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經(jīng)四輩品第六

  颰陀和菩薩白佛。難及天中天說三昧者。若有菩薩。棄愛欲作比丘。聞是三昧已。當云何學。云何持。云何行。佛言。若有菩薩。棄愛欲作比丘。意欲學是三昧者。誦是三昧者。持是三昧者。當清凈持戒。不得缺戒大如毛發(fā)。何等為菩薩不缺戒。一切悉護禁法。出入行法。悉當護不得犯戒大如毛發(fā)。常當怖畏遠離于諛諂。悉當護禁。作是護者是為清凈持戒。何等為菩薩缺戒者。是菩薩求色。何等為求色。其人意念。持是功德。使我后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佛言。用是比此菩薩為缺戒。其人久持是行持是戒。持是自守福欲所生處。樂于愛欲中。是為毀戒。佛告颰陀和。是菩薩比丘。欲學是三昧者。清凈持戒。完具持戒不諛諂。持戒當為智者所稱譽。為羅漢所稱譽。于經(jīng)中當布施。當精進所念強。當多信勸樂。常承事于和尚。當承事于善師。所從聞是三昧者。所可聞是三昧處。當視其人。如佛。佛告颰陀和。是菩薩視師如視佛者。得三昧疾。設(shè)不恭敬于善師。輕易于善師。欺調(diào)于善師。正使久學是三昧。久持久行。設(shè)不恭敬師者疾亡之。佛告颰陀和。是菩薩。若從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所。得聞是三昧當視如佛。所聞三昧處當尊敬。佛告颰陀和。菩薩所聞是三昧處。不當持諂意。向是菩薩不得諂意。常當樂獨處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有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請。不嫉妒。自守節(jié)度。如法住。所有趣足而已。經(jīng)行不得懈。不得臥出。如是颰陀和。如是經(jīng)中教其棄愛欲作比丘學是三昧者。當如是守。如是颰陀和菩薩白佛難及天中天所說法。若有后世懈怠菩薩。聞是三昧已不肯精進。其人自念。我當于后當來佛所索是三昧。耳。云何言我曹身羸極有病瘦恐不能求。聞是經(jīng)已懈怠不精進。若復(fù)有菩薩精進者。欲學是經(jīng)。當教之隨是經(jīng)中法教。用是經(jīng)故。不惜軀命。不望人有所得者。有人稱譽者不用喜。不大貪缽震越。無所愛卻。常無所欲。聞是經(jīng)不懈怠。常精進。其人不念。我當于后當來佛所乃求索。自念使我筋骨髓肉皆使枯腐。學是三昧終不懈怠。自念我終不懈怠死也聞是經(jīng)已無不歡樂。時佛言。善哉善哉颰陀和。所說者無有異。我助其歡喜。過去當來今現(xiàn)在佛悉助歡喜。佛爾時頌偈言:

  如我今所說法 悉受學獨處止

  行功德自守節(jié) 是三昧不難得

  常乞食不受請 悉棄舍諸欲樂

  所從聞是三昧 敬法師如世尊

  有誦行是三昧 常精進莫懈怠

  不得惜于經(jīng)法 不求供乃與經(jīng)

  其有受是三昧 爾乃為是佛子

  學奉行如是者 得三昧終不久

  常勤力不懈怠 除睡眠心開解

  當遠離惡知識 然后從是法行

  去放逸不休息 常舍離眾聚會

  比丘求斯三昧 隨佛教當如是

  颰陀和菩薩白佛。比丘尼求菩薩道。欲學是三昧。欲守是三昧。當持何等法。住學守是三昧。佛告颰陀和。比丘尼求摩訶衍三拔致。是三昧學守者。當謙敬。不當嫉妒。不得瞋恚。去自貢高。去自貴大。卻于懈怠。當精進棄于睡眠不得臥出。悉卻財利。悉當凈潔護。不得惜軀命。常當樂于經(jīng)。當求多學。當棄淫恚癡。出魔羅網(wǎng)去。當棄所好服飾珠環(huán)。不得惡口。不得貪愛好缽震越。當為人所稱譽不得有諛諂。學是三昧時。當敬善師視如佛。當承是經(jīng)中教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比丘尼行恭敬 不妒嫉離瞋恚

  除憍慢去自大 行是者得三昧

  當精進卻睡臥 捐所欲不貪壽

  一心慈于是法 求三昧當如是

  無得聽貪淫心 棄瞋恚及愚癡

  莫得墮魔羅網(wǎng) 求三昧當如是

  設(shè)有學是三昧 無調(diào)戲舍貪身

  一切捐眾狐疑 當至誠不虛飾

  舍小慈常大慈 敬善師無己已

  當去離于眾惡 求三昧當如是

  行求法欲得者 不貪著缽震越

  從人聞爾三昧 視如佛等無異

  颰陀和菩薩白佛。若有白衣菩薩。居家修道。聞是三昧已欲學者。欲守者。當云何于法中立。學守是三昧。佛告颰陀和。白衣菩薩。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堅凈潔住。酒不得飲。亦不得飲他人。不得與女人交通。不得自為。亦不得教他人為。不得有恩愛于妻子。不得念男女。不得念財產(chǎn)。常念欲棄妻子。行作沙門。常持八關(guān)齋。齋時常當于佛寺齋。常當念布施不念我。當自得其福。當用萬民故施。常當大慈于善師。見持戒比丘不得輕易說其惡。作是行已。當學當守是三昧。佛爾時頌偈言

  有居家菩薩 欲得是三昧

  常當學究竟 心無所貪慕

  誦是三昧時 思樂作沙門

  不得貪妻子 舍離于財色

  常奉持五戒 一月八關(guān)齋

  齋時于佛寺 學三昧通利

  不得說人惡 無形輕慢行

  心無所榮冀 當行是三昧

  奉敬諸經(jīng)法 常當樂于道

  心無有諂偽 棄舍慳妒意

  有學是三昧 常當行恭敬

  舍自大放逸 奉事比丘僧

  颰陀和菩薩白佛。若有優(yōu)婆夷。求摩訶衍三拔致。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行何等法學守是三昧。佛告颰陀和。若優(yōu)婆夷。求摩訶衍三拔致。聞是三昧已欲學守者。當持五戒自歸于三。何等為三自歸于佛歸命于法。歸命于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示吉良日。不得調(diào)戲。不得慢恣。不得有貪心。優(yōu)婆夷常當念布施。歡樂欲聞經(jīng)。力多學問優(yōu)婆夷常當敬重于善師。心常不倦不懈。若比丘比丘尼過者。常以坐席賓主飲食待之。佛爾時頌偈言:

  若有優(yōu)婆夷 誦是三昧者

  當從佛法教 奉五戒完具

  守是三昧時 當尊敬于佛

  及法比丘眾 恭敬其善師

  不得事余道 勿祠祀于天

  行是三昧者 見人立迎逆

  除去殺盜淫 至誠不兩舌

  無得向酒家 當行是三昧

  心不得懷貪 常當念施與

  除去諛諂意 無得說人短

  常當恭敬事 比丘比丘尼

  聞法語悉受 學三昧如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