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智慧故事 >

第3課丨這樣求菩薩,所得利益比之前更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陽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們也很法喜充滿的。未必鏡頭里面能夠看全,但是我們肉眼這樣放過去呢,那邊就是洛迦山,普陀洛迦,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奇怪的很,我們走南闖北老能看到這里有仰天大佛、那里有臥佛,各種山形特別的神似。只有來到普陀山,看洛迦山,它看的形象不是佛,也不是其他的菩薩,就是觀音菩薩。千百年來他就靜靜的躺在那里。

  我們常講到,“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無處不在的觀世音菩薩。” 其實廣大靈感呢,就是講他的感應。我們常說到感應,到底感應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我們有時候有的人說很靈,但是呢有的人覺得不怎么靈,有的人覺得莫名其妙,不可思議,但是有的人覺得好像沒什么感覺。所以這里看,為什么菩薩一直靜靜的躺在那兒,任他風里來雨里去,從來沒有動,就是因為菩薩的心是凈的。我們凡夫,也只有心凈下來,你才能感應到菩薩的這種加被、這種靈感。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有的是知情的,有的并不知情。其實觀音菩薩的感應真的是無處不在的。老以前的祖師們留下來給我們的一個教導,就是觀音菩薩的感應呀,有的屬于顯感顯應,就是你真的發(fā)心去求拜,菩薩真的會給你靈驗,讓你通過消息感應到他的加持。

  但是還有一種是什么呢,叫做顯感冥應。這個冥字就是冥暗的冥,幽冥的冥。也就是說你明顯的發(fā)了心,去求拜菩薩,但是他有給你感應,可是你在毫不知情中,已經就把這個事過去了。也就是說,其實是有感應的。比如說他,給你無形中消災免難,但是你毫不知情,這就屬于顯感冥應。那么還有一類人,他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福氣很大命很好,總歸是有什么災呀難呀的,他肯定能遇到貴人,或者是能夠消于無形之中就躲過去,眼看著躲過去了,這一類人呢,也是有他的因,才能感這個果的。就屬于冥感和顯應。曾經過去世有這樣的求拜,但是這輩子才來了這個果報,那他會覺得說莫名其妙的命很好。

  那么,還有一種就是冥感冥應了,再怎么也發(fā)現不了他怎么去好像去感應了菩薩,那么也不知道他在這個過程中什么時候把這個災難消過去,可是確實他也有這種過去和今生的這個福報功德,得到了菩薩的加被,但是這個人完全從始至終毫不知情。所以各種各樣的感應,我們有的能夠知道,有的能夠半知半道,有的完全不知道,可是菩薩的感應一定會,就像睡在那里的大佛一樣,從來沒有消失過,一直就在。

  當然大家來到普陀山呢,來禮拜菩薩,都帶著自己的愿求,自己的意愿,其實我們來求菩薩感應呀,你也要會求。有的人覺得說呀,這么心誠,這么的去做了很多善事,但是好像兒子學習還是不好;有的人呢,覺得做了很多功德,但是家境還沒有什么改變;甚至有的人覺得已經付出了很多,但是他的事業(yè)還沒有特別的順利、身體還沒有特別的好轉,等等諸如此類的,這就是我們不懂得究竟的去求告菩薩。

  以前的一些有智慧的人,他給我們留下怎么來去求拜菩薩,叫做:“可許則許”。就是可以的可,許諾的許。如果說能夠給你這個,滿你的愿,菩薩他也是看著而行的,因為一般我們凡夫呢,你說求菩薩讓你越來越好,來到普陀山都想越來越好,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是好,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好,更不知道什么是暫時的好和長遠的好,最后什么叫做究竟的好,這個我們還是要搞清楚。所以今天教大家一招兒,就是你要會求,怎么求呢?就是“可許則許”。你在求菩薩的時候,這么會發(fā)愿:如果這個事情滿了愿,畢竟能夠究竟真的能夠好,那你就說,菩薩加被,讓我這個事情成就,讓我這個事情能夠有個好結果,沒有問題。

  那么如果你去禮拜菩薩的時候呢,你說,這個我的心愿,雖然暫時能夠滿愿,看上去好,但是,它有可能會把禍根埋在后患上,過了這個暫時的好以后會召感來不好,那你就讓他不許。就是菩薩不要給我滿我的愿。那么還有一種,就是說,如果這個事情,來了以后呢,我們以為是好的,實際上它是伴隨著更大的禍患,災難不僅在后面,是當下就是一種不祥之兆,那么我們就要,讓菩薩說,哪怕這個事情雖然現前能好,也不要讓它來了,我不需要了,這樣的話,好的伴隨的禍患也就同時給免去了。

  所以我們只有求告說菩薩了知我到底是現前的好呢,還是將來的好,是眼下的好呢,還是究竟的好,你讓菩薩來做安排,自己把心發(fā)出去,讓菩薩從中做主,這樣的話,你所滿的愿,才是究竟能夠得到真實功德利益的愿,這個就叫做“可許則許”。大家來禮拜,求菩薩的時候要用這樣的圓滿心,來跟菩薩的感應來對接,這樣呢,我們才能真正上,能夠獲得自己的究竟圓滿功德利益。今天把這招兒教給大家,希望要記住,要不然我們凡夫的目光太淺,得不到圓滿的結果。

  南無觀世音菩薩!

原標題:這樣求菩薩,所得利益比之前更大!丨《普陀山的小故事》3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