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之道

  說法之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如何講經(jīng)說法?每次誦《六祖壇經(jīng)》,皆有感觸。

  《壇經(jīng)》之《咐囑品》中,慧能大師對門人說:汝等不同余人,吾滅度后,各為一方師,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六祖教些什么秘訣呢,《咐囑品》中繼續(xù)道: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然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六祖本為一不識字的樵夫,卻成就《六祖壇經(jīng)》,可見,他傳授的說法秘訣,已非知識性的技巧方法,必是心中流出的證悟智慧

  自于廣東韶關(guān)南華寺受戒以來,就覺得與慧能大師及其《壇經(jīng)》特別有緣。這有緣,緣于與其《壇經(jīng)》心法某種程度的默契。因此,一直以來,講經(jīng)說法,著書立說,皆不敢有違其精神。在問答上,也多采用其提點的技巧方法。自以為,稍有所得,效果尚可。

  近期,晚間的一些余時,專注于背誦《壇經(jīng)》。要點處,句句參,感覺與《壇經(jīng)》精髓有了更深度的默契。也因此明白:講經(jīng)說法,著書立說,不是靠技巧、方法,而是據(jù)實證、覺悟。講的法也罷,立的說也罷,是從證悟中流淌出來的,而不是因為知識掌握的多了,搜腸刮肚而翻倒出來。

  據(jù)此,慧能大師對門人講經(jīng)說法的技巧方法之傳授,對實證覺悟者,并無意義。但他為什么還要傳授呢。這只能說明,其門人法海等中,有人尚未證悟。同時說明,他是為其后代的未證悟者傳授的。

  那么,如今的我們,是其傳授技巧方法的對象?或不是呢?

  無論如何,我都認(rèn)為,我應(yīng)做如慧能大師于《咐囑品》中所說的:依此說、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