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jīng)》選

  《雜阿含經(jīng)》選

  【題 義】

  《阿含經(jīng)》是原始佛教的基本典籍, 它們是以言行錄的形式去記述佛陀教化、佛弟子修道, 以及僧團傳教的情況。 其中亦有記載佛陀對外道的破斥, 從而見到當時外道學說的梗概。

  《阿含經(jīng)》的資料相當豐富, 舉凡四諦、十二因緣五蘊、無常無我、八正道等原始佛教的主要教義, 都差不多完全包括在內(nèi)。 它的基本內(nèi)容, 在第一次結集時大致已經(jīng)確定, 當時沒有文字記錄, 而僅靠口傳, 「阿含」便是傳來的意思。 《阿含經(jīng)》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師弟間的口口相傳, 到了西元一世紀左右才寫成文字, 編纂者因應經(jīng)文的主旨和篇幅的長短, 把《阿含經(jīng)》分成《雜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長阿含經(jīng)》和《增一阿含經(jīng)》四部。 其實各個部派都有自己所傳來的《四阿含經(jīng)》, 不過編成的時間各有先后罷了。

  《雜阿含經(jīng)》是《四阿含經(jīng)》中最早編成的, 文句雜碎, 內(nèi)容簡樸, 保存了早期經(jīng)典的原始面貌。

  這里所選的《雜阿含經(jīng)》出自說一切有部, 由一千三百六十二篇簡短的經(jīng)文編集而成, 劉宋時由求那跋陀羅譯出, 共五十卷。 本課選錄其中四經(jīng), 分別顯示出原始佛教對宇宙人生和修道解脫的基本看法。

  【譯 者】

  求那跋陀羅〈三九四 ── 四六八〉, 意譯「功德賢」。 中天竺人。 本屬婆羅門階級。 他初學小乘, 后來改學大乘, 對大乘佛學的造詣很深, 世稱「摩訶衍」〈大乘〉。 他于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五年〉到達廣州, 文帝派人把他迎接到首都建康〈即今南京〉。 他召集了七百多位徒眾, 由寶云傳譯, 慧觀執(zhí)筆, 先后譯出《雜阿含經(jīng)》、《大法鼓經(jīng)》、《勝鬘經(jīng)》、《楞伽經(jīng)》和《央掘摩羅經(jīng)》等百多卷。

  第一經(jīng)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捺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圣諦:何等為四?謂苦圣諦、苦集圣諦、苦滅圣諦、苦滅道跡圣諦。』

  『若比丘于苦圣諦已知已解;于苦集圣諦已知已斷;于苦滅圣諦已知已證;于苦滅道跡圣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善解脫!

  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二經(jīng)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

  『云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fā)。??????』

  『(云何緣生法?)??????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緣生法!

  『多聞圣弟子,于此因緣法、緣生法,正知善見。不求前際:言『我過去世若有若無?我過去世何類?我過去世如何』不求后際:『我于當來世為有為無?云何類?何如?』內(nèi)不猶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為前誰終?當云何之?此眾生從何來?于此沒當何之?』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系:謂說我見所系、說眾生見所系、說壽命見所系、忌諱吉慶見所系,爾時悉斷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于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圣弟子于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三經(jīng)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圣弟子,如是觀者,厭于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四經(jīng)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有異婆羅門來詣尊者阿難所,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慰勞。

  問訊慰已,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記說不?』

  阿難答言:『隨汝所問,知者當答。』

  婆羅門問:『尊者阿難,何故于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阿難答言:『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斷何等?』

  答言:『貪欲斷,瞋恚、愚癡斷!

  又問:『阿難,有道有跡能斷貪欲、瞋恚、愚癡耶?』

  阿難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婆羅門言:『阿難,賢哉之道!賢哉之跡!修習多修習,能斷斯等貪欲、恚、癡!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彼婆羅門聞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分 析】

  第一經(jīng) 本經(jīng)是記述佛陀在鹿野苑, 為五比丘介紹四圣諦的內(nèi)容和它的重要性, 指出只要于苦圣諦能知能解; 于集圣諦能知能斷; 于滅圣諦能知能證; 于道圣諦能知能修, 必定可以成就阿羅漢果, 得到解脫。 〈有關四圣諦的內(nèi)容, 可參考本冊第六課!

  第二經(jīng) 本經(jīng)是記述佛陀在竹林精舍, 向僧眾講解因緣法和緣生法的經(jīng)過。

  因緣法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生起的法則, 而緣生法便是在這法則下所產(chǎn)生的事物。 至于因緣法的內(nèi)容, 是說眾生和世界都不外是條件的存在, 亦即經(jīng)中提到的「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 這是說眾生和世界的存在都有它的因和緣, 有了「此」的因和緣, 才有「彼」的果; 如果「此」的因和緣消失了, 則「彼」的果也會壞滅。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這是就因緣的流轉(zhuǎn)方面來說的, 即是由因生果, 而果又作別的因, 這樣因果相續(xù), 永無窮盡。 以十二因緣來說, 便是由無明緣行, 以至有生和老死。 「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是就因緣的還滅方面來說的, 即是因消解了, 果亦隨著不生。 以十二因緣來說, 便是由于無明滅而引致行滅, 以至生和老死都滅。 因此, 如果我們隨順因緣法去流轉(zhuǎn)的話, 便會生死輪回, 如果了解因緣法還滅的道理, 便可以截斷生死的長流, 獲得清凈解脫。 可見覺悟因緣法是第一要緊的事, 也就是佛陀要把它「為人演說, 開示顯發(fā)」的緣故。 〈有關因緣法和緣生法的內(nèi)容, 可參考本冊第六課!

  第三經(jīng) 本經(jīng)是世尊在祇樹給孤獨園向僧眾講解「五蘊無我」的思想, 顯示從觀察無我的真義, 以至得到解脫的修行歷程。

  「我執(zhí)」不單造成人我的紛爭、社會的罪惡, 更是生死輪回的根源。 在本經(jīng)里, 佛陀教導弟子先觀察五蘊構成的「我」是苦的、無常的, 進而反省到五蘊所構成的「我」并沒有獨立不變的實體存在, 于是便不會五蘊貪戀執(zhí)著, 從而生起真實智慧, 達到解脫的境界。 〈有關五蘊的內(nèi)容, 可參考本冊第六課!

  第四經(jīng) 本經(jīng)是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尊者, 向一位外教的僧侶闡釋佛弟子為甚么要出家修道, 目的是要藉著修習八正道來斷除煩惱。

  求解脫是人生當務之急, 然而要獲得解脫, 便非講求修行的方法不可, 如果離開修行而去夸談解脫是毫無意義的。 因此, 在四圣諦中, 道圣諦的八正道才是我們急切努力的地方。 本經(jīng)雖然簡短, 但已充份表現(xiàn)出佛教重實踐、求解脫的精神、〈有關八正道的內(nèi)容, 可參考本冊第七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