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迷和去時覺
我們出生到人間,是迷迷糊糊的來?還是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是乘愿再來?請問,有幾位知道自己是乘愿再來的?你知道自己從那里來?為什么出生到人間?本期我們來談?wù)劇竵頃r迷」和「去時覺」。
來時迷-因迷惑而來到人間
我們來到人間,是由于累生累世以來,經(jīng)常處在迷惑的狀況中,因為在上一期生命結(jié)束的剎那,我們不了解、不清楚自己要往那里去,所以,生命就隨著業(yè)力牽引,來到這一生。請問,你有沒有辦法選擇要出生在那一戶人家?要當(dāng)某人的兒子或女兒?有沒有人事先就知道這些?都沒人知道,就表示在上一期生命結(jié)束時,大家都處在迷惑的狀態(tài)中,而被上一生所有的起心動念、言行和所造的業(yè)構(gòu)成的力量牽引而來,就像地球的地心引力一樣,只要在地心引力的范圍內(nèi),不管用多大的力量往空中拋,都會掉回地面。
我們這一期的生命,就是受業(yè)力牽引,如地心引力般地把我們往下拉,所以才來到人間,使我們不但無法選擇要在那里出生、無法選擇在那一戶人家出生、也無法選擇要當(dāng)誰的子女、無法選擇一切。
我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迷迷糊糊的來到人間,自己是否迷惑過,并不需要回顧過去生,只要看今生今世就知道了。我們今生今世的起心動念和言行,是否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否活在當(dāng)下?如果不能了解,就沒辦法覺知、觀照自己的動作和感情的變化,無法觀照情緒的流動,我們就不清醒、就是活在迷惑中,就和睡夢中一樣。從自己今生是否活在迷惑中,就可追溯過去生,而知道自己過去生是否也活在迷惑中。
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經(jīng)過累生累劫的修行,才發(fā)愿到人間、成佛在人間。但是,各位看一看,佛陀出生到人間,是否即刻就成佛成道?或是佛陀也有迷惑的時候?
佛陀是位太子,名叫悉達多,是個獨子,他父王當(dāng)然希望他將來能繼承王位,所以非常重視他,出生時請了很多有名的占星家和相士來替太子相命。
所有的占星家和相士看了之后只說:「太子看起來有兩種很極端的命。一種是可能繼承王位,會經(jīng)常帶兵打仗,征服全世界,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英武的戰(zhàn)士,成為版圖最大的國王。還有一個可能,他會去當(dāng)乞士(就是修行者)。」父王說:「怎么可能?當(dāng)了乞士又會如何?」占星家說:「即使當(dāng)了乞士,他也會成為全人類最有名望、品德最高尚、生命最完美的乞士,而且將成為全人類的精神導(dǎo)師!
國王聽了占星家的話開始防備,不讓太子離開皇宮、接觸到乞士、更不讓太子了解乞士的生活。接著,國王刻意制造很好的環(huán)境,包括服侍太子的仆人,統(tǒng)統(tǒng)都都是年輕美麗的;太子看到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
每天晚上太子睡覺后,國王還叫仆人把枯枝、把雕萎的花瓣全折下來,好讓太子第二天醒來,一張開眼睛,看到的全是生機盎然、開滿美麗花朵的花園。
悉達多從出生后,就被父王拘限在皇宮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國王認(rèn)為,在這種情況下,太子絕對不會想去當(dāng)乞士,也不會想到人間還有乞士這種行業(yè),而太子也一直過著這種富貴的生活,不曉得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悉達多長大了,一樣娶了太子妃,一樣生了小王子。
有一次,他和馬夫偷溜出皇宮,看到很多人在田里工作,這是他從來沒看過的。他問馬夫:「這些人在做什么?」馬夫說:「他們在種田!固佑謫:「需要這么辛苦種田嗎?」馬夫回答:「假定沒有這些人種田,我們就會餓死。」太子覺得很奇怪,沒有東西吃,會餓死?怎么死?
又走沒多遠(yuǎn),太子看到有人托著缽向人要飯吃,太子又問:「他們在做什么?」馬夫回答:「他們沒有飯吃,在當(dāng)乞丐!褂肿吡艘欢温,太子又看到很多人抬著一個人在哭,于是問:「那個人為什么被抬著,為什么不自己走,為什么那么多人在哭?」馬夫說:「那個人死了,他的家人很傷心,所以哭!
太子覺得更奇怪了,人會死嗎?因為他從來沒有看過老人,也沒有看過死人,他看到的都是年輕、漂亮的人,根本沒想過人會老、會死。他問:「人都會死嗎?」馬夫回答:「沒錯!就是太子,你有一天也會老、會死!」這時,太子感到非常震驚、害怕,連忙說:「趕快回去,我不要死!我要永恒的生命,我不要有這樣的苦。」
回宮后,悉達多百思不解,最后終于偷偷地離開了妃子、兒子,半夜跑出皇宮,去尋求讓生命永恒的方法。
你看,佛陀在未成佛的這一期生命前,是相當(dāng)有修行的,而且發(fā)愿到人間修行,示現(xiàn)所有眾生,即使這樣,都還被他父王保護,弄得整個皇宮沒有悲傷、老、病、更說不上死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一樣過得迷迷糊糊的。等他離開皇宮,看到有人受苦、死亡,他生命之湖頓時被丟下一塊大石頭,生起漣漪,而震撼了他的心,激他決心尋求生命的永恒。離宮后,他開始到處拜師,努力修行,最后才成佛成道。
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就連佛陀都會產(chǎn)生迷惑,何況我們凡夫俗子?稍微環(huán)境好一點、身體感受舒服一點,就什么都忘光光,以為人間沒有苦,都是快樂的。
我們來到人間,無時無刻不是處在迷惑的情況下;我們修持佛法、禪法,就是為了跟佛陀學(xué)習(xí)尋求永恒生命的方法,依照佛陀苦修后所找到的方法,按部就班如法修行,去實修實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永恒的生命。一個人假定從沒激起要尋找永恒的生命、激起要揭開生命奧秘的念頭,99.99%都生活在迷惑之中。
因迷惑而沒有喜悅
有一位老先生,九十歲生日時接到五個兒子的祝福,說他們每個人都在紐約讀完大學(xué),個個都很有成就,也都達成父親的愿望。
老先生如何讓兒子實現(xiàn)他的愿望呢?原來老先生是位農(nóng)夫,不識字。有一次,為了和人家打官司而到法庭,法官高高在上坐著,喝斥他,又做了對他不公平的裁判。他回家后就發(fā)誓,一定要他的大兒子將來讀法律、當(dāng)法官。
又一次,老先生半夜生病,家人送他到診所,醫(yī)生竟然不開門,讓他痛得幾乎要死。于是,他又發(fā)誓,第二個兒子將來一定得當(dāng)醫(yī)生。又一次,老先生又和人打官司,律師拿了他很多費用,結(jié)果官司還是打輸,他很生氣,回家后,叫第三個兒子以后一定要當(dāng)律師。
就這樣,一個個兒子都被他安排。幾年后,兒子都到紐約讀書,在他九十歲生日時,第四個兒子也當(dāng)了大學(xué)教授。兒子們寫信回來,老先生很高興,于是決定趁著生日去紐約看看兒子們,因為兒子都完成他的愿望了。
兒子們聽說爸爸要來紐約,都很緊張,這下糟糕,所有的話都是騙爸爸的!那有人當(dāng)醫(yī)生、當(dāng)律師、當(dāng)教授的?爸爸來了,豈不就穿梆?于是個個去拜托朋友幫忙掩飾,甚至借個診所來假裝一下。
爸爸來了,一家一家去看,覺得很不錯!想想,干脆不回家了,就和兒子們一起住在紐約。最后不得已,兒子們只有露出狐貍尾巴,一個個去跟老爸說,他們并沒有當(dāng)醫(yī)生、律師、教授。老先生難過地問:「怎么老是沒看到小兒子?」兒子回答:「因為您要他讀什么,他讀不來,跳樓自殺了,為了不讓您傷心,所以一直沒說。」最后,九十歲的老先生傷心的離開紐約,回到老家。
你看,這位父親在迷惑狀態(tài)中過了九十年。在他整個人生過程中,為了達成自己的愿望,把小孩逼成這樣,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他們好、為了讓他們不會被欺負(fù),半夜生病了還可以自己看病。這位活了九十歲的父親,是聰明?還是迷糊?假定你也把小孩逼成這樣,你滿意嗎?
我在臺北士林如來禪蓬,每年寒暑假都舉辦很多梯次的禪七,參加的人,從小學(xué)一年級到大專生都有。曾經(jīng)有一對父母帶小朋友來跟我說,他們家有兩個小孩,一個很乖,一個很壞。我問:「你怎么認(rèn)定一個很乖、一個很壞?」媽媽說:「乖的那個,我叫他往東,他就往東;壞的那個,我叫他往東,他偏偏往西!惯@位媽媽認(rèn)為不順從的、叛逆的,就是壞的。很多父母都這樣,對不聽話、不順意的孩子,就認(rèn)定是壞,就算他十件事有九件做對,也看不到,只一件事做錯,馬上就看到。而對那聽話的小孩,十件有九件做不對,也看不到,十件事只做對一件,馬上就贊美他。小孩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下心態(tài)會平衡嗎?
事實上,聽話的小孩有好、有壞,不聽話的小孩也有好、有壞。父母不應(yīng)以孩子的聽話與否來分別孩子的好壞,小孩都是一樣的,只是教育的方法有別而已,端看教育時是否給他適當(dāng)?shù)膯l(fā)和引導(dǎo)?有沒有激發(fā)他的潛能、讓他得到發(fā)展?
假定每個人都是乖乖牌,這樣還會有愛迪生嗎?假定愛迪生天天逃學(xué),他的父母天天抓他回學(xué)校讀書,他不可能發(fā)明電燈,有叛逆性的小孩,有開創(chuàng)性大;沒叛逆,就不會有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我們都認(rèn)為:「聽我的話才對!不聽我的話,一定不對!」可是,聽話的小孩才一定對嗎?不聽話的就不對嗎?
各位活了三、五十年,你的內(nèi)心經(jīng)常有喜悅嗎?能不能沒任何原因,就有快樂?能不能?如果不能,那么孩子聽我們的話就對?不聽就不對嗎?假定做父母的,要靠外在條件給予才會快樂,那就表示自己是處在不清醒的狀態(tài)中,那有能力判斷孩子的好壞?又怎能教導(dǎo)孩子,讓他不需靠任何外在的原因,生命就能充滿喜悅呢?
有一位師姐抱怨她先生不好。
我問她:「你先生有什么不好?」
她說:「我先生若像隔壁太太的先生,每天下班回來就送一朵玫瑰花給我,我就會很快樂,但是他偏偏不送!
「還有嗎?」我再問她。
「假定我先生像隔壁隔壁太太的先生那樣,每個月領(lǐng)那么多薪水,我一定就會很快樂!
「還有嗎?」我再追問她。
「假定我先生像隔壁隔壁隔壁太太的先生,每年都升官,我就很快樂!
你看,自己不快樂,卻怪先生沒像別人的先生一樣,給她那么多。
我再問:「還有嗎?」
她說:「假如我先生能像隔壁的隔壁那位先生一樣,每年換新車,我就會更快樂!
我告訴她:「你的快樂基礎(chǔ)完全建立在外在事物上,有了外物,你才快樂,否則你就不快樂,這表示你是處在迷惑狀態(tài)中。」
一個月以后她又來了,我開玩笑地問她:「那個每年換新車的先生,他太太快樂嗎?」
她說:「沒有!那個先生換新車就去喝酒兜風(fēng),結(jié)果發(fā)生車禍死了。」
我又問:「以前你不是希望先生每年換新車,這樣你就會快樂嗎?」她默而不答。
由感官、身體覺受的快樂,都是短暫的,也不是真正的喜悅。透過禪的修持,不必靠外在事物、環(huán)境,自然會有喜悅,這樣才是真正找到生命的真諦。否則,就是處在迷惑之中。
還有一位六十幾歲的師姐,她說她高二就談戀愛,家人都反對,但也阻止不了,在男友當(dāng)兵的前夕,她跟男友去基隆走走,整夜未歸,回來后懷孕了。因男方當(dāng)兵去了,父親就逼她嫁給他中意的女婿,她被迫嫁過去以后,生了兩兒一女。一直到五十歲,先生死了才結(jié)束這段婚姻。
有一次,她在路上遇到當(dāng)年談戀愛的男朋友,他也結(jié)婚了,在日本當(dāng)廚師。后來兩人結(jié)婚了,一起到日本生活,一段日子后她發(fā)現(xiàn)十八歲初戀時認(rèn)識的那個人,和現(xiàn)在跟她姞婚的這個人已不一樣,所以很苦惱,心情很惡劣,整個家被她弄得亂七八糟。
上禮拜鄭老師來演講,提到他的母親中風(fēng),躺在床上七、八年。剛開始頭幾年,他每天晚上二個小時要幫母親翻身一次,到往生前一、二年,半個鐘頭就要幫她翻身一次。有一天晚上,他幫媽媽翻過身,剛要去睡,他媽媽忽然叫苦、叫痛。他走過去對媽媽說:「不是兒子不幫你翻身,兒子明天還要上課。假定二、三十分鐘幫你翻一次身,我明天就沒有精神上課了!菇Y(jié)果,他的母親愛子心切,咬緊牙關(guān)強忍著苦,晚上不再叫痛,那時,他也迷迷糊糊的不知道。等到他母親過世后,他禪修打坐,母親的病苦影像,在他眼前呈現(xiàn)晃動,他才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多么的刻骨銘心;沒當(dāng)過父母,便無法體會。所以他每次打坐坐到腿酸腿痛時,就想:「這個痛,會比媽媽躺在床上不能翻身的痛,還痛嗎?」因此,激發(fā)他勇猛精進的心,要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給往生的母親。
一個人迷惑時,就會一直停留在混亂的狀態(tài)中。請問各位,從出生到現(xiàn)在,有沒有迷惑過?迷惑沒關(guān)系,只要知道迷惑,知道要來修行,就表示有一天你會清醒。
因迷惑而沒有活在當(dāng)下
要從迷惑轉(zhuǎn)為清醒、覺悟,有時需要經(jīng)過相當(dāng)長的時間。我們雖有眼可看、還會吃飯、走路,好象很清醒,但是,就佛陀來看:只要腦筋沒活在當(dāng)下、沒覺知當(dāng)下在做什么、沒觀照當(dāng)下的起心動念,就是處在迷惑的狀態(tài)中。所以,一個人,只要他的腦筋經(jīng)常轉(zhuǎn)動,經(jīng)常憶念過去,或夢想未來,這時他的心就不清醒,就是處在迷惑之中。
我的故鄉(xiāng)有兩位種田的阿伯,他們的田一上一下,水從上田的田埂流到低下的田。下田的農(nóng)夫,每年收成后,就把田埂除掉一些,結(jié)果,上田的水就積不起來。上田的農(nóng)夫只好拿土來填補,再填成一條田埂。過一年,又被下田的農(nóng)夫鋤掉一半,鋤沒幾遍,下田就占了上田的一條田埂。上田的農(nóng)夫愈想愈氣,怎么可以這樣?我每年補,你每年鋤!于是兩戶農(nóng)家就打起官司,各自找門路委托律師打官司,一打十多年,一直告到上田的農(nóng)夫贏了,要收回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兩家的田都要賣掉才能支付訴訟費用。所以,人一迷惑了,就會造成不堪收拾的后果。
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有一位朋友,每次找他去郊游,他都說:「不行,我明天一定要去做禮拜!刮覇査:「為什么每逢周日都要去做禮拜?」他說:「你不知道,從禮拜一到禮拜六,我每天都要打麻將,只有禮拜日才能去懺悔。」他就這樣連續(xù)過了四年。你說,他這樣是清醒的嗎?
一個人出生到人間,無時無刻不是處在這種迷惑的狀況下。
我朋友的父親,在剛開放觀光的時候到美國玩,回來后我們問他:「美國好不好玩?」他說:「很好玩、很好玩!我給你們看照片就知道了!顾贿叿掌,一邊說:「這是那里那里,很好玩!刮覇査:「你在玩的時候,有沒有仔細(xì)看?」他答:「那有時間看!一直照相而已!
你看!去美國玩,是回來玩照片,不是在美國玩。他有沒有活在當(dāng)下?沒有!
沒有禪修的人,就永遠(yuǎn)活在過去、活在未來,無法活在當(dāng)下。真正有禪修的人,當(dāng)他去觀光的時候,他就活在當(dāng)下,拍不拍照是一回事,把生命融入當(dāng)下的景觀,才有意義。否則回來玩照片,然后看照片時,覺得奇怪,張張好象不認(rèn)識、沒去過的樣子。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情形?
有一次,禪修的時候,我教學(xué)員專心數(shù)息。在靜下來之后,突然有一位師姐一直哭。我覺得奇怪:「參加禪修,怎么會一直哭?」禪修結(jié)束后,我就問她:「你到底哭什么?」這一問,她哭得更厲害說:「師父,你不知道,我愈想愈生氣!」我問她:「有什么好生氣?」她說:「我和我先生結(jié)婚十多年,他從來沒帶我們出去玩。上個禮拜約好帶我們?nèi)ソ加。那天早?他起床后就翹著腿看報紙,我準(zhǔn)備飲料和點心,整理好進去洗把臉、擦個胭脂。我先生就在外面大叫:“要去玩,還要人等那么久!”」
她想結(jié)婚十多年,反正被罵慣了也沒怎樣?墒钱(dāng)她一打坐,因為沒辦法活在當(dāng)下,只好想過去的事,一想:奇怪,十多年前先生追她時,站崗一整天也沒叫久!現(xiàn)在,帶家人去玩,擦個胭脂,頂多不過五分鐘,他就在樓下大呼小叫,左鄰右舍都聽得到,所以傷心哭了。
你看,像他們這樣,有沒有迷惑?
因迷惑而不能自己做主
一個人處在迷惑的狀況下,就會痛苦;你們有沒有迷惑?
聽眾:「我最大的疑惑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獊砣碎g?」
為什么人要出生到人間?我們到人間要做什么?當(dāng)一個人起了疑惑時,才會精進修行。而我們?yōu)槭裁吹饺碎g?要透過禪法、佛法的修行,自己才會了解的。總之,是自己過去生由于貪、瞋、癡、愛、慢、疑、邪見覆蓋自己明亮的心,讓我們活在迷惑中,才會隨著業(yè)力牽引,而出生到這個人間來。
有一位師姐和先生的感情很好。她先生的事業(yè)做得很大,也賺了很多錢;但是她從結(jié)婚到現(xiàn)在,小孩都讀大學(xué)了,還要忍受先生的酒癖。每晚,她先生喝酒回家,就到處亂吐,亂丟東西,半夜到處打電話給朋友、干擾人家休息,她就得在背后向?qū)Ψ街虑?還要去收拾他吐的東西。就這樣,結(jié)婚二十多年,幾乎天天都在過這種日子。她很困擾,但又很愛她先生,怎么辦?我跟她講:「你出生為人,又嫁給你先生,所有的事情你都做得心甘情愿,只有境界來了,才心不甘情不愿,但第二天你還是高高興興,沒要求離婚。這就是你前生愛上你先生,發(fā)愿下一生還要嫁他,F(xiàn)在不是他酒癖有多壞的問題,而是你自己要來修忍辱,所以在這一世嫁給你先生,天天受這種苦,天天修忍辱行!瓜袼@樣來人間嫁給她先生修忍辱,她的上一生,是迷惑還是清醒?她一定是處在迷惑的狀態(tài)下,才會欣賞她先生,并且愿意下一生再嫁給他,來收拾他酒后的混亂場面。
追根究底,我們的心,生生世世都被貪、瞋、癡、愛、慢、疑、邪見覆蓋著,讓我們無法看清一切事相;就像陽光本來照耀大地,突然一朵烏云飄來,把陽光遮住,這時,大地就布滿陰影,天也暗下來,就看不清楚了。我們的心也一樣,本來,我們的心和陽光一樣,因造作惡業(yè),貪心一起,就帶進一朵烏云;瞋心再一起,又飛進綿密的烏云,把我們的心光全部蓋住,讓心光照射不進,因此我們的內(nèi)心就處處布滿了陰影,無法看清事相,而活在迷惑中無法自己作主。這時,我們當(dāng)然是不清醒的。
我們會來人間,就是過去生的迷惑,讓我們無法當(dāng)自己的主人,無法決定要不要到人間及出生到那里?
今天不能自己做主,是因為過去生的修行不夠,導(dǎo)致內(nèi)心陰影太多,多到看不清,這樣就迷惑了。當(dāng)人不清醒的時候,就會隨著業(yè)力的牽引而來到這一生。但是大家不要灰心,說不定各位都跟釋迦牟尼佛,和諸佛菩薩一樣,是發(fā)愿要來人間度眾的。
看到那么多人迷惑,還執(zhí)著自己的身體、執(zhí)著感官的快樂而造作種種惡業(yè),就知道我們的前生也是迷惑的,才讓自己迷迷糊糊地被業(yè)力牽引來到人間,還不能當(dāng)自己的主人!
雖然如此,能到人間還算是非常幸運的,還有很多眾生不能生到人道。今天大家能在這里舒服的坐著聽聞佛法,想想看,為什么我們能生而為人,又能聽聞佛法,而不是生為一頭豬,正在高速公路上,要被運去屠宰場?這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雖然迷惑,但還有修行,所造作的惡業(yè)還不多,才能出生為人。
既然今生能生而為人,人身難得今已得,尤其,現(xiàn)在又能聽聞佛法、修持禪法,就要珍惜這一期的生命,好好修行。
透過禪的修行,當(dāng)我們能明心見性,能當(dāng)自己的主人時,就不會被貪、瞋、癡、愛、慢、疑、邪見干擾,就有辦法不再迷惑,也不會繼續(xù)造作惡業(yè);到這期生命結(jié)束時,就能在覺悟中做好自己的主人,愿意到那里就到那里,不會迷迷糊糊地隨著業(yè)力牽引。所以,我們來修持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dāng)下,做好自己的主人,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心念,讓言行深植于心念,統(tǒng)合一致,這時,我們才可能脫離一切迷惑;否則,我們就無法清醒,繼續(xù)處在迷惑狀態(tài)中。唯有透過參禪打坐的修行,才能有所證悟,才知道如何拔除這一生的迷惑,讓自己即刻覺悟,清醒的了解路該怎么走,該透過什么法門,讓自己的生命活在自己的「神識」里,而不是在迷惑中隨波逐流,這是非常重要的。
去時覺
釋迦牟尼佛慈悲心切,把自己成佛的修行方法傳授下來,歷經(jīng)二千五百多年,經(jīng)過高僧大德的如法修行,得到驗證而達到成佛的境界。為表對諸佛菩薩敬仰與感恩,禮佛的時候,可觀想是在禮拜我們的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
因為佛陀在看到天空最后一顆星星消失而成佛時,就表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相。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包括在場的各位菩薩,都一樣的具備有跟佛陀相等的佛性。這一拜拜下去,我們也是在拜自性清凈的佛心佛性。所以我們不要輕視自己和佛陀相同的佛性,因而要以最虔誠的心頂禮三拜。
拋掉無明的恐懼
各位,從你出生到現(xiàn)在,短短幾十年內(nèi),你是否想過,當(dāng)你這期生命結(jié)束,「神識」要離開軀體的時候,軀體會消失到那里?你的神識和生命將會到那里?
我們來到人間,游戲一番,不想在人間繼續(xù)游戲時,竟像迷途羔羊一樣,找不到回家的路,這樣是很可悲的!
死了以后要去那里?你再怎么害怕、恐懼,也做不了主,你會怕,是在生命還沒離去的時候,八苦交煎、死到臨頭,面臨死亡的那一刻、那一幕,才會害怕。就像開車,當(dāng)你愈開愈快時,突然看到車禍,路上躺了好幾個人,血流滿地;那時,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生命脆弱,跟死在路上的人一樣,不堪一擊,隨時都會沒命,你才會生起一絲絲的懼怕。表面上雖不覺得有什么好怕,但你內(nèi)心深處,卻會生起一股無明的恐懼。
為什么面臨死亡的那一刻會害怕?死的那一刻真的那么痛苦嗎?死的那一刻我們真的做不了主嗎?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心光,生生世世被無明覆蓋,內(nèi)心充滿黑暗,使內(nèi)心活動在黑夜里摸索;也就是說,因為心光沒顯露,我們才看不到內(nèi)在世界的路,才會有無明的恐懼。既然知道有無明的恐懼,我們就必須投注這一期的生命,來探索、揭開它的奧秘;打開心,讓心光顯露出來,照明一切!就像在黑暗中點一盞燈,內(nèi)心得到明亮,就覺得安全了。我們聽聞佛法,就是要找一條可行的路,袪除死亡時內(nèi)心面臨的恐懼。
喚醒昏睡的真心
現(xiàn)在,請各位面向佛像,把眼睛張開,好好的注視著佛像;眼皮不要動,眼球也不要轉(zhuǎn)動,讓它固定在一個方位上。
這些佛菩薩,經(jīng)過千萬劫、累生累世的修行,得到大徹悟,他們的心,時時刻刻非常清醒,分分秒秒都在喚醒自己的真心,不讓自己的真心進入昏睡狀況。這些是覺悟后所具備的特質(zhì)。
雖然我們自認(rèn)很清醒,會走路、吃飯、洗澡、大小便,還會把眼睛睜得大大的,老是東挑西揀的看別人的過錯,這樣那會不清醒呢?但是,以諸佛菩薩角度來看,我們眼睛睜得大大的,專去看別人的錯誤,這種心不是清醒,而是處在昏迷的狀況中。
所以,諸佛菩薩看我們,跟我們自己看自己,其中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甚至反向而馳。當(dāng)我們沒透過佛法的修持,而自認(rèn)很清醒的時候,其實是不清醒的。假定我們要跟諸佛菩薩學(xué)習(xí),最起碼,就要跟佛陀學(xué)習(xí)分分秒秒喚醒自己的真心,讓我們永遠(yuǎn)都活得清清醒醒的。
到底心在什么狀況下才叫清醒呢?佛陀告訴我們的,就是我們的每一個心念,都只維系在當(dāng)下,這個時候才叫清醒。假定我們的心經(jīng);钤趹浤钸^去、迷戀過往的云煙,那我們的心就像吃了迷幻藥一樣,會處在不清醒的狀況下。
佛陀又告訴我們,如果心沒活在當(dāng)下,而一直憶念過去,或夢想未來;夢想下一刻會比現(xiàn)在更好、明天會比今天更好…,我們就是不清醒的。請問各位,你的每一個明天,可能比今天活得還喜悅嗎?相信會這樣的人不多。所以,用佛陀的眼光來看我們,只要我們的心念一落入憶念過去,夢想未來,就是不清醒的。當(dāng)我們夢想未來,就像有些國中生吸安非他命一樣,在他腦筋里產(chǎn)生孫悟空七十二變的幻影,所有幻化的影像,都在夢幻中生起短暫而虛假的快樂。請問,那種快樂是真實的嗎?是永恒的喜悅嗎?
我們跟佛陀學(xué)習(xí),就是要清清楚楚的知道,佛陀是透過禪定的功夫,而大開智慧成佛成道的。我們要做到跟佛陀一樣清醒,就必須修持禪法,按照佛陀修行成佛的途徑,一步一步地如實如法修持;這樣才有辦法把內(nèi)心的迷惑,一層一層的厘清,這樣心就不需要靠外在事物的麻醉才感到快樂。
我有個朋友跟兒子各自經(jīng)營一家公司,兩人都喜歡到卡拉OK、KTV去喝酒唱歌。很巧,父子都喜歡到同一家KTV去唱歌;更巧的是,兩人經(jīng)常坐在離得不遠(yuǎn)的地方喝酒。每當(dāng)兩人都喝得爛醉的時候,不是爸爸吃過「攤」,就是兒子搬過桌,兩人就聊起來,說來說去,父親不認(rèn)得兒子、兒子也不認(rèn)得父親。
父親問:「你貴姓?」
兒子說:「姓某某!
「啊!跟我同姓!垢赣H說。
兒子就反問了:「你住在那里?」
父親回答:「我住在忠孝東路四段、幾號、幾樓!
兒子一手拍著父親的肩膀說:「真巧!我也住在那一樓、那一號。」
父親就說:「既然這么巧,晚上我們就一起回家。」
結(jié)果,每次喝醉酒,兩人就結(jié)伴回家;氐郊,兒子醉得不省人事,不能進房間睡覺,在客廳就撂倒了。父親喝酒的經(jīng)驗多,「老神在在」,還會回房間睡覺。第二天早上,父親醒來,走進客廳要看報紙,看到兒子在客廳睡覺,就破口大罵:「年輕人睡得那么晚,還每天喝醉酒!咕桶褍鹤咏衅饋。兒子睜眼一看,原來是父親叫他,就一面走進房間,一面自言自語:「奇怪!昨天晚上喝醉一起回來的,不就是你?」
你看,父子兩人每天靠酒精來麻醉自己,以為很快樂,他們這種生活是清醒的嗎?所以,只要我們一再攀著感官的快樂,認(rèn)為這才是快樂的根源和依據(jù),就會像這對父子以喝酒麻醉自己,還自以為非?鞓芬粯。
假定我們要像諸佛菩薩一樣大徹大悟,成為覺悟的人,最起碼,我們先要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喚醒我們的真心,讓心清清楚楚的,F(xiàn)在,我們就隨著佛號,讓佛號引領(lǐng)我們跟諸佛菩薩一樣,分分秒秒喚醒自己的真心。(持佛號,繞佛行香)
覺知一切的言行
要像諸佛菩薩一樣成為覺悟的人,除了要分分秒秒喚醒自己的真心外,還要覺知,清楚自己的言行,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到底在做什么?假定沒具備這種清清楚楚的覺知,就無法成為覺悟的人。請問大家剛才在行香的時候,很清楚自己的每一個腳步嗎?清楚自己的腳提起來、放下去,每一步都很清楚!
當(dāng)腳放下去,腳底和地板完全接觸時,你有沒有清清楚楚地覺知,自己的腳和宇宙大地接觸,而讓你的心透過清清楚楚的覺知,進入宇宙大地?
現(xiàn)在,把眼睛閉著,慢慢坐下來,要清清楚楚自己的動作,身體是怎樣彎下去,坐下去,清楚嗎?坐下去的時候,是否清楚身體在動,腳在動?
眼睛閉著,把右手慢慢舉高,把你的心跟著手的動作慢慢舉起來。左手也慢慢舉起來,兩只手同時慢慢的放下來。從前,當(dāng)你的手在動時,你是不是也那么清楚手的移動?現(xiàn)在,你舉手的每一個過程都很清楚、心沒有紛亂、沒有想到別處,成佛的人,就是要有這種覺知心。
有位國中二年級的學(xué)生吸食安非他命,時常在學(xué)校跟人打架,他的父母每天打他,都沒效。去年他到禪蓬參加七天的禪修,回去后,竟然能很清楚的知道他自己在做什么。有一次下課,他的毒癮又生起,就在這時,他很清楚自己想沖出去買安非他命來吸;當(dāng)他沖出去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自己要跑去買安非他命的動作”很粗魯,因為在禪七時學(xué)到如何覺知自己的動作,所以馬上回頭,沒有去買。當(dāng)天回家,就請父親帶他去戒毒。
一個人能學(xué)習(xí)佛陀,覺知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心念,就能判別自己所做的事是對的、還是不對?這時,就能覺知自己的行為是假、還是真。你看,在禪七里只學(xué)到如何覺知自己的行為,他卻能將毒癮來及沖出去想吸毒時,看得清清楚楚,進而克服毒癮,不再繼續(xù)吸食安非他命。
要成為一個大覺悟的人,就要時時刻刻清楚自己的行為、言語,要覺知言行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這樣,才可能從昏迷不醒的狀況,轉(zhuǎn)變?yōu)榍迩宄挠X知。
有些小孩想偷拿父母的錢,向父母說謊;假定他有這種覺知的能力,當(dāng)他把抽屜打開,手要伸進去拿錢的時候,他就會很清楚地縮回他的手,而不會做出偷錢的越軌行為。
一個人在做壞事的時候,只要能清清楚楚的覺知自己的每一個動作、行為,這樣壞事就不會繼續(xù)做下去,壞習(xí)性也自然會拔除。因此若要成為覺悟的人,就一定要清清楚楚的覺知,這樣,才能分辨才不會繼續(xù)做惡。
觀照內(nèi)心的世界
讓你的心跟著你呼吸的空氣流動,你呼吸的空氣到那里,你的心就跟到那里;不要走在前面,也不要落在后面。你的心和呼吸的空氣流動是同步的,不超前也不落后。你慢慢看你的呼吸—不是用肉眼看,而是用心眼去看,看你內(nèi)心世界,這就叫「觀照」。觀照內(nèi)心感情的變化、觀照情緒的流動、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假定要學(xué)習(xí)觀照,就要先學(xué)習(xí)觀照自己的呼吸。你若能將呼吸看得清清楚楚,這樣不管在什么狀況下,不論在人多或安靜的地方,或在打坐的時候,你都一樣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這就是觀照。如果不會觀照,就沒辦法像諸佛菩薩一樣把真理認(rèn)出來。
以前,你曾經(jīng)聽過自己呼吸的聲音嗎?曾經(jīng)讓心跟呼吸同步進出嗎?可能你活了三~四十年,四~五十年,都不知道自己在呼吸。所以,看呼吸,就是學(xué)習(xí)諸佛菩薩觀照的起步方法。要成為大覺悟的人,就一定要透過禪法來訓(xùn)練心;能看出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才能真正找出真理。透過禪的修持,就能慢慢發(fā)覺到自己什么時候開始要生氣、要憂傷,也能發(fā)覺自己心里正在想什么,甚至連心的變化,都能了了分明。
有一位剛退伍的年輕人,還沒找到合適工作,就來參加禪七。一開始,他無法接受這種嚴(yán)格的修行方式,到第五天早上,我教他們朝山,他也不接受。我走到他身邊,輕輕地告訴他:「年輕人!你知不知道,你找工作,為什么老板都說你很優(yōu)秀,卻叫你回家等消息,但是一個禮拜、二個禮拜,你都等不到消息?因為大家看到你,都敬而遠(yuǎn)之,打發(fā)你走。」
因為他心中的怨氣,經(jīng)常流露到他的臉上和動作上。所以我告訴他:「你既然來參加禪七,何不照師父教的方法,完全接受?就算接受了而沒什么幫助,對你也沒損失,為什么不試試看?試了,你心中的云煙消散了,就能看出自己的內(nèi)心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后來,他很認(rèn)真的朝山,一直拜,拜到額頭流血,還沾著小碎石塊。從那天早上起,他很認(rèn)真學(xué)習(xí)。到第七天禪七結(jié)束,心得分享時他說:「我覺得很高興,在這七天里,我學(xué)到觀照自己內(nèi)心的變化,現(xiàn)在,只要心里開始生氣,就看得到;開始憤怒、埋怨,也看得到。因為看得到,竟然可以把這些負(fù)面的情緒,轉(zhuǎn)化為歡喜的。所以,能觀照自己內(nèi)心的世界,是很重要的!
假定有觀照能力,在能量要醞釀、要形成之前,就能看出能量要跑到那里去,這樣我們的脾氣就會愈來愈小、生氣的次數(shù)也愈來愈少、憤怒的時間也愈短。一個沒有觀照的能力,他就會時常生氣,要覺悟,就要有這種了了分明,禪的修持,就是修持這種了了分明的觀照能力。
顯露本有的心光
聽聞佛法、修持禪法,就是要來洗滌、掃除我們生生世世被三毒污染、無明覆蓋的心,讓它逐漸顯露出本具的心光。
具備穿透的能力
要覺悟,除了具備清醒的心、清清楚楚覺知的心、了了分明觀照的心以外,還要讓我們的心光能顯露出來,更重要的還要具有穿透的力量。
人往往只用肉眼看到有形象、有物質(zhì)、有表面的東西而已,而忽略了心也時常受到形象、物質(zhì)的蒙蔽而沒穿透能力,心不能穿透幻化、虛假的表面,進入事情的核心,去看事情的真相。所以,透過禪的修持,就是使心有穿透能力。
蘇東坡是一位相當(dāng)有禪定功夫的大詩人。有一天,他問佛印禪師:「你看,我坐在這里像什么?」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固K東坡又問:「你看我像一尊佛,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嗎?」禪師回答:「不知道。」蘇東坡說:「我看你像一堆牛糞!
蘇東坡這么有修行的人,都沒穿透能力,他的心眼被牛糞涂滿了,所以看出去的事相就像牛糞。一個人的心眼被什么蒙蔽了,他看到的事相便是什么!就像我們看某人不順眼,他一樣也看我們不順眼。因為我們都戴著有色的眼鏡去看人。所以,透過禪的修持,就是要使我們像諸佛菩薩一樣,具有清凈的穿透能力。
佛陀成佛后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相。」因為他看得很清楚,每一個眾生的心性都是清凈的,完全和佛陀一樣。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事情,能深入而穿透外表,進入它的核心和實相?或是只看到表面?假定沒穿透能力,經(jīng)常只看到外表,就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煩惱和痛苦。有種種的煩惱和痛苦,就不能成為一個覺悟的人。
未死之前了生死
要成為覺悟的人,最起碼要經(jīng)過禪的修持,具備喚醒昏睡的真心、覺知一切言行、觀照內(nèi)心的世界、顯露本具的心光、穿透的能力,有這五種能力,才能稱作是覺悟的人。佛陀出生在這個世間、結(jié)婚生子生活在這個世間、修行在這個世間、成佛在這個世間,就是在教我們:我們過去生雖然迷迷糊糊,來到這一期生命,在學(xué)佛法以前,也是迷迷糊糊的,但是這些都沒關(guān)系,只要這一期生命結(jié)束之前能覺悟,就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死后要去那里。死,只不過是要回到我們來自的地方而已,死并不是結(jié)束。死,只不過是這一期生命中,生和死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欠缺生、死任何一部份,就不能構(gòu)成完整的生命。所以,從生到死才是我們這一期生命的整體。
現(xiàn)在,我們透過禪的修持,自然就能具備這五種能力,現(xiàn)世就能覺悟,不必等死了以后才覺悟;更不必等到八苦交煎、死到臨頭時才想到要修行,那時就比較不容易修行和覺悟了。佛陀示現(xiàn)在人間,成道在人間,就是教我們在這期生命未結(jié)束前接受禪的修持,讓自己具備這五種能力成為覺悟的人。能這樣,在死之前就已經(jīng)覺悟,對死,還有什么恐懼、好煩惱?因為透過禪的修持,你已經(jīng)在未死之前,就體驗到死后的寧靜、知道死后要去的地方,自然視死如歸。
所以,要讓自己在這期生命結(jié)束前,就能夠「去時覺」,在去之前就已經(jīng)覺悟,只有透過禪的修持,才能讓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一步步具備這五種能力,這樣,便能成為一個覺悟的人。
一個覺悟的人,不管什么時候,心都能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出清涼、喜悅、慈悲的法水。這時,就不必怕死后要去那里,也不必怕死后什么都沒有,更不必怕死后還會不會受苦受難。當(dāng)然,要拋掉對死亡的恐懼、害怕,一定要透過禪的修持,才能達到這個目標(biāo)。
要去之前先開悟
「行香」,行是走路,香是表示一支香燒完的時間。從前的修行有坐香、行香,坐香是打坐的時間,行香是走路的時間。坐香和行香,表示靜和動,都是修行的方法。古人打坐,坐一支香平均約四十五分鐘到一個小時,因為從前沒有時鐘,才用燒香代替。
透過禪的修持,我們就能在這期生命結(jié)束前,和諸佛菩薩一樣,成為徹底覺悟的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得喜悅,就能真正將內(nèi)心的煩惱和痛苦全部拋掉。透過禪修,就是使我們像倒墨水瓶一樣,一次就把墨水倒干凈、把墨水瓶洗干凈,再放入干凈的水。假定我們的心不能這樣一次就倒干凈、洗干凈,還要找借口原諒自己,就會像倒墨水瓶,一天倒1%的墨水,又加入1%的清水,這樣,這瓶墨水要到什么時候才能變干凈呢?
要成為一個徹底覺悟的人,只有透過禪修,在漸修的過程中達到一個點,就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能超越。超越才能頓悟;才能把墨水瓶一次倒干凈。不要舍不得,也不要找借口。
寒暑假到如來禪蓬參加禪修的人,從小學(xué)生到大學(xué)生都有。每次禪修的報名,都是在二個月前就額滿了,那些學(xué)過再回來參加的學(xué)生,沒有超過百分之十五,大部分是舊生家長介紹來報名。我曾問一位家長:「奇怪!你兒子不來,為什么帶鄰居的小孩來?」他左右看一看,不敢說,等鄰居去填表了,他才說:「師父啊!我跟你說:我的兒子沒有那么壞,隔壁的小孩子比較壞,所以介紹他來修!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找借口來原諒自己。當(dāng)兒子跟父母說:「打坐很苦,像針在刺,像在地獄里。」父母馬上說:「真的那么痛苦?其實你也沒那么壞,就不要去了!讓隔壁那個壞孩子先去!刮覀兊男木褪沁@樣,常常原諒自己:我沒那么壞,是那個人那么壞,先來害我,我只不過是不時詛咒他,讓他早點死而已!就是這樣,找借口原諒自己。
透過禪的修持,是要我們不要找任何借口來原諒自己。這樣,我們才能精進,真正拋掉對死亡的害怕、恐懼。我常常和年輕人說死亡,他們都覺得死亡太遙遠(yuǎn)了,還輪不到他,有什么好怕的?假定有一天,醫(yī)生說你得了癌癥,只剩三個月可活。想想,這三個月你要作什么?在家流淚?結(jié)果,流淚太多,還沒死于癌癥,就先失明了!或煩惱得吃不下飯,一吃胃就痛,結(jié)果,還沒死于癌癥,卻先得了胃病。所以不要嘴硬,說自己對死亡都沒恐懼,那一天宣布你要去了,看你會不會恐懼?
今天,我們能出生為人,有那么大的福報,又有慧根來聽聞佛法,能學(xué)到正確的修持方法,就要好好把握生命,好好修行。在這一期生命未結(jié)束之前,得到大開悟。這樣,無論什么時候要「去」,都不必害怕、不必?zé)⿶。所以今天講的「去時覺」,就是去之前要先開悟,這樣,就不會害怕什么時候會死,連什么時候死也都不要緊了。
- 上一篇:調(diào)柔身心的訣竅—放松
- 下一篇:狗子與佛性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