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四(之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四(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長水科大文第二明修行方便。從此去盡第六卷文殊說偈)。

  (○今按第二大文下。初分三母科。一正明二義。二別破疑情。三廣陳修證。以阿難領(lǐng)悟所修。及總告許宣等四。為承起科。大科第一下。分子科有二。一因果同異門。即第一義。審觀因心與果地覺。一段經(jīng)文。二根塵解脫門。即第二義。審觀煩惱結(jié)解根元。是中子科。生起母科。廣攝別破疑情。廣陳修證二科。起第二義。盡六卷文殊說偈經(jīng)文。正宗分之次分。亦齊于此)。

  (○【疏】上來破執(zhí)破疑。顯如來藏。約信解為真修之本。答最初方便竟。次下約依解修行。成就止觀。為入理之方便。既能信解如來藏體。周遍十方。本性清凈。絕名離相。我等云何修諸方便。與此相應。故此第二名修行方便)。

  (○[吳興云]諸師以解行分經(jīng)。前開解竟后示行也。若于此經(jīng)。欲分三根。從阿難請行以前。隨聞獲證。皆上根也。楞嚴大體。亦已備矣。請行以后。方被中下。更俟談行。思而修之。故假阿難等請入華屋。廣示入三摩提路也)。

  (○[海印云]發(fā)心修行。遠取菩提。非觀行不能入。止觀乃入法界之門。古人謂觀理直入為正行也。昔判為修道分。愚判為示觀相)。

  (CB17562初文二)。

  (CB17561一阿難領(lǐng)悟所修二)。

  (卍一經(jīng)家總敘)。

  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疑惑消除。心悟?qū)嵪。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

  (△二阿難別嘆)。

  而白佛言。無上大悲。清凈寶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種種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于苦海。

  【疏】因緣自然。前已廣破。今復重釋。纖疑不掛。故云疑惑消除。([補遺云]惑除。舍生死重擔。息肩于藏性。輕安之義。法華所謂其心安如海也)心悟?qū)嵪嗾。實?a href="/remen/wuxi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無相。遠離戲論。今離戲論。即悟?qū)嵪唷V貜捅瘻I者。喜悟藏心故。恨無行法故。超過一切世出世間。故云無上。佛諸功德大悲為首。故獨稱也。離垢末尼。隨意出生。賑給無盡。佛亦如是。故稱寶王。譬喻言辭。約事約理。故云種種方便。沈謂久淪生死。冥謂永覆無明。方便能開。提獎能出。俱稱引導。

  (卍二敘己得失)。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覺明心。遍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國土。清凈寶王。妙覺王剎。如來復責多聞無功。不逮修習。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疏】如來藏心。量遍十方。德含一切。雖信而解。非行莫臻。故此敘之。以彰得失。([桐洲云]十方一切眾寶。莊嚴佛剎。皆如來藏。妙覺明心。周遍含育而出生故。身土圓融故。云妙覺王剎)天王。佛也。賜予。開示也。華屋。藏體也。雖獲。信解也。門入。修行也。行能通理。故曰門也([孤山云]心游理外。喻以旅泊。佛有法界。喻以天王。華屋如真心。受賜如開解。宅因門入。喻由理行)。

  (卍二正請修路)。

  唯愿如來。不舍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舍小乘。畢獲如來。無余涅槃。本發(fā)心路。令有學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音。

  【疏】無余者。無明永盡。二死已亡。究竟之無余也。([清涼云]二乘上有三余。非曰無余。今二種涅槃。無余第一。四涅槃中。無住涅槃。方為第一。今言無余。即佛無住。往昔但有二涅槃。故不言無余耳)。

  (△[補遺云]小乘煩惱子縛斷。名為有余。生死果縛斷。名為無余。今此大乘。五住生死究盡。常住真心究顯。故云畢獲無余涅槃)愿示我等。如來本昔。因地發(fā)心。入涅槃道。即真三昧也。故云本發(fā)心路。攀緣妄想。無始本有。故云疇昔。如何攝斂。折而伏之。故云入佛知見([孤山云]涅槃圓果也。心路圓因也。舉果以請因耳)。

  (CB17561二如來廣陳修修證二)。

  【科】(卍一總告許宣二)。

  (CB17567一開妙修行路)。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后。末法眾生。發(fā)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

  【疏】菩提之心。具悲智愿。智求佛道。務(wù)在修證。茍或不明。于菩提心。未得自在([標指]二乘所知未斷。有法執(zhí)者。名未自在)。

  (CB17567二明發(fā)覺初心)。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fā)菩提心。于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fā)覺初心。二決定義。

  【疏】妙三摩提。香楞嚴定。即真如觀。欲修此觀。先須方便。方便若成。真修可冀。故以止觀二門。名為發(fā)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王舜鼎曰]初心。即阿難所請最初方便。學人之因地也)然此二門。三世諸佛。修行證道。同途之法。故華嚴云。譬如有力王。率土咸仰載。止觀亦如是。一切所依賴。故此二法。名為初心。決定義也。一者。審觀因地及與果心。起隨順行。即依真如門修止也。真如無相。向即心絕。故起信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二者。審觀煩惱解結(jié)根元。起對治行。即依生滅門修觀也。生滅法相。染凈不同。起智揀擇。對治令斷。故起信云。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修前方便。未能相即。故名隨順。修之成就。即觀明止。即止明觀。止觀不二。名為正修。即成三昧也。今是初修。故名發(fā)覺。

  【科】(卍二別明二義三)。

  (○一正明二義二)。

  ([○@│]一因果同異門三)。

  (CB17567初標勸審觀)。

  云何初心。二義決定。(征)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舍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牒)應當審觀。因地發(fā)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疏】既能信解。果海無念。絕名離相。本非生滅。將契此心。須亡生滅。與之相應。故上文云。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若異此者。即暫舉心。塵勞先起。合塵背覺。豈曰正修([融室云]圓覺云。如來本起因地修行。皆起圓覺。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桐洲云]謂初因發(fā)心依。與果地覺時。證菩提之依。為同為異耶)。

  (CB17567二須審所以)。

  阿難。若于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圩阽R]紹佛乘人。先須得本。悟自真心。不生不滅。為因。然后以無生之旨。遍治一切。所以華嚴論云。若有習氣。還以佛知見治之。若不入佛知見。設(shè)有修行。但成折伏。終不能入諸佛駛水之流。如法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只是于眾生心中。而論開示。以佛知見。蘊在眾生心中故。若未悟心無生之理。唯以生滅心為因。欲求無生之果。如蒸砂作飯。種苦求甘。因果不同。體用俱失。邪妄修因。猶九十六種。捏目生華。生死趣寂。似三乘道人。勞神費力【疏】維摩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尚不可以生滅說。況以生滅為因而求證耶。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諸法實相。若不以止門相應。此生滅心。終無暫息若便以此心為修行者。因果相違。終無獲證。如上廣破。

  (CB17567三正辨行相)。

  ([○@卍]一料揀因門二)。

  (CB17565一舉喻總彰生滅)。

  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勺髦。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聞。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壞爛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

  【疏】妄心如器界。所作性故。真心如虛空。理無為故。常無常無常性。于焉可知。([清涼云]世間者。世即隱覆義。隱覆勝義故。又可破壞義。三世所遷故。間者。墮虛偽中故。隱覆之性。即墮虛偽故。世即是間。持業(yè)釋也)。

  (CB17565二就身廣辨虛妄二)。

  (CB17563一總明二)。

  (CB17566一示其濁因)。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迭渾濁。

  【疏】湛覺無生。妄成所相。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于所明分為四大。于能覺派成六根。六根四大;ハ嚯s亂。于湛圓明。汩成濁相。([溫陵云]四大假幻妄之身?`性為纏。五迭織見覺之妄。汩湛為濁。纏為生死根本。濁為惑業(yè)根本)即同起信。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名阿梨耶識。從此識心。變起世間。即是濁義也。

  △[永明]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內(nèi)外四大。合成其身。([瑜伽第三]如薄伽梵說。于各別內(nèi)身。若發(fā)毛等。乃至糞穢。是內(nèi)地界。若小便等。是內(nèi)水界。若于身中所有暖等。是內(nèi)火界。若上行等風。是內(nèi)風界[楞伽疏云]佛頂經(jīng)。火騰水降四句。敘外界外四大也。堅相為地四句。敘內(nèi)界內(nèi)四大也)眾生第八藏識。相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zhí)受故。半為內(nèi)身。執(zhí)為自性。生覺受故。首楞嚴鈔云。且妄見心動故。外感風輪。由愛心發(fā)故。外感水輪。由堅執(zhí)心故。外感地輪。由研求躁故。外感火輪。由四大形起六根。由六根故見六塵。故知三界。離有情心。更無自性([熏聞云]五濁言五迭者。迭。重也。此以五陰為五重。何則。四纏是色陰。視聽覺察。既是六根。根必發(fā)識及受想行。即五陰具矣。準雪。浪標文云。由此四纏乃至為覺為察。此是五濁業(yè)用之總。次下五濁。此是四大見聞覺察之別。四大以六根。分于湛圓。交互汩亂。而成濁相。故云四纏等是五濁之總五陰是四大等之別。岳師釋五重。以四纏六根。分配五陰。非也)。

  (△[私謂]從始入終者。由此四纏。始也。乃至為覺為察。終也。于五濁。則劫濁。為始。命濁為終。于劫濁。則空見為始。相織為終。圓岳二師。委辨五陰陰始終。非經(jīng)義也)。

  (CB17566二喻其濁相)。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zhì)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于凈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疏】清水。覺湛明性也。土塵。地水火風也。([吳興云]妙明之心。合于清水。纏[疊-且+(彖-(豕-一))]之體。合于土塵)循。順也。法爾。猶自然也。真妄染凈。性相違背。非使之然。法如是也。([清涼云]梵云達摩多。此云法爾。亦云法界。或曰法性。云法爾者。言法如是也。謂問言何以諸佛眾生。起于剎土。答曰。法應如是。不可致詰)有世間人。無明不了。非出世智也。取彼下四句。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也。(眾生歷劫熏染。生滅與不生滅。和合混濁。如何能得清脫。九界苦想攀緣翳理。如世界人。取土投水)容貌。色心相也。汩。亂也。(下文別顯五濁。則水土汩然之容貌也)。

  (△[定林云]土。色也。識。水也。識色雜亂。故名為濁。若根不緣塵。則識色不偶。水不雜土。成清瑩矣)。

  (○[合釋][五濁][宗鏡云]五濁者。一劫濁。四濁增劇。聚在此時。嗔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饑餓起。愚癡增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zhuǎn)熾。粗獘色心。惡名穢稱。摧年減壽。眾濁交湊。如水奔昏。風波鼓怒。魚龍攪擾。無一聊賴。時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墮地。地使有欲。如忉利天人粗澀園。園生斗心。是名劫濁相。煩惱濁者。貪海納流。未曾飽足。嗔虺吸毒。燒諸世間。癡暗頑嚚。過于漆墨。慢高下視。凌忽無度。疑網(wǎng)無信。不可告實。是為煩惱濁相。見濁者。無人謂有人。無道謂有道。十六知見。六十二見等。猶如羅網(wǎng)。又似稠林。纏縛屈曲。不能得出。是見濁相。眾生濁者。攬于色心。立一宰主。譬如黐膠。無物不著。流浪五道。處處受生。如貧如痤。名長名富。是為眾生濁相。命濁者。朝生暮殞。晝出夕沒。波轉(zhuǎn)煙回。眴息不住。是命濁相。居此濁亂之時。遮障增劇。境飄識焰。燒盡善根。業(yè)動心風。吹殘白法。著嗔魑魅之鬼趣。墮癡羅剎之網(wǎng)中。為貪愛王之拘留。被魔怨王之驅(qū)使。孰能頓省。仿此圓修)。

  (△[孤山云]余經(jīng)明五濁。以五利為見。五鈍為煩惱。眾生但攬見慢果。立此假名。命以連持一期色心為體。摧年促壽。劫無別體。但以四濁。聚在其時。今文不然。蓋約五陰妄想為五濁也)。

  (△[熏聞云]皆就阿難現(xiàn)前而示。故云汝見汝身等)。

  (CB17563后別明五)。

  (CB17566一劫濁)。

  阿難。汝見虛空。遍十方界?找姴环。有空無體。有見無覺。相織妄成。是第一重。名為劫濁。

  【疏】梵云劫波。此云時分。法華論說。日月歲年?偯麨榻。乃至成住壞空。不離時分。今此經(jīng)中。說劫濁義。謂迷真起妄。世界未形。但有虛空。及與妄見?找娨惑w。遍法界迷。未成二別。故云不分。([溫陵云]覺非空色。由一念不覺。妄見空相。以生發(fā)遍迷故?找姴环)。

  (△[海印云]以迷妄最初。有虛空為色體。此妄見所先攬者。此頑空渾濁真心而成妄見。此見吸取空相。結(jié)為色而成色心。此色蘊之始也。迷妙明為頑空。則空本遍。迷妙明為妄見。則見亦遍。二妄混合。故云不分)又空未派為四大。見未開為六根。亦名不分。故次釋云。有空無體。有見無覺。體即四大成質(zhì)。覺即六根取境。既無此異。都成昏鈍。故名為濁。一念初起。無明之始。時之初分。故名為劫。非劫末時之劫濁也([融室云]以五濁配三細六粗者。劫濁則當彼業(yè)相。謂不覺心動為業(yè)。無明初起。正在晦昧覺明為空之時。時分起于此故。以空見相織成妄。妄成即為時分)。

  (△[孤山云]此濁依色陰也。四大五根五塵。同名色陰。今以眼根見空塵而說者。以渾濁義顯故。何故名劫濁耶。以成住壞空。四皆名劫。故指見空為劫濁。如來方便巧示。即指阿難目所見空。成劫濁義也。有空無體者?諢o體質(zhì)故。有見無覺者。有見而無好丑違順之覺知故。以無體之空?棢o覺之見。而兩無其實。此即土失留礙。渾濁真性。過在茲乎)。

  (△相織者[涅槃經(jīng)云]涅槃?wù)。名無織故。佛性論云。涅槃?wù)。無所趣故。無編織故)。

  (CB17566二見濁)。

  汝身現(xiàn)摶。四大為體。見聞覺知。壅令留礙。水火風土。旋令覺知。相織妄成。為第二重。名為見濁。

  【疏】身之質(zhì)礙。由見聞知。織水火風。執(zhí)取滯者。壅翳不通。遂現(xiàn)四微。形相體質(zhì)。([補遺云]見聞覺知。本非留礙。為四大所織。見不超色。耳唯聽聲)身之覺知。由水火性。織彼妄見。旋轉(zhuǎn)移易。還復交替。分成六根。(水火風土。本非覺知。為六識所旋。亦能發(fā)知。如四大凈色。能見能覺)覺聞知見。如緯織經(jīng);ハ鄥㈦s。故名為濁。前則業(yè)轉(zhuǎn)。今則現(xiàn)相也([融室云]見濁當轉(zhuǎn)現(xiàn)二相。轉(zhuǎn)即見分。于見分中。有境界相現(xiàn)故[私謂]前云有空無體。今言見聞覺知。壅令留礙。則有體也。前云有見無覺。今言水火風土。旋令覺知。則有覺也。故云前則業(yè)轉(zhuǎn)。今則現(xiàn)相)。

  (△[孤山云]此約受陰。領(lǐng)受所緣之境為受。六觸因緣生于六受。境有違順非違非順之別。故六受亦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之異。相織妄成者。四大為六受所壅。故令留礙。六受為四大所旋。故令覺知也。二法交織。妄為受陰。以見境領(lǐng)納。渾濁真性。故名為濁)。

  (△[雪浪云]汝身現(xiàn)摶取四大以為身體。見聞覺知。元是一體。由四大而壅令留礙。水火風土。元是無知。因見聞而旋令覺知。四大六根。相織妄成。故為見濁。見即增計長非之謂)。

  (CB17566三煩惱濁)。

  又汝心中。憶識誦習。性發(fā)知見。容現(xiàn)六塵。離塵無相。離覺無性。相織妄成。是第三重。名煩惱濁。

  【疏】六識分別。三世遍緣。憶過去境。識現(xiàn)在塵。誦習未來。諸有境界。([釋要云]意識能緣三世依正之境。復能執(zhí)受。憶過去境。即獨散意識。緣落謝境。識現(xiàn)在塵。即明了意識。隨前五所取。緣現(xiàn)量境。誦習未來。即未形兆事。預思念也。即獨散意。緣比量境。舉此三者。正明意能緣三世境也。愨公疏云。憶念過去。識對現(xiàn)在)能分別體。從前見濁覺知所發(fā)。故曰性發(fā)知見。(能分別識性。從見聞覺知所發(fā)故)所分別相。即是六塵所現(xiàn)影像。故云容現(xiàn)六塵。(所分別相。從六塵現(xiàn)故[補遺云]六識妄性。附于根塵。生起知見。故云性發(fā)。于六塵境。分別六相。故云容現(xiàn))容現(xiàn)。容即相也。離塵離覺。無相無性。(離六塵。無所憶識誦習之相。故曰離塵無相。離見聞覺知。無能憶識誦習之性。故曰離相無性)互相交織。擾亂相熏。名煩惱濁。即六粗前四也。([溫陵云]憶識誦習。即智及相續(xù)。執(zhí)取計名之相)。

  (△[孤山云]此依想陰。能取所領(lǐng)之緣相為想。而有六種。謂取所領(lǐng)六塵之相為六想也。性發(fā)知見。謂能取六想。容現(xiàn)六塵。謂所取六塵之相也。以此相織。妄成想陰。既取著所領(lǐng)。則擾亂甚前。既渾真性。故名煩惱濁)。

  (△[海印云]想乃六識之妄想。由心中誦習熟串。習氣內(nèi)鼓。忽然起為所知見境。故曰性發(fā)知見。隨其妄想所現(xiàn)塵境。即分明形容于妄想性中。妄見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曰容現(xiàn)六塵。是則離塵無意識相。離根無意識性。根塵識三;鞚嵋幌。起貪嗔等。名煩惱濁)。

  (CB17565四眾生濁)。

  又汝朝夕。生滅不停。知見每欲留于世間。業(yè)運每常遷于國土。相織妄成。是第四重。名眾生濁。

  【疏】生滅是行。行即是業(yè)。眾生執(zhí)愛。但欲留住。(戀著三界)業(yè)性遷流。每常流動。(隨趣受生)一去一住。一動一留;ハ嘟豢棥1姺ㄉ鷾。([合解云]以流織遷。以遷織流。業(yè)見[牙-(必-心)+?]起。執(zhí)謝同時。正生住即異滅。正留住即遷去)名眾生濁。即造業(yè)也([溫陵云]朝夕生滅。即造業(yè)相)。

  (△[孤山云]此濁依于行陰。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行。行有六種。大品中說為六思。思即是業(yè)。謂于六想之后。各起善不善無動業(yè)也。知見。即六思。業(yè)運。即隨善惡遷移。國土亦世間也。如私心雖戀鄉(xiāng)井。以官事須往他鄉(xiāng)。六道往還。例亦如是。相織者。即知見欲留。業(yè)運遷去。妄成行陰。而去留假合;鞚嵴嫘浴C娚鷿)。

  (CB17566五命濁)。

  汝等見聞。元無異性。眾塵隔越。無狀異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異失準。相織妄成。是第五重。名為命濁。

  【疏】命是報法。依業(yè)所引。第八識種。連持色心。不斷功能。名之曰命。([釋要云]命是報法者。由前世業(yè)法之所感故。遂有修短之殊。夫受。身者。命暖識三。不相離也。命即氣息報風。連持不斷。色心可久。命不連持。色心則變。暖則遺體之色。識即心王)前六見聞。元本一識。由六根異。遂成分離。識用雖分。體唯一種。(總報之主。唯一本識。故云無異。六塵隔別。見聽爰分。根塵異故。識乃分離。取六塵境。性中相知者。唯一本識為體故。用中相背者。眼唯了色不別聲等)斯則同中立異。異處見同。同異失準;ハ嘟豢。于總報體。便立命根。名為命濁。即業(yè)系苦相也。([融室云]性命見聞為業(yè)。系于苦故)。

  (△[孤山云]此濁依于識陰。了別所緣之境名識。即是六識也。元無異性者。了別之心。惟一故。眾塵隔越者。六塵不同故。牽生六識。故云無狀異生。性中相知。釋元無異性也。用中相背。釋無狀異生也。適言其同。則用相背。適言其異。則性相知。故云失準。以此交織。妄稱識陰。識在命存。識去命謝。渾濁真性。故名命濁)。

  (△[王舜鼎曰]此正生滅與不生滅和合。乃眾生之命蒂。故名命濁)上之五重。皆由能所。妄覺影明。展轉(zhuǎn)相習。從細至粗。互為形待。次第轉(zhuǎn)生;煺娉蓾。有此五義耳([海印云]五濁依五蘊而生。將示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先示五濁生滅之相。即生滅以證無生。即五蘊以證法身也。佛以眾生起倒。皆因五蘊。故以觀五蘊為入道之要門。觀者若得其要。則若現(xiàn)若觀。皆有所歸。故五蘊觀門。為此經(jīng)決定第一義也)。

  ([○@卍]二修因契果二)。

  (CB17565一勸揀妄依真)。

  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凈。應當先擇生死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疏】迷真起妄。見聞覺知。返妄歸真。常樂我凈。不循生滅。妙證可臻。茍順塵勞。真常益背。故勸擇妄。依不生滅([吳興云]見聞覺知。生滅心也。常樂我凈。不生滅性也。因果事異。故遠。心性理同。故契。生死根本。謂六根也[補遺云]此初義中。教循止觀。以識心為生死根本。既云見聞覺知。遠契四德。則應以六根中六識。為所揀之境也)。

  (△[溫陵云]見聞覺知。六受用根也。常樂我凈。涅槃妙德也。生死根本。五濁業(yè)用也)。

  (△[如說云]生死根本。即四纏五濁。乃賴耶識中所帶之妄。前文云。遠離和合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即所揀生死根本也。不生滅圓湛性。即前文圓滿菩提。不生滅性也)。

  (CB17565二示修定旋覺二)。

  (CB17563一正示用心)。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后圓成。果地修證。

  【疏】初習名止。成就曰定。初習后成。俱名曰湛。起信云。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根。境男不生。見聞不起。漸澄漸伏。粗垢自遣。圓覺云。以凈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fā)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nèi)發(fā)。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于中顯現(xiàn)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若能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得無生性。為因地心。由是漸修。入證登極。成妙圓果。修之次第。如天臺圓頓止觀廣明([私謂]長水釋二決定義云。以止觀二門。名為發(fā)覺初心。即最初方便也。此釋最初方便之明文也。今釋修定旋覺。正明依真如門修止。全引圓覺。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一章文字。此指奢摩他為最初方便之明文也。長水立止觀兩門。為最初方便。故雙取奢摩三摩。蒙立真止一門。為最初方便。故單取奢摩他。然蒙所引據(jù)者。經(jīng)文奢摩他中。毗缽舍那。微密觀照之文。與長水引起信。隨順奢摩他觀義之旨。則未嘗不同也。近師見聞。局于會解。請以長水全疏。會而通之。則最初方便?煽硕ㄒ)。

  (△[孤山云]既以清水濁水。濕性不殊。妄心真心。諦理不二。當須達妄無妄。了濁元清。故云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也。伏還元覺者。初心了達;髮嵨雌。故云伏也。即是伏無明。還法性耳。得元下。唯觀常住法性。即是圓因。故云為因地心。此即住前名字觀行相似位也。初住分證常果。妙覺究竟常果。并由住前觀無生滅心而成)。

  (△[釋要云]湛即定。旋即伏。以定旋伏虛妄亂動之法。成本真性。故曰伏還元覺)。

  (△[海印云]旋。猶漩也。如水之漩澓。謂念念漩妄以歸真也)。

  (CB17563二喻顯修證)。

  如澄濁水。貯于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沈。清水現(xiàn)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xiàn)。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凈妙德。(結(jié)答無余涅槃)。

  【疏】真覺如水。見聞如濁。定身如靜器。定法如澄靜。砂如煩惱。泥如無明。地前名伏。地上名斷。究竟名精純。變現(xiàn)即起用。此即同前不滅不生合如來藏。乃至背塵合覺。故發(fā)真如妙覺明性也。([孤山云]既知濁即清。必澄濁令清。既了妄即真。故能息妄歸真。非保其濁守其妄也。澄喻修觀。濁水喻妄心。靜器。喻圓人身器。不為境動。靜深不動者。深猶久也。觀行雖成而能忍。六境雖凈而無法愛。故登初住。無明頓破。如沙土自沉。中理分顯。如清水現(xiàn)前。法華明穿鑿高原。大師亦以見水為初也。初住所斷無明。名為客塵。以初住法性。如主如空故。而言伏者。望于妙覺。悉名伏道。唯佛名斷。仁王云。三賢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到其源。去泥下喻極果也。泥喻上地惑也。元品已盡。故云永斷。涅槃云。無上士者。名無所斷。明相精純。究竟理顯也。隨機所感。十界現(xiàn)形。皆名凈用。故曰不為煩惱。而用顯體。故云皆合涅槃等。然德必具四。略舉一凈耳)。

  (△[溫陵云]清水現(xiàn)前。牒上旋其虛妄。此則初伏客塵煩惱。旋之使伏。非真無生滅性也。去泥純水。牒上復還元覺。以得其本元真覺無生滅性。則無明根斷。覺湛精純。煩惱泥水。一任攪淘無復汩濁。乃可為因地心也。因心如此。則果地修證無有不圓。涅槃妙德。于斯契合矣)。

  (△[中川云]初伏客塵。即先除正使。永斷根本。即更侵習氣?蛪m之體。即奢摩他所治之惑)。

  (○[證真云]諸經(jīng)論皆以煩惱障為客塵。天臺目為界內(nèi)見思等。根本無明。天臺目為界外見思。諸經(jīng)論目為所知障智障等。言永斷者。且約從因至果。通相而說。理實妙覺。方能永斷。故曰明極即如來)。

  (△[熏聞云]準唯識等。初地頓斷見惑。二地已上。漸斷思惑。若圓說者。從初住去。皆見思雙破。以違理由見。感報由思。乃至妙覺。方盡其惑)。

  (○[引證][涅槃云]非五欲淤泥。非無明闇濁。離此二邊。即佛性清水)。

  (○[智論云]譬如清凈池水?裣笕胫。令其渾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凈。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寶性論云]貪等客煩惱。猶如濁水塵。無分別智上。果法如池水)。

  (○上明第一義竟次第二義)。

  【科】([○@●]二根塵解結(jié)門。第一大科。正明二義下之子科。今以標觀約義正辨三科。為承起科。三正辨行相下。生指事總標別示令揀四科。第三別示功用優(yōu)劣。第四令揀圓根修證。為子科中重起母科。第三以一約世界流變。二約根用優(yōu)劣。為子科。第四以正勸酬請等四為承起科。是中生子科四。一且破六一之見。二廣明根結(jié)之由。三正示入一之門。四結(jié)顯真覺之理。上來正明二義一科始竟。次下別破疑情。廣示修證。二大科。正從第二根塵解結(jié)中。一門生起。皆決定第二義之廣文也。今初。文三)。

  (CB17561一標觀審詳)。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fā)菩提心。于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fā)業(yè)潤生。誰作誰受。

  【疏】前第一義。令止妄心。伏還元覺。即是條止。此第二義。令審詳煩惱。觀察對治。即是修觀。先止后觀。法應如是。無明發(fā)業(yè)。愛取潤生。六識能作。第八能受([空印云]第六意識。能作引業(yè)滿業(yè)。故頌云動身發(fā)語獨為最。煩惱根本。六根也。造業(yè)受報。雖六識能作而以第八為根本依。以六根全是八識所現(xiàn)相分。故第八之役諸識。猶身之使手臂。如人用手殺人。而曰手殺非人殺者。豈有是哉。故今了義。作業(yè)受報。皆歸第八。即見開精明是也)。

  (△[講錄云]發(fā)業(yè)無明。謂發(fā)現(xiàn)業(yè)用。如取舍執(zhí)著等。第六識也。潤生無明。謂津潤俱生。如依中有身。納胎成種者。第八識也。攀緣造作者。六識是作業(yè)主。能造染凈業(yè)因故。受果報者。八識是總報主。能含藏染凈種。執(zhí)持不散故)。

  (△[清涼云]約第六識。業(yè)是所造。心是能造者。即以第六識名心。從于積集。通相說故。謂第六識。人執(zhí)無明。迷真實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造罪福不動等三行。熏阿賴耶。能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但云六者。謂五識無執(zhí)。不能發(fā)潤。故非迷理。無推度故。不能造業(yè)。雖造滿業(yè)。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

  (○[宗鏡七十五]問。眾生造生死染凈二業(yè)。受苦樂兩報。皆從心起。于八識內(nèi)。定是何心。答。今古有二解。古師取第六識為垢凈心。為此六識。與善十一相應。能造人天善業(yè)。與根隨相應。能造三涂惡業(yè)。此總別業(yè)成。能招當來苦樂兩報。此據(jù)造業(yè)者為心。神鍇和尚。取第八識為心者。此是總報主。真異熟識。識中能含藏善不善業(yè)種子。種子遇緣。即能招苦樂兩報。此約所熏能持種為心。所熏為根本。能熏為枝末。今若雙取。正理方圓)。

  (△[清涼云]煩惱有二。能發(fā)能潤。雖諸煩惱。皆能發(fā)潤。于發(fā)業(yè)位。無明力增。潤業(yè)受生。愛取力勝。名受偏名。以無熏發(fā)。唯一無明。數(shù)數(shù)溉灌。故生愛取。言潤業(yè)位。愛取偏增者。說愛如水。能沃潤故。要數(shù)溉灌。方生有芽。且依初后。分二愛取無熏發(fā)義。立一無明。謂愛取初后。分愛取二。以愛為初。取為后故。其實有多現(xiàn)行潤也)此唯觀門。分別能知。故起信云。所言觀義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故。圓覺云。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同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等(即同圓覺起幻銷塵觀也。彼云。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吳興云]止觀者。定慧之異名也。前文審觀之義。及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豈非觀耶。后文審觀之義。及逆彼無始織妄逆流。豈非止耶。資中分條后人布葉。深懼來者。應知初義明因地發(fā)心。即止觀當體也。與果地覺。即止觀所依也。次義明煩惱根本。即止觀所破也。說有先后。行無二門。合而言之。秪是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破無明惑耳)。

  (△[私謂]古師約二決定義。安立止觀。依經(jīng)入觀觀網(wǎng)歷然。然長水所明者。圓頓止觀。故曰。即觀明止。即止明觀。止觀不二。斯為正修。是則資中對立觀門。霅川獨標圓義。可謂破立同時。遮表一法矣。山家約三門科經(jīng)。逐文分配。岳師此文。但依了義。不復扶宗。豈非靈龜曳尾。自埽其跡者耶)。

  (CB17561二約義顯非)。

  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疏】根塵虛妄。為煩惱宅。顛倒淪替。莫不由斯。茍能識其根元。知其結(jié)處。則可希冀解棼。庶幾降伏耳([標指]發(fā)業(yè)潤生。三細六粗。根塵之本也)。

  (△[溫陵云]無明發(fā)業(yè)。愛取潤生。第六能作。梨耶能受。潛為煩惱根本。發(fā)為虛妄根塵。知之乃可降伏。降之乃可取果)。

  (△[海印云]發(fā)業(yè)潤生。通名煩惱。生死皆由此二而有。此二法元無實體。但依六識妄想為用。于六根門頭。緣塵取境。純是無明用事。以資愛取。故生死結(jié)于根塵之中。今欲審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以根塵相交結(jié)處。即顛倒處。乃生死結(jié)根之所在。下將審擇結(jié)根。故勸審觀也)。

  (CB17561三正辨行相四)。

  ([○@(│*?)]一指事正喻審詳)。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jié)之人。不見所結(jié)。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諢o形相。無結(jié)解故。

  ([私謂]前文明虛空無壞滅。以起則汝身中下。四纏五濁之文。此明虛空無結(jié)解以起則汝現(xiàn)前下。六為賊媒之文。文義對待。皆緊關(guān)鉤銷。言汝觀世間解結(jié)等。今委詳經(jīng)文。略更長水舊科。非敢改作也。第六卷。阿難重問解結(jié)一科。亦發(fā)起于此)。

  ([○@(│*?)]二總標六根發(fā)患)。

  則汝現(xiàn)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于器世間。不能超越。

  【疏】六根為賊媒者。一引外賊。即六塵也。二起內(nèi)賊。即煩惱也。內(nèi)外惡賊。能劫真性。若知根塵。賊無能為。([吳興云]外之六塵。內(nèi)之六識。皆由眼等引發(fā)。和合所起煩惱。害如來藏)故涅槃云。六入空聚。當有六大惡賊。必斷汝命。當即遠離。以根塵相熏。納識成種。無始相續(xù)。莫不由此。不知調(diào)伏。必為所害(由六根所起煩惱。發(fā)業(yè)潤生。乃有無始眾生世界等)。

  (△[標指]即前云。此是前塵虛妄相想;笕暾嫘。由汝無始。認賊為子)。

  (△[涅槃云]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如六大賊。若入人舍。則能劫奪現(xiàn)家所有。令巨富者忽然貧窮。是六塵賊。亦復如是。若入人根。則能劫奪一切善法。貧窮孤露。作一闡提。是六大賊。若見人物。則能偷劫。六塵不爾。若見若知。若聞若觀。若觸若覺。皆悉能劫。六大賊者。唯能劫奪欲界人財。未能劫奪色無色界。六塵惡賊。能劫三界一切善寶。是故。菩薩諦觀六塵。過彼六賊)。

  (△[翻譯云]媒訓謀。謀合二姓名媒。六根能生六識令著六塵。所以六根如媒人也。金光明云。猶如世人。馳走空聚。六賊所害。愚不知避。解云。六根虛假。如空聚落。六塵染污。害智慧命。劫功德財。故名六賊)。

  ([○@(│*?)]三別示根用優(yōu)劣二)。

  (CB17564一約世界流變總明功德三)。

  (CB17567一釋名辨相)。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xiàn)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shù)有三。一切眾生?椡喑。身中貿(mào)遷。世界相涉。

  【疏】世界有三。謂眾生。五陰。器界也。揀非余二。故標眾生。此一若超。余皆解脫。([孤山云]上示二種世界。眾生世界是正報。器世界是依報。以由正報纏縛故。于依界不能超越。今但約正報而明)前四句。釋名。汝今下。辨相。一切下結(jié)示。身中。界也。貿(mào)遷。世也。世界交織。故云相涉(貿(mào)遷者。交易遷移也。世界相涉。是貿(mào)遷相。謂以世涉界。以界涉世也)。

  (△[溫陵云]眾生世界。亦有四方。即左右前后是也。世者三際迭遷。界者各有定位。界位有十。世敷有三。一身所具。理自互涉。故云身中貿(mào)遷。世界相涉)。

  (△[雪浪云]一切眾生根塵?椡喑伞I碇剎那剎那。貿(mào)易遷改。則三世四方。自相涉也)。

  (△[海印云]三世四方。只就一身而觀。以界與世。即在身中。貿(mào)易遷謝。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超也)。

  (○[引證][離世間品云]有十種說三世。何謂為十。所謂過去世說過去世。過去世說未來世。過去世說現(xiàn)在世。未來世說過去世。未來世說現(xiàn)在世。未來世說無盡,F(xiàn)在世說過去世。現(xiàn)在世說未來世,F(xiàn)在世說平等,F(xiàn)在世說三世即一念。是為十[疏曰]前劫此世。長短有異。通皆時分。并是十世。隔法異成。前之九世。相望以立。攝本歸末。不離一念。即此一念現(xiàn)在。是過去未來。是未來過去。自具三世。此一念上。雖因前后。而其三世。全在一中。一中之三。更互相因。故為九世。本之一念。故為十耳)。

  (CB17567二揀定方位)。

  而此界性。設(shè)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

  【疏】界之體性。依假施設(shè)。雖云十方。若以位次。決定明顯。東方南北?蔀闇实摹S嘟圆欢([融室云]上下屬四方言之。故云不定[雪浪云]言中位之中。東看則西。南觀成北。故無定方。非指四隅之中也)。

  (CB17567三流變成功)。

  四數(shù)必明。(東西南北)與世相涉。(過未現(xiàn))三四四三。宛轉(zhuǎn)十二。流變?nèi)。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疏】三變之義。古今多解。各見其文。不能具敘。(岳師亦云。佛旨難測。人情異端。茍無的據(jù)。誰為至當。有宋已來。異說繁異。今之鈔略。且以長水吳興為準)今所解者。不加別法。以變其數(shù)。只將今文。過現(xiàn)未來。進動算位。便成一千二百功德。如第一位。三世四方。宛轉(zhuǎn)十二。便成一迭。算位即是一橫二豎。已成過去。第二。即變過去一世。以為現(xiàn)在。進動算位。一豎二橫。成百二十。為第二迭。第三。又即變現(xiàn)在世以為未來。進動算位。一橫二豎。成一千二百。為第三迭。能變之法。既唯三世。所變之數(shù)。亦唯千二。故無增滅。([余姚黃宗[羲-ㄎ+乃]曰]長水算法。正用今器。其所謂橫豎者。以之分別算位。本位是豎。進一位即是橫。本位是橫。進一位即是豎。即乾坤鑿度所云。立算臥算。非如徐岳太乙算。器實有橫豎也。但三世四方。乘之得一十二。一十二自之。應得一百四十四。今不然者。以經(jīng)文流變。只變一為十。變十為百。不復以三世四方為乘母也。未來之變。亦復如是)問。經(jīng)文既云。世界相涉。三世四方。宛轉(zhuǎn)十二。何故變數(shù)。唯約世論。不以方說耶。答。方體常定。世義流動。定故不改。動故更移。今既改十為千。變多從少。約世是順。方義不符。匪唯義不相符。抑且迭數(shù)難合。經(jīng)文明言流變?nèi)。豈非唯就三世說耶。問。夫三世遷變。合從未來遷為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世改為過去。何故此文返而說耶。答。今約從微至著。變少為多。已是十二。當為百千。故不可先約未來。以對初迭。以未來未見數(shù)故。故須返對也。以變者是逆義故。下文云。生從順習。死從變流。經(jīng)文既言流變。故須逆增其數(shù)。

  (○[古師釋云]初變一為十。以三世四方互成十二次變十為百。三世四方。互成百二十。三變百為千。三世四方;コ汕Ф。是一根功德之數(shù)?偭鶠槠咔Ф。除眼鼻身三根。各虧四百。實得六千。為六根功德也。一為變主。十百千為三迭?棾善鋽(shù))。

  (●右臺家磐師佛祖統(tǒng)記。引古師注。順文增數(shù)。以定六根功德。略如長水今解)。

  (○[吳興云]此約十二。遷流變易。共成三迭也。一十百千者。通舉增數(shù)之法耳。今且以方涉世。明三迭者。第一。約四方各論三世。成十二也。第二。于東方三世。變一為十。成三十。南西北方如是。四方各三十。成一百二十也。第三。于東方三世。變十為百。成三百。三方亦爾。四方各三百。成一千二百也。以世涉方。其例可解)。

  (△[私謂]流變?nèi)。長水吳興異解。其異有二。長水約分三世流變?yōu)檫^現(xiàn)未。吳興約就當世流變?yōu)檫^現(xiàn)未。一也。長水專明以方涉世。吳興兼明以世涉方。二也。幽溪燈師。稟承凈覺。廣引華嚴中十種三世。剎那一念。以釋成其義。不知彼明三世緣起。證成一念體性。此明三世流變?硕Φ。二經(jīng)宗趣。迢然不同。長水約過現(xiàn)以分三世。通舉增數(shù)。義歸于總括六根。斯符順經(jīng)義也。界為方位。故方位有十。世為遷流。故流變有三。天地四方。既有定位。乃有過現(xiàn)未之時分。長為劫波。促為剎那。自四方定位而起。皆流數(shù)也。經(jīng)文明言四數(shù)必明。與世相涉。不言三數(shù)必明。與方相涉也。又明言流變?nèi)。不言方位三迭也。前指身中貿(mào)遷。故云世界相涉。此辨方位可明。則云與世相涉。良以器界先成。時分次定。世界安立海之相。固應如是。若曰以世涉方。則世界混肴。不成安立。流變不成。方位亦失。經(jīng)無以世涉方之明文。故不應依文而補裰也。會解已后。群宗凈覺。世有具眼。更祈審詳)。

  (○[吳興又云]愨師約三世四方。具有五根五塵。一一根塵。重成十類眾生。為千二百。沇師非之。節(jié)公是之。敏師于十二中。一一皆具十善。成百二十。一一善用。具十如是。成千二百。至于資中孤山長水。但合數(shù)而已。皆變迭不同。余雖別解。亦未敢配其法相。家哲無黨。唯善是從)。

  (●右即長水所謂古師多解者也。愨師成染不成凈。敏師成善不成惡。有撮二師之解。隨染凈緣。順逆而修。如操師之圓說者。有約愨師之義。本性惡法門。約十惡以釋數(shù)者。古人已經(jīng)料揀。今鈔不復累書。若通人別解。有與古釋相發(fā)明者。則略附于后)。

  (△[無盡云]眾生器世界在五陰中。世不能出三之表。界不能出四之外。流變者。順一二三數(shù)而變也。順變?nèi)R皇偾。而始終功德盡矣)。

  (△[溫陵云]三四互涉故曰宛轉(zhuǎn)。三世流變。故有三迭。自一迭十。十迭百。百迭千。成千二百。六根皆具。然此權(quán)依世論。以顯妙用大略耳。若六解一亡互用圓照。夫何數(shù)量所及)。

  (△[云棲云]界四世三。彼此相涉。以三乘四。以四乘三。俱成十二。是一迭。即此十二。一各變十。成一百二十。是二迭。即此一百二十。十。各變百。成一千二百。是三迭。大意謂。眾生身在世界之中。見聞覺知。剎那生滅。粗細之相如許。古德云。一念中有八萬四千塵勞。是也。右云棲依環(huán)師解。亦同長水古釋)。

  (△[海印云]眾生無始一念。法爾具該。三世全遍于一身。則四方各有三世。此三四成十二也。四方融貫于一念。則每世各有四方。此四三成十二也。以此相織。故曰宛轉(zhuǎn)。初則一念為一迭。但有十二耳。妄念重變。續(xù)生微細。此一念已包三方。流四方。故成十二流變。而成三迭也。最初一念不立本者。以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故。但言三迭者。生滅一念。法爾遷流。具該三世雖窮劫。亦只言三世耳)。

  (△[私謂]眾生無明不覺。強立能所?椡喑伞6幸勒䦂。有依正即有方位。界限三世遷流。交相涉入。而一切數(shù)量生焉。有數(shù)量。斯有功德優(yōu)劣。有優(yōu)劣。斯有揀選。經(jīng)文大意。以眾生在器世界中。六根纏縛。不能于中。審詳根本。故約三世四方。差別數(shù)量。以為克定優(yōu)劣之本。七卷文云。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如來自下注腳。明白如是。能于此中克定優(yōu)劣揀根深入。始知眾生世界。父母所生。肉眼諸根。法爾具足如是功德。根塵同源。依正不二。迷之。起十習因。成六交報。悟之為六清凈。發(fā)六解脫。斯則名為發(fā)覺初心。第二決定義也。流變迭數(shù)。古雖多解。殊非經(jīng)中嚙鏃關(guān)節(jié)。臺家有以此義。立楞嚴三關(guān)?北鎸W人。不已多乎)。

  【疏】此約眾生身中。六根取境本分。功能作用。名為功德。非同法華。持經(jīng)所熏。令成凈用。然染凈雖別。皆從本有熏力而成。故彼此文。數(shù)量無異([孤山云]法華明依經(jīng)修行。已發(fā)相似之解。六根清凈。[牙-(必-心)+?]用無方。雖眼八百。亦具余五根功德等)。

  (△[柏庭云]此與法華論同異者。彼以功德。莊嚴六根。故有盈縮能等之異。能等者。以無二之德。顯六根清凈。則同也。大論以六根分強弱。與今對根稍殊。彼眼根義強。此舌根為勝。余雖大同。彼不論數(shù)也)。

  (△[吳興云]此據(jù)六根。了別之性是同。故云各各功德有千二百。下對六塵。了別之用有異。所以功德全闕不等。是則性中相知。用中相背也)。

  (CB17564二約根用優(yōu)劣別示功德六)。

  (CB17567一眼根)。

  阿難。汝復于中。克定優(yōu)劣。(總標)如眼觀見。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tǒng)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資中]眼者。一方三百。旁觀二百。又得二分之余。共成五百。并前三百?偝砂税佟臼琛壳岸淇偢。如眼下正示。左右旁觀三分之二者。舉一方三百。方中二百全。近維二五十。一方既爾。余皆例然。今左右觀。各得二百全分近維一五十。共成五百([論補曰]如左右旁觀。三分缺者。數(shù)之略也。雖各本具二百。以左窺右。則右益五十。以右窺左。則左益五十。故各得二百五十。資中說是也)及全明三百。都成八百。三分言功者。見三方也。余皆可知([吳興云]統(tǒng)論功德者。指三根也)。

  (△按天如補注。約四方各二百。四隅各二百。以揀資中之解。諸方皆非之。今不贅錄)。

  (CB17567二耳根)。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疏】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動有分限。故有邇遙。靜非涯量。故無邊際。俱耳家境。故此雙顯。

  (CB17567三鼻根)。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于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疏】出入中交。共成三分。一分四百。闕于中交。故得八百([吳興云]鼻中通息出入。前后兩不相交)。

  (○[引證][瑜伽二十七]入息有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nèi)門風轉(zhuǎn)。乃至臍處。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于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zhuǎn)。始從臍處。乃至面門;蛑帘嵌;驈统鐾)。

  (CB17567四舌根)。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疏】世出世智。所知之境。唯舌詮顯。能詮言句。猶可分限所詮理趣。莫能窮盡。故千二百([法華玄義云]舌根取四辨無礙。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界。而不取知味。知味是報)。

  (CB17567五身根)。

  如身覺觸。識于違順。合時能覺。離時不知。離一合雙。驗于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疏】合具違順。離但舍受。故云不知。([補遺云]離則根境單一。故闕其知。合則根境雙觸。故知違順)違順各四。故得八百。闕于離知。故少四百([孤山云]離中不知。是闕一分。合時能覺。有違有順。故具二分)。

  (△[溫陵云]離闕一分。合全二分。故云離一合雙)。

  (△[桐洲云]合時俱覺曰雙。離但不知曰一)。

  (CB17567六意根)。

  如意默容。十方三界。一切世間。世出世法。唯圣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疏】意能遍緣三世三性。世出世法。無不具足。文顯易知([真際云]意識獨生。遍緣諸法。故曰默容)。

  (△[中川云]意根了境。通于三世。具現(xiàn)比二量。又憶識誦習。中慣力強。故能默容十方三世等)。

  (○四令揀圓根修證二)。

  (CB17561一正勸令揀四)。

  (CB17567一總勸詳擇)。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反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

  【疏】返妄歸真。真為流根。故云至不生滅。([溫陵云]流根。即圓湛不動者)此則以覺心源為究竟覺也。欲得此覺。應選圓根。為趣入之要。若圓聽十方。耳根最勝。意令選揀。以入圓通([吳興云]此令詳擇六根。任其去取。云誰。乃審定之詞。眼耳則離。鼻舌身合。意深五淺。耳圓余非)。

  (△[融室云]欲流。是色等諸塵。流根。是眼等諸根。言受用者。眾生以色聲諸塵。為眼耳等根受用故[雪浪云]返窮流根。返窮妄流之根也。右二師釋流根為妄根。與長水異)。

  (○[引證][智論云]菩薩自念。我不應如諸余人。常隨生死等流。我當逆流。以求盡源。入泥洹道)。

  (CB17567二別示功能)。

  若能于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椡龢I(yè)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曰劫相倍。

  【疏】此是如來知時知機。令自選擇。樂欲相應。起隨順行。如下文云。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后。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故云日劫相倍([孤山云]佛意令依耳根修證。一日之功。倍余根一劫)。

  (CB17567三許為發(fā)明)。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shù)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fā)明。令汝增進。

  【疏】具彰六根功德淺深。隨汝自意。審詳選擇。欲于一根。得入三昧。我當為汝。顯發(fā)開明。令得增進。無上圣道([吳興云]此指六根妄明功德。全是真明本性所具。由真具故。所以妄具)。

  (△[融室云]六根本由粘妄所成。故云六湛)。

  (CB17567四須揀所以)。

  十方如來。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于其中間。亦無優(yōu)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于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圪Y中]若約佛根無礙。六根總得圓通。即同央崛經(jīng)云。所謂彼眼根。于諸如來常。具足無減修。了了分明見。乃至六根。皆作是說。故云亦無優(yōu)劣(智者于止觀中釋云。彼是九界。于諸如來常者。九界自謂各各非真。如來觀之。即佛法界。具足無減修者。觀諸眼即佛眼。一心三諦。圓因具足。無有缺減。分明了了見者。照實為了了。照權(quán)為分明。修論圓因。見論圓證。乃至六根。皆作是說。今就初門。且辨優(yōu)劣)【疏】但汝下。約劣根須揀。根非徑要。劫修無益。若得圓門。日功倍勝。故一根返源。六根清凈[宗鏡]楞嚴會上。佛告阿難。至一時清凈等。是以陳那因聲悟道。沙陀因色悟道。香嚴因香悟通。乃至虛空藏因空悟道。則知自性。遍一切處。皆是入路。豈局一門([永明云]楞嚴經(jīng)。入一無妄。李長者論云。一入全真)。

  (CB17561二酬請廣說二)。

  (卍一伸請。二廣釋。已上皆為承起。次生且破六一等四子科)。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凈。

  【疏】前佛所勸。意明如來藏體。清凈本然。由乎強覺。分成六妄。若能返照。從一根門。入一性海。法界一相。更無六一之異。故云。深入一門。六根清凈。今阿難將謂六根有實。元是一體。若是一體。又何分六。故今請示六一之由耳。

  (CB17561二廣釋四)。

  (CB17564一且破六一之見三)。

  (CB17567一況顯未[忘]法執(zhí))。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shù)。

  【疏】一六之情。正是法執(zhí)。執(zhí)根是實。有六一故。阿難初果。雖破我執(zhí)。尚有所余。煩惱俱生。猶未斷故。況此法執(zhí)。是所知障。無明住地。此障最細。名為根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shù)([溫陵云]小乘見道門。斷三界貪嗔癡等。十分別惑。乃證初果。故曰。已得陀洹。已滅見惑也。修道門。斷三界貪嗔癡慢。四俱生惑。亦曰思惑。此乃根中累生。無始虛習。三果乃斷。所以阿難未知也。況此根中。更有生住異滅。諸微細惑。其分劑頭數(shù)。又非阿難所知者。斷盡此惑。六湛乃圓)。

  (△[清涼云]煩惱。即煩惱障。心垢。即所知障。二障各二。一者分別。謂因邪師邪教。及邪思惟。此見道斷。入地時便永斷盡。二者俱生。不由上二。生而便有。此修道斷。地地斷之。此又二種。一者現(xiàn)行。二者種子。若所知現(xiàn)行。地地斷之。若煩惱現(xiàn)行。亦地地斷。煩惱種子直至金剛定斷。二障習氣。即熏習所成。揀異現(xiàn)障。故云習氣。習氣有二。謂因與果。于現(xiàn)起障。能為因者。亦名種子。此因習氣。根本智斷。不起現(xiàn)因但粗重者。唯名習氣。此果習氣。后得智斷)。

  (○[孤山云]見諦所斷之惑。即八十八使也)。

  (△[止觀云]見惑附體而生。還能障體。如炎依空。而動亂于空。似夢因眠。夢昏于眠。夢若不息。眠不得覺。此惑不除。體不得顯。然見則見理。見實非惑。見理時能斷此惑。從解得名。名為見惑耳。言八十八使者。一身見。二邊見。三見取。四戒取。五邪見。是五利使。六貪。七嗔。八癡。九慢。十疑。是五鈍使。如是十使。歷欲界四諦?嘞戮呤<瘻绺髌。除身邊戒取。道下有八。除身邊。合三十二使。歷色界四諦有二十八。無色亦爾。例除一嗔。合有八十八使。若歷六十二見。見見各具八十八使。倒浪瀾漫。不可稱數(shù)。邪網(wǎng)彌密。障于體理)。

  (△[四教儀注云]見惑。見道所斷。思惑。修道所斷。約能斷位。名所斷惑也。言見所斷惑者[清涼云]須陀洹名預流。謂斷見道位煩惱盡。忍智具足故。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有十六心。至第十五道類忍時。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即入修道。名須陀洹果。謂斷三界見惑者。不同修道。分三界別。一時斷故[泐潭云]此初果人所斷。八十八種。粗重分別煩惱。兼是能障見諦之惑也)。

  (○[孤山云]修道所斷之惑。即八十一思也)。

  (△[止觀云]思假者。謂貪嗔癡慢。此名鈍使。亦名正三毒。歷三界為十。又約三界凡九地。地地有九品。合八十一品。皆能潤業(yè)。受三界生。初果猶七反未盡如燈滅方盛。雖復有欲。非婦不淫。雖復有嗔。墾地不夭。雖復有愚。不計性實。道共戒力。任運如是。故稱正煩惱也。不同見惑。瀾漫無方。觸境生著。稱思惟者。從解得名。初觀真淺。猶有事障。后重慮真。此惑即除。故名思惟惑也[教儀云]三界分為九地。欲界合為一地。四禪八定為八。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貪嗔癡慢。八地各有九品。上八地無嗔使故。成八十一。不言疑者。見道已斷。理合無疑故。言修所斷惑者[止觀云]成論明十六心。正是初果位。異部明十六心。是修道位。今且依修道。斷一品欲惑。次第至第五品盡。皆名斯陀含向。若超斷至第五品。名家家。次斷六品盡。名斯陀含果。乃至第九無礙道。斷非想第九惑盡。第九解脫道證。名阿羅漢果。三界思盡。得盡智無生智。證八十一分真空。故言修所斷得也。見惑如四十里水。思惑如十里水。大經(jīng)云。初果所斷。如竭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毛一渧)。

  (○[真際云]此修所斷惑。無始時來。與身俱生。眠伏藏識。故曰根中積生等[泐潭云]無始虛習者。謂小乘修道中思惟惑也。亦謂之四俱惑。分別俱生。一貪二嗔。三癡四慢。此是欲界俱生四惑。到小乘第三果始盡斷[清涼云]一切煩惱。分別為輕。俱生為重。分別為輕者。唯識云。煩惱障重。見所斷惑者。三乘見道位。真見道中。一時俱斷。俱生為重者。修道位中。類類修習。無分別智。方能斷故)。

  (△[泐潭云]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shù)者。大乘中法執(zhí)也)。

  (△[空印云]生住異滅。即無明住地。分劑頭數(shù)。如塵如沙。所知障攝)。

  (△[二楞云]此中。即根中。以離阿賴識。諸惑無依故。生住異滅。即菩薩所斷惑。天臺目為界外見思是也。汝今雖已斷見流。得證初果。界內(nèi)思惑。猶有未盡。矧界外見思。故云何況等。按見思惑名枝末無明。以無明為根本故。見思通三乘人斷。故名通惑。潤有漏業(yè)。招三界生。故曰界內(nèi)。塵沙無明。別在菩薩所斷。故名別惑。塵沙潤無漏業(yè)。無明潤非漏非無漏業(yè)。招變易生。故云界外。塵沙則通界內(nèi)外。今言界外見思。亦通指塵沙耳)。

  (△[私謂]孤山釋分劑頭數(shù)。謂指初住已上。至于妙覺四十二品。殊與經(jīng)文不合。經(jīng)文正明所知障。微細法執(zhí)。俱生習氣。即圓覺云。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shù)。是也。依起信論疏所說。十信凡夫覺滅相。三賢覺異相。十地覺住相。位滿覺生相。此疏主將四相粗細。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論中本無明文。此經(jīng)言修道斷惑。即克指其中。生住異滅。從細至粗。甚深微細。本末分齊。頭緒數(shù)量。卻廣指寄顯之位。以釋修斷之文。不已迂乎。自天如會解。揀汰長水溫陵。獨立孤山之解。后學沿習。莫知問津。故為表而正之)。

  (CB17567二推破六一疑情三)。

  (CB17565一征)。

  今汝且觀。現(xiàn)前六根。為一為六。

  ([標指]六一若存。是非鋒起)。

  (△[熏聞云]不了六一。即是無明。故約此推破。用顯藏性。非一非六。問阿難修惑尚在。那忽于此。便破無明。答既已開顯。須明圓行。豈復作意。先破俱生。但破無明。俱生自落。冶鐵之喻。不亦然乎)。

  (CB17565二破二)。

  (CB17563一破一)。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疏】若言一者。六用應同。眼合能聞。足應解說。今汝不然。

  (CB17563二破六)。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lǐng)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guān)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

  【疏】若言六異。應不相干。一處聞經(jīng)。二何欽問。

  (CB17563三結(jié))。

  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

  【疏】初三句。結(jié)前互破。后二句。顯無一六。根體元無。何一六有乎。([孤山云]非一終六。用中相背故。非六終一。姓中相知故。而此六一。同異失準。并是虛妄)。

  (CB17567三釋成一六俱妄二)。

  ([○@卍]一釋成)。

  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于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消。猶未亡一。

  【疏】圓明藏體。非一六之異。無始顛倒。六根強生。聞?wù)f解六。又執(zhí)是一。一六形虛。待妄相生。沒于四流。遷改不息。知見移易。變一為六。故云淪替。雖得六銷。猶未亡一者。據(jù)汝所解。雖欲除六。而不除一。以執(zhí)六根是一體故。([融室云]三界凡夫。正執(zhí)有六。初果修惑未斷。不解了一亡六。卻認六結(jié)。秪是一結(jié)。故亡其六。猶有一存。阿難所結(jié)是一。一是轉(zhuǎn)六總歸之一。故名一結(jié)。世尊所示入一六凈。一是六中之一。是為一門。真妄既異。二一非同)又初果人。不取六塵。名為六消。執(zhí)根有體。故未亡一。([溫陵云]以后文證。此乃方得人空。而未能成惑解脫也)般若云。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涅槃亦云。須陀洹人。雖生惡國。以道力故不作諸惡。不因六塵所惑。不造新業(yè);蛘J六塵消處。見惑不生。執(zhí)一無為果體。故云猶未亡一([孤山云]須陀洹人。正得六消。猶未亡一者。執(zhí)有涅槃也。以小乘所證。全是無明故[補遺云]消六之義。且就初果。破見分齊。一番消六塵義言之。如破無明。有分破之義。今分破六塵亦名銷六。以執(zhí)有涅槃。為未亡其一)。

  △[資中]不因六塵所造新業(yè)。名為六消。尚迷六根而為一體。故未亡一(按長水初解用本經(jīng)解六義。次解用般若破見義。資中得六消。依般若義。未亡一。用本經(jīng)義。楷定二解。斯為兩合)。

  ([○@卍]二喻顯)。

  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疏】太虛。如來藏也。群器。六塵也。異空。六根也。法界藏體。非一非六。由塵發(fā)知。成六根異。塵若不緣。根無所偶。六既不立。一亦不成。尚非同異之名。豈安六一之相([吳興云]群器喻六根。異空如見精等)。

  (△[融室云]空為圓湛。器即諸根?战粎⒑嫌谌浩。說名差異之空。湛隨黏應于六根。現(xiàn)為生滅之湛。除器觀空為一。離根言湛是同?罩。在器。不在于空。湛之六一。在根。不在于湛?毡緹o同不同。況非是一非一。湛豈有一有六。根歸一六亦非。因喻了法。故云亦復如是)。

  (△[海印云]虛空參合群器。遂名為異。除器觀空。又說為一。虛空豈因形器以成同異。同尚強名。況說是一非一)。

  (△[蕅益云]浮根四塵如器根中之性。如器中空也)。

  (CB17564二廣明根結(jié)之由)。

  (△[溫陵云]一六既無。而現(xiàn)有六根者。由粘湛妄發(fā)耳。故原其妄發(fā)之源以示之)。

  (CB17567文二。一別明六)。

  ([○@卍]一眼根)。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于妙圓中。黏湛發(fā)見。見精映色。結(jié)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疏】本一圓常。妙湛明性。所相妄現(xiàn)。分明暗殊。明暗相形。動覺湛性。性相和合。執(zhí)成妄覺。故云黏湛發(fā)見。斯則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孤山云]二種相形。所既妄立也。黏湛發(fā)見。生汝妄能也。流逸奔色。即熾然成異也)。

  (△[直解云]等字。等取青黃顯色。乃至極迥極略等。明暗相凌。故曰形)。

  (△[釋要云]黏者。和合執(zhí)著之義)。

  (△[王舜鼎曰]八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即粘義也)見精。即妄覺也。能所相熏。互相交織。根結(jié)便成。故云結(jié)色成根。([溫陵云]見精。眼識也。色。眼塵也。二者妄結(jié)。以成眼根)。

  (△[釋要云]見精即第八見分。最細。故曰精。色即第八相分。由能見故。境界妄見。由相織故。結(jié)成眼根)。

  (△[融室云]湛入于見。則為見精。此精映于形顯二色。是名映色。締結(jié)此色。以為能見之根)既覺明相雜。黏湛合成。由是名為清凈四大。即勝義根也。(清凈四大。染中說凈。有增上勝力。非同染礙為相故)。

  (△[洪敏鈔云]見精下。勝義根。雖用能造所造八法為體。(能造地水火風所造色香味觸)是不可見有對色。能照境發(fā)識。乃圣人所知之境。其義深遠。非同塵境粗淺。故名清凈。此是染中說凈。非無漏妙明之凈也)。

  (△[熏聞云]內(nèi)五根亦言色者。以清凈四大所造。非粗顯之質(zhì)。故不可見)勝義根。色屬不可見。而有對礙。故寄世俗根所依處蒲萄之相。表顯勝義奔取本境。明暗之相。故云流逸奔色。下之五根。大意皆然([宗鏡釋云]清凈五色根。即是不可見有凈色以為體。能發(fā)生五識。有照境用。謂于眼中一分凈色。如凈醍醐。此識有故。眼識得生。無則不生)。

  (△[洪敏鈔云]因名下。即浮塵根。亦名世俗根。以粗淺易知故。翻前立名。亦用能所八法為體。今言四塵者。但舉所造也。問浮塵但以勝義為依處。不能照境發(fā)識。何以言流逸奔色。答理實勝義。然浮塵是所依處。舉所依。顯能依也。又連上清凈四大為言。義亦無失)。

  (△[熏聞云]如蒲桃朵。喻浮根之相也)。

  (△[釋要云]眼體即浮塵。為勝義所依之體。浮根奔色。即勝義在浮塵中。流趣奔色也)。

  (△[柏庭云]如蒲萄朵。即浮塵根也。而曰浮根四塵。流逸奔色者。非浮塵奔色。言能見者。于浮塵處。趣外奔色耳)。

  (△[溫陵云]此根之元。攬四大而成體。以未奔境。故名清凈。當此之時。如蒲萄朵而已。體雖具而識未流。所謂但如鏡中。無別所知。及流逸奔境則染。故轉(zhuǎn)名浮根四塵。不名清凈四大也)。

  (△[私謂]竹庵溫陵。皆指浮根屬勝義。義別攜李。然蒲萄朵畢竟是浮根相。古釋未可非也。眼識是現(xiàn)量境。正當流逸奔色。亦如鏡中無別分析。溫陵解流逸。似同剎那流入意地。即濫下黏湛發(fā)光之文)。

  (○[引證][俱舍論云]云何眼等諸根極微。安布差別。眼根極微。在眼星上。傍布而住。如香荾華。清徹膜覆。(陳譯青色所覆)令無分散。有說重累。如丸而住。體清徹故。如頗胝迦。不相障礙[顯宗論云]眼根極微。居眼星上。對向自境。傍布而住。云云。末云如秋泉池。不相障礙)。

  (CB17567二耳根)。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于妙圓中。黏湛發(fā)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疏】聽精。即妄覺也。既動靜互相擊發(fā)。動真成妄。失真湛性。遂發(fā)聽精。卷彼聲影。結(jié)影成根。聲性虛散。故須卷攝以成聽義。既卷成根。還如卷葉。([融室云]舒聽精以映聲。遂卷所聽聲以成根也)。

  (△[俱舍云]耳根極微。居耳穴內(nèi)。旋環(huán)而住。如卷樺皮)。

  (△[瑜伽云]數(shù)數(shù)于此。聲至于聞。故翻為耳。是能聞義)。

  (CB17567三鼻根)。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fā)。于妙圓中。黏湛發(fā)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疏】通塞相發(fā)。覺明映香。于妙圓湛。結(jié)成鼻處。香氣上騰。根垂下取。如雙垂爪([俱舍云]鼻根極微。居鼻頞內(nèi)。背上面下如雙爪甲。此初三根。橫作行度。處無高下。如冠華鬘[翻譯云]或云鼻如盛針筒)。

  (△[瑜伽云]數(shù)由此故。能嗅于香。故名為鼻。是能嗅義)。

  (CB17567四舌根)。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于妙圓中。黏湛發(fā)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疏】恬變交參。妄真黏合。心境相結(jié)。攬以成根。約所依相。如初偃月([融室云]紋縛眾昧。以成根故。如初生月。偃仆相故)。

  (△[熏聞云]有味為變。無味為恬。恬。靜也。恬變二種。皆能發(fā)于覺了之性。是故對根。相待而示。通塞離合。例此可知)。

  (△[俱舍云]舌根極微。布在舌上。形如半月。當舌形中。(顯宗云傳說舌中。)如毛端量。非為舌根極微所遍[翻譯云]或云。舌如偃月刀)。

  (△[瑜伽云]能除饑渴。數(shù)發(fā)言論。表彰呼召。故名為舌。是能嘗義)。

  (CB17567五身根)。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于妙圓中。黏湛發(fā)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疏】離合觸摩。湛圓隨妄。覺觸相待。摶取成根。能造所造。二具八法。是不可見。寄所依處。如腰鼓顙([俱舍云]身根極微。遍住身分。如身形量。女根極微。形如鼓顙。男根極微。形如指鞜。身根極微。定無一切。皆是同分。乃至極熱捺落迦中。猛焰纏身。猶有無量。身根極微。是彼同分。故如是說。設(shè)遍發(fā)識。身應散懷。以無根境。各一極微。為所依緣。能發(fā)身識[翻譯云]或云。身如立戟槊)。

  (△[瑜伽云]諸根所隨。周遍積聚。故名為身。是積聚義。亦依止義[安般守意經(jīng)云]何等為身。何等為體。骨肉為身。六情合為體)。

  (△[熏聞云]腰鼓顙。或作[壴*桑]。埤蒼云。鼓[木*瓦]也[補遺]顙息朗切。額也[鼓]桑朗切。鼓匡也。字書鼓材也。今取杖鼓顙。故曰腰鼓顙。腰若今杖鼓系著腰中者。顙則鼓之匡也。腰鼓之顙。兩頭闊中央[闊]不知人身何以似彼。按婆沙論。此明女根。非通明人身根也。舊婆沙云。女根鄰虛如大指)。

  (CB17567六意根)。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xù)。于妙圓中。黏湛發(fā)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疏】妙圓無動。生滅妄陳。和湛成知。知還攬法。([合解云]攬法成根者。觀攬五根落謝諸塵。成意根故)根境既結(jié)。奔趣無休。以六根中。隨一攝故。如前五根。亦名四大。居在身中。不彰外相。如幽室見。([手鑒云]謂此意根。大小乘中。各不同故。正法念經(jīng)。形如蓮華。上有七合。朝開暮合。色法所攝。光明經(jīng)云。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大乘意根即第七識。法相宗亦云是心。然云色云心。皆是虛妄。既迷一真。心亦質(zhì)閡。如前文云。起為世界。故此妄心。亦同色法而破。終實教中。顯圓四之義。非權(quán)小堅執(zhí)為實。應立量云。意根是有法。定色法故為宗。因云。以六根中。隨一攝故。同喻如前五。由是意根。亦名四大)然此意根。本由生滅妄塵所結(jié)。妄塵不離妄覺影明。若以有色無色為諍論者。猶邀空華。結(jié)為空果。(正顯虛妄也。權(quán)小說心。但得其末;ハ嗾娬摗F溥^如是)故此所明。六皆四大。無相違也([孤山云]根元下。此取肉團心根。為慮知之所托也。勝義根。還是清凈四大。如幽室見。即浮塵根。為意思托附。如處幽室。正法念經(jīng)云。如蓮華開合者。是也)。

  (△[補遺云]舊婆沙言。意既無體。不可說形量。今經(jīng)既就慮知所托肉團。則如幽室之見也。清凈四大。托于肉團之內(nèi)。引發(fā)意思。而外緣法塵。如處幽室而見于外。六根中。眼等勝義。皆發(fā)于外。唯意之勝義在內(nèi)。故有室喻。又前五根。皆有竅穴通外。唯意所托。包在肉團。亦能引思。故譬幽室。又應如幽室。如意之浮塵根也。以勝義附托其內(nèi)故云見耳)。

  (△[海印云]最初所結(jié)清凈四大。名勝義根。以褁藏識。意識處此暗中。故如幽室見)。

  (△[俱舍云]或于身中。隨所依處。上下差別。說根次第。謂眼所居。最居其上。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無方處。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故最后說。眼耳不定。謂眼于色。有時取小。如見毛端。有時取大。如暫開目見大山等。有時取等。如見蒲萄。如是耳根。聽蚊雷等。所發(fā)種種大小音聲。隨其所應。大小等量。意無質(zhì)礙。不可辨其形量差別)。

  (△[翻譯云]紇利團耶。此言肉團心。即意根所托也)。

  (CB17567二總結(jié)二)。

  ([○@卍]一結(jié)由迷發(fā)現(xiàn))。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fā)光。

  【疏】性覺之體。本有真明。由彼妄覺。影明忽起。遂令真覺。隱于精了。失真照性。妄覺影明。自相黏執(zhí)。熏變擊發(fā)。結(jié)成六種知見之光。故此六根。由迷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之相。廣見上文([桐洲云]粘染妄塵。發(fā)六用光。喻火本有燒性。著物則熾然發(fā)生)。

  (△[溫陵云]有明明覺。即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也。粘妄發(fā)光。則妄有見覺也)。

  (CB17567二結(jié)離塵無體)。

  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zhì)。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

  【疏】由境有根。如風起浪。境風不息。識浪奚窮。故離塵境。無根識耳([標指]離于六境。何有六根)。

  (△[溫陵云]了知。即意用也)。

  (△[紫柏云]根塵是所黏。識是能黏。譬如眼識。不能自生。必由明暗二塵引起。才有此識。若無前塵。識無所有。有前塵。則有識有妄識。則六根次第應用。一點差錯不得。皆是情識分蔀也)。

  (CB17564三正丁入一之門)。

  汝但不循。動靜離合。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nèi)伏。伏歸元真。發(fā)本明耀。耀性發(fā)明。諸余五黏。應拔圓脫。

  【疏】汝但下六句。不隨六境也。隨拔下七句。一脫圓消也。執(zhí)境成根。因根有礙。執(zhí)心不起。諸境自亡。既不相纏。自然圓脫。下文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凈。凈極光通達。故云。伏歸元真。發(fā)本明耀。楞伽云。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則不生。妄既不生。即發(fā)明耀。皆斯義也([吳興云]阿難所疑。一入六凈。正釋在此。如于耳根。不循動靜。即是脫黏。智契于理。名為內(nèi)伏)。

  (△[補遺云]應拔圓脫者。應言其疾。圓言其俱也)。

  (△[桐洲云]伏歸元真發(fā)本明耀。即下文旋見循元。于本明處。發(fā)現(xiàn)心光也。本耀發(fā)明。如二禪中。光光相然。照耀無盡以發(fā)明故。余之五根。無復粘湛。故云應拔圓脫)。

  (△[私謂]伏還元覺。則非失彼精了也。發(fā)本明耀。則非粘妄發(fā)光也)。

  (CB17564四結(jié)顯真覺之理二)。

  (CB17567一略標示)。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fā)。由是六根;ハ酁橛谩

  【疏】見聞覺知。由塵所發(fā)。畢竟無體。今非此等。斯揀妄也。明不下。顯真。謂真覺妙明。不循根境。即不逐緣生。不因境起。了然自覺。即是性明。圓覺亦云。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此亦揀非知覺。顯是真明。豈依根塵而始顯發(fā)。故云寄也。由是寄故;ハ酁橛([吳興云]寄二種根覺明開發(fā)。故千二百功德。根根互用也。寄根明發(fā)。如智論云。報生天眼。在肉眼中。此乃寄于肉眼而得天眼。今之覺明知見。寄諸浮塵勝義而發(fā)也)。

  (△[溫陵云]粘妄。則由前塵。循浮根。脫粘。則不由不循。直寄而已)。

  (△[孤山云]用有真似。似如法華。真如華嚴。法華明持經(jīng)功德。莊嚴六根。皆得清凈。真用則根根皆明。互互成用。如華嚴。即于眼處。作耳處佛事等)。

  (△[手鑒云]此顯證真起用。約位明之。即相似分滿也。前云。從何折伏疇昔攀緣。得陀羅尼。入佛知見。斯由隨拔一根。脫粘內(nèi)伏。故得不由前塵所起五眼三智開明。而互用自在也。無漏意識。引五識生。一一皆能通緣一切境故。然六根既自在。六識六境亦自在。由是根境識三。皆自在故。方曰[牙-(必-心)+?]用。若細分別。有十二重。謂各有四句。一根自在四句。一根發(fā)六識。六根發(fā)一識。一根照六境。六根照一境。二識自在四句。一識依六根。六識依一根。一識緣六境。六識緣一境。三境自在四句。一境應六根。六境應一根。一境牽六識。六境牽一識。前云。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空中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下文。諸根若圓拔已。內(nèi)瑩發(fā)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應念化成無上智覺。皆如此境界耳)。

  (○[引證][清涼云]諸識身所用別者。眼唯見色。耳唯聞聲等。二緣會不同者。眼與色等而為緣故。耳用聲等為緣故。三眼無耳用者。對于果位互用而說。初意遮自。此意顯他。四又此眼識不合余根者。亦對六根互用義說。以互用義;蜓匝鄹l(fā)于眼識而了六識。余根亦爾。即第三意對之;蜓匝鄹馨l(fā)六識以了六境。此意對之。此識不合余根。此根亦不發(fā)余識。更有說言。言互用者。眼根發(fā)耳識。而能嗅于香等)。

  (△[智論四十]是心相無有住處。若內(nèi)若外。若大若小。以禪定力故其心調(diào)柔。疾遍諸身。還復亦速。譬如十頭龍。眼耳各有二十。及有十口。心一時用。龍及粗身尚爾。何況菩薩)。

  (○[列子云]外內(nèi)進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跓o不同。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受。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則理無所隱矣。又曰。孔丘能廢心而用形?簜}子能以耳視而目聽?簜}子曰。傳之者妄。我能視聽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張湛曰。形質(zhì)者心智之室宇。耳目者視聽之戶牖。神茍徹焉。則視聽不用戶牖照察不礙墻壁)。

  (CB17567二廣釋成四)。

  ([○@卍]一約人辨用)。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xiàn)。既為風質(zhì)。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疏】阿那律陀。云無滅。以多睡故。如來呵之。七日不眠。則失雙目。佛令修天眼。系念在緣。四大凈色。半頭而發(fā)。見障內(nèi)外。明暗皆矚。照三千界。如觀掌果。故云無目而見。跋難陀。云歡喜。與難陀龍。常護摩伽陀國。([法華文句云]難陀名歡喜。跋翻善。兄弟常護摩竭提國)。

  (△[慈恩云]第一名喜。次名賢喜。此二兄弟。善應人心。風不鳴條。雨不破塊。初令人喜。后性復賢。令喜又賢。故以為名)雨澤以時。民無饑年。瓶沙王年設(shè)大會。報龍之恩。人皆歡喜。從此得名。難陀。云歡喜。為目連所降。無耳而聽。未詳緣起。([無盡云]龍耳為聾。神而能聽)殑伽。亦恒伽。此云天堂來。(此河從無熱惱池南面。銀象口出。流入東印度)主河之神為女。即畢陵伽婆提咄小婢者。非鼻未見其緣。驕梵缽提。此云牛相。有牛呞病。事具第五。異舌未見別緣;蚩。既云牛相。即其牛舌也。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故云異舌知味。舜若多云空。即主空神也。無色界天。亦是此類。隨其所主。亦無色質(zhì)。既為風質(zhì)者。此約體不可見。故云元無。以佛力故。故能暫現(xiàn)。亦顯有定。自在色。無業(yè)色也。無色界天。淚下如雨。正是此事。得滅盡定。大小俱有。然修意不同。謂滅六全。盡七染分。([釋要云]留凈分不斷要持種)。

  (○[宗鏡五十]問住滅定者于八識中。滅何等識。答但滅六識。以第八識持身故。論云。契經(jīng)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此位中。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有情數(shù)。誰能執(zhí)持諸根壽暖。豈得名為住滅定者。小乘是事滅。大乘是理滅。小乘但明事滅。唯滅六七心心所法。不滅第八等。大乘滅定。具有五蘊。有第八識。及第七凈分。末那平等性智在。故清涼云。一切法滅盡。三昧智通也)摩訶迦葉入雞足山。待彌勒佛。俱舍即云已入涅槃。余說入定。圣說雖爾。若例今經(jīng)。付囑阿難。故知入定涅槃。俱不可測。既知身在。已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妨作用。故維摩云。不起滅定而現(xiàn)諸威儀。即斯義也。([熏聞云]此即九次第中。滅受想定。久滅意根。謂先曾得定故。圓明了知。此約出定時說。不因心念。還指曾滅意根[私謂]溫陵云。雖滅意根而能了知。此應指在定時說。例上無目而見等。義應如是。不因心念。正明不循根之義。熏聞謂約出定時說。非也)然上所說。欲顯真空。不假根塵。且引六人。略以為比。于中有業(yè)報者。有修得者。有發(fā)真者。修得發(fā)真。正是真用。業(yè)報所感。以淺況深。俱是不由于根。而覺知無失耳([寂音云]蛇以眼聽。不必二龍也。蛟無目能行。水母以蝦為目。不必那律也。螻蟻以身為鼻。不必恒神也。蜂以腋為舌。不必驕梵也。風拒之則怒。御之而行。不必舜若也。嗚呼。眾生爭于口耳鼻舌數(shù)寸之間。自以色香觸味為異。豈不哀耶)。

  (CB17567二融法就體)。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nèi)瑩發(fā)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消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疏】三界萬法。皆由無明妄念而得分別。今六根既拔。塵無所黏。妄念不生。性明內(nèi)瑩。故得浮塵幻相。器界虛空。一體圓成。歸無上覺。故下文云。聞復翳根除。塵銷覺圓凈。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又云。汝等一人發(fā)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斯則萬法融真。一切常住。無情成佛。復何怪耶。若謂無情不能起行。無成佛義。斯則何異猶邀空華。結(jié)為空果。法空智塞。我相見深。無情若使不成。心外有法宛爾。空談圓實。心語相違。豈不謬哉。([吳興云]真智如湯。妄境如水。了妄即真。化成知覺)[宗鏡]含識界中。內(nèi)為六根所縻。外為六塵所結(jié)。觸途現(xiàn)境。寓目生情。如獼猴六處俱黏。類蜘蛛諸塵盡泊。見不超乎色界。聽不出乎聲塵。若投網(wǎng)之魚。似處籠之鳥。進退俱阻。如羝羊之觸藩。驚懼齊臨。若乳燕之巢幕。若能知塵是識。了物即心。不為延促所抱。豈令大小所轉(zhuǎn)。即能隨物應跡。赴感徇機。不動道場。分身法界。

  (CB17567三舉事例顯)。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現(xiàn)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

 。圩阽R]如彼世人聚見于外者。此先明世見非。眼莫觀。若令急合。則無所見。與耳等五根相似。彼人以手循體外繞。雖不假眼。而亦自知。此況真見。不藉外境【疏】此則近以世人六根隔越。不相通用。尚有知覺同者。豈況真覺。須假根塵。六根無辨。故云黯然。頭足不分。故云相類。若以手摸。頭足明辨。與見無異。故云知覺是同([溫陵云]聚見于眼。圓明有見之時也。急合而暗。暗成無見之時也。既六根頭足。黯然無辨。而觸之立辨。一如明時。由是驗知。有明自發(fā)。暗不能昏者。人人具有耳)。

  (△[私謂]循體外繞。彼人以手自繞其體。以頭手俱一人之身。假是以顯同覺也。苕溪云。循體。謂繞他人之體。消文殊誤。近師又執(zhí)此說。以證譯人闕略。相蒙甚矣)。

  (CB17567四指妄結(jié)真)。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fā)。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消。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圩阽R]緣見因明。暗成無見者。此牒世間眼見。須仗明暗因緣。根塵和合。方成于見。([疏云]初二句。指妄。謂從根境。緣所生見。故云緣見)不明自發(fā)者。此正明真見之時。見非是眼。既不屬眼。又何假明暗根塵所發(fā)。則不明之明。無見之見。自然寂照靈知。何曾間斷。世間明暗虛幻出沒之相。又焉能覆蓋乎。是以明不能明。暗不能暗。故云。則諸暗相永不能昏。真性天然。豈非圓妙。([疏云]不明下。結(jié)真謂不逐緣生。不由境起。湛然常照。明不能發(fā)。暗不能暗。純一真覺。內(nèi)瑩清凈。此體發(fā)現(xiàn)。根塵識心。一時圓妙。故前文云。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若不假明暗等見。見色之時。則見余根。若離念。遍法界見。鐵圍山一切相。皆不能蔽。若六根伏。則不能得六根相。一翳在目。千華亂飛。一妄動心。諸塵并起。若能離念。則當處坐道場。轉(zhuǎn)大法輪。俱成佛道([紫柏云]夫因明而見物。明謝則不見矣。故曰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見明而見物。一切暗相現(xiàn)前。而我無待之見。本自昭然。故曰不明自發(fā)等。外心別無生。外心別無滅。如生生滅滅。動動靜靜。通通塞塞。恬恬變變。暗暗明明。本一精明。映彼六者。流而不返。近取諸心。則為生滅。遠取諸物。則為明暗晝夜古今寒暑之多也。而天機深者。悟一塵。溯而上之。余根齊拔矣。此指眼根脫粘而入也。乃至意根。則緣知因法。無法無知。不法自知。則諸滅相永不能惑)。

  (○上正明二義科竟)。

  【科】(CB17567二別破疑情。即修行方便下。三大科之二。是中分三子科。一真識斷結(jié)疑。即羅睺擊鐘一章。二解結(jié)因體疑。即諸佛同音。佛說長偈一章。三六解一亡疑。即天巾解結(jié)一章。從此去盡六卷。從三摩地。得無生忍初文二)。

  (CB17561一阿難伸疑二)。

  (CB17567一牒所聞)。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

  (牒前起難)。

  (CB17567二敘疑難四)。

  ([○@卍]一舉果常住)。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杖鐏聿。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凈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

  【疏】菩提云知覺。即智果。涅槃云寂滅。即斷果。離偽妄。無遷改。故曰真如。([唯識第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宗鏡云]古釋。遣妄曰真。顯性曰如。藏和尚拂此義云。無法非真。何有妄可遣耶。則真非真矣。無法不如。何稱理可顯耶。故如非如矣。斯則無遣無立。為非安立之真如矣)照察不變。名為佛性。([涅槃云]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我佛法中。喻如凈刀)。

  (△[宗鏡云]庵摩凈識。湛若太虛。佛性明珠皎同朗月)庵摩羅云無垢。離障所顯。即白凈無垢識也。([清涼云]真諦三藏。說有九識。第九名阿摩羅識。若唐三藏。此翻無垢。即第八異名。謂成佛時。轉(zhuǎn)第八識以成此識。無別第九。若依密嚴經(jīng)。心有八種;驈陀芯拧S窒戮碓。如來清凈藏。亦名無垢智。即同真諦所立第九)。

  (△[宗鏡云]第八本識。居初位而唯號賴耶。處果位而唯稱無垢)不與妄染相應。含藏無量功德。名空如來藏。能現(xiàn)身土。離倒圓成。鑒周萬有。名大圓鏡智。([清涼云]又真諦三藏所翻決定藏論。九識品云。第九阿摩羅識有二種。一者所緣。即是真如。二者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

  (△[十行品疏云]莊嚴論頌云。不離心真如。別有心性凈。凈體即是自心。心即真如。此自性凈心。即如來藏。亦是本來凈識。庵摩羅識。即是空不空如來藏。按溫陵此中誤引寶積。立三如來藏。別有辨駁。具如咨決)。

  (△[八識頌云]大圓無垢同時發(fā)。謂阿摩羅。即果中第八識。唯與鏡智相應。名無垢識[熏聞云]攝論以庵摩羅為第九。地論以大圓鏡為第八。兩論被物。各有所宜。天臺依攝論說。庵摩羅識。名無分別智光。立第九凈識也)。

  (△[宗鏡云]大圓鏡智。依法相宗。即本識為鏡[楞伽云]譬如明鏡。依眾色像,F(xiàn)識處現(xiàn)。亦復如是,F(xiàn)識即第八識。依法性宗。即如來藏為鏡。如起信云。覺體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凈鏡)七名雖別。一體無殊。堅固凝然。常住不動。如金剛也。([二楞云]七名雖別。皆如來自證法門。清凈即妙湛。圓滿即總持。堅凝即不動。金剛王。即首楞嚴王。常住不壞。即究竟堅固。常住真心也)。

  (△[私謂]華嚴十行品。說住無所得七種。與此經(jīng)并開七名。彼經(jīng)具含因果。此經(jīng)專目果位。彼疏云。無性之性。即是實性。故舉多名。方顯深住之深奧。即此疏所云。稱謂雖別耳)。

  ([○@卍]二顯因無常)。

  若此見聽。離于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于前塵。本無所有。

  ([○@卍]三進退成疑)。

  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huán)。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