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獲得命好又會讀書的小寶寶之積善修德與修行

  要生;俱佳的寶寶,最有效的原則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積善修德及修定修慧。親近一個可靠的正統(tǒng)宗教道場,追隨其中的導師、善知識、及同修道友等人努力修行,或至少隨緣修學,就是一個可靠的方式。本文不詳談各種修行法門,因為每個道場都有生活化和精辟有效的教法。本文只是強調(diào)一些您可能忽略的觀念,希望能幫助您有效的應用所學到的法門,以吸引命好又會讀書的寶寶降臨。筆者是佛教徒,因此只敘述一些佛法的修行觀念,期望本段對其他宗教也能提供建設性的參考。

  有些人開始修行不久后,就有很好的體驗發(fā)生,但那不一定表示修行有很好的成果。由于習氣的影響,常人在獲得這種體驗之后,會生起想長久維持這一水準,或者要求得更進一步體驗的貪心和狂熱心,這和身心平衡是有一些差異的,因此其智商穩(wěn)定地增進的程度并不突出。我們親近善知識要依其教導修行,或有空就深入佛法或某一正統(tǒng)宗教的教理,依照一個法門努力深入修行后,到底要修行到那一程度才算有效地增長世間智慧,又不容易退轉呢?通常一旦開始學佛或修行,會在日積月累中增長;,因此更容易招引有福報的下一代。但若未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佛法生活化’,則只是累積資糧,有限地培福修慧。原因是定力和智慧不足,對各種誘惑很難把持得住。所以古今的大德,莫不勉勵我們,除了恭敬三寶、常供養(yǎng)清凈福田僧之外,應從隨緣行善、布施、戒殺、放生等做起,以逐漸轉化自己、提升品格、改善氣質,最后真正的達到日日培福修慧的目標。從北傳(大乘)佛法的觀點來說,就是談如何落實‘戒、定、慧’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修行法在日常生活之中。

  至于努力修行若要達到變化氣質,以真正落實‘佛法生活化’的目標,其中最具關鍵的地方,筆者認為是修持‘忍辱波羅蜜’和‘精進波羅蜜’。金剛經(jīng)的經(jīng)文有一段說法:‘一切諸法無我得成于忍’和這種目標有密切的關聯(lián)。這段經(jīng)文的原意是指一切的法都是依據(jù)因緣而產(chǎn)生作用,不會無中生有,故其本質是空性,若要證到這種‘法無我’的境界,必需在任何一個階段都要安住于忍才能成就。將之引用到初學者如何落實佛法生活化,是指當修行碰到障礙、身心疲憊或生病時,需要體會到放下自我才有機會成就,而放下自我也等于不起分別心,心中了了分明,不起絲毫與語言文字相關的雜念。若起了‘修行有沒有用,這種法門好不好’的念頭,甚至真的不再修行或換法門等等都是不對的,要精進地‘提起修行時必須安住于法’的忍辱心。換句話說,我們在此時一定要輕松、安然的堅持原來的法門,不計較成果地繼續(xù)修持下去,才有機會成就。例如我們持誦某一部經(jīng),偶爾會出現(xiàn)身心舒暢的現(xiàn)象,很多人就要求自己每次都要能達到此一狀態(tài),這就是四十二章經(jīng)所說的‘見好不求難’。但這和維摩詰所說經(jīng)的‘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并不相應,正確的方式是持經(jīng)時一念不生,沒有舒服與否或正在持經(jīng)的感覺出現(xiàn),持經(jīng)后也完全沒有持過或未持過的念頭。若持經(jīng)持得身心舒暢,相當于在享受福報,對于無法持經(jīng)時段之身心穩(wěn)定不一定能夠有幫助。相反的,持經(jīng)持得不好而起煩惱、妄念紛飛、或者身體不舒服,雖然也和這一經(jīng)文完全不相應,但若能不計成敗、放松身心地堅持下去,則和‘安住于法’相應,此相當于在修持忍辱波羅蜜,又因為不向煩惱屈服,也和精進波羅蜜相應。由于種下日后可能‘得成于忍’的因,累積福德之效果是不可思議的。實際上,能夠落實佛法生活化的人,在充滿不耐煩心、妄念極多、身體很疲倦或身心很不舒服時,仍然能打起精神來念佛、誦經(jīng)、持咒、打坐或祈禱,以修行方法來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這是相當于在嚴酷的條件下,已經(jīng)養(yǎng)成怡然自得地去面對的習慣,所以能夠在平時輕易地提起心力以平衡身心,使慈悲和智慧自然地流露。筆者有兩種有趣的經(jīng)驗:(1)在盤腿打坐一段時間后,雙腿陷入劇烈痛苦的時候,若記得安慰自己:‘在此刻若仍能持續(xù)原來使用的方法,則其他時段應該可以輕易地用上任何一種方法’,結果真的能使心力進一步提升,在隨后幾天的日常生活中,自動地提起修行的念頭。(2)有時到外地出差很晚才回到家時,身心經(jīng)常陷入極度疲憊的狀態(tài),若能不計較是否專心而堅持一定要做完晚課才去休息,則幾天之內(nèi),也會有法喜充滿或者身心寂靜的覺受出現(xiàn)。

  能夠‘落實佛法生活化’的人,除了日常的行為大多能合乎戒律的規(guī)矩,他們連微細的心念起伏都能或多或少遵循道德的標準。由于習氣減少,雖然仍會犯錯,但能很快的察覺改過,并且常常檢討自己,其積善修德的行為和心態(tài)是值得敬佩的。他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慈悲與智慧,這不是常人經(jīng)過學習、或者刻意模仿能夠達到的。除了極少數(shù)人之外,一般人要花很多時間去修行,才能達到此一階段;蛟S年輕夫妻沒有很多時間來修行,因此本文將如何達到‘落實佛法生活化’的原則和修行時應有的積極心態(tài),集中于最后一章,以便您想進一步了解時,可以查閱這些方法。

  在很多人熟悉的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楞嚴經(jīng)耳根圓通章、藥師經(jīng)或其他經(jīng)典中,提到持誦佛菩薩圣號,容易獲得成效。筆者建議讀者采用普門品所建議的‘恭敬持念觀音圣號’法門,這是因為古來有許多念圣號得到觀音送子的神奇感應故事,可以加強我們的信心。由于要達到能在生活中應用佛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可以達到的,只要您自己或近親婚后想要小孩,可嘗試這種神奇的觀音法門,依據(jù)善知識的教誨,并參照本段所敘述的原則,則您將有很高的機會在未來添加命好又會讀書的兒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