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了之后不要試圖去掩蓋錯誤,而是懺悔

犯錯了之后不要試圖去掩蓋錯誤,而是懺悔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充滿錯誤的旅程。而怎么去對待錯誤?是文過飾非還是坦然面對?是去追悔還是去懺悔?犯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了之后卻試圖去掩蓋錯誤。殊不知,錯誤雖然在表面上被掩蓋了,但卻在內(nèi)心伏藏,煩惱在內(nèi)心得以滋長。而懺悔,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意識到錯誤之后,要立即懺悔,不能讓錯誤在潛意識里扎根。要知道,一旦扎下根來,就會產(chǎn)生負(fù)能量,讓人們長時間生活在糾結(jié)與不安之中,背負(fù)相應(yīng)的心理壓力。

  我們所擁有最大的機會,便是可以去懺悔。懺悔的目的是不要再去犯了,這樣的懺悔能夠真正得到安樂。我們要去反省,每天都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這種反省的能力,懺悔的力量,便是修行功夫的體現(xiàn)。而那些對待錯誤“文過飾非”、“欲蓋彌彰”的行為,則是人生最無明,最壞的時候。

  百業(yè)經(jīng)中有“殺子成擔(dān)”的故事。從前有人養(yǎng)了七個兒子。有一天,一個兒子生病死了。這個父親很悲痛,就想把死去的兒子埋在家里,自己帶其余的兒子棄家而去。

  一個鄰居知道了,就對他說:“你為什么不把死去的兒子抬出去埋掉,卻讓活著的人離開家呢?”這時愚人聽說了這話,心想:“如果死了的不留家中,就應(yīng)該拿出去埋掉,那只有再殺死一個兒子,放在擔(dān)子的兩頭,才可以成擔(dān)地挑出去。”結(jié)果,他真的又殺死一個兒子,和那個病死的兒子湊成一擔(dān),挑到山上埋葬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時候,如果做錯事不懺悔,而是去掩蓋錯誤,那么只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