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明」與「老實」

  「未明」與「老實」

  衍慈法師

  「未明」與「老實」這兩個詞,表面看來好像拉不上關系。所謂「未明」者,是對某個問題,某樣事件,未能明白,可能明了一點,明了一半,或明白了九成,就以為自己全部明了。若然對事情未明,或只能掌握片面,只要有一面仍然未明,做起事來,那會把事情辦好?佛法說破無明,無明就是對「事」和「理」不明,執(zhí)事或執(zhí)理,甚至事理混為一談,這都是對佛法未明。如有些佛教徒,于待人處世,依舊一樣執(zhí)?,其實他們根本就是「未明」佛法,為什么?佛教重于實行!

  為了與大眾分享「未明」與「老實」這四個字的含意,不妨舉幾個生活片段來說明之。

  有一次,一位信眾來問我,不知是甚么緣故,整天都很煩惱?匆娚磉呉磺腥、一切事,都樣樣不順眼,明知這些都是分別執(zhí)?,不能依靠,想的都是垃圾,用了很多方法來去掉煩惱,但都沒有用,不論看經、念佛、念咒打坐等等方法都試過了,并未能解決這些煩惱。于是我說:當然啦,因?你未明,對佛法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所以你不能解脫煩惱。他反應很快,又說:一切煩惱都從我的分別心,計較執(zhí)著而來,對任何事不執(zhí)著就可以解脫啦。全部道理我都懂,?何還說我未明?靜了一陣子,我又說:你仍然未明,我便走開了。

  過了幾天,這個信眾又來跟我說,我已意會到師父所講的話,「未明」的道理,那就是很多時,事情都未曾明白,下意識已在告訴自己,我明白了!其實當時只執(zhí)?表面的道理,以我為知。佛弟子,用真心與大眾相處,不會去假設、不會去分別計較,不會去量度得與失,為此,漸漸學習菩薩的行,破一分無明,見一分佛性,佛性就是真心,這是佛法最究竟的根本。

  以上所說,如果仍舊「未明」,哪要怎么辦呢?那就要好好學習「老實」兩個字,在修行的過程中,「老實」非常重要,知道自己有缺點,便要謙下,不要以?自己甚么都明白了,老老實實承認自己之缺點,多親近善知識,用心聆聽善知識之教導,依教奉行。聽經、聞法,如果不知道落實去行,這明了都是世智辦聰,只是把個我字越放越大,忽略了原有的自性光明,如日全蝕時,太陽之光,全部被自我、自大遮蓋著,全是黑暗,光明那能顯現出來呢。

  未學佛之前是「未明」,因為沒有佛法,不識因果,不斷造業(yè);學佛之后,應該明白宇宙之奧秘,學習「老實」,腳踏實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改過自新,恢復清凈,如印光大師教導我們要?老實念佛?一樣,用個真心,把心專注在佛號上,沒有人我是非,外息諸緣,內行老實,做個真名符其實的佛弟子,那么終有一天,光明現前。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