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成立太虛大師學(xué)說思想研究會

  倡議成立太虛大師學(xué)說思想研究會

  我們看中外歷史,凡為朝氣蓬勃的階段,必定有其朝氣蓬勃的原動力。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輩出之時,必然是氣象萬千之際;氣象萬千之中,又必有其主要的色彩,那就是主要思想的領(lǐng)導(dǎo)。同時,儒家之能歷久長存,是在于繼起有人,佛教之能歷久常新,并且新新不已,乃因代代有人,而其人皆可以推陳出新。佛法本無新舊,唯因社會形態(tài)每在變異更新之中,佛教為要適應(yīng)于此一每在變異更新之社會形態(tài),也就不能不有所隨緣的推動。

  自晚近以來,在一般學(xué)者的衡量之下,佛教只有兩位夠得上稱為思想家的,一位是歐陽竟無居士,另一位就是我們所要談的太虛大師。實際上,歐陽居士雖也有其獨特的思想,但對于教內(nèi)外的影響力,則遠不如太虛大師的廣而且深,歐陽居士的著作,也遠不及太虛大師的豐富。尤其從他們兩人的思想論點上說,歐陽居士根據(jù)其所學(xué)唯識一宗,而來概判整個的佛教,因有「唯識抉擇談」的著作。太虛大師則依據(jù)佛陀本懷,平等一味的教義,而作「佛法總抉擇談」以駁之。所以印順法師在大師年譜中說:「大師為中國佛學(xué)之大成者,長于融貫統(tǒng)攝,不拘臺賢禪凈,卓然成家」。以這樣的胸襟治理佛教的義學(xué),不唯不是歐陽居士所能匹敵,亦非奘師以來諸多高僧的魄力,所能相望。因此近代的知識界,談及佛學(xué)者,均無不知太虛大師的偉大,即或從未親自閱讀太虛大師的著作,也都仰服太虛大師的人格。佛教之能博得近代若干知識分子的重視或正視,太虛大師的思想,實在是占其中極為重要的因素。比如雖其飽學(xué)而像梁任公那樣的人,大師在廬山講經(jīng),他也每次必到,其或由于任公的虛心向?qū)W,但也出于大師思想的感召。尤其是太虛大師,智慧過人,除了能夠貫通佛教義理的圓融無礙,并又融會了東西方的文化思想,而冶于一爐,所以無論對內(nèi)對外都能游泳自如,不拘不縛。在義理的統(tǒng)攝方面是如此,在制度的改革方面也是如此,而且身體力行不遺余力。所以太虛大師有兩句名言:「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故自太虛大師一起,中國的佛教,也就為之一振。太虛大師全書,緣起的第一句說:「佛法為東方文化重鎮(zhèn),影響我國文化特深」。那么我們也可以說:「太虛大師是我國近代佛教的重鎮(zhèn),影響我國近代佛教乃至后來的佛教特深」。因為正如大師的年譜中說:「大師之東游日本,弘法歐美,訪問南洋,以及其弟子之留學(xué)日本、暹羅、錫蘭、西藏,實為中國佛教之國際佛教運動主流」。同時,近世以來,諸多高僧大德之中,能夠?qū)W貫東西,典通內(nèi)外,而如太虛大師者,也只有大師一人可以當(dāng)之無愧。所以印順法師在大師年譜中又說:「大師主以佛法應(yīng)導(dǎo)現(xiàn)代人心,而要自學(xué)佛教之摧乎僻化、神化、腐化著手。使佛法而可行于斯世,舍『人生佛教』莫由,惟其平常,乃見偉大」。大師晚年鑒于世局動亂不已,人心腐化日盛,以佛教的本質(zhì)接通人文主義的精神,發(fā)揚其「人生佛教」的思想。不過如年譜所說:「大師自整理僧伽制度,至晚年之菩薩學(xué)處,應(yīng)機改建,雖有不同,而弘揚佛法,首重建僧,其理想之建僧工作,始終未能實現(xiàn),徒招來無謂之毀譽,而見建僧之難」。大師一生為佛教努力,東西奔走,未有稍閑,而大師的努力,到今天為止,已近強弩之末,一般雖知太虛大師之名,而不知太虛大師的所解所見與所行,徒知太虛大師的崇高偉大,但卻不知其何以崇高,何以偉大者原因也在此。

  回想太虛大師自從民國卅六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一時一刻,在上海玉佛寺舍報圓寂之后,時到今天,僅相去十二年加七個月,太虛大師的精神,雖然還于自由中國的空氣中,多多少少留著一些印象,起著一些作用,但是我們以為還是不夠理想,至少,我們以為像有太虛大師這么一整套學(xué)說思想,及其革新佛教的方案,擺在我們面前的,我們卻沒有將它放在研究工作的中心位置。

  當(dāng)然,我們并不以為弘揚佛法,革新佛教,除了研究發(fā)揚太虛大師的學(xué)說思想,則無有是處;可是我們也該有所量力,如果我們的智慧不如大師,我們的見解不如大師,在我們自己的號召之下所產(chǎn)生的力量也不如大師之時,我們便該有所自省,更該有所向往。誠然,我們研究大師的學(xué)說思想,也不能抹煞各人的自由意志,所以我們固盼望教內(nèi)的大德以虔誠欣慕的心境,去對大師的學(xué)說思想,作分門別類而有系統(tǒng)地探索與發(fā)揮,我們也歡迎對大師的學(xué)說思想,提出相反的意見,比如有人對于太虛大師所立佛學(xué)三大系(法界圓覺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有所干格,有所相左的看法等,只要它能自成一家,顛撲不破,那對佛教來說,看似相反實則相成。如果不陷于自我一見的執(zhí)著,那便是其研究的心得。為了當(dāng)前的佛教及至未來的前途,我們謹(jǐn)提出如上的倡議。同時為了提高研究者的興趣,增加參加研究的人數(shù),我們希望太虛大師全書出版委員會,訂定章程,鼓勵研究。不論年齡與僧俗,以獎金征文的辦法,征求研究的心得論作,付以各種方式的發(fā)表,并酌情贈予大師的全書。這一運動,我們希望大師在臺及海外的弟子們,共同發(fā)起,造成事實,那才不負(fù)出版大師全書的苦心,更可不負(fù)大師一生努力的苦心。

  ——人生一一卷一○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