yè)學人都心存疑竇,并試圖找尋一些原由。有的認為,曇鸞、道綽二大師的著作久已散佚,只是本世紀初楊仁山居士才從日本請回漢土。將有否著述作為甄選祖師的標準,這個說法似難成立,F(xiàn)今十三祖中,亦有不少未有著述的,如承遠、少康、省常三大師即是;或著述少份亦有多位,如法照、截流、省庵、徹悟等。印光大師曾就此詰難答復云:“徹祖、省祖之少著作,亦各人之愿心耳。其道德之優(yōu)劣,固不以著作之多少為定。古今有法身示現(xiàn),但少數(shù)言句,無所著作者多多也。何得在此處生疑?須知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v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 印光法師文鈔 》)可見,從曇鸞、道綽二大師著述之失而復得來揣度未能列入祖師的原由,似不能成立。

  宋代宗曉法師以天臺理念所作的只取善導,不列曇鸞、道綽二師之揀擇,實則代表著中國佛教界對凈土宗的一般看法。自古以來,中國的佛教行人,受儒道思想的浸潤,得大乘各宗派的陶冶,因而自信自肯之心頗為隆盛,側重自力,或自力他力并重。在這種文化背景與心態(tài)下,一些祖師大德弘揚凈宗,常以融會他宗,自力他力并重的面目出現(xiàn)。其舍圣道專歸凈土的觀念,難以被通途教門的法師所接納、認同,亦可想而知。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唐代慧日法師(慈愍三藏)的融通各宗會歸凈土的主張,深受佛教界歡迎。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凈宗大德及各宗諸師的導歸凈土,莫不受其影響,以致后人有將慧日法師列為凈宗祖師之建言。如日僧小野玄妙寫道:“然我慈愍三藏,為偉大之凈土祖師,而后世一部分凈土教徒,舉曇鸞、道綽、善導、懷感、少康五人,稱為支那凈土五祖而不列慈愍三藏之名,蓋以同一凈宗,而慈愍三藏之凈土教,與善導一流之凈土教不相容耳。”這種觀點有點斗諍堅固的意味,故而響應者寥寥;廴辗◣煹膬敉了枷腚m然頗具獨創(chuàng)性,亦能適應中土行人的文化心理與根機,然以道盛德隆的祖師標準來衡量,尚遜一籌。至于曇鸞、道綽二大師的歷史懸案,余以為:鑒于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有一明顯的傳承脈絡,故取集大成者——善導大師為代表,列為二祖,與慧遠大師交相輝映,一則自他二力并重,一則突顯他力本愿。這兩大念佛法門的參照坐標,提供中國凈業(yè)行人更廣闊的選擇空間。春蘭秋菊,各擅其美。只有應機之差異,并無實質之高下。

  凈宗祖師的成立,表證古印度凈土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尋找扎根點,融匯異質文化,進而卓然獨立的演進過程。初期的凈宗大德大多精通老莊與儒學,如道安、慧遠、支道林、劉遺民等。凈宗在華夏大地的開花結果,表明凈宗念佛法門自身深邃的生命力與中華文化的開放胸襟。中華文化為凈宗提供了生長發(fā)育的沃土,凈宗精神提升中國文化的層次,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