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宗法脈 >

云谷先大師傳

  師諱法會,別號云谷,嘉善胥山懷氏子。生于弘治庚申,幼志出世,投邑大云寺某公為師。初習(xí)瑜伽(1),師每思曰:“出家生死大事為切,何以碌碌衣食計為?”年十九,即決志操方(2),尋登壇受具。聞天臺小止觀法門,專精修習(xí)。法舟濟禪師(3),續(xù)徑山之道(4),掩關(guān)于郡之天寧。師往參扣,呈其所修。舟曰:“止觀之要,不依身心氣息,內(nèi)外脫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豈西來的意耶?學(xué)道必以悟心為主。”師悲仰請益,舟授以念佛審實話頭(5),直令重下疑情。師依教日夜參究,寢食俱廢。一日受食,食盡亦不自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恍如夢覺。復(fù)請益舟,乃蒙印可。閱《宗鏡錄》,大悟唯心之旨。從此一切經(jīng)教,及諸祖公案,了然如睹家中故物。于是韜晦叢林,陸沉賤役。一日閱《鐔津集》,見明教大師(6)護法深心,初禮觀音大士,日夜稱名十萬聲。師愿效其行,遂頂戴觀音大士像,通宵不寐,禮拜經(jīng)行,終身不懈。

  時江南佛法禪道,絕然無聞。師初至金陵,寓天界毘盧閣下行道,見者稱異。魏國先王聞之,乃請于西園叢桂庵供養(yǎng),師住此入定三日夜。居無何(7),予先太師祖西林翁(8),掌僧錄,兼報恩住持,往謁師,即請住本寺之三藏殿。師危坐一龕,絕無將迎,足不越閫(9)者三年,人無知者。偶有權(quán)貴人游至,見師端坐,以為無禮,謾辱之。師曳杖之攝山棲霞(10)。

  棲霞乃梁朝開山,武帝鑿千佛嶺,累朝賜供贍田地。道場荒廢,殿堂為虎狼巢。師愛其幽深,遂誅茅(11)于千佛嶺下,影不出山。時有盜侵師,竊去所有,夜行至天明,尚不離庵。人獲之,送至師。師食以飲食,盡與所有持去,由是聞?wù)?a href="/remen/ganhu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感化。太宰五臺陸公,初仕為祠部主政,訪古道場,偶游棲霞,見師氣宇不凡,雅重之。信宿(12)山中,欲重興其寺,請師為住持。師堅辭,舉嵩山善公以應(yīng)命。善公盡復(fù)寺故業(yè),斥豪民占據(jù)第宅,為方丈、建禪堂、開講席、納四來。江南叢林肇于此,師之力也。

  道場既開,往來者眾,師乃移居于山之最深處,曰“天開巖”,吊影如初。一時宰官居士,因陸公開導(dǎo),多知有禪道,聞師之風,往往造謁。凡參請者,一見,師即問曰:“日用事如何?”無論貴賤僧俗,入室必擲蒲團于地,令其端坐,返觀自己本來面目,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臨別必叮嚀曰:“無空過日。”再見,必問別后用心功夫,難易若何。故荒唐者,茫無以應(yīng)。以慈愈切而嚴益重,雖無門庭設(shè)施,見者望崖不寒而栗。然師一以等心相攝,從來接人軟語低聲,一味平懷,未嘗有辭色(13)。士大夫歸依者日益眾,即不能入山,有請見者,師以化導(dǎo)為心,亦就見(14)。歲一往來城中,必主于回光寺。每至,則在家二眾,歸之如繞華座。師一視如幻化人,曾無一念分別心。故親近者,如嬰兒之傍慈母也。出城多主于普德,臞鶴悅公實稟其教。

  先太師翁,每延入丈室,動經(jīng)旬月。予童子時,即親近執(zhí)侍,辱師器之,訓(xùn)誨不倦。予年十九,有不欲出家意。師知之,問曰:“汝何背初心耶?”予曰:“第厭其俗耳。”師曰:“汝知厭俗,何不學(xué)高僧?古之高僧,天子不以臣禮待之,父母不以子禮畜之。天龍恭敬,不以為喜。當取《傳燈錄》、《高僧傳》讀之,則知之矣。”予即簡書笥,得《中峰廣錄》一部,持白師。師曰:“熟味此,即知僧之為貴也。”予由是決志薙染(15),實蒙師之開發(fā),乃嘉靖甲子歲也。丙寅冬,師愍禪道絕響,乃集五十三人,結(jié)坐禪期于天界。師力拔予入眾同參,指示向上一路,教以念佛審實話頭,是時始知有宗門事(16)。比南都諸剎(17),從禪道者四五人耳。

  師垂老,悲心益切。雖最小沙彌,一以慈眼視之,遇之以禮,凡動靜威儀,無不耳提面命,循循善誘,見者人人以為親己。然護法心深,不輕初學(xué),不慢毀戒。諸山僧多不律,凡有干法紀者,師一聞之,不待求而往救,必懇懇當事(18),佛法付囑王臣為外護,惟在仰體佛心,辱僧即辱佛也。聞?wù)吣桓娜葆屓,必?a href="/remen/jiet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解脫而后已,然竟罔聞于人者。故聽者,亦未嘗以多事為煩。久久,皆知出于無緣慈也。了凡袁公未第時,參師于山中,相對默坐三日夜,師示之以唯心立命之旨。公奉教事,詳《省身錄》。由是師道日益重。隆慶辛未,予辭師北游。師誡之曰:“古人行腳,單為求明己躬下事,爾當思他日將何以見父母師友,慎毋虛費草鞋錢也。”予涕泣禮別。

  壬申春,嘉禾吏部尚書默泉吳公、刑部尚書旦泉鄭公、平湖太仆五臺陸公與弟云臺,同請師故山(19)。諸公時時入室問道,每見必炷香請益,執(zhí)弟子禮。達觀可禪師,常同尚書平泉陸公、中書思庵徐公,謁師扣《華嚴》宗旨。師為發(fā)揮四法界圓融之妙,皆嘆未曾有。

  師尋常示人,特揭唯心凈土法門,生平任緣,未常樹立門庭。諸山但有禪講道場,必請坐方丈。至則舉揚百丈規(guī)矩,務(wù)明先德典刑(20),不少假借。居恒安重寡言,出語如空谷音。定力攝持,住山清修,四十余年如一日,脅不至席。終身禮誦,未嘗輟一夕。當江南禪道草昧(21)之時,出入多口之地,始終無議之者,其操行可知已。

  師居鄉(xiāng)三載,所蒙化千萬計。一夜,四鄉(xiāng)之人,見師庵中大火發(fā)。及明趨視,師已寂然而逝矣,萬歷三年乙亥正月初五日也。師生于弘治庚申,世壽七十有五,僧臘五十。弟子真印等,茶毗葬于寺右。

  予自離師,遍歷諸方,所參知識,未見操履平實、真慈安詳之若師者。每一興想,師之音聲色相,昭然心目。以感法乳之深,故至老而不能忘也。師之發(fā)跡入道因緣,蓋常親蒙開示。第末后一著,未知所歸。前丁巳歲,東游,赴沈定凡居士齋。禮師塔于棲真,乃募建塔亭,置供贍田,少盡一念。見了凡先生銘未悉,乃概述見聞行履為之傳,以示來者。師為中興禪道之祖,惜機語失錄,無以發(fā)揚秘妙耳。

  釋德清曰:達摩單傳之道,五宗而下,至我明徑山之后,獅弦(22)將絕響矣。唯我大師,從法舟禪師,續(xù)如線之脈。雖未大建法幢,然當大法草昧之時,挺然力振其道,使人知有向上事。其于見地穩(wěn)密,操履平實,動靜不忘規(guī)矩,猶存百丈之典刑。遍閱諸方,縱有作者(23),無以越之。豈非一代人天師表歟!清愧鈍根下劣,不能克紹家聲,有負明教。至若荷法之心,未敢忘于一息也。敬述師生平之概,后之觀者,當有以見古人云。

  (1) 瑜伽:在漢傳佛教中,常用指專為修福、薦亡所做的法事儀軌。明太祖時,曾規(guī)定僧人分為三類,除了“禪僧”和弘揚諸經(jīng)義旨的“講僧”外,其為人誦經(jīng)禮懺的應(yīng)赴僧,統(tǒng)稱為“瑜伽僧”(又名“教僧”)。

  (2) 操方:即行腳參方。

 。3) 法舟濟禪師:明代臨濟宗僧道濟,字法舟,又稱濟關(guān)主。嘉靖三十九年秋示寂,世壽七十四,法臘五十二,有語錄行世。

 。4) 徑山:指南宋臨濟宗禪僧宗杲,號妙喜,孝宗時賜號“大慧禪師”,常住杭州徑山弘法,時有徑山宗杲之稱。其法脈被稱為大慧派,后世有元叟行端、楚石梵琦等承其宗風。

  (5) 念佛審實話頭:又稱“念佛審實公案”,方法是提起一句佛號作話頭,即在佛號提起之處,發(fā)起“念佛是誰”的疑情。以此斬斷妄念,一門深入,直至打破疑團,親見本來面目。

  (6) 明教大師:北宋云門宗僧契嵩,常頂戴觀音像,日誦其號十萬聲。后游京師,獻所著《輔教篇》、《傳法正宗記》等,甚為仁宗嘉賞,乃詔令入藏,并賜“明教大師”之號。

 。7) 無何:不久。

 。8) 西林:明代僧永寧,字西林,任南京僧錄司左覺義兼大報恩寺住持,是憨山大師的出家剃度師。嘉靖四十四年示寂,世壽八十三。

 。9) 閫(kǔn):門檻。

  (10) 曳杖之攝山棲霞:拖著手杖前往攝山棲霞寺。之,前往。攝山,今稱棲霞山。

  (11) 誅茅:剪除荒草以營居。

 。12) 信宿:連宿兩夜。

 。13) 未嘗有辭色:指說話和表情都很平和。

 。14) 就見:指下山接受眾人的參見。

  (15) 薙染:即剃染,指出家為僧。剃除須發(fā)、身著染衣,為佛弟子出家之相。染衣,用木蘭色等壞色來染成的衣,即僧衣。

 。16) 宗門事:指禪宗參究向上,悟明心地之事。

 。17) 比:合。南都:南京。

 。18) 當事:當政者。

 。19) 浙江嘉興府別稱嘉禾,所轄有嘉善、平湖等縣。師為嘉善胥山人,因此幾位同鄉(xiāng)的宰官護法,共同請師歸鄉(xiāng),休老于山中。

 。20) 典刑:可資效法的規(guī)范、準繩。

 。21) 草昧:初創(chuàng)尚未明了之時。

 。22) 獅弦:以獅子之筋作成的樂弦,奏之則余弦悉絕,喻指如來正法眼藏。

  (23) 作者:指出世弘法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