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善因問(九則)

太虛大師:答善因問(九則)

答善因問(九則)

  問一:五遍行心所,是否屬現量所攝?

  答一:且看是何識之五遍行,若是第八識及前五識之五遍行,是屬現量;若是第七相應,則屬非量;若在第六,則通三量,待臨時方定。

  問二:現量是否要離念?

  答二:夫經論中所謂離念者,是離三界有漏心心所之虛妄分別念,非是完全不了知如無想定等,且無想定等,亦完全無心識,不過伏滅前六識之心心所,而第七第八二識之王所全存,不得謂全然無想。不寧惟是,即無分別之根本智,此五遍行、四別境──除慧,以慧即智是主故──,十一善法及心王──因中或六或七心王,果上加第八心王──猶完全相應不減失。假使此二十一法都離,則完全消滅矣,何能謂智謂明謂菩提哉!故知經論所謂離念者,即離虛妄分別而已,非連無分別智相應心心所等亦離去也。

  問三:無分別智以何為主?

  答三:無分別智,以無漏慧心所為主,余皆屬伴。

  問四:禪定參禪兩名辭,其工夫固知大別,而兩個禪字,似亦不同,謂一是定而不思,一是思而不定?

  答四:兩禪字不必別,以參禪雖是思惟參究,而禪定亦非全無思慮,不過但守定中之空寂靜慮,不同平常粗浮亂想而已!且此空寂靜慮時,其五遍行、四別境、十一善法及心王,亦皆趨于定心所,非謂定中全無一切如木石而已!

  問五:真現量不許擬議,如有問曰:吃飯否?而答者隨諾,不涉擬議,斯是真現量否?

  答五:非也,以此際雖未擬議,然往昔實從擬議比較計度過來,不過日深月積,相習成性,似乎未涉擬議也。而實則非真現量,乃似現量也;蛎世間現量亦可;蓋真現量,惟是圣智自證境界,非言說所能形也。

  問六:世間隨問隨答之語,既不可為現量,然諸大善知識,在法臺上或他處之隨問隨答其不涉擬議者,斯可算是真現量否?

  答六:亦非真現量,以彼此際雖未涉擬議,然往昔親證現量后,亦曾用諸法比較其正誤,以故一經直問,遂能正答,且問者開口至語落時,已歷許多剎那,答者何能將現量境界一直道出?故曰:“第一峰頭,不容話會,第二峰頭,略可商量”。但此種答問,如果從真現量中來,亦可算是道理現量。

  問七:近日所謂感覺,似即五遍中之意觸,是否?

  答七:感即觸,覺即受。

  問八:第六定中獨頭意識,可算現量,然率爾意識,既未明證眾境,何得亦算現量?

  答八:現量有二種:一者、觀行智證現量,具遍行、別境等法,在定中獨頭及無漏智是。二者、世間現量,但有遍行五法或癡等,無念慧等,昧然若無所知。即率爾意識及有漏前五識與第八識是。古之開悟者,如香嚴等,皆因平日常修習定慧心行,同時意識一旦忽然與慧心所相應,即得一剎那之現量智。此現量智觀行位上雖偶暫現,然功力未充,如閃電而已!若得初果或登初地,則成證不退也。

  問九:此二種現量,其區(qū)別何在?

  答九:世間現量無定、慧等,雖見聞如未見聞;觀行現量──即定中獨頭──有定、慧等,所以能了了常知;若智證現量,則同明鏡了然無忘矣。(見?矶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