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僧行腳是怎么來的?行腳的意義

明海法師:禪僧行腳是怎么來的?行腳的意義

禪僧行腳是怎么來的?

  在中國歷史上,禪僧行腳是有非常悠久的傳統(tǒng)的。古代中國寺院有講寺、律寺、禪寺,一般地說,講寺、律寺這些寺院的生活是相對穩(wěn)定的,只有在唐朝以后勃興的禪寺,禪僧行腳才是真正蔚然成風(fēng),而且是每一個禪僧修行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想象,在古代中國,雖然交通工具不太發(fā)達(dá),但是中國公路的大致路線還是具備的,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官道、有驛站,而行腳的禪僧還不僅僅在官道、驛站和一馬平川上行走,也有很多時候是披荊斬棘,在深山老林里行走,到那里去拜訪修行人,尋找或開辟新的修行道場。

  禪僧的這種行腳生活,從印度佛教來講有它的淵源。我們知道《華嚴(yán)經(jīng)》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經(jīng)里講,善財童子發(fā)起菩提心時,文殊師利菩薩告訴他:“你僅僅發(fā)起菩提心還是不夠的,你對這個世界上法的差別相還沒有通達(dá),很多差別智還沒有學(xué)會。所以你應(yīng)該到各地去廣參博學(xué),請教那些修行的菩薩們。”這樣善財童子就離開了文殊菩薩。他向南邊行,經(jīng)過110個城市,拜訪了53位修行人。在他所拜訪的53位修行人里,有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沙彌,也有在家人,如國王、做生意的長者,甚至還有妓女,各種各樣的修行人。當(dāng)他五十三參結(jié)束的時候,最后來到彌勒菩薩的面前,登上彌勒樓閣,成為一個通達(dá)華嚴(yán)境界的大菩薩。所以佛教里有一個詞叫“百城煙水”,指的就是善財童子經(jīng)過一百多個城市去參訪善知識,這個故事成為佛教里廣參博學(xué)的一個典范故事。

  在印度,出家人的生活更有行腳僧的特色。印度的季節(jié)比我們中國的中原要單純一點,一年大概是三個季節(jié)。雨季出家人會結(jié)夏安居,在一個寺院、在居士供養(yǎng)的一個道場安住,其他的時間就會游行教化,帶著自己簡單的行囊、衣缽,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在印度傳統(tǒng)的比丘修行生活里面,有一種最艱苦的修行就是頭陀行。頭陀行就是把物質(zhì)生活降低到最低極限,而頭陀的最大特點就是到各地云游,沒有固定的居處——即使在一棵樹下也不會連著住兩個晚上,他住一個晚上就會離開那棵樹,換一個地方。這是為了在這種居無定所的修行生活里,培養(yǎng)心靈的力量,直至道業(yè)成就。

  佛教傳到中國以后,一開始的時候,出家人的生活也是居無定所。禪宗是在南北朝的時候由達(dá)摩祖師傳到中國來的。他從印度坐船來到廣州番禺,后來在建業(yè)[今南京]和梁武帝討論修行,不太投機,又到現(xiàn)在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在那里靜坐九年。此后得到一個傳法弟子,就是歷史上的二祖慧可。達(dá)摩祖師以后的這幾代祖師,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一直到四祖道信,他們的生活都是居無定所,即使在寺院,住的時間也不長,而且有的時候這些祖師還會到街上、人多的地方混跡于人群。

  二祖慧可的道場在中國南北都有。河北邯鄲成安縣有一個元符寺,在安徽有二祖寺,都是二祖住過的地方。從河北到安徽,距離也是很長的,說明他那時候的生活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

  六祖以后,禪宗在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禪寺越來越多。在水邊林下修行傳法的禪師也越來越多。六祖以后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禪師,一位叫馬祖道一,他在江西洪州[現(xiàn)在的南昌],《滕王閣序》言“洪州新府”,就是南昌。另外有一位叫石頭希遷,在現(xiàn)在湖南的南岳。這兩位在當(dāng)時的佛教界是最有影響力、最有威望的禪師,所有修行的禪僧都會去向他們討教,不是去江西就是去湖南,或者在江西和湖南之間跑來跑去,后來就稱之為“跑江湖”。我們現(xiàn)在民間口語里的“跑江湖”,就是從禪宗這里來的,不過后來成為對社會上的三教九流為了糊口而到處奔波的生活狀況的一個概括和描繪,這是后話。

  我們看歷史上的禪師,比如我們所在的趙縣柏林禪寺,舍利塔的塔主趙州禪師,他是80歲時才在柏林寺[那時叫觀音院]住下來的。80歲以前,他都是在南北各地行腳。從他的語錄里我們可以看出來,他拜訪過全國幾乎所有的禪寺、禪師,他的足跡遍布中國南北的各地叢林,乃至于深山老林里的那些“草庵”[那時候修行人在深山老林里搭一個草棚子,叫“草庵”]。趙州禪師十幾歲就出家,在安徽的池州[現(xiàn)在的池陽],離九華山不太遠(yuǎn),年輕時就在南泉普愿禪師的座下悟明心地,在其門下住了一些年頭。普愿禪師去世以后,他開始行腳,一直到80歲。這中間的時間,相當(dāng)于有的人一生的光陰。80歲開始在柏林寺住,一直住了40年,到120歲才去世。據(jù)說趙州禪師上五臺山就上過九次,古代到五臺山要走靈壽、阜平,是走山間小路,那困難比今天不知要大多少倍,可是他一生去過九次。宋朝的大居士張商英寫了一首詩,講趙州禪師的修行:“趙州八十猶行腳”,80歲還在各地參訪;“只為心頭未悄然”,為什么呢?因為他心里還有一些疑惑,沒有徹底放下。“及至歸來無一事”,最后到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本來沒有什么,沒有什么疑惑,也沒有什么問題,什么都沒有;“始知空費草鞋錢”,才發(fā)現(xiàn)參訪幾十年走壞了很多草鞋,白白地浪費了草鞋錢——實際上這個錢是不會白費的,不經(jīng)過這個過程,也不會發(fā)現(xiàn)無一事,也到不了這個境界。

  歷史上行腳修行的禪師是非常多的,到近代,這種傳統(tǒng)依然還在延續(xù)。比如我們的虛云老和尚,他一生走遍中國南北,曾經(jīng)從浙江的普陀山三步一拜到山西的五臺山,開悟以后住在終南山,后又離開終南山到四川、云南、西藏、尼泊爾、印度、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些地方,福建、廣東,他也都走過。在虛云老和尚的年譜里,他自述了行腳的種種艱辛和他內(nèi)心的體驗。他那時候行腳的艱辛不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能想象的,而且奇怪的是,在行腳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在我們看來是與他過不去的事,中間特別不順利,比如說過河的時候,要上船,他靠后,讓別人先上,輪到他要上時,跳板突然翻了,把他翻到水里去了。在水里,他抓住船梆子,因為船上坐滿了人,他又不敢動,一動,船就會翻掉,所以他就泡在河里過去了。上岸以后,身上全濕透了,又是冬天,他跑到一個寺院去掛單。寺院偏偏不收,天也黑了,他只好找了一個戲臺,在上面鋪了些濕草,過了一夜。這樣的經(jīng)歷在他的行腳生涯中經(jīng)常遇到。他在年譜中說到,他走過了很多山水,外面的境界在不斷地變化,但是他自己的內(nèi)心卻越來越清明,內(nèi)心的覺受越來越堅固。

  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還有一位以行腳著稱的在家居士。他叫高鶴年,江蘇人,家里很有錢,他學(xué)佛以后,變賣家產(chǎn),把家產(chǎn)、錢和時間基本都用在行腳上。他走了35年,游歷了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名剎古寺,參訪過他那個時代許多的高僧大德,如虛云老和尚、印光大師、大定禪師、智純禪師、赤山法忍禪師、月霞大師等。他到過終南山,上過峨眉山,去過五臺山,普陀山、南岳等更不在話下,最后寫了一本《名山游訪記》,里面有非常豐富的史料,記敘了當(dāng)時中國佛教界的情況,特別是在深山老林里修行的那些大德的風(fēng)范。當(dāng)然書中也描繪了他在參訪過程中的種種體驗。

行腳的意義

  這么多的大德都熱衷于行腳,那么行腳對于我們的修行和生活有什么意義呢?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一般都有一個家,我們內(nèi)心的穩(wěn)定感是與我們的家分不開的。家庭給我們提供了住宿和飲食的保障,家人給我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慰藉,這一切都使我們普通人身心平衡和穩(wěn)定,F(xiàn)代通訊手段便捷,即使我們今天出門旅游,走到天涯海角,走到國外,走到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深山老林里面,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固定電話、手機、視頻等方式和家里人聯(lián)系。在遙遠(yuǎn)的地方,想起還有家,家里人在等我,不管在外面多苦,心里都還有一份安定感,也覺得有一條退路,這是我們普通人對于家的感受。但是對修行人來說,他要讓自己的身心完全獨立起來,讓他的心擺脫對外在事物的依賴,對名譽、對社會地位的依賴,對一個固定居所的依賴,對一個固定人際關(guān)系的依賴等等。只要我們內(nèi)心還存在對這些東西的依賴,就說明我們的心還沒有真正地獨立,還是脆弱的、有漏洞的。在茫茫的大地上,在這青青的山里面,有時候杳無人跡,一個人在那里行走,沒有人認(rèn)識你,也沒有任何包裝,你就是遞名片也沒有人曉得你,在此過程中,你會遇到來自外界的認(rèn)同或否定,遭到打擊乃至傷害,隨著閱歷的增多,修行人的身心會變得越來越堅強。當(dāng)他的身心完全獨立了,他在行腳時的那種自在灑脫的境界,就不是我們普通人所能領(lǐng)略的了。古人也有很多優(yōu)美的言辭描寫他們行腳生涯的這種美好與自在,比如傍晚一個人走在山里面,他們說“杖挑明月,衣惹煙霞”。古代禪僧的行囊非常簡單,他們背著一個藤架[藤條做的背架],背架上面有坐墊、蒲團(tuán),有簡單的行李,打成一個包,有的還會帶著一個禪杖。在路上走著走著,天漸漸黑了,禪杖便把明月也挑著,挑著明月在走;“衣惹煙霞”,衲衣所撫之處煙霞升起。這樣的描述,相信會惹起我們很多人對行腳生涯的向往。

  行腳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使我們的身心擺脫對外在事物的依賴,F(xiàn)在我們這一生一世的家呢,都是階段性的,總有一天我們要離開它。實際上人從過去到現(xiàn)在、到未來,從小到大、到老,一直就在旅途之中,就在行腳之中,你愿意要行腳,不愿意也要行腳,從來沒有停止過。直到我們死了以后,按照佛教的中陰救脫法講,人死了以后,他的意識有一個階段將會經(jīng)歷一個過程,像風(fēng)中的樹葉一樣飄搖不已,不能自主,完全裸露在外相的誘惑和自己雜念的沖擊之下,但是我想那些通過行腳的磨煉內(nèi)心已經(jīng)獲得獨立與自由的禪僧,當(dāng)他的意識進(jìn)入那種狀態(tài)時,他應(yīng)該一點兒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他生前一直就處于那種狀態(tài)下,認(rèn)同那種狀態(tài),所以那時他一定能夠自主。

  我有一次重感冒的時候,在做夢時感受到臨終的意識狀態(tài),漂泊無依。我夢見跟著很多人在一個陰雨連綿的天氣里趕路。莫名其妙地,大家都沒有念頭、沒有意識,像被風(fēng)吹著一樣往前趕,像部隊行軍一樣身不由己地往前走,很恐怖。當(dāng)時我動了一個念頭:“不對,這不是我的同伴!”我就念了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就從那個境界里出來了。人的意識遲早要經(jīng)過這個中陰過程,所以我們應(yīng)及早有所訓(xùn)練。

  對禪僧來說,行腳還有很多其他意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到各地去拜訪修行人。禪宗修行到最后,是以心印心,因為開悟以后的境界是很難用語言文字表達(dá)出來的,所以他一定要去拜訪那些認(rèn)為自己也開悟了的人,互相切磋一下,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我感受到的是什么,以此來辨別真假,互相取長補短,這個也很重要。

  還有一點就是,禪僧們行腳的時候,外面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是檢驗他修行是否到家的試金石。有時我們在禪堂里,風(fēng)和日麗,衣食有保障,一切都很舒適,你得到一個很好的感受,你以為是開悟吧,但是你把這個感受拿到狂風(fēng)暴雨里去檢驗一下,拿到生活沒有保障、身心不斷受到外界考驗的情況下去檢驗一下,才發(fā)現(xiàn)在禪堂里禪坐得到的那一點覺受是非常不夠、非常淺薄的,是一棵非常嫩的芽,而這棵嫩芽你要養(yǎng)護(hù)它,然后在大風(fēng)大雨中去磨煉它,這也是行腳生涯的一個很重要的意義。

  摘自:明海法師(2003年7月24日夏令營蒼巖山行腳開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