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三(之二)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疏解蒙鈔卷第三(之二)

  海印弟子 蒙叟錢謙益鈔

  ([○@(│*?)]三重約七大會相)。

  (○【疏】然大之為言。本乎世諦。小乘法相。說諸色法。四大和合之所成就。復分內(nèi)外。說此名為諸法自相。寂而不圖。猶為諸法共相。所揀粗而且淺。是佛如來隨他意語。世間安立。有名無實。雖名為大。大義不成。勝義諦中所說不爾。謂周遍含攝體無不在。物無不是。非因待小。當體受稱。故名為大。今此經(jīng)中所說七義。俱名大者。七義之中。攝一切法。謂空有根塵。色心性相。塵塵法法。無不周遍。無不含容破彼權見。令如實義。如下文云。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斯則會相即性。性遍相遍。方稱勝義至極之大。豈同權教。說名自相)。

  (△[釋要云]七大即前三科也。地等五大。即前十二處。根大即六入。識大。即十八界。以為門不同。宜樂有異。故重說耳)。

  (△[溫陵云]前近取諸身。顯如來藏。故依陰入處界四科以明。后復遠取諸物圖示藏性。故依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以明。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體。法法圓成。塵塵周遍。法界頌曰。若人欲識真空理。身內(nèi)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此七大之大旨也。所以有七大者。萬法生成。不離四大。而依空建立。因見有覺。因識有知故也。然彼大性先非水火。亦非空識。全一如來藏。循業(yè)發(fā)現(xiàn)而已。七大既爾。萬法皆然。凡我依正。先非根身。亦非器界。皆即循業(yè)之相性真圓融。初無生滅。所以阿難蒙佛開示身心蕩然。了知世間諸所有物。皆即妙心。含褁十方。反觀幻事。起滅無從。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CB17561文三一伸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fā)明。如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唯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疏】初六句。敘昔聞也。云阿下五句。難今說也。唯垂下四句。求開示也。方便安立。說有四大。因緣和合。成諸變化。第一義中。諸法不生。今則無滅。生滅去來。本如來藏。今以世諦疑第一義。故有斯難([孤山云]阿難執(zhí)昔所談世諦。疑今所演第一義諦。將恐眾生。聞昔和合。則滯于有。聞今排擯。則溺于空。不達中道。動成戲論也)。

  (△[講錄云]因緣和合。是如來所談正法。云何與外道自然。二俱排擯。若言因緣和合。是世間戲論。非第一義。即世間名相。與第一義諦。各墮一邊。不屬中道。仍不出于戲論。故此請也)。

  (CB17561二許宣三)。

  (卍一指意標示)。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fā)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疏】因緣和合。四大發(fā)明。皆小乘法。諸法不生。唯如來藏。即第一義([標指]第一義諦。即如來藏。不逐緣生境有。本不屬因緣及自然性)。

  (△[私謂]論云。真如自體相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于施作。今疏克指唯如來藏。即第一義。即論中法身智身。無有世諦境界也。今師謂歷指經(jīng)中。如來所談真諦妙義。則迂)。

  (卍二牒疑舉訶)。

  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xiàn)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愍。

  【疏】纏繞。疑惑也。諸佛秘密。靡不皆知。故云說藥。今聞諸法。皆如來藏。名真藥現(xiàn)前。舉昔方便。疑今真實。名不能分別([溫陵云]多聞如說藥。真諦如真藥)。

  (卍三敕許佇聽)。

  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圣旨。

  【疏】敕聽許宣,F(xiàn)未俱益([引證][法華玄義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實相。實相之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為實相。實相寂滅。故名涅槃。覺了不變。故名佛性。含備諸法。故名如來藏。遮離諸邊。故名中道。無上無過。名第一義諦。如是等種種異名。俱名實相)。

  (CB17561三正說二)。

  ([○@卍]一立理總非)。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fā)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于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xù)。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疏】初四句。牒所計。次六句。略破非和。若四大性。自體非和。則不和諸大。如空與色。礙無礙異([吳興云]此破非和合之疑也。若謂四大之性。不和四大之相。斯則性居相外。二不相雜。故曰猶如虛空等。此約真如隨緣。不同頑空之性也)若和下。破和合。若大性體。自是和合。即成生滅。始終。即生滅也。(恐計和合。故復破之。此約真如不變。不同變化等相也)生死下釋。初句釋相成。次句釋相續(xù)。謂生能成死等。生能續(xù)生等。謂現(xiàn)在生。續(xù)過去生也。如旋下。二喻。初喻相續(xù)。次喻相成([孤山云]此明大性本真。則非和合。故引虛空喻之。即同下文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也。生而復死。死已還生。故曰生死死生。即終始相成也。今生后生。今死后死。故曰生生死死。即生滅相續(xù)也[私謂]孤山舉喻虛空。亦有理在。蓋此文推檢合色非空。合空非色。正顯不能與諸大雜和之相。世尊明以虛空。喻如諸大之性。故曰。猶如虛空。體非群相。不拒諸相發(fā)揮。正此義也)。

  (△[雪浪云]若彼大性。體非和合。乃至不和諸色等。此是立定非和合之相。非破阿難執(zhí)非和合之疑也。若和合者。乃至生滅相續(xù)等。此是立定和合之相。非破阿難破和合之疑也;疠営飨嗬m(xù)。冰水喻相成。乃至阿難。若此鄰虛。析戒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此牒定始終相之文。汝且觀此等文。以顯虛空不能成色。不能成空。正破無始終相成之理。則無和合之義成矣)。

  (△[私謂]和合非和合。前文雙破已竟。七大中。但顯不和合耳。此文牒云。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等。次文牒云。汝今問言。由和合故等。七處推檢。一一皆明非和非合。故知此中初文。是正立不和合。非重破非和合。雪浪揀岳師解是也。和合之義。下文廣破。此但立定和合之相。發(fā)起下破。此中亦無先破之文。經(jīng)文即立即破。破立相即。諸師之解?倸w結(jié)破和合。若貼文委釋。則以雙立為當)。

  (△[清涼云]喻以火輪。謂旋人速轉(zhuǎn)。不見始終。生滅遄流。寧知本際。又薪火不停。識鈍謂輪。命實遷流。妄謂相續(xù)。又輪資火有。命假心明。待化而成。故無自作)。

  (○[定林云]如水成冰。留礙不通。冰還成水。流通無礙。此水與冰。但是一性。四大和合。則如水成冰。性真圓融。則冰還成水)。

  (△[溫陵云]旋火之輪。無有質(zhì)體。喻虛妄成續(xù)之相也。次喻直示大性。非和不和之理。故重召以起后文也。夫水何和而成冰。冰何和而成水。七大之性。不因和合循業(yè)發(fā)現(xiàn)。如是而已[私謂]溫陵此科。以旋火二句。結(jié)釋上文。以冰水二句。總喻七大。蓋巧用荊公之文。以翻長水之義。會解已降。稟承此文。不知是介甫牙后慧耳)。

  (○[合釋四大])。

  (○[宗鏡釋云]內(nèi)外四大。元是我心之性。以為自性。又自第八識。變起根身界。內(nèi)外四大之相。分為自相。又因妄念而起。強覺而知。所以萬象森羅。郁然顯現(xiàn)。若能窮因體本。皆是自心之性。自心之相。于中妍丑憎愛。全是意識。計度分別而成。既識根由。須存正智。但除強覺。一念不生。自然心境俱空。前后際斷)。

  (○[智論云]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如是分別諸法。各各有相。二者實相。于各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得。不可破。無諸過失。如自相空中。說地若實是堅相者。何以故。膠噶等與火會時。舍其自相。轉(zhuǎn)成濕相。金銀銅鐵。與火合故。亦自舍其相。變?yōu)樗。如水得寒成冰。轉(zhuǎn)為地相。有神通人。入地如水。又分散木石。則失堅相。又破地以為微塵。以方破塵。終歸于空。亦失堅相。如是推求地相。則不可得。其實皆空?談t是地之實相。有人言。四大之名。其實亦無邊無盡。地之廣大。載育萬物。最為牢固。佛說心力為大。行般若波羅蜜故。散此大地。以為微塵。以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大少香味故。熱勝于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四事故。所為力大[宗鏡云]四大等無自體故。以心為主;驎r更互論主。如地具四微則鈍。為火所制。水有三微。為火所制;鸬。為風所制。風有一微。為心所制。心無有微。故得為主。復為四大所惱。主義不成[寂音曰]以如是之理。推地水火之性。一切皆空。況風與空乎。世尊所示。自其性而發(fā)相。謂之應所知量。龍勝所論。自其相而窮性。特顯發(fā)色心不二耳)。

  ([○@卍]二舉性別破七)。

  (CB17565一地性四)。

  (○[凈名云]是身無主為如地[肇曰]夫萬事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為土木山河。在內(nèi)則為四肢百體。聚而為生。散而為死。生則為內(nèi)。死則為外。故以內(nèi)外四大。類明無我也。如外地。古今相傳。強者先宅。故無主也。身亦然爾眾緣所成。緣合則起。緣散則離。何有真宰。常主之者。生壽人。即是一我。義立四名也)。

  (○[宗鏡云]如地是四微所成。若一微是主。三亦是主。若一非主。三亦非主。若內(nèi)地四微所成。無主者。外地四微所成。亦無有主也。若內(nèi)外地無主者。此三事所成。何得有主。故曰。此身無主為如地也。請觀音經(jīng)云。地大。地無堅性。地若是有者。為自性有。共性有。無共性有。四種中隨計一性。即是有見。若檢而終不得。此為見性。是無是實。皆妄語)。

  【科】(CB17563一舉事以標)。

  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酃律剑三藏二乘。析法觀空。故約彼解。以破其執(zhí)([標指]此標義。顯小乘析色明空。四大和合。俱無實義)。

  (△[熏聞云]汝觀地性。指析法差別之性。下水火風等。皆是俗諦性耳。前云。若彼大性。則指四大之中。真諦性也。如地持中。有二法性。一事法性。性差別故。二實法性。性真實故)【疏】鄰虛。無方微也。即是極微。色邊際相。微塵。有方分微也。今經(jīng)指有方分微。名色邊際相。隨經(jīng)所出。不須和會([孤山云]鄰虛塵者。以此塵極微。鄰于虛空故)。

  (△[私謂][準宗鏡六十八]問。離識有色。文義俱虛。心外無塵。教理同證。其奈名言熏習世見堅牢。若不微細剖陳。難圓正信。只如外色若粗若細。云何推檢。知其本空。了了分明。成就唯識答。粗細之色。皆從識變。既從識有。外色全空。佛說極微。令其除析。非謂諸色。實有極微。諸瑜伽師。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漸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說極微雖此極微猶有方分。而不可柝。若更析之。便似空現(xiàn)。不可名色。故說極微。是色邊際[又二十一云]瑜伽師作觀行時。于一色聚之中。初析為二。觀此二分色上。我法都無。復恐二分色里。我法猶存。更以慧心。析為四別。如是乃至鄰虛一相。更不可析。名色后邊。若更析之。便為非色。依斯假立。極略極迥。二種極微。又準[西域記云]最微之類分一逾繕那為八拘盧舍。分一拘盧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肘。分一肘為二十四指。分一指節(jié)為七宿麥。乃至蟣虱隙塵。牛毛羊毛。兔毫同(本作銅)水。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極細塵者。不可復析。析即歸空。故曰極微也。一微塵猶有十方分。更析此塵為七分。名為極微。故曰。細塵七分。為極細塵。此有五名。曰極微。曰色邊際。曰極略色。曰無方微。曰鄰虛。經(jīng)云。細為微塵。至鄰虛塵。即所謂次第七分。以至細塵。細塵七分。為極細塵也。又云。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即所謂一微塵猶有十方分。更析此塵為七分。名極微也。又曰。更析鄰虛即實空性。即宗鏡所謂更析極微。便似空現(xiàn)也。彰所知論云。是等大種。最極微細者。曰極微塵。亦名鄰虛塵。鄰虛極微。一塵異名。合此二名。是色邊際。溫陵云。析極微為七分。故名鄰虛。是則判極微鄰虛為二矣。唯識言。又諸極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若無方分。則如非色。既曰極微矣。又可析乎。經(jīng)明指細為微塵至鄰虛塵。熏聞言極微乃通相。呼微塵為極微。則亦誤也。然今經(jīng)論所明極微者。約細塵七分。次第析而之于空也。楞伽云幾微塵。俱舍云極微微者。約細塵七分。次第增而之于顯也。有師。誤解谷響。證鄰虛可析七分此又不煩置辨也)。

  (CB17563二立理廣破)。

  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

  【疏】依標立理也。既能析色成空。亦可合空成色。方曰相成相續(xù)耳。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牒起所疑也。欲破先牒此下依理廣破)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

  【疏】合空成色。非理也。汝許析色為空。應許合空成色。鄰虛極小。成用幾空。若合鄰虛。自成方分。不成鄰虛。又鄰虛下。合色為空義乖也。虛空至大。鄰虛至小。析小成大。為用幾塵。

  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赵坪魏稀

  【疏】雙非色空[牙-(必-心)+?]成也。色合成色。空合成空。以類自合。非互相作也。([桐洲云]謂色處無空。故云合色非空。空處無色。故云合空無色。非[牙-(必-心)+?]相作也)。

  (△[二楞云]色但合色。不能合空。云何鄰虛合成虛空。空但合空。不能合色。云何虛空出生色相)色猶下。重責合空義失也。析色明空。教觀俱有。合空成色。內(nèi)外無憑。前文云。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言和合。相成相續(xù)。皆為虛妄。[資中]若空不可合。色何從生。故知此色。本無自性([如說合釋云]就小乘析色明空之法觀之。既從大地。析成虛空?梢娚珶o實體。全是虛空中出生。所謂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也。今謂由和合故生者。則鄰虛塵。亦應和合所成。乃至虛空。亦應和合所成。且道用幾個虛空。合成鄰虛。又用幾許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只合成色相。又成不得虛空。若空合時。又永成虛空終成不得色相。且世間只有析色之法。那有合空之法。虛空鄰虛。既非和合而有。則諸變化相。又豈和合出生耶)。

  (CB17563三會通實理)。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xiàn)。

  【疏】此明真色。初二句指本迷。([孤山云]此理雖無始本具。亦無始本迷。故曰汝元不知)如來下三句。顯法體。(已下多用孤山文)如來藏。即一法界心。中道第一義諦也。性色真空。即俗之真。性空真色。即真之俗。皆言性者。顯即中之真俗也。(俗故十界宛爾。故曰性空真色。真故生佛寂然。故曰性色真空。此言理具。非關事造。故曰性也)三諦圓融。不一不異。非縱非橫。名如來藏。涅槃謂之秘密藏也。(孤山文)此真地大也。清凈下二句。敘德量。無妄相應。具無漏法故名清凈。非是有為。故云本然。無所不在。故云周遍。(理必融事。事豈殊理。理事雙泯。故曰清凈本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彼彼互攝。一一俱融。故曰周遍法界)此則種性體德體量。皆具足耳。若識此法。成三妙觀。([釋要云]性色真空。是即空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性空真色。是即假觀。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色空不二。是即中道。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方知一塵具一切佛法。一切心法。一切眾生法。靡不皆在一微塵中。即見盧舍那。即見自己。即見一切法。如一微塵。一切法亦爾。下皆準此。隨眾生下。顯藏性隨緣也。眾生十界。漏無漏異。業(yè)亦不同。所惑色法。凈穢殊等也(明藏性隨緣。造十界事也。則是隨染凈心。顯差別業(yè)。發(fā)現(xiàn)十界依正之果耳)。

  (△[真際云]性色真空。離一切相也。性空真色。即一切法也)[宗鏡]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者。隨眾生根熟處即現(xiàn)。即眾生差別境。即知一法塵中。等周法界。為鄰虛塵無自性。自性即虛空。虛空即是真空。真空即是本覺。故知如來于一毛孔中。為無量眾生。常說妙法。即知一切毛孔微塵。亦不出我。但解得一微塵法。即數(shù)得等周法界微塵。循發(fā)業(yè)現(xiàn)者。隨眾生業(yè)果。皆能顯現(xiàn)。如釋迦出世。國土狹小。海水增盈。彌勒下生。世界寬弘。四大海減。菩薩在會。無諸丘坑。聲聞處中。穢惡充滿。故知隨諸一切有情而出應現(xiàn)。寬狹凈穢?偸潜娚牧克。佛果無作([直解云]如來藏清凈本然。是理法界。七大。是事法界性相圓融。是理事無礙法界。一多無礙。大小相容。七大周遍。是事事無礙法界)。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疏】凡外小乘。稟權教者。皆名無知。不了實義。故名為惑。執(zhí)成名相。故稱曰為。皆是下。總斥顛倒。識心虛妄。顛倒從生。因迷積迷。何實之有([吳興云]世間通指九界眾生。因緣。義含自他共三性。自然。即無因性)。

  (△[交光云]識心即六識也。分別計度。即遍計執(zhí))。

  (CB17565二火性四)。

  (○[凈名云]是身無我為如火[肇曰]縱任有自由謂之我。而外火起滅由薪;鸩自在;鸩蛔栽。火無我也。外火既無我內(nèi)火類亦然)。

  (○[宗鏡云]火為三微所成。無有定性無性。即是無火也。今身為名色所成。若身無定性。即無我也。此身中諸暖即是火。若外火無我。內(nèi)火亦無我也。請觀音經(jīng)云。火大。火性從因緣生。若從緣生。即無自性。無實即無我。性及四句。例此可知)。

  (CB17563一總標無性)。

  阿難;鹦詿o我。寄于諸緣。

  【疏】緣生之火。本無主宰。無主。即無性也。因緣和合。虛妄有耳([標指]緣生之火非性火也)。

  (CB17563二舉事廣破二)。

  (CB17566一舉事標征)。

  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zhí)陽燧。日前求火。(舉事也)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yōu)樓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性(引例也)。

  【疏】舉眾以明和合。也因別成?偪偙赜袆e。故引三人。顯其異也([海眼注]舉三人者。如日艾鏡異。和合出火。同歸釋種?傊杏袆e。如舍。利弗等。種姓異也)。

  (△[熏聞云]問七大中。何故唯火大例和合耶。答前地大。和合義疏。其執(zhí)易破。從火洎識。和合義親。所計難破。如火性。以俗諦觀。灼然鏡日艾三。和合而生。今以眾僧和合。各各不同。顯諸法和合。都無真實。(各身各姓正喻和合是假溫陵云各有種姓真和合也會解取之誤矣)所舉三人。例同鏡日艾三也。水風等三。隨義可解[補遺云]記主以水中珠空月三。風中衣空面三。亦可例同三人和合之義)陽燧。出火鏡也。([證真鈔云]崔豹古今注云。以銅為之。如鏡之狀。照物則影倒。向日則火出;茨献釉。陽燧;鸱街T地。論衡曰。于五月丙午日午時。銷煉五方石。圓如鏡。中央洼。大晴向日出火。應法師云。五石之銅精也)優(yōu)樓頻螺。此云木菰林。(法華文句。近此林居故。孤山云。此云木瓜癃胸前有癃。如木瓜故。迦葉波。此翻大龜氏)瞿曇。云地最勝。亦云日種(古翻甘蔗。南山曰。星名。從星立稱。后代改姓釋迦。慈恩云。釋迦之群望也。文句。此云純淑。應法師翻地最勝。謂除天外。人類中。此族最勝)。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zhí)鏡。于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于日來。

  (牒征可知)。

  (CB17566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

  【疏】破日生也。從日至手。四萬由旬。凡所照處。何不遭爇。而獨燒汝手中艾耶([資中云]日鏡相遠。日去人間四萬逾繕那[熏聞云]一逾繕那。二十里也)。

  若鏡中出。自能于鏡。出然于艾。鏡何不镕。紆汝手執(zhí)。尚無熱相。云何融泮。

  【疏】破鏡生也。前四句正破。后三句縱破;鹉芸私。遇必融泮。外能燒艾。內(nèi)合镕鏡。今汝不然。應非鏡出([孤山云]紆。屈也。縈也。曲也。亦可訓勞)。

  若生于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疏】破艾生也。艾若出火。日鏡不合。何無火出。若必待合。然后火生。顯非艾出。

  汝又諦觀。鏡因手執(zhí)。日從天來。艾本地生;饛暮畏。游歷于此。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疏】總結(jié)無從也。三處不出;饛暮紊。應知必無。([融室云]鏡與日艾。各歸一處。三處不出;馃o所從。如比丘眾。各歸氏族)日鏡下。破和合無因也。日鏡非近。無和合義。緣中既無。非緣有火必無此理([私謂]七大中。佛言汝今諦觀。汝又諦觀乃至汝更細詳微細詳審等。皆是妙奢摩他。微密觀然智也。準宗鏡云。八識心王。唯取第六。為能觀察。問。前五七八。俱能緣慮。何以不取。答前五識有漏位中唯現(xiàn)量。緣實五塵境。第八唯現(xiàn)量。緣三境故。種子根身器世間境。性唯無記。第七有漏位中。常緣第八見分為境非量所收。今能觀心。因教比知。變起相分。比量善性。獨影境攝。故唯第六。有此功德。此中諦觀詳審。微密觀照。全用六識以為觀體。觀察圓明。轉(zhuǎn)似妙觀察智。為真妙觀察智。用此觀也。近師苦諍。全破六識。請思此經(jīng)諦觀諦審之義)。

  (CB17563三會通實理)。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明真火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zhí)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zhí)。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圩阽R古釋]性火真空者。性是本覺性;鹗潜居X火。皆是眾生心變。如第六識心熱。遍身即狹。若第八識中變起。即遍同法界。悟法界性。皆是心中所變之火。今世間火。隨處發(fā)現(xiàn)。應眾生業(yè)力。多少隨意。(如龍斗亦起火燒林藪。乃至云中霹靂火。如人欲心熾盛;馃祆簟=詮男幕鹌。由心動搖。故有火起。但心不動。即不被燒)如來得性火。三界火燒不得。(如來自起智火。焚得舍利。其火猛盛諸大弟子將水救不得乃至龍王救亦不得。唯帝釋云。我本愿力始救得)雖有性火。而不自燒。如刀能割。不自割。如眼能看不自看。如火大性唯心。七大性亦如是隨心俱遍法界。法界本遍。由執(zhí)心故不能遍。如三界中。三乘天眼。俱不能遍。唯如來無執(zhí)。性合真空。故能周遍([智論云]火是假名。亦無有實。若實無火法。云何言熱是火性。熱性從眾緣生。內(nèi)有身根。外有色觸。和合生身識。覺知有熱。若未和合。則無熱性若火有熱。性。云何有人入火不燒。及人身中而不燒身。云中火水不能滅。以火無有定爇性故。火不能燒身。業(yè)因緣。五藏不。爇神龍力故。水不能滅。若熱性與火異;饎t非熱。若熱與火一。云何言熱是火性。余性亦如是。是總性別性無故。名為性空)。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如文可知)。

  (CB17565三水性四)。

  (○[凈名云]是身無人為如水[肇曰]貴于萬物而終始不改謂之人。而外水善利萬形。方圓隨物。洿隆舉適。而體無定。體無定。則水無人也。外水既無人。內(nèi)水類可知)。

  (○[宗鏡云]水為三微所成。無有定性。無性即無水。三事成身。無有定性。無性即無身。無身即無人。故說是身無人為如水也。請觀音經(jīng)云。水性不住。以其住者。池沼方圓。礙之即住。非水有住性也。若四句檢水。有性有著。即是住義。若水四句。無性無著。即是無住。無住故入如實際)。

  (CB17563一總標無性)。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

  【疏】緣水無常。故云不定。隨物流止。即不定相([涅槃疏]問恒與常何異。答不從因緣為常。始終不變?yōu)楹?。

  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缽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于白月晝。手執(zhí)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罩凶杂小閺脑聛。

  【疏】迦毗羅。云黃赤色。(梁言青色。亦翻黃色。此云黃頭。頭如金色)斫迦羅云輪。(或云鴛鴦。又譯云輪山。依山得名)缽頭摩云赤蓮華。([楞伽云]譬如日月形。缽頭缽深險。如虛空火盡。外道道通禪。注云。外道計著神我。于禪觀上。見如日月形;蛞娂t蓮在深險之下)訶薩多未詳。(或翻事水)方諸。出水珠也。太陰當中。以珠向之。而求水也。([孤山云]月望前曰白。亭午曰晝。準南子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高誘曰。方諸。陰燧。大蛤也。熟拭令熱。以向月則水生。許慎曰。諸。珠也。方。石也。譯人蓋取許慎之說。論衡曰。十一月壬子日夜半時。于北方煉五方石為之。狀如杯盂。向月得津)月珠虛空。三處征訖。

  (CB17563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jīng)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

  【疏】破月生也。前五句。正牒破。月去人間。如日之量。故云遠方。月光照處。皆合成流。何獨珠出。流則下四句。雙結(jié)非也。照處皆流。何用珠出。設無流者。顯此水性。不從月來。([孤山云]林木既不生流。此水非從月降)。

  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

  【疏】破珠生也。珠若生水。合常有流。不待照月。何無水生。

  若從空生。空性無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

  【疏】破空生也?杖羯S锌战运。誰不受溺。以空遍故。水亦周遍。人天水陸。應不各存([智論云]大地上下四邊。無不有水。若護世天王。不節(jié)量天龍雨。又無消水珠者。則天地漂沒)。

  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從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水精無從自有。

  【疏】總結(jié)無從也。月從天升。珠持手內(nèi)。盤由人置。水自何來。月珠下。破和合無因也。言水精者。是太陰精之所流故。緣中尚無。非緣豈有([孤山云]精猶性也)。

  (CB17563三會通實理)。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zhí)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zhí)。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節(jié)釋如前)。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CB17565四風性四)。

  (○[凈名云]是身無壽為如風[肇曰]常存不變謂之壽。而外風積氣飄鼓。動止無常。動止無常。風無壽也。外風既無壽。內(nèi)風類可知)。

  (○[宗鏡云]風性無體。附物影動。風相觸擊。故輕虛自在。游中無礙。請觀音經(jīng)云。風性無礙。今以四句觀風。若言有性有生。四句可得者。即是礙。若四句觀風。風不可得。即是無礙也)。

  (CB17563一總標無性)。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常。

  【疏】風性無狀。動靜以表。

  (CB17563二舉事廣破二)。

  (CB17566一舉事標征)。

  汝常整衣。入于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fā)于虛空。生彼人面。

  【疏】衣動于此。風拂于彼。二處及空。三皆不生。知是虛妄。僧伽梨。大衣也。袈裟。云壞色([釋文][僧伽梨]此無正翻。唐言重復衣。亦名雜碎衣。以條數(shù)多故若從用為名。則入王宮及聚落時衣。謂之大衣。清涼云。僧伽梨。義云和合。新者二重。故者二重。要以重成。故曰和合。是三衣中。第一衣也[袈裟]真諦雜記云。是三衣通名;蛎x塵服。由斷六塵故。或名消瘦服。由割煩惱故;蛎徣A服。服者離著故。或名問色服。以三如法所成故。言三色者。律有三種壞色故。清涼云。袈裟。不正色衣也。亦云染色。表心染于色。要無所染。方曰染也)。

  (CB17566二依理推破)。

  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疏】破衣生也。前五句。披衣離體破。風性不靜。若生衣中。應見飛動。今何不然。我今下六句。舉例無風破。佛今垂衣。不見飛搖。獨汝袈裟。云何風出。衣中未必有潛風處。令衣不動。

  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招猿W oL應常生。若無風時。虛空當滅。滅風可見。滅空何狀。若有生滅。不名虛空。名為虛空。云何風出。

  【疏】若生虛空下。破空生也。初三句正牒破?杖羯L。何須假汝。動衣方有。(空若生風。何須衣動)此下展轉(zhuǎn)難也?招韵露洹kS空常在難?招詿o滅。風合常有。不動衣時。何無風出。若無下二句。無風空滅難。若空生風。風不起時。應是無空。([孤山云]謂無風時。亦無虛空也)滅風下二句。滅空無辨難。物不動時。應知空滅。空若滅時。以何表辨。若有下二句。生滅非空難。虛空無為。為無生滅。今有生滅。不名無為。末二句。反結(jié)空不生風也。風性搖動。虛空寂然。豈有寂然。而生搖動。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疏】破面生也。初二句牒。從彼下四句破。被拂之人。面若生風。應合順吹。汝當受拂。汝自整衣。不干風出。云何其風。反吹彼面(若謂此風不從己整衣而出。生于彼人被拂之面。既生彼面。應當順吹拂汝)。

  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心無從自有。

  【疏】重審也。衣面空異。動寂體殊。風從何來。吹拂其面。風空下。破和合無因也。動寂不同。故云性隔。心即是性。文變故爾([溫陵云]風性;蜃黠L心。誤也。今從古本)。

  (CB17563三會通實理)。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圩阽R古釋]世間稱大。莫過四大。四大中動。莫越風輪。以性推之。本皆不動。風本不動。能動諸物。若先有動。則失自體。不復更動。今觀此風。周遍法界。湛然不動。寂爾無形。推此動由。皆從緣起。且如密室之中。若云有風。風何不動。若云無緣。遇緣即起;虮榉ń绶。則滿法界生。故知風大不動。動屬諸緣(若于外十方虛空中。設不因人拂;蜃云饡r。亦是龍蜃鬼神所作。以鬼神屬陰。至晚則多風故。乃至劫初劫末。成壞之風。并因眾生業(yè)感)世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若執(zhí)自然生者。只合常生。何得緊縵不定。動靜無恒。故知悉從緣起([溫陵云]拂衣則動。垂衣則靜。所謂動靜不常也)又推諸緣。和合成事。各各不有。和合亦無。緣緣之中。俱無自性。但是心動。反推自心。心亦不動。以心無形故。起處不可得。即知皆從真性起。方見心性。遍四大性。體合虛空。性無動靜。以因相彰動。因動對靜。動相既無。靜塵亦滅。故首楞嚴云。性風真空。性空真風。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CB17565五空性四)。

  (○[宗鏡云]空性無相。對色得名)。

  (○[資中云]虛空與色。二俱是假。亦相因有。體不離色。故小乘以明暗為體。大乘以空一顯色。及極迥色為體。上見空。明顯色。下見空。名迥色[私謂]準宗鏡五十五云。極迥色者。即空間六般光明明暗等粗色。令析此六般塵色。即極微位。取此細色。為極迥色體。又若上下空界。所見青黃赤白。光影明暗。即總名空一顯色。及門窗孔隙中所現(xiàn)者。即總明迥色。資中云。上明空。明顯色。即空一顯色。因依正之色。以顯空大之相。所謂因色顯發(fā)也。下明空。明迥色。即極迥色為體。即門窗孔隙所現(xiàn)。竹庵所謂鑿井得空。乃極迥色之類。是也)。

  (△[百論云]內(nèi)曰。無相故無虛空。諸法各各有相。如地堅相。水濕相;馃嵯。識知相。而虛空無相。故曰無。外曰虛空有相。汝不知故無。無色相。是虛空相。內(nèi)曰不然。無色名破色。非更有法。猶如斷樹。更無有法。是故無有虛空相。復次。虛空無相。何以故。汝說無色是虛空相者若色未生。是時無虛空相。復次。色是無常法。虛空是有常法。若色未有時。應先有虛空法。若未有色。無所滅。虛空則無相。若無相則無法。是故。非無色是虛空相。但有名而無實)。

  (CB17563一總標無性)。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fā)。

  【疏】空無有質(zhì)。離色之處。即顯是空。以對待故。故無性也。

  (CB17563二舉事廣破二)。

  (CB17566一舉事標征)。

  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疏】剎帝利云田主。婆羅門云凈志。毗舍云坐估。(商賈也)首陀云秾者。(農(nóng)夫也。西域記云。族姓殊者。有四流焉)頗羅墮云利根。亦捷疾。(慈恩云。婆羅門十八族之一也)旃陀羅云殺者。已上舉事也。出土下。標征也。隨出土之多少。則見空之淺深也。虛空與色。二俱是假。[牙-(必-心)+?]相因有。體不離色。今此推征。令知虛妄。

  (CB17566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迥無通達。

  【疏】破無因生也。空若無因。鑿前何無。鑿后何有。無因不成(無因即自然也)。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

  【疏】破土生。此正破也。前三句牒破。土若生空。土出井時。應見虛空出土入井。若土下四句。結(jié)非。若見土出。不見空入。云何言空從土而有。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蘸尾怀。

  【疏】此轉(zhuǎn)破也。若不見空出土入井。則土因空果。二無有異。土即是空?占词峭。土出井時。何不見空從土而出([竹庵云]空土既同。何得土去而空留)。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疏】破鑿生也。前三句。正破鑿出。若鑿出空。鑿自出空。云何見土。從井而出。不因下三句。反破不因。土因鑿出?找蚝斡([二楞云]空因鑿出。當隨手鑿出虛空。不應見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何因井中得見虛空)。

  (○[引證][百論破外云]內(nèi)曰不然。虛空處虛空。若有虛空法。應有住處。若無住處。是則無法。若虛空孔穴中住者。是則虛空住虛空中。有容受處。故而不然。是以虛空不住孔穴中。亦不實中住。何以故。實無空故。是實不名空。若無空則無住處。以無容受處故。復次。汝言住處是虛空者。實中無住處故。則無虛空)。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zhuǎn)。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疏】再審二處也。土從地中。運鑿移出。故云地移。鑿空下。破和合。重結(jié)無因也。鑿空。二體也。虛實。二義也。([溫陵云]鑿空虛實謂鑿實空虛也)豈相符順而稱和合。余文可知([補遺云]因土是自生。因鑿是他生。二義合是共生。從鑿空虛實去。重結(jié)無因。不相為用。猶言不相為因耳)。

  (△[私謂]七大征審之文。汝觀地性。汝更諦觀。乃至審諦諦審諦觀等。正廣明于奢摩他。微密觀照之行相也。上言觀照。今言諦觀。奢摩他中。微密觀照。即具含毗婆舍那。正慧決擇之義。依是推檢入觀。明如來藏。斯則信解真正。最初方便也。苕溪以三諦字。配因土因鑿無因。云間謂根大中三審字。審明暗空三識大中二詳字。對見相二義。依語穿鑿。今并不取)。

  (CB17563三會通實義三)。

  (CB17566一類通前義)。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xiàn)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疏】前三句。顯虛空之大義也。虛空若從因緣所生。體非周遍。復是動搖。豈名為大。夫言大者。常遍為義。常故無生滅動搖。遍故時處悉有。若因緣生。此有彼無,F(xiàn)有未無。緣會則生。緣離即滅。今此不爾。本如來藏。本自周遍。本不動搖。故名為大。當知下六句。類前四性。同受大名。([吳興云]四大后。所以點空。均名五大者。諸經(jīng)常談。唯四而已。此既異彼。故特言之)咸稱大者。皆周遍故。無動搖故。是藏性中真功德故。無方大用。遍一切處。作利益故。豈同方便。有名無實而稱大耶(通名大者。且依事立。智論云。佛說四大。無處不有。故名為大。若言大性周遍。必須指事即理。攝末歸本。不可名而名之。是為如來藏也)。

  (△[融室云]。當知現(xiàn)前四大。與空均平。名為五大。性體平等。故名曰均。均故性真無際。圓妙融通。皆是不生滅之如來藏性也)。

  (CB17566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疏】無圓實智。故名昏。不了常遍。故名迷。若虛空性。有出入等。則體非常。亦無遍義。豈名為大。故勸詳審也([溫陵云]若悟虛空性圓周遍。本無出入。即悟四大性真圓融本無生滅)。

  (CB17566三正會今理)。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丈痪J教摽铡R鄰腿缡。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溫陵云]空與覺亦體。用異稱也。體用不二。故相依而舉)。

  (△[二楞云]性覺二句。見空生大覺。非是無本。圓覺亦云。十方虛空。覺所顯發(fā)。是也)。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墶<白匀恍浴=允亲R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CB17565【疏】六根性。然小乘多出四大。大教始有空名。根之與識。同名大者。未見經(jīng)出。諸圓實教。圓觀諸法。根境識三。周遍不動。雖有其義。不立大名。今此特出。真為最后。究竟垂范也)。

  (△[釋要云]大教始有空名者。大乘中說五輪。即地水火風空也?招灾鼙。時處悉有。故名大。根境識有周遍義者。圓覺云。覺性遍滿。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等。又光明亦有六大。皆不彰灼。此最顯也)。

  (CB17563文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宗鏡]見性從緣。和合而有([標指]根無自性。因境而有。見覺是根。因色空顯下文由塵發(fā)知)。

  (△[吳興云]見覺即見精。如鏡鑒像。得現(xiàn)量境。非如識之分別青黃。故曰無知。以前破識破見。元有二層。皆對空顯破。故四大后。又舉空見識。本如來藏。以迷妄故。分一精明而為見聞覺知。與六和合也。有不達斯旨者。強以見覺為勝義根。勝義乃清凈色法所成。是法相宗語。下文明云。性見覺明。覺精明見矣)。

  (△[融室云]六根具見聞覺知。今但言見覺者。且就眼而言。是初根故。見之為覺。本自無知。知乃發(fā)于色空。故云因色空有)。

  (CB17563二舉事廣破二)。

  (CB17566一舉事標征)。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蛲峭;虍惙钱。

  【疏】此約四句以征。謂一也。異也。亦一亦異也。非一非異也([證真鈔云]此問四句。一同。二異。三亦同亦異。四非同非異。但經(jīng)文分兩。同異各成一句)。

  (△古釋但標四句。今人添六法微釋。從古為是)。

  (CB17566二依理推破)。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于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

  【疏】此破一也。前四句。牒計。則明下四句。立理。([融室云]若元一體內(nèi)。明暗二體相亡。謂指暗時無明。明時無暗矣)若與下六句。推破。見與境一。境滅見亡。如何分辨。明之與暗。若明下三句。結(jié)非明暗自殊。見不隨滅。應知此見。不與境一。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疏】破異也。初三句。牒計。汝離下四句。正難離境何相。離明下四句。結(jié)成畢竟無體。上皆正破。明暗下三句。結(jié)破。并可知([吳興云]分析見元即見精明亡。下文謂見根也。心法而云根者。此六知根。為輪生死。證妙常之根本。元一精明所分故)。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

  【疏】破兩亦也。同即一也。明暗[牙-(必-心)+?]滅。故云相背。若與一同。見即隨滅。如前所破。明暗虛空。離此無見。亦異不可(明暗二相。同一失一。豈可言其或同。離明等三。見且自無。將何說為或異)。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疏】破雙非也?找姛o辯。故非不一。明暗自遷。見無生滅。故非不異(空見冥一。不分邊際。元是一體。說得非同。所見明暗有異。能見見精不遷。何得同彼。得說非異)。

  (△[定林云]相見無性。離三元無。性見無相。本無生滅)。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疏】重審也。勸細審詳。四境之中。從何有見。見覺下。破和合無因也([證真鈔云]前四句。破因緣生。后破無因自生也)。

  (△[桐洲云]見則有覺空則為頑。不可說和合義)。

  (CB17563三會通實義三)。

  (CB17566一類通前義)。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疏】見聞覺知。同名大者。蓋常遍故。如前文釋([孤山云]前于六根。廣破眼見。余根并略。今類通顯示。其性皆遍。聞即耳根。覺即鼻舌身根。知即意根。不言覺者。略也)。

  (CB17566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疏】生滅。同也。非生滅。異也。為同為異。兩亦也。為非同異。雙非也。見聞既真。四句叵得。不動周遍。其大者與([標指]汝性沉淪者。小乘所知障在。法塵未脫故)。

  (△[溫陵云]生滅同異。皆因妄塵。非生非異。不離妄計。離此諸妄。即如來藏)。

  (CB17566三正會今理)。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疏】曾。則也。聽嗅嘗觸者。鼻舌二根。境合始覺。故名嘗觸。覺觸。身也。覺知。意也([補遺云]六根文中。佛難鼻根聞香。同身觸難。則知鼻舌。皆得觸名。以鼻別香臭。舌辨苦甘。乃是嘗觸故。然準今文。嘗觸在舌。以味到舌。觸義尤著耳)。

  (△[定林云]六根皆受性于覺。故于見言性見覺明。覺明精見。耳聽鼻嗅。舌嘗身觸。及意知根。亦與見同。皆受覺性。言覺觸。則身根性覺。言覺知。則意與舌根性覺。耳鼻二根。推類可知。所謂性見覺明。覺精名見者。覺明。從覺起明。覺精。合神有覺亦與知同體。以見非知。故可言精而不可言知也。上言見覺無知。則其不可言知明矣。見性屬覺。以明合精故)。

  (△[溫陵云]性見等者。有見有覺。體實性見。用實覺精也。亦體用相依而舉)。

  (○[引證][圓覺經(jīng)云]覺性遍滿。清凈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疏云]覺性圓無際故。當知六根亦圓無際。故遍滿法界。若言不遍滿。即是有際。有際即與覺性成異。故躡前云。圓無際故。故首楞云。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CB17565七識性)。

  (○[宗鏡釋云]識性無體[如幻即虛]。此破識大性也。諦詳佛旨。本契無生。但以有情。唯迷妄識。以昏擾之性。起遍計于覺塵。逐雜染之緣。沈圓成于識海。眠三界之夢宅。一覺而塵劫不惺。造四大之幻身。生滅而恒沙莫算。今推此識。決定無體。從緣所生。悉順無生四句檢之。自含妙理)。

  (CB17563文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識性無源。因于六種。根塵妄出。

  (CB17563二舉事廣破二)。

  (CB17566一舉事標征)。

  汝今遍觀。此會圣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于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于見。為生于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疏】根能照境。如鏡照物。識能了境。分別自他。此識分別。為從何生([真際云]根但照境。故如鏡中。識有了別。故能標指)。

  (△[圓覺疏引釋云]云其目者。意取眼識。云汝識者。即是意識。無別分析者。意明眼識。但有自性分別。無計度等分別)。

 。圩阽R]五現(xiàn)識不動。唯意識分別。如首楞云。識性無邊。乃至此舍利弗等。如五現(xiàn)量。周圓而視。如鏡中鑒像。而無分別。若第六意根。即次第分別。非如五現(xiàn)量頓見。圓覺云。譬如眼光。乃至得無憎愛。(具云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疏云。光即眼識,F(xiàn)量所得。故無憎愛)可見五根現(xiàn)量。未生分別。其眼光到處。無有前后。終不舍怨取親。愛妍憎丑。例如耳根不聞贊毀之聲。鼻根不避香臭之氣。舌根不懷甜苦之味。身根不隔澀滑之觸。以率爾心時。不分別故。([鈔云]第八識及前五。皆為現(xiàn)量。任運自然分別。不待起心;I量比度)剎那流入意地。才起尋求。便落比量。則染凈心生。取舍情起([唯識云]前五識但有隨意分別。無計度分別。分別唯第六意識有。又意識隨前五根。同時而起。故名同時。又名明了意識。永明云。初居圓成現(xiàn)量之中。浮塵未起。后落明了意識之地。外狀潛形)。

  (CB17566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汝識性。生于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fā)識。

  【疏】破根生也。有相有見。相無見無。根尚無形。識從何發(fā)。

  若汝識性。生于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fā)。

  【疏】相見相待。無見無相。(不見明暗等境。即無色等六塵)相猶不立。從何有識[宗鏡釋]已上破自生他生也。

  若生于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v發(fā)汝識。欲何分別。

  【疏】此下破空生。初二句。審定不由根境也。非見下。正破。前三句。非見不辨四境破。下三句。非相不立五根破。相即是緣。四境既無。即所緣境滅。所緣既無。五根何有。上皆牒破不假根境也。處此下。正破識從空生也。非相非見。故云二非。即正指空也。([融室云]處此二非。謂以非相非見之二非而處分之)同無者。如龜毛兔角。畢竟無故。若言其空。是有體者。豈同物像?尚慰蔂。(二非若空則同龜毛。二非若有。既曰非相非見。不同于物)又此虛空;桠g無辨。無辨之空。若有所生。亦應無辨。故曰欲何分別(二非如是虛空。縱能發(fā)生汝識。欲何分別。為欲于龜毛無邊分別。欲于不同物有邊分別。此誠不可得而立也)。

  (△[孤山云]空則同無。言無識也。應云無則同空;テ溲远。有非同物。言有識也[溫陵云]識體若空。則同龜毛。識體若有。非同物象。既自無體。安能有用。故曰欲何分別[私謂]長水釋二非為空。孤山溫陵釋空有為識。此中銷文。從長水為順。無則同空。孤山指為[牙-(必-心)+?]文。蓋欲回經(jīng)文以就己解耳)。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疏】破無因也。日中無月。既無見月之識。應知非是無因而有[宗鏡]日屬朝陽。月含陰魄。時候晷刻。今古不移。各有所因。無因非有?丈鸁o因。皆破無因生也。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蔂畛捎小2幌喑蔁o。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疏】重審生處也。睛即浮塵。境即明暗。成有成無。即虛空也。識動下二句。結(jié)非和合。動。謂能了別也。澄。謂但照境也。(汝識于中。次第標指。識動也。其目周視但于鏡中。見澄也)聞聽下二句。例破余識。聞聽。即耳鼻。覺知。即舌身意識。不應下二句。結(jié)無生處。識起緣由。故云識緣[宗鏡]見澄。即五現(xiàn)量。分別為動。又經(jīng)云。此識心本來湛寂。不從修得。本體澄寂。五現(xiàn)量境。亦復如是。既不得自見之性。又不得他相之觀。相他既虛。既無和合。所以推云。見托汝睛。乃至見聞覺知。亦復如是。以動靜相乖。事非和合。此破共生也([私謂]永明依四句推檢。故以空生。無因皆破無因。見托汝睛已下。別破和合。為破共生。長水依經(jīng)文四義推破。故于四處。不生破竟。以微細詳審去。結(jié)審生處。而四句推檢中。略共生一句。此二師科門雖異。各有深理。學者詳之)。

  (△[溫陵云]識動見澄。性相隔異。見與識隔。聞知亦然。皆非和合。亦非自然。是則性真圓融。不涉諸妄矣)。

  (CB17563三會通實義三)。

  (CB17566一類通前義)。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疏】初二句。能類。當知下。所類。了別。謂識。(正指六識)見聞。謂根也。(乃指六根)是生識之根。故云了別見聞等([定林云]識雖在六根。而性非從所。性非從所。即非因緣。亦非自然)。

  (△[桐洲云]性非從所。明根性圓滿。非從于所生)。

  (△[溫陵云]兼彼空等?倳叽。旁通萬法也。既本無所從則湛然圓滿。世界眾生。物物皆爾。不唯地等名大。草芥塵毛。皆可名大。性真圓融。本無生滅。前文詳辨。意皆萃此)。

  (△[紫柏云]地水火風而依于空。為器界五法見聞覺知。而依于識。為根身五法。蓋十大性也。而經(jīng)曰均名七大者。(以上寂音文)以十大不離阿賴識而有也。阿賴耶。此言含藏。能含藏覺義不覺義。與相見二分。地水火風五大。乃因此識相分而建立也。見識覺聞知五大。乃因此識見分而建立也。見分建立。則唯根識而已。故但以見覺及識。略之為二也)。

  (CB17566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fā)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疏】同異。如根中破?铡V^空生。有。謂根境。非空有。謂無因也([標指]汝心粗浮。正同圓覺責剛藏云。虛浮妄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定林云]于空云。汝心昏迷?招杂X故。于見云。汝心沉淪。見性外現(xiàn)故。于識云。汝心粗浮。識心內(nèi)潛故。浮則但認浮根。粗則不達識精)。

  (○[引證][般若經(jīng)云]六識者。本自一心。遍由六根門頭而成六識。從見為眼識。從聞為耳識。從嗅為鼻識。從嘗為舌識。從染為身識。從分別為意識。如是根塵。三事和合為十八界。若如實知自性皆空。是為能學六根六塵六識)。

  (○[智論云]識之于根。乍出乍入。如鹿在網(wǎng)。猶鳥處籠。啄一舍一。周而復始。無暫休息。識在根籠。亦復如是;蛟谟诙;蛟谟谘邸砣o定。不可執(zhí)常。雖復無定。相續(xù)不斷。又護法云。六識體性各別。但依根境而立其名。若執(zhí)有一識。能緣六境者。若六境一時到。如何一個意識。能一時緣得耶。若前后起。即不遍故。所以隨六根境種類異故。依根得名)。

  (CB17566三正會今理)。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定林云]明知。受明于覺。覺明。從覺起明。識體是知。受明于覺。故先言明知。后言覺明。言妙覺者。覺妙于此)。

  (△[溫陵云]識知皆出于性明。故曰性識明知。識雖覺明之咎。其體實真。故曰覺明真識。體用不二。真妄一真。所以迭舉[二楞云]性識明知。謂本性之識。即妙明之知。覺明真識。謂本覺之明。即性真之識。即汝所明。覺性湛然。遍十方界。無生滅者。云何以意識為心知耶)。

  (△[云棲曰]地大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全性之色即空。全空之性即色。如水與波。全水之濕即波。全水之波即濕也。乃至見大云。性見覺明覺精明見。全性之見即明。全明之見即性也。識大云。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全性之識即知。全性之知即識也。真俗交互。七大一例。溫陵解后。二大。與前五有別。似不應理)。

  △[宗鏡]含吐十虛者。含即一真不動。在如來藏中。吐即依妄分別。乃隨處發(fā)現(xiàn)。但有纖塵發(fā)現(xiàn)之處。即是自心生。不從分別有([標指]十虛十方十界也)。

  (△[桐洲云]識精元明不空之體遍五大中。經(jīng)云。識性無形法。五大以為家。故云周遍法界含吐十虛者。謂含萬有。容現(xiàn)諸法。顯無邊之德量。安有方所耶。循業(yè)發(fā)現(xiàn)者。謂循順粗妙之業(yè)緣。發(fā)現(xiàn)愚鈍及凈妙之識用。后經(jīng)云。識性流出無量如來)。

  (△[定林云]言十虛者。識及六根所起用處。有而不實。故云十虛。風無實體。依土發(fā)現(xiàn)。故云國土。水火為世間用。故云世間。色不言世間國土者。離色無世間國土。離世間國土無色?账鶊A滿。非特世間國土。又非有而不實。故云十方。方無遷流?找嗳缡)。

  (△[補遺云]含吐猶卷舒也。十方虛空。在真心中為小。故能卷舒)。

  (△[釋文]準上科。妙覺湛然下。應有周遍法界。至妙德瑩然等八句;蚴顷I文;驊穆。交光謂詳審經(jīng)文。應無隨心應量等文。亦穿鑿之說也)。

  (CB17563四結(jié)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圩阽R合釋]七大之性。性真圓融。一一大俱遍法界。如七顆冰。將火镕為水。如因陀羅網(wǎng)。同而不同。如水與冰。異而不異。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皆滿法界。一一微塵。亦滿法界。一一毛孔。亦遍法界。一一身心。亦遍皆如來藏。即知凡夫界中。所有見聞陰入之根。名色之境。還同龜毛。無所執(zhí)著。一切境界。皆從識變。盡逐想生。離識無塵。識寂則諸塵俱寂。離想無法。想空則諸法俱空。將世間龜毛易解之虛。破如今現(xiàn)執(zhí)名相之虛。因緣自然。俱成戲論。知解分別。本末無從。但有意言。都無真實。如是陰入處界七大性等。非是本來自然無因而有。非從今日和合因緣而生。但是識心分別建立。今破此識性。則七大性乃至一切法皆空。如尋流得源。捕賊獲贓。則無明怨對。生死魔軍。性真圓融。遍十方界。如波澄秋渚。含虛洞然。云朗晴空。迥無所有(又云。夫外計內(nèi)執(zhí)我者。皆于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種中。及身內(nèi)識暖息三事起執(zhí)。今觀六大三事內(nèi)。唯是識之一大。世多堅執(zhí)以為實我。今只于內(nèi)外三世中推。自然無我無識。內(nèi)外推者。只如執(zhí)[身]在身內(nèi)者。且何者是識。若言身分皮肉筋骨等是識者。此是地大。若言精血便利等是識者。此是水大。若言身中暖觸是識者。此是火大。若言折旋俯仰言談只對是識者。此是風大。除四大外。唯是空大。何者是識。各各既無。和合豈有。如一砂壓無油。合眾砂而豈有。似一狗非師子。聚群狗而亦無。此四大種,F(xiàn)推無體。即是內(nèi)空。死后各復。外四大一一歸空。即是外空。內(nèi)外俱空。識性無寄。又內(nèi)推既無識。應有外者。外屬他身。自無主宰。及同虛空。有何分別。內(nèi)外既空。中間無有。以因內(nèi)外。立中間故。但破內(nèi)外。中間自虛)。

  (○上七大文竟)。

  【科】([○@(│*?)]躡上總約諸法會通母科三承前開示獲悟生子科二)。

  (CB17564一具敘大眾領悟。二阿難說偈贊述。初中文二)。

  (CB17561一略敘除疑)。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

  【疏】三科七大。即相即性。本自不生。今則無滅。生滅去來。皆如來藏。圓遍不動。清凈本然。此是如來宣勝義中。真勝義性。故云微妙開示。身心圓明。故云蕩然。更無諸法可為所疑。故無掛礙。

  (CB17567二廣述得益四)。

  (卍一悟心廣大益)。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疏】向執(zhí)心在身中。謂言是我真性。今知空在心內(nèi)。如片物持于掌間。下文亦云?丈笥X中。如海一漚發(fā)([孤山云]各各自知。即能覺之智。心遍十方。即所覺之理。常住真心。遍融十界。故曰十方。天臺釋法華。深達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亦云即十界也。見十方空者。謂十界循業(yè)發(fā)現(xiàn)之空也。迷妄有空。比真為小。故以掌葉為喻)。

  (△[涅槃經(jīng)云]佛言。我所覺一切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所宣說者。如手中葉)。

  (卍二了物咸真益)。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果/衣]十方。

  【疏】向執(zhí)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離實相外。無法可得。故世間物。皆菩提也。菩提云覺。覺即是佛[孤山]一切世間等。謂依空立世界也。即十界循業(yè)發(fā)現(xiàn)。依正之法耳。皆即菩提等。謂十方虛空。十界依正。一法叵得。皆我真心。含[果/衣]十方者。即此真心。具足十界。而非斷滅。觀此文者。豈疑無情有性。無情作佛之說耶([疏曰]若執(zhí)無情無佛性者。請看此文。縱信無情有性。仍說不具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謂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謂無情性。若此派分何異他說。無情草木無佛性耶。今立量示云。一切草木是有法。定具諸法故為宗。因云。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云。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寧有方所。稟彼說者。宜悉詳之)。

  (○[引證][清涼云]此中成佛。為理為事。若就眾生位看者。尚不見唯心即空。安見圓教中事。若約以性融相。一成一切俱成。謂以佛之凈性。融生之染。以佛一性。融生之多令多染生。隨一真心。皆如于佛。已成佛竟。非唯有情會萬類相。融為佛體。無不皆成。故說無情有成佛義。約成佛門。一切成也。若以無情不成佛義。融情之相。亦得說言諸眾生不成佛也。以成與不成。情與無情。無二性故。法界無限故。佛體普周故。色空無二故。法無定故性。十身圓融故。緣起相由故。生界無盡故。因果周遍故。遠離斷常故。萬法虛融故。故說一成一切成也。此成則能修因。無情變無情。無情變情。便成邪說)。

  (卍三反顧遺身益)。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疏】太虛處我心中。尚如片物在掌。更觀所生微質(zhì)。于心大小若何。故舉空中一塵。存亡豈辨。喻至小也。如湛下。再舉漚喻。了身無生也。前喻尚存小相。今喻相本無生。故此二喻。各顯一意([孤山云]虛空巨海。以況心精。微塵浮漚。以況己質(zhì)。理即事故。若塵存而漚起。事即理故。若塵亡而漚起。事理不二。故曰無從)。

  (卍四妙獲元心益)。

  了然自知。獲妙本心。常住不滅。

  【疏】了謂顯了。猶分明也。明解在心。故曰自知。迷妄名失。了悟名獲。既言常住不滅。故非新得。但顯現(xiàn)耳([姑蘇神照云]此乃悟如來最初開示常住真心。為一部之宗體。即長水指起信初一心為本源也)。

  (CB17564二阿難說偈贊述二)。

  (CB17561一標舉)。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來前。說偈贊佛。

 。圩阽R]阿難因如來推破妄心。乃至陰入處界七大性。一一微細窮詰。徹底唯空。皆無自性。悉是意言識想分別。因茲豁悟。妙明真心。廣大含容。遍一切處。即與大眾。俱達此心。同聲贊佛。乃至不歷僧祇獲法身。即同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孤山云]得未曾有。謂圓頓之解也)。

  (CB17561二正說四)。

  (卍一嘆佛法希有二)。

  (CB17567一正嘆)。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疏】初句贊佛。佛有三身。謂法報應。今皆具嘆。妙湛。法身也。法身無相。湛然常寂。無作無為。遍一切處。不生滅故?偝。報身也。謂無量劫修行諸度之所顯發(fā)?倲z一切無漏功德。盡未來際。任持不失。無有壞滅。酬彼因故。不動尊者。應身也。謂隨機感。厭求勝劣眾生心中之所顯現(xiàn)。真如用相。名之為應。佛體不動。無有作意。如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此。亦如鏡像。隨形所現(xiàn)。鏡且不動。故以不動為應身也。又妙及尊字。通上通下。謂三身一體。不三而三。體相用法。具一切義。故名為妙。是最究竟。極證所顯。故名為尊([孤山云]妙湛。贊真諦。般若德也?偝。贊俗諦。解脫德也。不動。贊中諦。法身德也。又即三而一。故曰妙湛。即一而三。故曰總持。非三非一。故曰不動。譬摩尼珠。即瑩徹。即具寶。即體圓。雖三宛然。而是一珠。雖是一珠。而三宛然。故涅槃云。如來之身。非大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解脫之法。亦非涅槃。三德各異。亦非涅槃。是故。不一不異。如摩尼珠。名大涅槃)。

  (△[海印云]此贊佛法身。而三身具焉。舉一佛而具三身。故為圣中尊。阿難最初發(fā)心。緣見三十二相。今蒙開示。見佛法身。乃是親見如來。故此贊也)。

  △下句嘆法。即行法也。一經(jīng)所顯。唯此三昧。最尊最勝。于法自在。故稱為王。上句理果。下句是行。理果行三。是所詮義。必因能詮。所詮方顯。是故四法。皆具嘆也([孤山云]出偏小上。喻之以王。是則行從理而得名。教從行而立稱。教行理三。悉號楞嚴。今正舉能詮以嘆也。五時設化逗機非一。未若純顯圓常。直明心性。所說經(jīng)中。最為希有。一教希有。開權顯實故。二行希有。圓融妙定故。三理希有。常住真心故)。

  (CB17567二述益)。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疏】初句斷障。即前身心蕩然得無掛礙也。下經(jīng)云。從無始來。顛倒淪替。今言億者。舉大數(shù)耳。妄認四大六塵緣影。為身心相。迷己為物。觀大觀小。皆為顛倒虛妄亂想。今聞開示。不執(zhí)不認。故名為銷([孤山云]億劫顛倒即無始無明也)。

  △下句悟道。即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也([資中疏云]由前廣破人法二執(zhí)。故此分見如來藏心也)阿僧祇。云無數(shù)。劫波。云時分。方便教說。一切諸佛。皆于無數(shù)劫中。修波羅蜜。然后成佛。今于此會。言下頓悟。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何歷僧祇之有乎。([孤山云]若藏教。迦旃延子。明四階作佛義。三阿僧祇。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因。然后樹下斷結(jié)。獲五分法身。此歷僧祇。非不歷也。若通。七地齊羅漢。八地扶習潤生。經(jīng)無數(shù)劫。然后七寶菩提樹下。一念與真理相應。斷除殘習氣。獲真空法身。此亦歷僧祇。非不歷也。若別教。地前緣修萬行。動經(jīng)塵劫。方入初地。分證中道法身。又如唯識云。地前方歷一僧祇。初地滿一僧祇。八地至等覺。方是第三僧祇。然后至妙覺位。乃獲究竟法身。此亦歷僧祇。非不歷也。此皆方便之談。時長行遠。今言不歷。即圓悟自心。名大直道。法華八歲龍女。南方作佛。華嚴。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胎經(jīng)云。凡夫賢圣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皆與此經(jīng)同焉)。

  (○[引證][起信記云]阿僧祇者。若準本業(yè)經(jīng)。初以忉利天衣。仍用彼天時分。三年一拂。盡四十里石。為小劫。次以梵天衣拂。盡八十里石。為中劫。復以凈居天衣拂。盡八百里石。為大劫。雜阿含中。與此有異。又劫章頌云。風災為一數(shù)。乃至不可知。此極長遠時。名一僧祇劫。謂此以風災為數(shù)。數(shù)至不可數(shù)。更若數(shù)時。心則狂亂。齊此數(shù)不得處。名一僧祗若以此等。計三僧祇劫。方成佛道。則百千萬億人中。無有一人發(fā)心修道?v有懼三涂苦者。但修人天戒善;蛴形啡缟。亦但修二乘之行。焉敢希冀佛乘。修菩薩行。今所會通。特異于彼。何者。梵語劫波。此云時分。大劫小劫。長時短時。下至剎那。皆名時分。阿僧祇此云無數(shù)。無數(shù)之言。亦不定久近。如人經(jīng)年不相見便云無數(shù)時。竟日不見。亦云無數(shù)時。修行時分。意亦同此。謂始從具足凡位。發(fā)心修進。法爾經(jīng)無數(shù)時。方得見真如。名為見道。是一無數(shù)時。從見道已去。漸斷俱生二障。法爾又經(jīng)無數(shù)時。方得不假功用。自然相應。至第八地。是第二無數(shù)時。從此任運進趣。消遣余累。法爾又經(jīng)無數(shù)時。方得成佛。是第三無數(shù)時。斯則無數(shù)時是定有。然延促不可定也。若此所解。方有修行之人)故下文云。歇即菩提。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萧修證。又云。彈指超無學。又圓覺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皆此義也。(圓人一生。尚有超登十地者。況初住乎。此經(jīng)圓頓。如教行道。直至菩提。此乃圓修圓證。不斷而斷。無成不成。豈待時劫哉)。

  (△[宗鏡云]成佛之旨。且非時劫。遲速之數(shù)。屬在權宜。故起信明為勇猛眾生。成佛在于一念。為懈怠者。得果須滿三祇。楞嚴經(jīng)鈔云。劫者。是時分義。而有成住壞空。皆由眾生妄見所惑。由四大。故起六根。起六根。故見六塵。見六塵。故有時分。若了無明根本。一念妄心。則知從心所生。三界畢竟無有。長短之劫。由一念來。三乘趣異并是夢中說寤時事。皆無多劫耳。一念相應。一念成佛。一日相應。一日成佛。何須劫數(shù)。漸漸而修。諸佛法門。本非時攝。計時之劫。非是佛乘)然據(jù)今文。且敘解悟。如文云。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知即解也。敘雖論解。不無證悟。以隨人入位。淺深不同。且如兩教二乘。稟權菩薩。圓教根性。未發(fā)信者。悟此境界。即是解悟。若曾已入信解行位。聞法開悟。即是證悟。更有已入地住。即增道損生。乃至妙覺。破惑證理。發(fā)真妙用。皆隨位淺深而論廣狹。此則一會之眾。皆得妙益耳([云棲云]獲法身。吳興謂是實證。長水孤山。皆同此說。蓋是分證法身。不言五分究竟也。即不通指大眾。言阿難證。亦復何妨。其以阿難向后方得二果為難。而謂是佛神力。暫令得見。又謂銷我之言。旁指菩薩及利根二乘。蛇足之談。皆不應理)。

  (△[私謂]永明宗鏡。引楞嚴疏鈔云。若聞此經(jīng)。即悟得微塵毛孔。一切眾生。皆在我本覺中。無明若除。一時頓證。不從修得。如觀音入流亡所。阿難自慶不歷僧祇獲法身。并是頓也。長水謂阿難言下頓悟。獲本妙心。即同永明之說。然阿難得悟之后。重請修行。次偈即云。發(fā)愿得果。審除微惑。故長水又云。且敘解悟。不無證悟也。今人影掠悟門。謂一念不生。前后際斷。即名為佛。如禪家每引廣額屠兒。置刀佛座下。謂是千佛一數(shù)。而指阿難等為頓證。此又錯解永明諸師證悟之文。成發(fā)狂之藥也)。

  (○又按中川新疏。廣引經(jīng)論。明法身義。有其十種。準起信論云。真如自體相者。具足如是過于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今經(jīng)如來開示阿難。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言下。即獲法身。故知所獲之法身。即是如來藏也。次下征答富那騰疑。廣明如來藏。乃至毛端現(xiàn)剎。塵里轉(zhuǎn)輪。即是起信菩薩地盡。入法身位。見之究竟也。諸經(jīng)論十種法身。一藏識。二在纏。三本智。四清凈等。皆不出如來藏義。故曰。隱名如來藏。顯名為法身。古人謂首楞嚴以如來藏心為宗。豈不信夫)。

  (卍二愿得果度生二)。

  (CB17567一正陳所愿二)。

  ([○@卍]一陳愿)。

  愿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疏】初句敘智。即佛道無上誓愿成也。即于此身。期獲證果。故曰愿今。([吳興云]初即佛道誓成。以攝法門誓學。由學法門而得果故)次句敘悲。即眾生無邊誓愿度也。下云除惑即煩惱無盡誓愿斷。(次即眾生誓度。以攝煩惱誓斷。由斷煩惱。方度生故)悲智二法。即菩提心。復以要誓?偠种。即三法周備。四愿具足。發(fā)菩提心。畢于此矣。依圓覺疏頓教因地?傆腥。初了悟覺性。即前獲妙本心。得法身也。二發(fā)菩提心。即今悲智二愿也。后修菩提行。即向下問修行方便也。謂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薩。次不發(fā)大心。無由起行。故善財先陳已發(fā)。方問修行。圓頓修證。莫過此矣([孤山云]前獲法身。猶是初住分果。今愿成妙覺極果)。

  (△[融室云]晉華嚴有寶王如來一品)。

  ([○@卍]二述意)。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疏】上句同佛化。上求下化。悲智二心。一一先悟妙覺明性。從深理生。故名深心。([天臺觀經(jīng)疏]佛果高深。發(fā)心求往。故云深心。亦從深理生)。

  (△[溫陵云]悲智雙運。廣大無邊。所謂深心也)以此二心。承順塵剎。諸佛化行。無二無別。故名為奉。下句結(jié)報恩。大論云。假使頂戴經(jīng)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具云。若有傳持正法藏。宣揚教理度群生。修習一念契真如。此是真報如來者)。

  (△[吳興云]以上愿心。皈奉塵剎如來。是報我佛微妙開示之恩)。

  (○[引證][智論云]須菩提問。世尊。云何是深心。佛答。應薩婆若心。(此云一切智)集諸善根。薩婆若心者。菩薩摩訶薩。初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作是愿。我于未來世當作佛。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即是應薩婆若心。應者系心。愿我當作佛。菩薩利根。大集福德。發(fā)意即得深心。深心者。深樂佛道。世世于世間心薄。是名應薩婆若心。深心者。深入悲心。利益眾生。是名深心相)。

  (CB17567二重請證明)。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

  【疏】我愿成道。本為度生。度生之心。非暫時爾。盡未來際。眾生界盡。我方入滅。斯愿至重。故請證明。([吳興云]前愿度人如釋迦故云愿度是眾。今愿取土如釋迦。故云五濁誓入)。

  (○[釋文][涅槃論疏云]。泥曰。泥洹。涅槃。三名楚夏不同。云涅槃者正也。秦言無為。亦云滅度)。

  (○[引證][智論云]菩薩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十方諸佛。皆放光明。以右手摩其頂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當念汝本愿。欲度眾生。汝雖知空。眾生不解。汝當集諸功德。教化眾生。莫入涅槃。汝今始得一無生法門。莫便生喜。菩薩聞諸佛教誨。還生本心。行六波羅蜜。以度眾生)。

  (○[凈名經(jīng)云]雖得佛道。轉(zhuǎn)于法輪。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薩之道。是菩薩行[肇曰]雖現(xiàn)成佛。轉(zhuǎn)法輪。入涅槃。而不永滅。還入生死。修菩薩法。豈二乘之所能乎)。

  (卍三乞除惑速成)。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于十方界坐道場。

  【疏】初句嘆德。威德猛盛。如師子王。故名雄。十義具足。不可屈伏。故云力。慈悲。謂拔苦與樂。無緣普救。皆言大者。顯無上也。([吳興云]前明三德之體。此明三德之用。涅槃云。佛性雄猛。大雄。是法身之用也。又曰。是諸聲聞。無有慧力。大力。是般若之用也。又曰。慈即解脫。大慧。是解脫之用也)次句乞除惑。自乘修惑。大乘所知。俱名微細([標指]謂所知障)。

  (△[孤山云]以始入初住。尚有微細無明故)。

  (△[蕅益云]下文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此銷我億劫顛倒想也。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此習要因修所斷得。此指三界思惑。又云。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齊頭數(shù)。此指界外別惑。即今云微細惑也)下二句乞速成。前文已愿得果。今再言者。以度生心切。愿早得也。上句真身。下句垂應。登。成也。道場,F(xiàn)八相也。前云未成不滅。約時豎論。今云于十方界。約處橫說。即釋成上求下化也([瑜伽第三十八]或有一劫。有眾多佛。出現(xiàn)于世。彼彼十方。無量無數(shù)。諸世界中。應知同時有無量佛。出現(xiàn)于世。于十方界。現(xiàn)有無量無數(shù)菩薩。同時發(fā)愿。同勤修集菩提資糧。故此愿云。于十方界坐道場也[苕溪云]于十方界者。隨機利物。如月現(xiàn)水)。

  (△[溫陵云]前發(fā)明心見。顯如來藏。方破見道粗惑。次須決通疑滯。開修證門。以斷修道細惑。詳審盡除。乃登上覺。自第四卷決通疑滯。攝伏攀緣。即審除細惑之方也。既消倒想。頓獲法身。疑已得果。且又愿求。而更除細惑者。佛果有七。曰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所謂獲法身。則分得菩提。自見佛性而已。見性之后。必須審除細惑。使生滅滅生俱寂。以合乎涅槃真如。白凈純凝。以合乎庵摩羅識。廓然圓照。以合乎空如來藏大圓鏡智。七果圓備。乃所謂登無上覺也)。

  (卍四喻道心無動)。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zhuǎn)。

 。壅骐H]阿難懇求請愿。二利周圓。表此真誠。故此比較。虛空之性。尚可銷亡。我堅固心。終無動轉(zhuǎn)【疏】舜若多。云空也。虛空之性。不可銷滅。今尚可滅。上求下化。菩提之心。終無移動。故不動轉(zhuǎn)。爍迦羅。云堅固不壞也。又翻為輪。輪有摧碾。謂悲智之心。自利利他。皆能摧碾惑業(yè)苦故([溫陵云]此依首楞定力。結(jié)前愿心。自誓究竟。舉無退墮。愿心如此。然后圣果可期。佛恩可報也)。

  (○[釋文][舜若多]翻譯集云。沇疏云。未見誠釋。應是主空神。入楞伽云。利尼迦者。名之為空;騾硖帷G卦铺摽。圓覺鈔云。梵云舜若。此云空。空無之空也。梵云舜若多。此云空性。即是空所顯性。性即此宗覺性。故云。舜若。虛空斷滅性也。舜若多。真性空也。合論云。舜若多。風神。動之性也[爍迦羅]亦云類拔折羅。此云金剛。堅固不壞也。論曰。此云堅固。亦金剛堅固心也。今謂首楞嚴究竟堅固。即金剛王也。上云首楞嚴王。今云爍迦羅心。同一堅固。耳)。

  (○[私謂]此經(jīng)自阿難當機發(fā)起。啟請無上菩提。如來告示。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諸佛修行妙路。一經(jīng)總相法門提綱挈領。具足于斯。向后重重推牒節(jié)節(jié)開演。始于七征八還。真心顯發(fā)。終乃三科七大。藏性會歸。五蘊不有。則二死俱無。二執(zhí)皆空。則二障胥斷奢摩他路。自此大開。妙莊嚴路。于茲頓顯。阿難一期領悟。三觀圓成。仗空王同發(fā)之深心。了無始多聞之結(jié)習。蓋至于說偈贊佛伏請證明。而大事于是乎了畢矣。妙湛總持不動。三身具足。三德渾含。即贊嘆三摩提。大總相法門也。首楞嚴王者。三昧中王。所謂克示真三昧也。如來以兩言告示。阿難即以兩言贊佛。所以定一會之法印。標全經(jīng)之眼目也。偈曰。不歷僧祇獲法身。法身者。即最初標示常住真心。性凈明體三科七大中。所指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論曰。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既了真心常住即獲如來法身。由是廣發(fā)誓愿。得果度生。報深塵剎。覺登無上。只是此現(xiàn)獲法身。圓滿悲智。豈復可以一念三祇比量延促。五分究竟。計度淺深者哉。結(jié)集者。謂如來說法云周。當機領悟斯畢。卷攝前經(jīng)。斷章于此。是為序分后之前分。正宗中之正宗。分齊分明。義門炳著者也。古人詮釋。隨文遮表。近師科判。計執(zhí)紛拿。如阿難所請奢摩他三法。有枝岐以配初卷。有割裂以擘全經(jīng)。既不了總相法門。又不應最初方便。古釋無是也。資中依勝鬘科經(jīng)。初二卷破人我二執(zhí)。顯空藏。次一分破性相二疑。顯不空藏。長水不安其義沒略不取。近師復判三科為如實空。七大為如實不空。又有立空不空義。為三如來藏者。既違本經(jīng)空如來藏。又背勝鬘二種如來空智古釋無是也。此經(jīng)圓頓。即華嚴法界之文。有以四法界義分配今經(jīng)三四者陰入處界。本如來藏性性相相即理事無礙。何判為空。又但判為理法界。七大遍周。正同華嚴事事無礙周遍含容觀門。豈是但空。又不全許理事無礙。而云帶顯又不得。已而遂文剖析。曰二卷談理事無礙為體為解。四卷談事事無礙。是用是證。法界圓觀門中。何處著此差別。古釋亦無是也。凡此之類。無益經(jīng)宗。有妨教觀是以裁而削之。勿令疑誤問津也。宗鏡云。阿難已圓悟妙覺明心。知宗不昧。方乃重告善逝。啟請修行。斯則先悟后修。豈非現(xiàn)解未證。永明則自言之矣。謂阿難頓獲法身。即同觀音入流亡所。初祖直指成佛。夫若此者。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即性即修圓解圓證。法身向上事。已圓具于此矣。二十五圣。各證圓通。門門修行。非同一軌。向后阿難求盡殘漏。得金剛定。后夜就枕。廓然得悟。似亦未曾依所請建立軌則。長期結(jié)界。安居道場而后交光摩頂。決定自知成佛也。故知正助加行。修觀法門。并是廣被三根。垂范末法圭峰之科圓覺前則信解。后則行證而別之以三門修證。正同此也。且以悟修言之。不歷僧祇頓悟也。審除微細。漸除也。發(fā)覺初心所悟之理。頓悟中并銷之理也。道場加行所修之事。頓悟時次第之事也。故曰非真流之行無以契真。何有修真之行。不從真起。阿難既除細惑。便請圓修。觀網(wǎng)交羅。行相不二。由此推之。古人開妙解示妙行之科。咸依常住真心斯為了義。而近師以見道修道。截為二分。殆亦非永明之旨也)。

  (○大文第一明如來藏心第一科破阿難認妄迷真顯如來藏竟)。

  (經(jīng)文不應風心乾道本作不應風性。有本云。不應風心)。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乾道紹興本。俱作彼拂之面溫陵本作被拂)。

  (風應常生。宋本并同。溫陵本作常住)。

  (五濁惡世。乾道本云有本作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