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妄心止息

  將妄心止息

  世上快樂的人很少,而痛苦的人卻是很多;世上覺悟的人更少,而迷失的人卻是更多。

  一般人常覺得,心煩躁、雜亂、無奈、無聊、痛苦、憂郁、悔恨……,不斷的讓內(nèi)心來折磨自己。有時消沈,有時振作;有時失望,有時希望;有時痛苦,有時快樂;有時無理,有時明理;有時瞋恨,有時慈悲;有時變魔,有時是佛;有時是迷,有時似悟。啊!心中的起伏,何時能止息!

  為何「真心」總是做不了主,而由「妄心」所掌控呢?又為何「情緒」總是勝過「理智」,而由「非理性」主導「理性」呢?那是因為,只聽聞佛法,從未進入實修的緣故呀!

  飯不是用想的,是要去吃;澡不是用看的,是要去洗;悟不是用說的,是要去行。吃飯用想的,不能止餓;洗澡用看的,不能除垢;悟道用說的,不能見性。所謂:「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孤劧恍,只是「佛學知識」;聞而能行,才是「依教奉行」。

  依什么?依「四圣諦」,明「因緣法」,遵「八正道」,行「六波羅蜜」。

  一、妄心苦的狀態(tài)有那些呢?歸納起來有六項:

  1、心不安。2、心不定。3、心不平。

  4、心不愿。5、心不滿。6、心不順。

  二、為何有此現(xiàn)象?

  1、心不安。其原因為:不該為而為,故歉疚;該為而不為,故不安。

  2、心不定。其原因為:因貪求過多,故不舍;無明確方向,故不定。

  3、心不平。其原因為:人對不起己,故有恨;己不明事理,故不平。

  4、心不愿。其原因為:有好惡之別,故不甘;非己所愿為,故不愿。

  5、心不滿。其原因為:事對己不公,故有怨;人對己不敬,故不滿。

  6、心不順。其原因為:事不如己意,故失望;行常遇挫折,故不順。

  三、盡快降伏其心。

  當身體觸電之時,您一定馬上抽離;當火燒到身上之時,您一定馬上熄滅。因此,當我們的心已失去了清凈,就應當下將它止息!而非使它燎原。

  四、如何止息妄心?

  無明,故有生死輪回;無知,故有憂悲苦惱。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挂蚓壙偸潜舜藸砍、互相影響。

  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构十敗精進修行,降伏其心。

  戒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守五戒,行十善道。說話「正語」,做事「正業(yè)」,做人「正命」,以達心地無非之處。

  定者:于境界中,自凈其意;要觀己過,不論人非。時時「正念」,處處「正定」,以致心地無亂之境。

  慧者:觀諸法相,緣起性空;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建立「正見」,深入「思惟」,以到心地無癡之臻。

  修八正道,乃可自覺;行六波羅蜜,方可覺他;證無智無得,覺行圓滿,則成佛道。

  以上所言,若暫時不能契入,則奉勸諸位行者,審視自己的條件、功夫,按照個人的程度老實練習。先以動制動,如讀經(jīng)、抄經(jīng)、念佛、拜佛等。

  舉讀經(jīng)來說:念時,妄心不斷,有散亂、有急躁、有妄想、有昏沈、有惰性、有習氣……直直念下去,一一降伏。但需要長時間,其效用乃大,故建議讀大部經(jīng),像《華嚴經(jīng)》、《法華經(jīng)》、《楞嚴經(jīng)》,此三本大經(jīng)是很好的選擇;可發(fā)愿讀誦百遍,一則懺悔業(yè)障,二則降伏妄心,三則一門深入,四則修根本智。

  老子言:「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刮覀冇龅酱煺,怎可自我放棄呢?怎忍心勞駕世尊,常應化于娑婆,來度眾呢?普賢菩薩曾發(fā)大行愿:「虛空界盡,我愿乃盡,而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愿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愿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愿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間斷,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蛊淦兴_精神,任何人皆會感動。

  故不論逆境如何現(xiàn)前,罪業(yè)如何深重,只要一念覺醒,便入圣位!不要氣餒,不要沮喪,更不要放棄!佛子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