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兩不礙

\

  許多學佛的人把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對立起來,認為一門深入就不要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就不要一門深入,其時這是犯了一個邏輯學的錯誤,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的兩個方面。也不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我理解一門深入是修行的法門問題,門者,法門是也,一門深入是修行的法門問題,廣學多聞是指誦經(jīng)多少的問題。

  把一門深入與廣學多聞對立起來互相爭論實在是在那里浪費時間,根本就不是一個大概念。建議大家讀一讀《圓覺經(jīng)》,佛在《圓覺經(jīng)》中講了二十五種修行法門,佛指示修行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根器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法門修行,而不是規(guī)定每個人只能修行一個法門。

  弘一大師雖主張只念佛名,但是他并不排斥經(jīng)論。當有人問他:“當代弘揚凈土宗者,恒謂專持一句彌陀,不須復學經(jīng)律論等,如是排斥教理,偏贊持名,豈非主張?zhí)^耶?”他回答說:“上根之人,雖有終身專持一句圣號者,而決不應排斥教理。若在常人,持名之外,須于經(jīng)律論等隨力兼學,豈可廢棄。且如靈芝疏主,雖撰義疏盛贊持名,然其自行亦復深研律藏,旁通天臺法相等,其明證矣。” 這是說修習凈土宗的人專念佛號之外,不可偏廢經(jīng)論,即持佛名念佛與學習經(jīng)論是一體的。

  印光大師開示:“譬如契飯,須有菜蔬佐助。亦如身體,必用衣冠莊嚴。何于長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門深入,而盡廢余門也。一門深入盡廢余門,唯打七時方可。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也。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睛,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于一處,不妄奔馳者,甚難甚難。”就是說,只有打佛七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平時斷斷不可。“

  凈宗八祖蓮池大師,曾對執(zhí)一經(jīng)一法者提出忠告:”修凈土者,豈能執(zhí)一經(jīng)而廢盡三藏十二部!“又說:”執(zhí)經(jīng)之一義者誤慧命。“大師認為:各宗各派,相通一理,不能互相排斥,”須廣博周遍,方得融貫,不至偏執(zhí)。“這與佛經(jīng)教人”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相符。所以他老人家說:我一生勤勤懇懇念佛,亦極力勸人學教。大師提倡的是《華嚴經(jīng)》,他說:”吾人真正善知識,《華嚴經(jīng)》是也!“又說:一切經(jīng)中,以《華嚴》為最究竟,無可駕其上者。駕凈土于《華嚴》之上,只顯其無知。對于過分強調一經(jīng),大師有這樣的批評:不通教理而拒絕諸經(jīng),是護短!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則說:必須真解、圓解,然后將此圓解,專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大師的要求是對佛法達到真解、圓解,才能稱得上一個真正的念佛人。

  弘一大師曾提倡,修凈土者必須兼修地藏法門。又提倡:”一切初學佛人,應從《華嚴》入手。“是有深意在的。

  關于要否深入經(jīng)藏的問題,本人前幾年曾經(jīng)見過一個道場的規(guī)章制度,他們規(guī)定除他們規(guī)定的幾部經(jīng)之外,其它的都不準帶入道場。我感到非常驚訝,辟如《法華經(jīng)》和《華嚴經(jīng)》是經(jīng)中之王,被他們拒絕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三藏十二部的總持,被他們拒絕了!楞嚴經(jīng)》是佛教的重要經(jīng)典,俗話說”破魔的楞嚴“,也被他們拒絕了!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能讓人們明白因果報應的道理,也被他們拒之門外。這樣的道場的還算是佛教道場嗎?釋迦牟尼佛講經(jīng)說法四十九年,講經(jīng)三百余會,如果用一部經(jīng)可以取而代之的話,釋迦牟尼是不是在做無用功?何苦講那么多的經(jīng)呢?如果一部經(jīng)可以代替三藏十二部的經(jīng)典,我們還要大藏經(jīng)干什么?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太笨了?

  仁達以為佛講的經(jīng)典都是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疾病的,給人們指出了去煩惱,出六道,了生死的道路和方法。佛經(jīng)是智慧的結晶,魯迅先生曾說過:”釋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們生活中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他早就給我們解答了。釋迦牟尼佛真是大哲!“我們每天早晚課都有三皈依,其中有:自皈依法,當愿眾生,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讀佛經(jīng)可以凈化我們心靈,啟迪我們的智慧,讓我們明白入世與出世的道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