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

  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

  阿彌陀佛的教法是他力回向,這只要我們好好的探討《觀經(jīng)》韋提希夫人見佛的狀況,我們就能知道。原來韋提希夫人,她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見了阿彌陀佛,見了凈土世界,都是佛力的加持。如果說見了佛菩薩都要仰仗佛力,見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要仰仗佛力,那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要仰仗佛力,對不對?當然。

  唐譯《無量壽經(jīng)》,就是《大寶積經(jīng)•無量壽如來會》,這一首偈頌法語,講得實在太好了,把阿彌陀佛要當眾生的大施主涵義講出來,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請大家跟著師父來念一遍。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你能不能從這一首偈頌法語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心?如果能,你心里一定會安心念佛

  阿彌陀佛慈悲的佛心,就是要當眾生的大施主,經(jīng)常的要對十方眾生行施,救度眾生回歸凈土,就是把名號的功德布施給眾生。猶如父母養(yǎng)育照顧子女,就是父母把愛心布施給子女。一樣的道理。你們當父母的,愛不愛自己的子女?當然愛。有時候可以為子女犧牲生命,都在所不辭。父母的愛心確實非常的偉大。佛菩薩的愛心,就是父母愛心升華到無窮盡,這就是佛菩薩的慈悲。父母疼愛子女有沒有條件?當然沒有條件。佛菩薩慈悲眾生,當然也不會有條件。所以阿彌陀佛要做眾生的大施主,經(jīng)常行施十方眾生。

  “廣濟貧窮免諸苦”,廣大普遍的救濟貧窮苦難的眾生,免除一切痛苦。因為阿彌陀佛證悟法性,把所有一切眾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所以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如果全天下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親人,當他們生病受苦,你會不會擔心?會。因為是自己的親人,所以你對你的親人有這一份關心,對全天下的一切眾生有沒有這一份關心?有!那你的心就跟佛菩薩一樣。學佛就是學佛菩薩的慈悲心。

  通常我們對自己的親人會很關心,對外人我們就會漠不關心。我在臺灣看到新聞報導,有一個騎摩托車的騎士,讓卡車撞倒了,受傷躺在路旁邊,沒有人去幫他,F(xiàn)在只要發(fā)生交通事故,一般人都不敢靠近,去幫忙受傷的人,為什么?怕讓他誤會是自己把他撞傷的。有時候好人難做,所以人情變得很冷漠。甚至有人看到發(fā)生車禍是這樣子的情形:開車把人撞倒了,撞成重傷,駕駛的司機為了避免麻煩,干脆再倒車壓過去,把他壓死。確實有這樣的情形。路人沒有人敢去幫忙。人情冷漠到這樣的程度,這就是凡夫每個人都為自己想,從來不會為別人想。佛菩薩剛好相反,處處為別人設想。

  “利益世間使安樂”,阿彌陀佛要讓世間的一切眾生得到安穩(wěn)快樂。如果別人的痛苦,你會想盡各種辦法幫助他,使他過著安穩(wěn)快樂的生活,那你的心就是跟佛菩薩一樣。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一尊佛。

  “不成救世之法王”,誓不成佛。法王就是于法自在。佛就是對世間法、佛法都已經(jīng)通達的人,非常的自在。阿彌陀佛要成為眾生的救世主,要成為眾生的大施主。我們今天已經(jīng)遇到了阿彌陀佛,我們還不敢把身心交付給阿彌陀佛嗎?我們?nèi)绻麑Π浲臃鹆私饬?我們就會非常的放心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就像一位慈父,對于孩子非常的呵護;阿彌陀佛就像一位良醫(yī),對于病患非常的照顧。我們了解阿彌陀佛的心,內(nèi)心當然安穩(wěn)的念佛。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凈土。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