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好禪

  有一個人問四祖道信說:"何者是禪師?"

  他說:"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則沉沒,久住于觀,心則散亂,"

  這是禪宗史上一段很重要的話,可以讓我們知道什么才是好的禪,這里的"止"是指"止息妄念,心定于一處";"觀"是指"觀察妄惑,達(dá)照真理"。四祖告訴我們,止觀不二,所以學(xué)人不應(yīng)該落于止或落于觀,而上說止觀并非心性的本體。

  他說:"眾生心性,譬如寶珠沒水,水濁珠隱,水清珠顯。"則"止"是為了使?jié)崴o下來,"觀"是為了看見寶珠,只是使寶珠顯露的方法,并不是寶珠的本身呀!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四祖道信所說“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正如三祖僧燦在"信心銘"里說的:"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這段活的意思是,通往正覺的至道并不困難,唯一怕提是在心里有所揀擇,因為有了揀擇就會在順境時歡喜,在逆境時憂惱,也會有憎愛的心。只要能離開憎愛分別,不落入憎愛之中,心地才能洞然明白。

  光是這幾句簡單的話,就讓我們領(lǐng)會到早期禪宗樸實、有力、純粹的風(fēng)格。并且知道,三祖僧燦。四祖道信雖沒有像六祖慧能一樣,留下一部完整的《法寶壇經(jīng)》,但在他們的三言兩語里,我們同樣體會到偉大的教化,給我們有用的啟發(fā)。因此認(rèn)識三祖、四祖的修行開示,對禪的修行是很有幫助的。

  三祖僧燦留下來的作品極少,最重要的是一部偈體的《信心銘》,總共才五百八十四字。四祖道信留下了一部《入道安心要方便門》,都是他給弟子開示的記錄,也不過才三千五百多字,后人瑞整理了他和弟子牛頭融的對話,題名為《方寸論》,總計兩百余字。

  祖師留下的話語中少,卻更讓我們了解到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精神。我們在三祖、四祖的話語可以歸納出三個要義,一是不揀擇、二是見自性、三是制方寸。關(guān)于不揀擇,前面已經(jīng)說過,就是不分別、憎愛、歡喜或憂惱,為什么禪師們可以不揀擇呢?達(dá)摩祖師在《悟性論》里曾說:"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兩相俱生滅。有者有于無,無者無于有,是名真見,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風(fēng);見滿十方,未曾有見。"

  是的,我們所見的外在事物,是由于心的對應(yīng)才產(chǎn)生面目,而心的感知則是外在事物的投影,如果我們不被外境的揀擇惱亂,不就維持了心的清明嗎?所以,不揀擇并不是無知,也不是無感,更不是沒有是非善惡,而是不被外境所蔽中超越出來,才可能活得自由自在。正是三祖《信心銘》中說的:"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無所念者,是名念佛

  在不揀擇的情況下,我們能維持自心的明凈,而只有在明凈的情境,自性才顯露出來,這也就是禪宗最重要的教法,為修行第一要義;唐朝以后才有禪凈雙修,一方面求見性,一方面祈求佛力救拔,以致現(xiàn)在顯教里最大的兩個宗派,一是禪宗,一是凈土宗。

  凈土自然是修念佛,現(xiàn)在的禪宗也都兼修念佛。但是禪宗的念佛,仍然應(yīng)該求見自性,見性的念佛是不同的,四祖道信就引"大品經(jīng)"說:"無所念者,是名念佛。"

  他進(jìn)一步解釋說:"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離心無別有佛,離佛別無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求佛。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泯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凈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亦名涅槃界、般若乖,名昌無量,皆同體。

  原來,在凈宗行者眼中,凈土是實有的報土,在見性的禪者眼中,當(dāng)下就是凈土,是自己與如來無二別的法土。當(dāng)然,修凈土也能見性,只不過,凈宗行者不像禪者把見性當(dāng)成是非有不可的重要門檻。

  關(guān)于見性,四祖道信說了五種方法:

  一者,知心體--體性清凈,體與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寶,起作恒寂,萬惑皆如。

  三者,常覺不停--覺心在前,覺法無相。

  四者,常觀身空寂--內(nèi)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

  五者,守一不移--動靜常住,能令學(xué)者明見佛性,早入定門。

  這就是五種《入道安心要方便門》,無非是在說明見性的重要。尤其是第五種"守一不移",后來成為禪宗最重要的法門,五祖弘忍就說過:"三世諸佛,無量無邊,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正是強(qiáng)調(diào)了他師父道信守一不移的重要。

  百千法門,同歸方寸

  "守一不移",才發(fā)展出了四祖道信的《方寸論》,他說: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yè)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人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念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念,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他認(rèn)為,一個人只要能守住方寸,就能知道大道的虛曠,那么煩惱、業(yè)障、因果都像夢幻一樣,都是空的,心能清凈,就沒有三界可出,也就沒有什么菩提可求了。一個人能見到自心,則能任運自在,到這時候行住坐臥,眼目所觸,一切所遇到的因緣,沒有一樣不是佛的妙用,這樣才能自在快樂,無所憂惱,也才是走向佛的道路呀!

  由于這種對"方寸"的見解,使禪宗有了"當(dāng)下即是"的風(fēng)格,這咱風(fēng)格是現(xiàn)世的風(fēng)格 ,也是此時此地的風(fēng)格。所以,禪 宗基本上非常有入世的精神。

  禪者不僅是在祈求來世的解脫,更重要的是要解開現(xiàn)在的束縛,使自己當(dāng)下契入佛的法性,"當(dāng)下"用現(xiàn)代語言來說是"第一時間",是直證本心,沒有經(jīng)過思慮、反省、遲疑,或顧盼,就好像籃球員在空中不落地直接把球拔入網(wǎng)中,應(yīng)聲破網(wǎng)一樣。

  禪最動人的地方

  因此,學(xué)禪的人應(yīng)該認(rèn)識到禪宗對現(xiàn)世、生活、此時、此地的注視,禪,事實上不在渺遠(yuǎn)不可及的地方,而是在我們站的每一個地方、走過的每一步、甚至活過的每一剎那,有心的地方就有禪,這才是禪最動人的地方。

  當(dāng)我們知道,禪在方寸,佛在方寸,百千法門同歸方寸就使我們了解三件事情,一是禪是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的,二是禪并不是抹公檢殺個人風(fēng)格的修行,三是禪沒有固定的形式。

  我們打開公案、語錄、乃至禪宗的整個歷史,會發(fā)現(xiàn)每一位禪師都有強(qiáng)烈的個人風(fēng)格,有原創(chuàng)性,都是活活潑潑、實實在在生活于大地的人,并且他們也都是樂觀、進(jìn)取、積極、奮發(fā)的人,幾近于"快樂無憂"的。

  在中國禪師里,我們從未看見過一個垂頭喪氣、愁眉苦臉、唉聲嘆氣的人物,這對我們是多么偉大的身教,也是中國佛教文化最可珍貴的物質(zhì),它啟示我們,如果不能先成為樂觀、進(jìn)取、積極、奮發(fā)的人,那么修行是很難成就的。

  四祖道信說:"性雖無形,志節(jié)恒在然。幽靈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悟佛性者,名菩薩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識理人,亦名得性人。"就是這個道理,佛性本來光明像太陽一樣,清凈如明鏡一般,我們?nèi)绻荒芟茸鲆粋光明的人,清凈的人,那么,明心見性不是癡人說夢嗎?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六祖壇經(jīng)》里說:"但于自性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見性的禪師是活活潑潑、實實在在、自自由由地生活在世間,那是因為有一個不為所動的心,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是"隨緣不變",而不是"隨緣迷失"了。

  只有明了自性的人,知道當(dāng)下即是可貴的人,悟知河沙妙德總在心源的人,才能體會三祖僧燦《信心銘》中說的:"虛明自然,不勞心力。""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妄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境界。

  我在這篇文章里引用的文字以三祖僧燦、四祖道信遺下的教化為主,那是因為兩位祖師的東西最少人研讀,祖師這樣好的作品,竟被忽略,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禪宗修行雖然有許多不可解的地方,但如果我們只準(zhǔn)以一句話來道盡禪的要旨,那么,我們來想一想四祖道信的這一句"

  "不為靜亂所惱者,即是好禪。"

  多么令人歡喜贊嘆!我們學(xué)禪的人當(dāng)然要學(xué)好禪,那么,第一步就是生活里學(xué)習(xí)不要被靜亂所惱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