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念?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什么是系念?系念彼此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一) “系念”的范疇

  關(guān)于系念,也就是把心掛在一個地方。就像天如惟則禪師教他母親的系念法門,把心掛在西方極樂世界上。有些人身體太差,念佛也念不動,也念不久,這樣的人,把心掛在西方極樂世界就行了,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的時候,不要忘記。

  系念法門的特點,就是時刻掛在心上,不管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把想念極樂世界的事放在心上,動靜閑忙都不能忘;如果你真的覺得往生西方是你最大的一件事,你就自然總能掛在心頭,這個是不妨礙你做世間的事情的。

  如果我們世間的人有要緊事牽掛著,他哪怕是說話、上班、開會時,他那件要緊事總是在他心頭,就算是睡覺中忘了,一醒來自然又馬上就想起,總是想,總是想,揮都揮不去的。

  或者,就像世間父母離婚以后,他們的小孩子想媽媽一樣的,邊吃飯邊掉眼淚,乃至睡覺的時候也掉著眼淚,做夢也是夢到媽媽,這個就是一種系念。就是像這樣的想念,你讓他不去想,也是做不到的。不要忘記,隨時都想起來,這就是系念。

  世間人對暫時沒有意義的事情,都能念念不忘,想放都放不下,他們不用勉強,尚且就能做到這一點;那如果我們轉(zhuǎn)一個念,去專想一件對今生來世乃至未來無量世最有意義的往生大事,把它刻意造作成正念并得堅固不忘,又怎么會做不到呢?

  而這一大愿里面的系念范圍應(yīng)該是很廣的,念佛名號,乃至任何的凈土法門修法都可以叫作系念。所以這里的系念不一定解釋成天如惟則禪師的系念法門。

(二)以《念佛圓通章》來解釋

  系念或者憶念,我們可以用《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去解釋。

  《念佛圓通章》里面說:“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就好像兩個人,甲憶念乙,但乙不憶念甲;兩個人中只有一個在那里憶念,另一個不憶念,根本不想對方。這樣子話,“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碰到了跟沒碰到一樣,不會認(rèn)識的。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果兩個人都能互相去憶念對方,這樣二人相憶,“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秷A通章》說得非常清楚,如果兩個人互相憶念,乃至于死了之后,將來他們也會碰到一起的;這個道理說得是非常透徹的,以這個比喻就能說明念佛法門的殊勝。念佛為什么能夠往生?為什么阿彌陀佛能夠來接引我們?就很容易明白了。

  兩個人能夠互相憶念、時時都不忘失,這個心力是不可思議的;只要兩個人時時互相思念,就會產(chǎn)生感應(yīng),這是必然的道理,不說佛法,就是世間上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事跡。

(三)物理學(xué)上的發(fā)現(xiàn)

  比如現(xiàn)代物理學(xué)上的一個發(fā)現(xiàn),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一般要經(jīng)過多少萬億的光年——光的速度是極快的,但因為宇宙太大了,還是要多少萬億光年才能從這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但是宇宙兩端有兩個構(gòu)造極為相似的物質(zhì),雖然相距遠(yuǎn)遠(yuǎn)超過百千億光年,但這兩個物質(zhì),宇宙這一端的這個物質(zhì)發(fā)出的信息到那一端沒必要多少億光年,一剎那,當(dāng)下,那一邊就收到,這個是物理學(xué)上的發(fā)現(xiàn),相當(dāng)于我們佛法說的心力不可思議。所以兩個人如果互相憶念,這個人想著對方,對方也想著他,當(dāng)下心電就會感應(yīng),一剎那就能感應(yīng)到。

(四)三蘇三袁的公案

  袁宏道在西方跟他弟弟袁中道說,他們兩兄弟自空王劫來互為兄弟。三蘇以及三袁(宋代三蘇轉(zhuǎn)世為明代三袁)他們的感情,特別他們前世蘇軾跟蘇轍的時候,兩兄弟的感情是非常好的;我們從蘇軾的書信、詩文上也能看出來,兩個人經(jīng)常思念著對方,感情非常好?偸腔ハ嗨寄钪鴮Ψ剑钥胀踅賮砘樾值——空王劫是最初最早的一尊佛的時候,一直到現(xiàn)在,還作兄弟,這個是不可思議的。

  互相憶念,就從來不遠(yuǎn)離,可見《圓通章》里講的是非常重要的,讓我們可以了知念佛法門的道理所在。

(五)聊齋志異的公案

  還有一個公案,是《聊齋志異》里面的一個故事——其實《聊齋》并不全是空談,而是蒲松齡對當(dāng)時因果報應(yīng)的一些記載。比如,其中一篇《蓮香》,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有一個書生碰到了一個狐仙和一個鬼,這兩位都成了他的夫人。由于鬼不能與人長期住在一起,所以后來鬼夫人遇到外面一家有個死掉的少女,她就直接過去,附在那個人的身體上,死掉的少女馬上就活過來了。

  但她只記得前生做鬼之事,所以她照鏡子的時候嚇一跳,因為她知道自己原來的長相,而現(xiàn)在換了一個身體,一照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的相貌沒有原來好看,因為身體太難看了,她覺得無法再去見原來的丈夫,就不想活了。于是就七天不吃不喝。

  七天她醒來后,餓得不行還是吃了飯。數(shù)日后她的皮膚全部發(fā)癢掉落,身體也瘦了許多,原來穿不進(jìn)去的鞋子也能穿進(jìn)去了,乃至相貌也變了,變成原來很漂亮的相貌。所謂相由心生,靠她自己極強的心力,相貌竟然可以馬上轉(zhuǎn)變。當(dāng)然后來她母親不得不隨她的意愿,嫁給前世的丈夫。

  這個書生另外一個狐仙夫人,給他生了兒子之后突然暴病,知道自己要死了,也是舍不得她的丈夫,她就想學(xué)鬼夫人。她臨終的時候?qū)λ煞蛑v,十年之后你我再聚,你一定要記得再來找我。

  后來十年之后,他家門口來了一個老太婆帶著一個女孩子,正好這樣因緣就碰上了;十年之后他們?nèi)讼喾辏苍捛吧,悲喜交加?/p>

  到了下一世還能相聚,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兩個人相互憶念對方,不會忘記對方,所以到了下一世還能碰到一起。因為時間關(guān)系,這個公案只能大約介紹一下。

  《聊齋志異》這個故事其實已經(jīng)非常形象地介紹了《圓通章》里“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這個道理:如果兩人互相憶念對方,那就從生至生,一生一生都不會忘記對方,不會遠(yuǎn)離對方。這就說明了心力的不可思議。

  下面《圓通章》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yuǎn)。”佛是永遠(yuǎn)憶念著眾生的,這個我們不用擔(dān)心。我們往生不了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做為眾生,就像兒子忘了母親一樣;你如果憶念母親,不要忘記,那母子就不會違遠(yuǎn),自然就能相聚到一起。

  這個比喻雖然很形象、很淺顯,但其實有甚深的道理在里面。跟這個一樣的,我們?nèi)绻ツ罘,能憶念諸佛,憶念阿彌陀佛,就一定能機感相應(yīng),阿彌陀佛必然會來接引我們。

  以上是根據(jù)《圓通章》的經(jīng)文并結(jié)合世間公案講了憶念、系念的道理。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