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茶 > 綠茶 >

普陀佛茶屬于什么茶?普陀山佛茶的來歷與特點

  普陀佛茶,屬于半烘炒綠茶,產(chǎn)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上,主產(chǎn)于普陀山的佛頂山區(qū),因曾是寺僧祭拜敬客之物,故稱為“佛茶”,又名“佛頂云霧”。佛茶外形卷曲,似圓非圓,似眉非眉,近似蝌蚪之狀,茸毫披露,色澤鵝黃,湯色嫩黃,湯內(nèi)混有較多茸毛和細(xì)小的芽尖,香氣嫩香,滋味濃醇,葉底嫩勻,在諸多名茶中獨樹風(fēng)格。如雨前采葉,以普陀山泉水、仙人井水沖飲,可治肺癰、血痢。因此深受國內(nèi)外游客喜愛。

普陀佛茶屬于什么茶?普陀山佛茶的來歷與特點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灣外的舟山市普陀區(qū),孤懸海中。舟山群島由三百多個大小島嶼構(gòu)成,最大的舟山島,周圍一百七十多里,形如覆舟,故稱舟山。唐以前,普陀山曾是道人煉丹之地,唐代,佛教傳入本山,普陀山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并稱為“佛教四大名山”,有“海天佛國”之稱,被奉為觀世音菩薩應(yīng)化道埸。

  普陀山分為前后兩山,前山以普濟寺為中心,后山以法雨寺為中心。境內(nèi)土石相參,寺庵密布,樹茂茶香,山水云霧,相映成趣。普陀佛茶主產(chǎn)于普陀山的佛頂山區(qū),這里地處于中國東海之濱的東端,海拔300米左右,由于土壤肥沃,山林茂盛,云霧繚繞,雨量充沛,空氣濕潤,氣溫平穩(wěn),給茶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

  普陀山產(chǎn)茶始于唐代,初興于宋代,彰顯于明代,清代成為貢茶。歷史上的普陀山佛茶形似蝌蚪,珍貴異常,專供觀音菩薩,即使是少數(shù)高僧,也難以享用,民間就更難得了。明代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中有記:“普陀老僧貽余小白巖茶一裹,葉有白茸,渝之無色,徐飲,覺涼透心腑。贈云,本巖多止五六斤,專供大士,僧得啜者寡矣。”說明普陀佛茶,連和尚也大多不能享用,足見其珍貴之處。

普陀佛茶屬于什么茶?普陀山佛茶的來歷與特點

  普陀山的一草一木,大多與佛相關(guān),普陀佛茶當(dāng)然也與“佛國”相關(guān)。普陀山人文景觀頗多,寺院、庵堂、茅棚就達數(shù)百處,其中以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為最。普陀山僧侶歷來崇尚茶禪一味,唐開始,普濟寺和其他寺院的僧侶一道,種茶制茶,世稱普陀佛茶,巳承傳千余年。

  普陀山土地,以往大都?xì)w寺庵所有,從事茶葉生產(chǎn)的多為僧侶,他們利用寺院周圍山地,零星栽植荼樹。山上腐植質(zhì)豐富,土厚地肥,林木繁茂,日照稀疏,海霧彌漫,晝夜溫差懸殊,因此,茶樹植株高大;加以一年只采一季春茶,夏、秋兩季茶樹蓄精養(yǎng)銳,每年谷雨前后,芽舒葉展,伸長迅速,真有“一夜風(fēng)吹一寸長”之勢。

  當(dāng)時佛茶的采制與全國其他佛地相似,鮮葉采摘不甚幼嫩,認(rèn)為芽葉初萌而味欠足,當(dāng)然也不甚粗老,為鮮葉過老而味欠鮮爽。近年來,普陀佛茶的采制方法有了改變。每年清明后三四天開始采制。鮮葉為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芽梢,略加攤放,經(jīng)殺青、揉捻、搓團起毛、千燥等工序制成。制法略似洞庭碧螺春,成茶品質(zhì)亦與碧螺春略同。制成的茶具有獨特的外形特征,似圓非圓、似條非條,既不同于珠茶,也不同于眉茶,形似蝌蚪,因此也稱為“鳳尾”。

  據(jù)說,用普陀山上的神水、仙人井水沏佛茶,可治病。清乾隆《浙江通志》引《定?h志》載:“定海之茶,多山谷野產(chǎn),又不善制,故香味不及園茶之美。五月時重抽者曰二烏,苦澀不堪。產(chǎn)桃花山者佳,普陀山者可愈肺癰血痢,然亦不甚多得。”關(guān)于仙人井,還流傳著一段神仙傳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