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好?什么叫壞?

  體慧長老法語開示四

  臺灣寶島慈光寺體慧長老開示

  念佛一心不亂很重要,懺悔很重要《梁皇寶懺》是最大的懺悔,需要七天才能懺完,才能使身心清凈,再來念佛那就非常容易了,第二大懺是《三昧水懺》道理不輸給《梁皇寶懺》還有《大悲懺》、《地藏懺》、《凈土懺》最方便的懺悔法文就是受持八關(guān)齋戒加上念阿彌陀佛,受持八關(guān)齋戒要明白因果絲毫不爽,受戒讓我們更了解什么叫好、什么叫壞、因果關(guān)系。

  印光大師講:“想要成佛,必須深信因果,佛陀不度不信因果的人,不度罪業(yè)太重的人,不度知過不改的人!比艘3S幸活w懺悔的心,懺悔代表慈悲,講經(jīng)說法就是慈悲的表現(xiàn),阿彌陀佛!即使我們到了極樂世界也不是只去吃飯睡覺,要聽經(jīng)聞法、修行,佛陀在世時從開始講經(jīng)到八十歲涅槃,一生都在講經(jīng)說法,修行辦道。所以,最殊勝的道場就是講經(jīng)說法,下面的人天天修行,道場要達到弘法利生,就要天天講經(jīng),我去東天目山看到那里的道場就是天天講法,修行。講經(jīng)說法就算課堂上只有一個人,那也要用心的去講法,釋迦牟尼佛一輩子都在講經(jīng)說法.有的人問佛陀:“佛陀呀您都八十多了也該休息了!”佛陀說:“眾生都是我的父母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佛陀就是想讓每一位眾生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遠(yuǎn)離這五濁惡世,而且還為大家制定了戒律,眾生如果沒有戒將會很亂,帶淫欲墮入魔道,帶殺生墮入鬼神道,帶偷盜墮入妖精道,證明戒律很重要,單單不非時食戒,就可以得到六十萬次吃飯沒有問題的福報,想長壽就要持不殺生戒,想得富貴就要持不偷盜戒,吃不好、睡不好都是福報的問題,這是因果。只是不偷盜那只是消極的,要積極的去布施,布施就是財神爺,春天有播種秋天才有收獲,世間有兩件事必須去做1、孝養(yǎng)父母2、供養(yǎng)三寶,要學(xué)會做世間一切善事,不要猶豫,未成佛先結(jié)眾生的善緣,以慈悲心為主,慈悲、平等、廣結(jié)善緣。不結(jié)緣不得成就。皈依佛兩足尊,福報、智慧缺一不可,布施用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知恩報恩…持八關(guān)齋戒的功德說不完呀!

  所以,八關(guān)齋戒好好受持能得很大的功德,除五逆十惡生死重罪其它諸罪悉皆消滅,八關(guān)齋戒就像東方升起的太陽,將整個大地全部照亮,日光普照,持戒能達到身、口、意自在清凈,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守住自己的身、口、意“守口受意身莫犯,莫擾一切諸有情,無意苦行當(dāng)遠(yuǎn)離,如是行者得渡世!”自凈其意就是讓我們身、口、意業(yè)全部清凈,你就成就了學(xué)佛的三個階段1、斷除一切惡,這是消極的止惡,為小善2、行一切善,積極的眾善奉行3、自凈其意這才是最圓滿的,能做到最后的圓滿的第一位就是佛陀,然后是菩薩,其次緣覺羅漢,最后是聲聞羅漢,要做到這幾點,講很容易但做卻很難,渡眾生的四個方法:

  1、愛語 2、柔和 3、善順 4、布施。

  修行時從境界中轉(zhuǎn)才能成佛,罵你、打你、辱你,如如不動,這即成佛。會貪、瞋、癡、我慢、疑惑的都是眾生。要修行成佛就要先了解佛法,這樣你才會快樂,看別人就要露出蓮花一樣的笑容,這樣的修行才會有進步,布袋和尚就是忍辱波羅密的代表,才是真慈悲,打你、罵你、欺負(fù)你,但是你只要慈悲的去面對就好了。今天,我們大家受持了八關(guān)齋戒,我們就都是出家人了,要成佛就要學(xué)會發(fā)慈悲心、發(fā)菩提心,在加上受持八關(guān)齋戒就可得極樂世界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臨命終時要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就會與清凈大海眾菩薩現(xiàn)前接引。所以,我們今天受持八關(guān)齋戒就等于拿到了去西方極樂世界的通行證,唯有信才能入,唯有智才能度。

  修行成佛就是要斷除自己的煩惱習(xí)氣,佛陀是慈悲的,學(xué)習(xí)佛陀我們就能成佛,別人對你不好是別人的事與我們自己無關(guān),自己要好,別人對你好還是別人的好,自己還是自己。用慈悲的心感化身邊所有的人,你就是觀音菩薩,你就是嗡嘛呢唄昧吽,這就是慈悲心的流露,天下沒有我不能愛的人,天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每個人都是我過去生的父母親、六親眷屬,唯有慈悲才能解決一切,用慈悲對待你的敵人、仇人、冤親債主,你才有辦法去渡他們,以瞋恨心以瞋報瞋、以仇報仇將永不停歇,地球上六十億人口容納起來只有四種人1、討債人 2、還債人 3、報怨人 4、知恩報恩的人。也只有知恩報恩的人才有辦法成佛,這就是持戒,懂了你當(dāng)下解脫,你就是佛陀,不懂永遠(yuǎn)是凡夫。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