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誘惑心境更開闊

[弘一法師] 作者:弘一法師/慶裕 [投稿] 放大字體 正常 縮小 關閉

  一個人要想不受外界誘惑很難,誘惑之所以被稱為誘惑,是因為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遇到,沒有清醒的心智,理性的思維,很容易陷入其中。如果想拒絕誘惑,就要把心放得遠一些,把目標定的更明確。

  弘一法師在講經(jīng)說法時曾提到智者大師的一句話:“世間色、聲、香、味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

  他解釋說:“‘色、聲、香、味、觸’是五塵,屬于物質(zhì),再加上一個‘法’,名為六塵,法屬于知識。眼所見者為色,耳所聞者為聲,鼻所嗅者為香,舌所嘗者為味,身所接觸者為觸。這都是外面的環(huán)境,容易迷惑人,令人生起貪嗔癡慢。為了追求物欲享受,使人生起愛著,一愛一執(zhí)著,毛病就來了。心被境界所轉(zhuǎn),即是凡夫。”

  佛在一切經(jīng)論中,常常提醒我們要修行,行是生活行為,在生活行為中難免發(fā)生很多錯誤,修正錯誤的行為謂之修行。五塵都是虛假的,可以受用,不可以愛著。佛菩薩對五欲六塵亦享受,但不執(zhí)著,沒有愛、取、有,沒有分別執(zhí)著,永遠在定。

  佛祖弟子解釋禪理的時候特別擅長通過故事的形式將晦澀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徒弟們也是百聽不厭。一天,佛祖就給徒弟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皇帝想在皇宮內(nèi)修建一座寺廟,于是派人去找技藝高超的設計師和工匠,希望能夠把寺廟修建得華美。

  被找來的有兩組人,其中一組由京城里有名的設計師和工匠組成,另一組則是附近寺院里的幾個和尚。皇帝有點犯難了,一個是建筑的行家,一個是最熟悉廟宇的行家,到底誰建的寺廟會更好呢?于是,皇帝決定讓他們公平競爭。

  皇帝要求這兩組人在三天之內(nèi),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廟,到時候他會親自驗收。

  工匠們向皇帝要了很多顏色的顏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組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潔的工具。

  三天之后,皇帝來驗收兩組人員所整修的寺廟。他發(fā)現(xiàn)工匠們所裝修的寺廟,以非常精美的圖案和巧奪天工的手藝將小寺廟裝飾得非常華美,皇帝很滿意地點點頭。

  接著,皇帝去看和尚們整修的寺廟。當他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整個人都呆了,和尚將寺廟內(nèi)所有的東西擦拭得干干凈凈,使其展示出了它們原來的色彩。那天邊多變的云彩、隨風搖曳的樹影,甚至是被工匠們裝飾的五顏六色的寺廟,都變成了這座寺廟的一部分,而這座寺廟只是寧靜地接受著這一切。

  皇帝在這座寺廟面前站立了許久。當然,勝負也就不言而喻了。

  追求外在的浮華是一種誘惑,當用心去沉淀的時候,外在的浮華只不過是跳梁小丑一樣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顆至真至純的心。工匠們追求外表的浮華,是想以精湛的手藝取悅于皇上,而和尚們能將心放得更遠,他們沒有拘泥于取悅皇上的庸俗心理,而是將心境放得更遠、更純,所以他們才能將寺廟的本來面目呈現(xiàn)于世人。

  這就像人們追求的目標,越是刻意雕琢離目標越遠,只有以一顆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誘惑的開闊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終的美好與收獲。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