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幻法師答: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為妻,佛陀教誡甚多。如佛言:女人當“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輕慢夫婿”;“夫婿遠行,整理家中,無有二心”;“甘心苦樂,無有二心,慕修婦道,不擇衣食”等等。

  在佛經(jīng)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戲劇性的當屬《玉耶女經(jīng)》。它講述了印度玉耶女,經(jīng)佛陀教誡后,從一個驕慢的女人變成一個謙虛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動又有說服力,全經(jīng)詳細說明了該如何當好妻子。

  據(jù)《玉耶女經(jīng)》等載:玉耶是王舍城護彌長者的女兒,出生“豪貴長者家女,端正無雙。”玉耶因長得姿容美麗,身材楚楚動人,加之從小嬌生慣養(yǎng),故養(yǎng)成驕慢性格。后嫁給舍衛(wèi)國須達多長者第七子為妻。須達多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當時著名的佛陀在家護法者,因常憐愍貧窮、孤獨者,好行布施,故人譽為“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個兒媳不僅溫良賢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仍然心氣高傲,既對公婆沒有孝順服侍,對丈夫和親友也缺乏應(yīng)有的尊重,“驕豪傲慢,不以婦禮承事姑嫜(公婆)夫主。給孤獨家議曰:其婦驕慢,當以何法而教訓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無訓教,其罪日增長者。”

  由于玉耶不能善盡婦道,沒有女子賢淑的德行,令須達多長者非常失望傷心,他想不到本是大家閨秀出生的玉耶,才嫁進夫家,就這么目無尊長,我行我素,攪得家庭的人事不和,是非不斷。須達多曾幾次要她同去見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她終是拒絕不肯去。須達多長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以外,誰也沒有辦法。但玉耶又與家人、媳婦們不同,從不愿去祗園精舍聽聞佛陀說法

  不得已,須達多決定請佛陀上門應(yīng)供(吃飯),以便以佛法教育媳婦。須達長者到祇園精舍求見佛陀,對佛陀稟告道:

  “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能不來請佛陀相助,本來家丑不可外揚,但佛陀是我們眾生的慈父,惟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調(diào)伏剛強難化的眾生。

  “佛陀!弟子一共生有七個兒子,六個兒媳都能孝順賢慧,唯有第七個兒媳玉耶,長得絕頂聰明美麗,但她驕慢異常,時時出言不遜,輕慢尊長。

  “我們本想常帶她來請佛陀開示,但愚癡遮蓋她的心靈,她非但不信,而且毀謗佛陀。她以為人生就是享樂第一,美貌第一,愛情第一,除此她什么都不愿關(guān)心。我們沒有什么辦法可想,只得請求佛陀慈悲,為度化我這頑強的兒媳想個辦法。”

  佛陀察知須達長者的心,當即說道:

  “玉耶既不愿前來,你又對她這么愛護關(guān)心,那么,我明天就到你府上去訪問一趟吧!”

  須達長者聽佛陀說要光臨他的家里,驚喜感動得老淚橫流,當即奔向佛陀座前,頂禮佛足。

  第二天,佛陀帶領(lǐng)弟子,到達長者家中,長者夫婦,以及七子六媳都出來環(huán)繞佛陀三匝,以示歡迎,獨有玉耶逃避佛陀,不肯出來。長者感到非常對不起佛陀。心想討娶這不賢慧的兒媳,而且辜負到佛陀的慈悲,這是全家的恥辱!

  但佛陀卻不以為意,反而心生慈愍,以神通力從全身放出萬道金光,照得所有的墻壁如透明的玻璃,大家這時都看到玉耶在門后縫里,偷望著佛陀。玉耶對佛陀雖有抵觸,但一見到佛陀的相好光明,過去的反感都一掃而光,且“衣毛為豎,戰(zhàn)栗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體已隱藏不住,只得出來站在佛陀的身旁,低著頭,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顏。

  佛陀心平氣和的說道:

  “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姣美,不名為美人,更不值得驕傲,而心行端正,有貞靜幽嫻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為美人。姿容的秀麗,身材動人,雖然可以誘惑迷醉愚人,但不能夠受人尊敬,并不能算做很好的人。而自恃美貌,看不起他人,行為不檢點,只會為自己的將來帶來無窮的苦患。而生為女人之身,注定她就具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yè)障。”

  佛先說女身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yè)障”,導致得女人多苦,因而折伏了玉耶的驕慢心。

  女人的三種缺陷是:

  一、 童年要受父母管束,不如男孩自由;

  二、 是出嫁要依賴丈夫,自己沒有自由;

  三、 老時遇有不孝的兒媳,還要忍受譏笑和阻礙。

  女人的十種業(yè)障是:

  一、 出世時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厭惡觀念;

  二、 因女孩不是自家人,不盡心撫育;

  三、 嫌女大須嫁,為了婚事掛心;

  四、 女子怕羞,常畏見人,不夠大方;

  五、 長大委身了他姓,自己不能做主;

  六、 懷妊時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痛苦異常;

  七、 生產(chǎn)子女,疼痛難忍;

  八、 仰賴丈夫,時恐失愛;

  九、 性好虛榮,打扮費時,身流不凈,多于男人;

  十、 心多猜疑嫉妒,好談是非,喜怒無常。

  那么,還有什么值得驕傲呢?

  隨后,佛陀為玉耶女說法,批評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貴而驕慢夫主,指出外貌美麗不足為美,心靈純潔、行為端正方為真美,教導她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玉耶女聞佛陀教誡后,深悔過去的錯誤,向佛哀求懺悔

  “玉耶流淚,前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順夫尊,自今已后當如婢婦,盡我命壽不敢憍慢。即前長跪,求受十戒三自歸命。”

  玉耶請求皈依佛門,佛即為其授十戒。她發(fā)愿世世生生,作一學佛居士。須達長者的全家,見狀歡欣鼓舞,也都為她祝賀新生。從此以后,玉耶就成了一個賢良的媳婦,為遠近的人們所共稱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佛陀教導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為女人說了哪些法?

  (1)為妻五道:

  《玉耶女經(jīng)》言∶“佛告玉耶。作婦之法。當有五等。何謂為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三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nèi)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為夫婦之道。”

  即做人妻室的女人,應(yīng)要奉行五道:

  第一、要作母婦:敬愛丈夫,要有如父母愛護子女之心;

  第二、要做臣婦:要把丈夫當做君王看待,自己猶如臣下;

  第三、要做妹婦:視丈夫如同胞的兄長,夫婦要相敬如賓;尊敬丈夫如敬哥,謙虛,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第四、要做婢婦:侍奉丈夫,有如婢女侍奉主人,常存恭敬尊重的心;

  第五、要做夫婦:和丈夫要永遠孝養(yǎng)父母翁姑,和睦親族。夫婦要有恩愛之情,要有親愛之實。形體雖異、誓不二心,接待賓客,勤治家事,不談他人是非,不道人之長短。

  (2)奉行五善

  《玉耶女經(jīng)》言∶“佛告玉耶言: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公婆)夫主;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嗔;四者矜莊誡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是為五善。”

  五善就是:

  第一、應(yīng)遲睡早起,不可好吃懶做,應(yīng)勤勞操持家務(wù),凡事不可推諉別人;美味飲食當先請公婆、丈夫飲食,不可自己先獨自享受;有的婦女好吃懶做,成天沉迷麻將,或是和二三朋友,成天醉心于各種跳舞嬉游的玩樂,棄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顧,有虧家庭主婦的職責。

  第二、負責家務(wù):對家庭財產(chǎn),應(yīng)當心中有數(shù),妥善保管,以防止被盜、遺失。把家務(wù)處理得有條不紊,可讓丈夫無后顧之憂,安心發(fā)展事業(yè),兒女回家有家庭的溫暖,受到充分的保護。現(xiàn)代女性多外出工作,固然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但夫妻雙方應(yīng)調(diào)劑配合好。如果夫妻彼此配合不當,便會產(chǎn)生鑰匙兒童、問題少年等種種煩惱!有些女人既不出外工作,分擔家計,又好玩好賭,不務(wù)家事,徒增許多家庭糾紛,更不可不慎!

  第三、忍耐委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一個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開門七件事缺一不可;精神生活的妯娌相處,侍奉翁姑等問題,也疏忽不得;縱然是小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是頭痛的課題,這些都需要女性拿出無比的忍耐力,委屈求全,做藥材里的甘草,把苦澀的生活調(diào)味起來,化沖突磨擦為平和安詳。

  要有仁愛心、寬容心、忍耐心。如家中出現(xiàn)矛盾,乃至丈夫斥責,應(yīng)忍耐慎口,不要火上添油,大吵大鬧,也不可懷恨在心。

  敬事丈夫:做妻子的應(yīng)該和丈夫相敬如賓,尊重丈夫的人格,讓丈夫在人前很風光、很體面,受到人人的愛敬,妻子無形中也增光不少。有時看到一些強悍的婦女,在眾人面前對丈夫毫不留顏面,做河東獅吼,不但丈夫臉上無光,自己也招人嗤議。

  第四、守貞重節(jié),忠貞愛情,慎守道德,作風正派。

  男女交往時須謹慎,丈夫遠離時,不生邪念。佛教的根本五戒中有一條不邪淫戒,意思就是除了正當?shù)姆蚱揸P(guān)系外,不能有邪淫的行為。女子應(yīng)該嚴遵此戒,守貞重節(jié),從一而終,不做出敗壞婦德的事情。當然,男人也應(yīng)該遵守這條戒律,男女都守戒,社會就會避免不少婚姻悲劇。

  不可愛慕虛榮:有的女人看到別人比自己美貌,東施效顰,跑到美容院,把鼻子墊高了,把眼皮刻深了,結(jié)果弄巧成拙,徒然增加皮肉之痛。有的想割雙眼皮,術(shù)后卻變成了“三眼皮”;想要“換膚”,卻換來了“花臉”;想做隆胸術(shù),最后造成傷殘……近年來,許多美容機構(gòu)超范圍開展醫(yī)療美容服務(wù),使美容成為毀容,引發(fā)消費糾紛不斷。據(jù)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整容整形業(yè)興起的近十年,平均每年因美容毀容的投訴近2萬起,十年間,已有20萬張臉被毀掉,近30萬人受到各種不同程度傷害。

  還有的女人看到其它人家比自己富有,就慫恿丈夫鋌而走險,作奸犯科,鑄下悲劇。

  第五、常恭敬公婆、丈夫,團結(jié)家人,隱惡揚善;同時要和睦親友、鄰居,與人為善。和親朋好友結(jié)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為丈夫及家庭鋪下成功立業(yè)的好因好緣,畢竟婚姻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事,得人者多助,女人是男人事業(yè)的賢內(nèi)助。

  (3)戒除三惡

  《玉耶女經(jīng)》言:“何者三惡: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訶嗔反見嫌罵。二者好食自啖。惡食便與姑嫜(公婆)夫主。奸色欺詐,妖邪萬端。三者不念生活,游冶世間。道他好丑,求人長短,斗亂口舌,親族憎嫉,為人所賤。是為三惡。”

  戒除三惡的內(nèi)容是:

  第一、睡眠適當,不可貪睡,早睡晚起,均為不當。對丈夫批評不但不接受,反而譏罵;

  第二、美味先嘗,惡食與公婆、丈夫。對夫異心,常存風流邪念,慕戀他人;

  第三、不料理家事,喜歡游逛玩樂;搜人長短,說人壞事。愛慕虛榮,爭奇斗妍,憎恨親族,賤視他人。

  另外,在《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里,佛陀也告誡妻子,對待丈夫有五條倫理準則。

  佛言:“婦事夫有五事: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四者、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蓋藏乃得臥”。

  以上五點要求,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的婦女而言,而今天的婦女,大部分都不再是全職家庭主婦,而成了辛苦累心的上班族;故要完全做到上面幾點,實有困難,不過教誡的精神,還是應(yīng)該遵循的。

  如:“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這一條是心身并舉,貪嗔兼誠的貞操問題。這一問題是男女雙方都要遵守的。做妻的犯了邪淫,對于丈夫就是不忠實。做丈夫的,對于別的女子也不應(yīng)起淫欲心,家庭必然不和,精神當然痛苦,而未來的惡果,更是苦惱無量。

  罵言不得還罵,而且也不應(yīng)該作怒色相向。這是戒嗔的妙術(shù)。有的人以為以牙還牙,是勇敢的行為,實則對待暴躁的丈夫千萬要忍受,應(yīng)當存著聰明不吃眼前虧的念頭,由他罵詈,自己盡可能的以鎮(zhèn)靜對他,只裝作不聽見。不還罵,也不扳起面孔怒目相對。在不得已時或者暫時離開他,讓他的神經(jīng)漸漸地寧靜。這就是佛說的:“不以嗔還嗔,嗔心自然息”。嗔恨決不能使嗔恨止息。惟慈能止嗔,永遠此定律。

  “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夫婦兩人的見解有時相同,有時不相同。若是遇到不相同的時候,不可武斷,自作聰明,一定要對方屈從自己的意見。這樣自然不會齟齬,夫婦的和諧便可長久。

  丈夫倘有過失,以及有其它不愿意使別人知道的事情,妻要絕對嚴守秘密,切不可向他人宣說。就是其它一切人的秘事,倘若知道了,也不應(yīng)對任何人發(fā)表。佛說:“人所慚恥,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

  丈夫?qū)⒓彝サ慕?jīng)濟權(quán)交給妻,是尊重妻的表示。所以妻管理家事,切不可疏忽。對日常用度要有預算,應(yīng)視丈夫的收入為度衡。絕對不可存心作弊。虛報消費的款額,加重丈夫的負擔,而從中飽滿私囊。丈夫是終身的伴侶,應(yīng)該忠誠地對待他,這種舞弊“藏匿”的事情,怎好對他施弄呢?有些女人以“私蓄可以防后患”的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這是她的短見呢。

  真的恩愛夫妻,在他們中間怎能允許一座金銀之墻橫隔著呢?“藏匿”倘使被丈夫查察出來,那愛情就要打折扣了。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在外辛苦工作,而他的妻子則盡量積私蓄,把得來的錢低利貸放。有一次私蓄吃了倒賬,后來丈夫知道了,夫婦間就起了一條不可磨滅的裂痕。所以要家庭和睦,必須互相信任。不要以為私囊飽滿,可以作為靠山。這是得不償失,愚蠢的事情啊!

  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為妻,佛陀教誡甚多。如佛言:女人當“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輕慢夫婿”;“夫婿遠行,整理家中,無有二心”;“甘心苦樂,無有二心,慕修婦道,不擇衣食”等等。

  在佛經(jīng)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戲劇性的當屬《玉耶女經(jīng)》。它講述了印度玉耶女,經(jīng)佛陀教誡后,從一個驕慢的女人變成一個謙虛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動又有說服力,全經(jīng)詳細說明了該如何當好妻子。

  據(jù)《玉耶女經(jīng)》等載:玉耶是王舍城護彌長者的女兒,出生“豪貴長者家女,端正無雙。”玉耶因長得姿容美麗,身材楚楚動人,加之從小嬌生慣養(yǎng),故養(yǎng)成驕慢性格。后嫁給舍衛(wèi)國須達多長者第七子為妻。須達多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當時著名的佛陀在家護法者,因常憐愍貧窮、孤獨者,好行布施,故人譽為“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個兒媳不僅溫良賢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仍然心氣高傲,既對公婆沒有孝順服侍,對丈夫和親友也缺乏應(yīng)有的尊重,“驕豪傲慢,不以婦禮承事姑嫜(公婆)夫主。給孤獨家議曰:其婦驕慢,當以何法而教訓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無訓教,其罪日增長者。”

  由于玉耶不能善盡婦道,沒有女子賢淑的德行,令須達多長者非常失望傷心,他想不到本是大家閨秀出生的玉耶,才嫁進夫家,就這么目無尊長,我行我素,攪得家庭的人事不和,是非不斷。須達多曾幾次要她同去見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她終是拒絕不肯去。須達多長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以外,誰也沒有辦法。但玉耶又與家人、媳婦們不同,從不愿去祗園精舍聽聞佛陀說法。

  不得已,須達多決定請佛陀上門應(yīng)供(吃飯),以便以佛法教育媳婦。須達長者到祇園精舍求見佛陀,對佛陀稟告道:

  “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能不來請佛陀相助,本來家丑不可外揚,但佛陀是我們眾生的慈父,惟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調(diào)伏剛強難化的眾生。

  “佛陀!弟子一共生有七個兒子,六個兒媳都能孝順賢慧,唯有第七個兒媳玉耶,長得絕頂聰明美麗,但她驕慢異常,時時出言不遜,輕慢尊長。

  “我們本想常帶她來請佛陀開示,但愚癡遮蓋她的心靈,她非但不信,而且毀謗佛陀。她以為人生就是享樂第一,美貌第一,愛情第一,除此她什么都不愿關(guān)心。我們沒有什么辦法可想,只得請求佛陀慈悲,為度化我這頑強的兒媳想個辦法。”

  佛陀察知須達長者的心,當即說道:

  “玉耶既不愿前來,你又對她這么愛護關(guān)心,那么,我明天就到你府上去訪問一趟吧!”

  須達長者聽佛陀說要光臨他的家里,驚喜感動得老淚橫流,當即奔向佛陀座前,頂禮佛足。

  第二天,佛陀帶領(lǐng)弟子,到達長者家中,長者夫婦,以及七子六媳都出來環(huán)繞佛陀三匝,以示歡迎,獨有玉耶逃避佛陀,不肯出來。長者感到非常對不起佛陀。心想討娶這不賢慧的兒媳,而且辜負到佛陀的慈悲,這是全家的恥辱!

  但佛陀卻不以為意,反而心生慈愍,以神通力從全身放出萬道金光,照得所有的墻壁如透明的玻璃,大家這時都看到玉耶在門后縫里,偷望著佛陀。玉耶對佛陀雖有抵觸,但一見到佛陀的相好光明,過去的反感都一掃而光,且“衣毛為豎,戰(zhàn)栗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體已隱藏不住,只得出來站在佛陀的身旁,低著頭,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顏。

  佛陀心平氣和的說道:

  “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姣美,不名為美人,更不值得驕傲,而心行端正,有貞靜幽嫻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為美人。姿容的秀麗,身材動人,雖然可以誘惑迷醉愚人,但不能夠受人尊敬,并不能算做很好的人。而自恃美貌,看不起他人,行為不檢點,只會為自己的將來帶來無窮的苦患。而生為女人之身,注定她就具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yè)障。”

  佛先說女身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yè)障”,導致得女人多苦,因而折伏了玉耶的驕慢心。

  女人的三種缺陷是:

  一、 童年要受父母管束,不如男孩自由;

  二、 是出嫁要依賴丈夫,自己沒有自由;

  三、 老時遇有不孝的兒媳,還要忍受譏笑和阻礙。

  女人的十種業(yè)障是:

  一、 出世時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厭惡觀念;

  二、 因女孩不是自家人,不盡心撫育;

  三、 嫌女大須嫁,為了婚事掛心;

  四、 女子怕羞,常畏見人,不夠大方;

  五、 長大委身了他姓,自己不能做主;

  六、 懷妊時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痛苦異常;

  七、 生產(chǎn)子女,疼痛難忍;

  八、 仰賴丈夫,時恐失愛;

  九、 性好虛榮,打扮費時,身流不凈,多于男人;

  十、 心多猜疑嫉妒,好談是非,喜怒無常。

  那么,還有什么值得驕傲呢?

  隨后,佛陀為玉耶女說法,批評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貴而驕慢夫主,指出外貌美麗不足為美,心靈純潔、行為端正方為真美,教導她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玉耶女聞佛陀教誡后,深悔過去的錯誤,向佛哀求懺悔。

  “玉耶流淚,前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順夫尊,自今已后當如婢婦,盡我命壽不敢憍慢。即前長跪,求受十戒三自歸命。”

  玉耶請求皈依佛門,佛即為其授十戒。她發(fā)愿世世生生,作一學佛居士。須達長者的全家,見狀歡欣鼓舞,也都為她祝賀新生。從此以后,玉耶就成了一個賢良的媳婦,為遠近的人們所共稱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佛陀教導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為女人說了哪些法?

  (1)為妻五道:

  《玉耶女經(jīng)》言∶“佛告玉耶。作婦之法。當有五等。何謂為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三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nèi)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為夫婦之道。”

  即做人妻室的女人,應(yīng)要奉行五道:

  第一、要作母婦:敬愛丈夫,要有如父母愛護子女之心;

  第二、要做臣婦:要把丈夫當做君王看待,自己猶如臣下;

  第三、要做妹婦:視丈夫如同胞的兄長,夫婦要相敬如賓;尊敬丈夫如敬哥,謙虛,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第四、要做婢婦:侍奉丈夫,有如婢女侍奉主人,常存恭敬尊重的心;

  第五、要做夫婦:和丈夫要永遠孝養(yǎng)父母翁姑,和睦親族。夫婦要有恩愛之情,要有親愛之實。形體雖異、誓不二心,接待賓客,勤治家事,不談他人是非,不道人之長短。

  (2)奉行五善

  《玉耶女經(jīng)》言∶“佛告玉耶言: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公婆)夫主;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嗔;四者矜莊誡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是為五善。”

  五善就是:

  第一、應(yīng)遲睡早起,不可好吃懶做,應(yīng)勤勞操持家務(wù),凡事不可推諉別人;美味飲食當先請公婆、丈夫飲食,不可自己先獨自享受;有的婦女好吃懶做,成天沉迷麻將,或是和二三朋友,成天醉心于各種跳舞嬉游的玩樂,棄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顧,有虧家庭主婦的職責。

  第二、負責家務(wù):對家庭財產(chǎn),應(yīng)當心中有數(shù),妥善保管,以防止被盜、遺失。把家務(wù)處理得有條不紊,可讓丈夫無后顧之憂,安心發(fā)展事業(yè),兒女回家有家庭的溫暖,受到充分的保護,F(xiàn)代女性多外出工作,固然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但夫妻雙方應(yīng)調(diào)劑配合好。如果夫妻彼此配合不當,便會產(chǎn)生鑰匙兒童、問題少年等種種煩惱!有些女人既不出外工作,分擔家計,又好玩好賭,不務(wù)家事,徒增許多家庭糾紛,更不可不慎!

  第三、忍耐委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一個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開門七件事缺一不可;精神生活的妯娌相處,侍奉翁姑等問題,也疏忽不得;縱然是小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是頭痛的課題,這些都需要女性拿出無比的忍耐力,委屈求全,做藥材里的甘草,把苦澀的生活調(diào)味起來,化沖突磨擦為平和安詳。

  要有仁愛心、寬容心、忍耐心。如家中出現(xiàn)矛盾,乃至丈夫斥責,應(yīng)忍耐慎口,不要火上添油,大吵大鬧,也不可懷恨在心。

  敬事丈夫:做妻子的應(yīng)該和丈夫相敬如賓,尊重丈夫的人格,讓丈夫在人前很風光、很體面,受到人人的愛敬,妻子無形中也增光不少。有時看到一些強悍的婦女,在眾人面前對丈夫毫不留顏面,做河東獅吼,不但丈夫臉上無光,自己也招人嗤議。

  第四、守貞重節(jié),忠貞愛情,慎守道德,作風正派。

  男女交往時須謹慎,丈夫遠離時,不生邪念。佛教的根本五戒中有一條不邪淫戒,意思就是除了正當?shù)姆蚱揸P(guān)系外,不能有邪淫的行為。女子應(yīng)該嚴遵此戒,守貞重節(jié),從一而終,不做出敗壞婦德的事情。當然,男人也應(yīng)該遵守這條戒律,男女都守戒,社會就會避免不少婚姻悲劇。

  不可愛慕虛榮:有的女人看到別人比自己美貌,東施效顰,跑到美容院,把鼻子墊高了,把眼皮刻深了,結(jié)果弄巧成拙,徒然增加皮肉之痛。有的想割雙眼皮,術(shù)后卻變成了“三眼皮”;想要“換膚”,卻換來了“花臉”;想做隆胸術(shù),最后造成傷殘……近年來,許多美容機構(gòu)超范圍開展醫(yī)療美容服務(wù),使美容成為毀容,引發(fā)消費糾紛不斷。據(jù)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整容整形業(yè)興起的近十年,平均每年因美容毀容的投訴近2萬起,十年間,已有20萬張臉被毀掉,近30萬人受到各種不同程度傷害。

  還有的女人看到其它人家比自己富有,就慫恿丈夫鋌而走險,作奸犯科,鑄下悲劇。

  第五、常恭敬公婆、丈夫,團結(jié)家人,隱惡揚善;同時要和睦親友、鄰居,與人為善。和親朋好友結(jié)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為丈夫及家庭鋪下成功立業(yè)的好因好緣,畢竟婚姻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事,得人者多助,女人是男人事業(yè)的賢內(nèi)助。

  (3)戒除三惡

  《玉耶女經(jīng)》言:“何者三惡: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訶嗔反見嫌罵。二者好食自啖。惡食便與姑嫜(公婆)夫主。奸色欺詐,妖邪萬端。三者不念生活,游冶世間。道他好丑,求人長短,斗亂口舌,親族憎嫉,為人所賤。是為三惡。”

  戒除三惡的內(nèi)容是:

  第一、睡眠適當,不可貪睡,早睡晚起,均為不當。對丈夫批評不但不接受,反而譏罵;

  第二、美味先嘗,惡食與公婆、丈夫。對夫異心,常存風流邪念,慕戀他人;

  第三、不料理家事,喜歡游逛玩樂;搜人長短,說人壞事。愛慕虛榮,爭奇斗妍,憎恨親族,賤視他人。

  另外,在《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里,佛陀也告誡妻子,對待丈夫有五條倫理準則。

  佛言:“婦事夫有五事: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四者、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蓋藏乃得臥”。

  以上五點要求,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的婦女而言,而今天的婦女,大部分都不再是全職家庭主婦,而成了辛苦累心的上班族;故要完全做到上面幾點,實有困難,不過教誡的精神,還是應(yīng)該遵循的。

  如:“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這一條是心身并舉,貪嗔兼誠的貞操問題。這一問題是男女雙方都要遵守的。做妻的犯了邪淫,對于丈夫就是不忠實。做丈夫的,對于別的女子也不應(yīng)起淫欲心,家庭必然不和,精神當然痛苦,而未來的惡果,更是苦惱無量。

  罵言不得還罵,而且也不應(yīng)該作怒色相向。這是戒嗔的妙術(shù)。有的人以為以牙還牙,是勇敢的行為,實則對待暴躁的丈夫千萬要忍受,應(yīng)當存著聰明不吃眼前虧的念頭,由他罵詈,自己盡可能的以鎮(zhèn)靜對他,只裝作不聽見。不還罵,也不扳起面孔怒目相對。在不得已時或者暫時離開他,讓他的神經(jīng)漸漸地寧靜。這就是佛說的:“不以嗔還嗔,嗔心自然息”。嗔恨決不能使嗔恨止息。惟慈能止嗔,永遠此定律。

  “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夫婦兩人的見解有時相同,有時不相同。若是遇到不相同的時候,不可武斷,自作聰明,一定要對方屈從自己的意見。這樣自然不會齟齬,夫婦的和諧便可長久。

  丈夫倘有過失,以及有其它不愿意使別人知道的事情,妻要絕對嚴守秘密,切不可向他人宣說。就是其它一切人的秘事,倘若知道了,也不應(yīng)對任何人發(fā)表。佛說:“人所慚恥,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

  丈夫?qū)⒓彝サ慕?jīng)濟權(quán)交給妻,是尊重妻的表示。所以妻管理家事,切不可疏忽。對日常用度要有預算,應(yīng)視丈夫的收入為度衡。絕對不可存心作弊。虛報消費的款額,加重丈夫的負擔,而從中飽滿私囊。丈夫是終身的伴侶,應(yīng)該忠誠地對待他,這種舞弊“藏匿”的事情,怎好對他施弄呢?有些女人以“私蓄可以防后患”的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這是她的短見呢。

  真的恩愛夫妻,在他們中間怎能允許一座金銀之墻橫隔著呢?“藏匿”倘使被丈夫查察出來,那愛情就要打折扣了。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在外辛苦工作,而他的妻子則盡量積私蓄,把得來的錢低利貸放。有一次私蓄吃了倒賬,后來丈夫知道了,夫婦間就起了一條不可磨滅的裂痕。所以要家庭和睦,必須互相信任。不要以為私囊飽滿,可以作為靠山。這是得不償失,愚蠢的事情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