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皈依后要注意什么?皈依后的禁忌

皈依后要注意什么?皈依后的禁忌、注意事項

  皈依也就是皈依三寶佛法僧),皈依后要把三皈依戒法落實在行動上。皈依佛,應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類民間信仰。皈依法,應依教奉行,依法遵循各種戒規(guī),遮止一切不如法的行為。皈依僧,應不再皈依任何外道或其他宗教信仰者。

  行為上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要身心柔軟,具慈悲心,淡化我執(zhí),放下我慢,身心清凈,則世界凈。莊嚴國土,人人有責。所以你的行為、你的人格、你的氣質,都要有一個大的改變。

  皈依除了身體上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外,更重要的是心靈的皈依,學佛貴在修心,佛即是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少些貪念,少些欲望,多一份慈悲心,少與人爭執(zhí),多一分忍讓;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寧靜。

奉行五戒十善

  對于在家居士來說,皈依之后,應重點奉行五戒十善,其中的每一條,都包含保護自己及不傷害他人兩方面。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五戒亦為五種布施,即無畏施。奉行五戒,是斷除惱害眾生因緣,從而消除他人恐懼,故名無畏施。如果我們不殺生,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傷害;如果我們不偷盜,別人就不必擔心財物會被我們掠奪;如果我們不邪淫,別人就不必擔心家人和我們在一起不安全;如果我們不妄語,別人就不必擔心被我們欺騙;如果我們不飲酒,別人就不必擔心我們會失去理智。而在十善中,尤其注意口業(yè)的防護,如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是我們應當特別引以為戒的。不良語業(yè)不僅會制造事端,影響大眾和合共處,更會使內心在人我是非中越陷越深。此外,十善中還增加了不貪、不嗔、不邪見。貪、嗔、邪見為根本煩惱,由此派生一切不善業(yè),抓住這一關鍵,其余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敬佛、敬法、敬僧

  敬佛,包括一切泥塑木雕的佛像,皆應視為佛寶一般恭敬,切勿妄加評論。凡夫往往看到什么都想發(fā)表高見,甚至對佛像也不例外。這個問題看來很小,其實不然。須知,當我們評論佛像時,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佛菩薩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失去對佛菩薩的清凈心,進入染污的凡夫心狀態(tài)。由此,將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佛法的接受。

  敬法,恭敬佛經等一切法寶。我們要象敬佛那樣,將經典視為佛的法身。切勿將佛經當作普通書籍那樣隨意放置,尤其是不潔處,也不要將其他物品(包括佛像、念珠等法物)置于經書上。不少信徒對佛像非常恭敬,卻不懂得珍視法寶。

  恭敬僧寶。佛法能夠在世間得以流傳,正是因為有僧寶這一重要橋梁。僧寶是佛法的實踐者,也是正法的住持者。我們應時常憶念僧寶恩德,因為他們對佛法的住持和弘揚,我們才有機會親近僧團、聽聞正法、走向解脫。同時,在家居士也有責任護持僧團發(fā)展,或隨緣樂助寺院建設,或以飲食、衣服、臥具、湯藥行四事供養(yǎng),或身體力行地參與各項弘法活動。恭敬僧寶的意義,還在于幫助我們培植出家解脫之因,使未來能早日成為真正的僧寶。像佛陀那樣,以出家相證菩提,得自在,度眾生。

  敬佛、敬法、敬僧,是每個佛弟子必須做到的。不僅要發(fā)自內心地恭敬,更要將這分恭敬體現(xiàn)于一言一行中。切勿像某些好高騖遠的學人那樣,知道些禪宗皮毛,開口便是不著相。作為凡夫,如果不把佛法放在心上,那佛法還能對他產生作用嗎?雖然眾生本具佛陀那樣的品質和智慧,但現(xiàn)有心行基礎仍是凡夫心。若欲轉變這一生命狀態(tài),必須從恭敬外在三寶開始,逐步成就內在三寶。

對三寶必須奉行的基本行為準則

  第一,隨念三寶功德,數(shù)數(shù)皈依。我們應時常憶念佛、法、僧的無量功德,生起虔誠皈依之心?吹矫恳粋眾生,皆存念:“汝等眾生,皈依三寶,發(fā)菩提心。”隨時發(fā)起這樣的愿望,念念與三寶相應,將對自身心行改善有著不可思議的作用。

  第二,隨念三寶大恩。我們應時常憶念三寶大海般深廣的恩德。因為有三寶應世,我們才能聽聞佛法,修習善行,故當以感恩心隨時修習供養(yǎng)。條件允許的話,家中設一佛堂,每日至少以凈水為供。平時得到任何精良的食品或衣物,皆應供養(yǎng)后才享用。

  第三,隨念大悲。我們所以念佛,所以皈依三寶,原因就在于三寶具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殊勝品質。所以,念佛不僅是為了祈求護佑,更是為了效仿佛菩薩,最終成就他們那樣的慈悲和智慧。

  第四,凡事啟白三寶。每做一件事之前,首先恭敬合掌,啟白三寶曰:十方三寶證知,弟子某某今日準備做什么,乞求十方三寶加持。遇到困難時,同樣可以向三寶祈求幫助,恭敬合掌曰:弟子某某遭遇困難,祈求十方三寶加持,使違緣遠去,順緣具足。倘若未能如愿,切不可抱怨三寶不慈悲,需知自身業(yè)障所致,應生起大慚愧心,廣修善行,懺悔業(yè)障,直到心行與三寶相應,自然能得到加持。

  第五,守護不舍。皈依之后,應堅定地守護皈依體,乃至舍命,亦不舍皈依。皈依體,甚至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舍命而去并不可怕,因為來生還能繼續(xù)。在無盡生死洪流中,我們曾千生千死、萬生萬死,卻一直空過。但若舍棄皈依,將長劫沉淪,無有出期。那么,多生一次又有什么意義呢?再者,切莫將外道與三寶的功德相提并論。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