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nèi)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jīng)》、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jīng)》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二今更下,今載難。

  ﹝智者疏﹞今更作難:此語應從義理,那得逐字?菩薩以能觀色心,何意不能觀音聲?眾生何意?但以聲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應,此逐字為觀,則感應齊等,若為判其廣狹。

  ﹝知禮記﹞若逐字者,則彰感應有可有不。若俱應俱感,則不應云,應二感一也。

  ○三今不下,今為通。

  ﹝智者疏﹞今不作此,明互舉凡圣感應皆通三業(yè),而圣人與意,凡夫與聲,故言觀世音爾。

  ﹝知禮記﹞圣三俱應凡三俱感但約與奪互舉口意。

  ○四義攝。

  ﹝智者疏﹞四義攝者,如發(fā)聲,必先假意氣,觸唇口,其音能出。口業(yè)若成,則攝得身意。若觀于口業(yè),亦攝得身意觀余不爾,故言義攝。

  ﹝知禮記﹞獨有言音,具于三業(yè),故云義攝。

  ○五隱顯。

  ﹝智者疏﹞五隱顯者,身雖禮拜,意雖存想,未知歸趣何等,故名隱。若口音宣暢,事義則彰,故名顯。舉顯沒隱,故言觀世音。

  ○六難易二,初難急口機易。

  ﹝智者疏﹞六難易者,臨危在畑。意則十念難成,身則拜跪遲鈍。口唱為急,故成機,從易受名也。

  ○二又第下,誓深宜急稱。

  ﹝智者疏﹞又第六為有緣,觀音昔為凡夫,居茲忍界,見苦發(fā)誓,今生西方,多還此土,既有誓緣,急須稱名。

  ○二今明下,引論圓釋二,初以覺觀況音聲。

  ﹝智者疏﹞今明若如前六義,皆偏有所舉。若依《釋論》,其義即圓。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為心行,心覺觀故,尚具三業(yè),何況發(fā)音成聲,而不備三業(yè)耶?

  ﹝知禮記﹞且引《釋論》三業(yè)之事,無不圓具,覺觀才動與息共俱,已成身行。既是語本,又成口行,意業(yè)隱細,尚能具三,身口粗顯,各具可知。

  ○二但舉下,明觀音圓感應。

  ﹝智者疏﹞但舉一觀,即備三應。但舉一音,即備三機。而凡情謂聲強智利,逐物標名,圓義往推,悉皆具足。

  ﹝知禮記﹞大圣一觀,非獨具于一種三業(yè),須知具足百界三業(yè),以全法界而為應故。眾生一音,圓具亦爾,以全法界而為機故。斯由大圣,照窮正性,察其本末,難思感應,豈以人師凡見測邪!

  ○第二釋觀智二,初標列。

  ﹝智者疏﹞第二明觀者又為二,一結(jié)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觀之智。

  ○二結(jié)境下解釋二,初結(jié)束世音之境。

  ﹝智者疏﹞結(jié)境即為六:一結(jié)十法界是因緣境,二四諦境,三三諦境,四二諦境,五一實諦境,六無諦境,此具出《大本玄義》。

  ﹝知禮記﹞欲明觀智,先束境界。世間音聲,品類無邊,塵沙莫喻,須依圣教。結(jié)束諦境,方可明觀。觀不依諦,邪錯何疑。十界是因緣境者,以十如是,類十二緣。義無別故。

  ○二二明下,正明能觀之智二,初泛明諸境觀。

  ﹝智者疏﹞二明觀智者,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觀,智就因緣,則四番因緣論觀。四諦亦有四番論觀,三諦有兩番論觀,二諦有七番論觀,一實諦則一番論觀,無諦則無觀,如此等義具在《大本》。

  ﹝知禮記﹞諦緣通四教故四,三諦唯別圓故二,二諦加三接故七,一實唯圓極故一,無諦體忘,觀亦不立。

  ○二今約下。

  ﹝智者疏﹞今約三諦明觀。若通論,十法界,皆是因緣所生法。此因緣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道第一義諦。若別論,六道界,是因緣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薩界是假,佛界是中。論境即有二意。

  ﹝知禮記﹞今依三諦觀者。境順涅槃,新伊之文,觀依《中論》,相即之說,蕩情立法,示妙融心,像末觀門,此為最也,初示境通別。通對頓觀,別對漸觀。

  ○二今對下,明觀漸頓二,初雙列。

  ﹝智者疏﹞今對境明觀,亦為二意:一次第三觀,二一心三觀。

  ○二次第下雙釋二,初歷教,釋二種觀,二初偏圓【立+立】釋二,初約諸部釋五,初依《瓔珞》明三觀。

  ﹝智者疏﹞次第者,如《瓔珞》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

  ﹝知禮記﹞體于三假,四句不生,即俗見真,名從假入空觀。觀三假,俗入即空真,由俗入真,復名二諦,于空不證,分別一切。三假藥病,應病授藥,故名從空入假。前用真破俗,今用俗破真,若俗若真,破用既均,復名平等。以前二破作雙遮方便,即以二用,作雙照方便。次第破用,既立一心,遮照可修。故云二觀為方便等,三觀俱用,從勝名中,心既即中,思議忘泯,名第一義諦觀。

  ○二此之下,依《大品》明三智二,初正明三智相。

  ﹝智者疏﹞此之三觀,即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內(nèi)法內(nèi)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種,故名一切智。二道種智,能知一切道種差別,則分別假名無謬,故名道種智。三一切種智,能于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寂滅相,種種行類,能知能解,名一切種智。

  ﹝知禮記﹞內(nèi)法內(nèi)名者,謂理內(nèi)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沼^若成,于此名相,悉能體達,無我我所故。佛言:「摩訶迦葉,婆羅門法皆知,沙門法皆知,故云內(nèi)外能知能解!谷黄淇罩,但能總達諸法無生,不能別知諸法緣起,故不能用。諸佛道法,發(fā)起眾生一切善種,假觀能爾,故以道種,而名其智,于一種等者。夫中觀智者,則了一切皆是中道,中則不偏,絕待為義。一法若中,則一切眾生因種,一切佛之道法,無不咸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爾,一切皆然,故云于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一相等者,結(jié)前所說而成遮照,雙遮則一相寂滅,雙照則種種皆知,遮照同時,故名一切種智。

  ○二通而下,對上辯通別。

  ﹝智者疏﹞通而為論,觀智是其異名,別而往目,因時名觀,果時名智。

  ﹝知禮記﹞《瓔珞》三觀,《大品》三智,通則異名,別分因果。

  ○三此三下,對《大經(jīng)》四智二,初略示四智相。

  ﹝智者疏﹞此三觀智,即是《大經(jīng)》,四種十二因緣觀,下、中、上、上上。

  ﹝知禮記﹞《大經(jīng)》二十五云:觀因緣智,凡有四種:謂下、中、上、上上。下智觀者,不見佛性,以不見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者,不見佛性,不見佛性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者,見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觀者,見則了了,得阿耨菩提。《輔行》釋云:「因緣不殊,四觀不等!箤e教中云,住十住地者,以次第行。從住入空,乃至十地,方入中道。次第住三,故名為住,住及不了,并約教道。

  ○二涅槃下,對上判離合。

  ﹝智者疏﹞涅槃通取析法,明于四觀,《大品》《瓔珞》直就《摩訶衍》,但明三觀三智,今若開二經(jīng)合。涅槃者,應開衍法,從假入空觀,生滅一切智也。若合涅槃,就二經(jīng)合,下中二觀,同是一切智也。

  ﹝知禮記﹞四教證修,唯三觀智,空分析體,故成四也!洞蠼(jīng)》觀緣明四智者,取藏析空為下智。故《大品》三智,《瓔珞》三觀,簡小明衍故。若以二經(jīng)之三,就《大經(jīng)》四者,應開析空生滅一切智。若以《大經(jīng)》四,就二經(jīng)三者,應合下中,同入空智。

  ○四若將下,以觀智對五眼。

  ﹝智者疏﹞若將三經(jīng),若開若合,對五眼者,天眼肉眼,照粗細事,皆是世智。悉為諸觀境本,若三觀三智,從此即入體法一切智。若四觀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智。故肉眼天眼為本,若入一切智對慧眼,道種智對法眼,一切種智對佛眼。

  ﹝知禮記﹞肉天二眼,是四智三智所觀,境本不論開合,慧法佛眼,與三觀智,主對已齊,若論四智,須于慧眼,而對析體,二空智也。

  ○五《中論》下,以《中論》四句結(jié)。

  ﹝智者疏﹞《中論》偈「因緣所生法」一句,為觀智之本。三句對三智。

  ○二若將下對四教釋二,初正對四教二,初正對教。

  ﹝智者疏﹞若將三觀智對四教,即須開之如前。若將涅槃四觀對四教,下智是生滅一切智,對三藏教也;中智是體法一切智,對通教也;上智即道種智,對別教;上上智即一切種智,對圓教。

  ○二所以下,出所以。

  ﹝智者疏﹞所以應明三機,那忽對四教者何?若無教即無觀,稟教修觀得成于智,所以明教也。

  ﹝知禮記﹞觀必教詮,智由觀得。今明觀智,須能詮教。

  ○二教必下,廣明四相二,初四教主二,初明教主一異。

  ﹝智者疏﹞教必有主,有主即佛也;蚩梢环鹫f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

  ﹝知禮記﹞文有二義,明其一異,初跨節(jié)。論只一圓佛,被四種機,說四教法。次或可下,約當分論隨機所見。據(jù)教所詮,四佛體用,優(yōu)劣碩異。

  ○二四教下,明補處偏圓。

  ﹝智者疏﹞四教既有四主,即應有四補處。即是四種菩薩,輔佛弘此四教也。

  ﹝知禮記﹞補處亦明,當分跨節(jié),例主可知。

  ○二若言下,四教法二,初明理尚無一。

  ﹝智者疏﹞若言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洞蠼(jīng)》云:「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亦不可說。」一教尚不可說,云何有四?

  ○二答理下,明赴緣。說四前通釋題,十義之首,已明此義。證理絕言,被緣須教,初明赴緣。

  ﹝智者疏﹞答:「理論實爾,皆不可說。赴緣利物,有因緣故,亦可得說。非但生生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說。以佛教門,出生死苦。」

  ○二三藏下,明說四四,初三藏三,初明教相二,初明愿行二。初依諦立誓。

  ﹝智者疏﹞三藏教者,如《釋論》,引迦旃延子,明菩薩義。釋迦初為陶師,值昔釋迦佛,發(fā)愿從是已來,始發(fā)菩薩心,即是行人所求菩提,即名為法,深厭苦集,欣求滅道,即起慈悲心,誓度一切。

  ﹝知禮記﹞初為陶師者,合云陶師之子,因遇彼佛,入城乞食,相好巍巍,乃發(fā)善心,而興供養(yǎng),遂對彼佛,發(fā)于誓言:「愿我當成佛,一如今世尊!构式襻屽龋ㄗ≈畷r,度人多少等,皆同往佛言。即起慈悲者,發(fā)心拔苦,欲與其樂,若不諦審,非想結(jié)集,及輪回苦,又不諦審,三無為滅,及盡苦道,則不拔苦際,非與真樂。凡外不諦,二乘無誓,菩薩雙非,依諦立誓。

  ○二行六下,依誓起行二,初六度填愿。

  ﹝智者疏﹞行六度行,行愿相扶,拔苦與樂,所以者何?慳名為集,墮餓鬼名苦行,檀名道,慳息名滅,菩薩自伏慳貪,悲心熏物。眾生稱名,即能脫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應可度。即能示現(xiàn),令得安樂。當知為滿弘誓,而修檀行也。乃至愚癡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道,癡伏名滅。修慧度時,自破苦集。為成悲心,以熏眾生,眾生稱名,即得解脫,自證道滅,以成慈心。以熏眾生,眾生有感,應機得度,故知行填于愿。

  ﹝知禮記﹞文中所明六蔽為集,六道為苦,六度為道,蔽息為滅。略舉初后中四例知,此教菩薩,自伏六蔽,對破六道,令他斷集,離苦故也!菩薩戒疏》云:「檀破餓鬼,尸救地獄,忍濟畜生,道拔修羅,禪靜人中,慧照天眾。

  ○二行此下,六度滿時。

  ﹝智者疏﹞行此六度,各論時節(jié),尸毗代鴿是檀滿,須摩提不妄語是尸滿,歌利割截不動是忍滿,大施抒海是精進滿,尚阇黎坐禪是定滿,劬儐大臣分地是般若滿。

  ﹝知禮記﹞如尸毗王,遍割身肉,就鷹貿(mào)鴿,至盡一身,不惱不沒,自誓真實,感身平復,是檀滿相。如須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滿相。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慈忍不動,作誓即感,血化為乳,是羼提滿相。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寶濟貧,得珠墜海,抒海取之,筋骨斷壞,終不懈廢,諸天問之,云生生不休,故助抒海,海水減半,龍恐海干,送珠與之,是毗離耶滿相。如尚阇黎,得第四禪,出入息斷,鳥謂為木,于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鳥母不來,即更入禪,鳥飛方起,是禪滿相。如劬嬪大臣,分閻浮提地為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諍,是般若滿相。所言滿者,度本治蔽,行期滿愿,今蔽已離,與拔遂心,即知六度,其功克滿。

  ○二如此下,明時位三,初約時明行相。

  ﹝智者疏﹞如此修行,至初僧祇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祇,心知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祇,心知口言;過三僧祇已,又百劫種相,百福成一相,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現(xiàn)時方稱菩薩摩訶薩,但伏惑不斷,如無脂肥羊,取世智為般若,即此意也。

  ﹝知禮記﹞從古釋迦,至罽那尸棄佛,名初僧祇。準望聲聞位,在五停心,及別相,總相,念處也。觀力既微,故不知作佛。從罽那尸棄,至然燈佛時,名第二僧祇。位當暖法,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心未分明,故不向他說。從然燈,至毗婆尸佛,名第三僧祇。位在頂法,內(nèi)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fā)言,無所畏難也。無脂肥羊者,《大論》云:「此菩薩雖有上妙五欲,不生貪著,以有無常等觀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王欲罰罪語言,若得無脂肥羊,當赦汝罪。大臣有智,系一大羊養(yǎng)以水谷,日日三時,以狼怖之,羊雖得養(yǎng),肥而無脂。王問:『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爾,見無?绽牵罱Y(jié)使脂銷,而功德身肥。

  ○二用此下,約觀明涉位。

  ﹝智者疏﹞用此菩薩行,對聲聞行位者。初僧祇,可對總別念處。二僧祇,可對暖法。三僧祇,可對頂法。百劫種相,可對忍法。坐道場時,可對世第一。三十四心,斷結(jié)成佛,即對十六心。發(fā)真乃至九解脫,無學也。爾時坐道場上,三十四心斷惑,正習俱盡,名為三藏佛。所以釋迦精進,弟子純熟,以精進故,九劫前超八相成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說教門。

  ﹝知禮記﹞問:「聲聞根鈍,尚能速入七賢四圣。菩薩利智,何故三祇猶居頂法?」答:「聲聞但于,一境一門,修念處等,故易成就。菩薩遍于,一切境界,一一四門,復加六度,久遠熏修,使一一行,攝諸眾生,令種熟脫。故三祇內(nèi),凡化幾人,超凡入圣,自身此岸,度人彼岸,故經(jīng)劫長,證位猶下。言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頓證羅漢,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無間而得,但不以此,頓盡正習。一言于習,有見思習,及塵沙習。菩薩修學,塵沙法門,治其劣慧。于一一門,用四諦觀,伏其正使,于一一門,六度行熏,見思習。故樹王下,三十四心,于塵沙法上,證四真諦,故令正使,及二習氣,俱時而盡,故能二諦,皆究竟也。方異三乘弟子,獨彰佛眼佛智!

  ○三此中下,約佛明補處。

  ﹝智者疏﹞此中補處位,在百劫種相,伏惑住最后身,六度行成,誓愿將滿,慈悲熏于眾生,拔苦與樂。

  ○二若就下,結(jié)觀智。

  ﹝智者疏﹞若就此辯者,但是因緣生法,世智明觀,即是三藏教,觀世音義也。

  ﹝知禮記﹞若于三藏明,觀音人,其相如是。

  ○三料簡二,初簡超劫二,初問。

  ﹝智者疏﹞問:「依三藏說,釋迦彌勒,同時發(fā)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賢劫中佛耶?」

  ﹝知禮記﹞一超九劫者,《婆沙》云:「爾時有佛,號曰底沙。有二弟子,一名釋迦,樂修利他行,所化機先熟。二名慈氏,樂修自利行,所化機在后。彼佛念曰:『回多人就一人即難,回一人就多人即易!挥钺屽认瘸傻拦,于是舍二弟子,入至山中。時釋迦菩薩,隨后入山,尋求本師,不見蹤跡。正行之次,忽見彼佛,在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經(jīng)于七日,說于一偈,嘆彼世尊云:『天地此界多聞室(即北方多聞天王之室也),逝宮天處十方無(逝宮即梵王宮,外道計彼為常,佛為破彼,故稱逝宮),丈夫牛王大沙門,尋地山林遍無等!灰虼司M超于九劫。在彌勒前成佛!

  ○二答。

  ﹝智者疏﹞答:「釋迦值弗沙,促百劫,彌勒值諸佛,何必不促,為九十一劫耶?」

  ﹝知禮記﹞弗沙與底沙,梵語賒切耳,彌勒值佛,必有超劫,恐梵文未至。

  ○二簡百劫二,初問。

  ﹝智者疏﹞(編者注:據(jù)文意及體例,此處應漏缺「問:」)若爾則無百劫義?

  ○二答。

  ﹝智者疏﹞答:「任此法門,則有百劫,以精進力傳超。」

  ﹝知禮記﹞任此法門者,若任運行于,六度法門,則須百劫,此據(jù)常途,理數(shù)而言。若精進功倍,亦何局于時分?

  ○二通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通教者,如《大品》明三乘之人,同以第一義諦,無言說道,斷煩惱,入涅槃,共緣一理,用觀斷惑通也。亦名共般若教。

  ﹝知禮記﹞三乘因位,共能忘言契真諦,故同斷見愛,故受通名。然有利根,通入后教,今分四相,且從鈍說,前教菩薩,至果方斷,三乘不通也。

  ○二此事下,辯行相二,初斥三藏明行位二,初對事度顯空行三,初斥事非度。

  ﹝智者疏﹞此事與三藏異,《釋論》破云:「豈以不凈心,修菩薩行,如毒器盛食,食則殺人!固从猩现邢,謂舍財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舍身,何得中舍名檀?滿中檀,但名施,非波羅蜜。

  ﹝知禮記﹞《大論》斥三藏菩薩云:「具足三毒,云何能集無量功德?譬如毒瓶,雖貯甘露,皆不中食。菩薩修諸純凈功德,乃得作佛。若雜三毒,云何能具清凈法門?菩薩之身猶如毒器,具足煩惱名為有毒,修習佛法如貯甘露,此法教他,令他失于常住之命。檀有三品,謂命上,身中,財下也。貿(mào)鴿割身,猶是中舍,既不了空,焉到彼岸!

  ○二不見下,明空成行。

  ﹝智者疏﹞不見能所財物,三事皆空。非慳非施,此是真檀波羅蜜,乃至非愚非智,無著空慧名真般若,不取世智。論云:「若不信空,一切皆違失!巩斨晁,皆不與理相應,若信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以空故,能成一切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一切法也。

  ﹝知禮記﹞施本治慳,慳不可得。三事既空,施相不立。能所既泯,真空現(xiàn)前,是真檀度,下之五度,能所皆空,是則名為,道不二相,以此空慧,蕩生法執(zhí),故令眾行,稱理圓成。

  ○三又復下,斥定三祇。

  ﹝智者疏﹞又復菩薩,無量劫修行,何但三阿僧祇?如是等種種破三藏失,以顯摩訶衍,中通教意也。

  ﹝知禮記﹞空心立行,長劫忘勞,攝無量生,經(jīng)無量劫,何得限定?三阿僧祇,為逗衍機,須破三藏。非是廢除,彼教接物。

  ○二《大品》下,約斷結(jié)明共位二,初衍門行位二,初斷結(jié)行。

  ﹝智者疏﹞《大品》云:「菩薩發(fā)心,與薩波若相應,此即觀真斷結(jié),與理相應也!拱l(fā)心已來,即觀真斷結(jié),便稱菩薩,即是假人也,又觀真即是法也。常與慈悲俱起,自斷苦集,修道滅,亦以慈悲誓愿,斷一切眾生苦集,與其道滅,體達諸法如幻如化,不生不滅,三事俱亡以行檀,乃至一切法無所著名般若,以此諸行填愿,即能破四住惑,見第一義。

  ﹝知禮記﹞梵云薩波若,此云一切智。發(fā)心與此空智相應,即能斷見及破思惟,即是無生人法。法緣慈悲自行化他,積行填愿,皆與無生四諦相應,故能因中斷結(jié)證理。

  ○二則有下,斷結(jié)位。

  ﹝智者疏﹞則有三乘共十地,所謂干慧乃至佛地。

  ○二若將下,對小階級。

  ﹝智者疏﹞若將此十地來對聲聞者,干慧地對總別念處,性地對四善根位,八人地對八忍,見地對初果,薄地對二果,離欲地對三果,已辦地對四果,支佛地自對支佛位。菩薩地,自是出假方便,道觀雙流,斷正侵習佛地盡故。論云:「是人煩惱盡習不盡。」

  ﹝知禮記﹞八人地,對八忍人者,忍也,世第一。后十六剎那,齊道比忍,猶屬于賢,至道比智,即名為圣。二位同在,無間三昧故,以十六對八人,見此教菩薩,從已辦地,留習潤生,用慈悲道,與真空觀,雙行化物。前斷正使,今侵二習,至于佛地,見思習盡,真諦究竟,塵沙習盡,俗諦究竟。第七地中,有斷有留,故盡不盡。

  ○二以誓下,約扶余習,以利他。

  ﹝智者疏﹞以誓扶習還生三界,利益眾生凈佛國土,豈同三藏菩薩,伏惑行六度行耶?此菩薩修行斷惑,余殘未盡譬若微煙,慈悲五道示現(xiàn)度物。眾生若稱名,若感見,即能拔苦與樂,解脫得度也。

  ﹝知禮記﹞正使既盡習不潤生,以誓扶之能生三界,以藏通教俱不談常,生死之身全由惑業(yè)。二乘惑盡不受后身,菩薩利物恐同二乘。故藏菩薩,用慈悲誓扶于正使,受生化物,通既斷正,以誓扶習而作生因。盡在不久故似微煙,既為益他留形三界,故稱名感見,能拔苦與樂。

  ○二此是下,結(jié)觀可見。

  ﹝智者疏﹞此是通教體假入空觀,亦名一切智,即是通教觀世音義也。

  ○三別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別教者,別異通也;別明不共般若,故言別也。

  ﹝知禮記﹞詮中故異通,次第故異圓,故名為別。不共般若,不共二乘,全別前教圓亦不共,故未別后不名不共,意在于茲。

  ○二此教下,辯行相二,初約次第明行位二,初明次第意。

  ﹝智者疏﹞此教雖明中道,為鈍根人方便說中,次第顯理,廣明歷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fā)心,游戲神通,凈佛國土。次第修習恒沙法門,助顯中理,前卻四住,次破塵沙,后破無明!

  ﹝知禮記﹞雖說眾生,見聞覺知體是佛性,而全起作三種之惑。故須用此覺知之性,觀空破有,觀假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覺。故名方便次第顯理,既此迂回故經(jīng)塵劫,從初標志,次第修學河沙觀智,破河沙惑顯如來藏,河沙性德,故緣無量四諦發(fā)心。

  ○二十信下,明伏斷相二,初法。

  ﹝智者疏﹞十信通伏諸惑,而正伏四住。十住亦是通伏諸惑,而正斷四住,成一切智;十行出假斷無知,成道種智;兼伏界外塵沙,十回向斷界外塵沙,成道種智;正修中道伏無明,十地斷無明,見佛性成一切種智。

  ﹝知禮記﹞十信緣中通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觀空,伏斷四住方袪滯有;復偏著空,故觀六界藥病,成就體析八門道種。又觀四圣,惑智因緣,無量無作八門道種,二觀既成故照中道,此時三觀只在一心,別向圓修斯之謂矣。

  ○二喻。

  ﹝智者疏﹞譬如燒金,塵垢先去,然后镕金,次第斷結(jié)亦復如是。

  ﹝知禮記﹞圓譬冶鐵作器,別喻燒金作器;冶謂镕鑄,淳樸頓融,任運粗垢先落;燒謂鍛煉,物體猶堅,特要粗塵先天,然后融金,以除細垢。圓觀頓窮法界無意,先觀二諦,二惑任運先落,別觀次第顯中有意,先觀二諦,故使二惑先除。

  ○二此菩下,期真應以利物。

  ﹝智者疏﹞此菩薩發(fā)心,秉法慈悲,修行自斷無明,成就真應,大誓慈悲,熏于法界眾生,機感即拔苦與樂。

  ﹝知禮記﹞初雖次修,后能圓應。

  ○二此是下,結(jié)觀智。

  ﹝智者疏﹞此是從空出假,觀道種智,別教觀世音義也。

  ﹝知禮記﹞問:「別向圓修,何但結(jié)為,出假之智?」答:「從勝受名,故約教道。故如《輔行》云:『一教始終,雖具三諦,若入證道,不復名別!皇枪蕜e教,但在于假!

  ○四圓教二,初約行位明圓二,初廣示相二,初正釋行位二,初約法示相二,初教所詮理。

  ﹝智者疏﹞圓教者,此正顯中道,遮于二邊,非空非假,非內(nèi)非外。

  ﹝知禮記﹞說一切法,皆是中道。一色一心,一染一凈,皆具三千。悉非空假,非內(nèi)即非性,全性成修故。非外即非修,全修在性故。既其空假雙亡,修性俱泯,則中道之義顯矣。

  ○二觀十下,教所詮觀二,初正示二,初明修觀二,初對境示觀。

  ﹝智者疏﹞觀十法界眾生,如鏡中像,水中月,不在內(nèi),不在外;不可謂有,不可謂無,畢竟非實;而三諦之理,宛然具足。無前無后在一心中,即一而論三,即三而論一。

  ﹝知禮記﹞教所詮法令生妙解,今依妙解而修妙觀,十界眾生所觀境也。鏡水譬性德三千,像月喻修起三千,內(nèi)外有無皆無實性,而三千三諦終自宛然。

  ○二觀智下,就觀明諦。

  ﹝智者疏﹞觀智既爾,諦理亦然,一諦即三諦,三諦即一諦。

  ﹝知禮記﹞此無緣觀,照無相諦,以無相諦,發(fā)無緣觀。諦觀名別,其體本同,是故能所,二即非二。

  ○二《大品》下,明證釋二,初證發(fā)心相。

  ﹝智者疏﹞《大品》云:「有菩薩從初發(fā)心,即坐道場,轉(zhuǎn)*輪,度眾生!

  ﹝知禮記﹞若發(fā)真心,似心觀心及名字心,隨位約即,明坐道場,轉(zhuǎn)輪度生。故《佛藏》云:「眾生身中,已有如來,結(jié)跏趺坐,理即尚爾,況修中位!

  ○二即于下,初發(fā)心德。

  ﹝智者疏﹞即于初心,具觀三諦一切佛法,無緣慈悲,于一心中,具修萬行諸波羅蜜。

  ○二入十下,入位。

  ﹝智者疏﹞入十信鐵輪,已能長別苦輪海,四住惑盡,六根清凈,名似解進。入十住銅輪,初心即破無明,開發(fā)實相,三智現(xiàn)前,得如來一身無量身,湛然應一切,即是開佛知見,示悟入等。

  ○二文云下,別文稱嘆四,初此經(jīng)嘆真實。

  ﹝智者疏﹞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又云:「今當為汝說最實事,即是圓教一實之諦,三觀在一心中也!

  ○二《大品》嘆具法。

  ﹝智者疏﹞《大品》云:「若聞阿字門,則解一切義!

  ○三涅槃嘆初心。

  ﹝智者疏﹞《大經(jīng)》云:「發(fā)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是故敬禮初發(fā)心,即是義也。」

  ﹝知禮記﹞四此中下,諸文嘆眼智二,初約此經(jīng)總示。

  ﹝智者疏﹞此中知見,但稱為佛知佛見,即是一切種智。知佛眼,見佛眼,見佛智,知非不照了,余法從勝受名,譬如眾流入海失本名字。

  ﹝知禮記﹞開示悟入皆佛知見,所知見境,既該百界,驗能知見,即三智五眼,從勝稱一,如海具眾流。

  ○二引二文別釋二,初《大論》明智。

  ﹝智者疏﹞《大論》云:「十智入如實智無復本名,但稱如實智!寡允钦,謂世智他心苦集滅道法,比盡無生也。

  ﹝知禮記﹞如此十智通于三藏,三乘唯如實智屬于衍教,今但證圓。

  ○二眼亦下,《大經(jīng)》明眼。

  ﹝智者疏﹞眼亦如是,五眼具足成菩提,而今但稱為佛眼!洞蠼(jīng)》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谷衾苏Z,學小乘者,雖有慧眼,名為肉眼也。

  ﹝知禮記﹞既見粗色,即是佛性。具一切法,即觀行五眼,從勝名。佛肉眼,見性褒之以佛慧,見偏空,貶之為肉。

  ○二若能下,兼明人法二,初示圓六雙。

  ﹝智者疏﹞若能如是解者,名圓教人法,約無作四諦,起無緣慈悲,修不二定慧,成真應二身,真遍法界,藥珠普應,一切橫豎逗機,冥顯兩益。

  ○二以無下,明經(jīng)二益。

  ﹝智者疏﹞以無缺寶藏,金剛般若拔根本究竟解脫,以首楞嚴法界健相,與三點涅槃大自在樂。

  ﹝知禮記﹞三點涅槃者,《大經(jīng)》云:「秘密之藏,猶如伊字三點。若【立+立】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乃成伊。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此乃三德即一而三,名大涅槃也!

  ○二是名下,結(jié)歸題。

  ﹝智者疏﹞是名中道第一義諦。觀一切種智,是名圓教觀世音義也。

  ﹝知禮記﹞如文。

  ○二問答顯妙三,初明無緣與拔二,初據(jù)中道妨慈問。

  ﹝智者疏﹞問:「此觀,觀眾生非空非有,云何行慈悲?」

  ○二指《凈名》成慈答。

  ﹝智者疏﹞答:「如《凈名》中說!

  ﹝知禮記﹞《觀眾生品》文殊問維摩言:「云何觀于眾生?」維摩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等!刮氖庋裕骸溉羝兴_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贡似芳仁峭ㄏ,從假入空,徹見三諦即是中道,無緣與拔。

  ○二明中道建立二,初約雙非皆破問。

  ﹝智者疏﹞問:「若觀十法界,非空非假者,即是破一切因果耶?」

  ○二明中道遍立,答二,初約明中,能立偏圓,三寶四諦二,初略示迷中之失。

  ﹝智者疏﹞答:「若不明中道,則不識非權(quán)非實,亦無權(quán)無實,則無四番因果。

  ﹝知禮記﹞四教四諦是權(quán),實相皆依中道,非權(quán)非實而得建立。今既迷此,則一切皆失。

  ○二若明下,廣示明中之德二,初示四種四諦唯心。

  ﹝智者疏﹞「若明中道則權(quán)實雙照,得有三種權(quán)四諦,苦集因果,三種道滅因果,乃至一實無作四諦,世出世因果,宛然具足在一念心中。

  ﹝知禮記﹞十種法界,忘言之理,名為中道,得此理故,方施權(quán)實之教。十界融即,說者名圓;十界次第,說者名別;六界無生,說者名通;六界生滅,說者名藏。此之四教,各論四諦,若識中道,諸法皆融。故于一心,具四四諦。

  ○二所以下,釋一體三寶具漸二,初約圓觀明三寶。

  ﹝智者疏﹞「所以者何?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故名為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即是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名僧寶,事和,即有前三教賢圣僧,與理和,即有圓教四十二賢圣僧。

  ﹝知禮記﹞佛但雙非者,且從略示。遮必具照,三智圓覺,方名佛寶。以法三諦,顯佛不孤,僧寶中云。理事和者,上三諦法,性本圓融,名之為理。隨情差別,名之為事。佛實相慧,具于權(quán)實,實慧和理,能說圓法,權(quán)慧和事,能說偏法。故《文句》明法用方便云:「智詣于規(guī),善用圓法,逗會眾生,如圓舉指目于圓處!怪窃動诰,善用偏法,逗會眾生,如偏舉指目于偏處。言事和,即有前三教等者,權(quán)慧隨情,照諦差別,即說別教,次第三諦;蛘f藏通,即離二諦,乃有三教行人,稟法修行,成三僧寶。若其實慧,和隨智諦,即說不次第三諦,乃有頓修行人,稟法成于圓教。因果之僧,不獨令他,稟教成僧,亦能應作,偏圓行人,修成僧寶!箚枺骸杆氖,自等覺來,合判為僧,妙覺為佛,云何因果皆名為僧?」答:「別相三寶,乃以因果而為僧佛,今論一體一人,一念具足三寶,四十二位,位位報智,冥于法性,皆名二寶。位位應身,皆名僧寶。故妙覺應,最能三土,統(tǒng)理大眾。是故僧寶,究竟成就,若能善識,一體三寶,任運能具。諸漸教中,三寶之義,以能和于理事,三諦故也!

  ○二故大下,引月愛明僧相二,初據(jù)經(jīng)文明諸地智斷二,初正引涅槃二,初通譬諸地二,初順喻白黑論增減二,初舉月光喻。

  ﹝智者疏﹞「故《大經(jīng)》月光增損,而舉兩喻,前十五日約光論增,后十五日約光論減。而其月性實不偏圓,前后往望不無盈昃。

  ﹝知禮記﹞白月,光增以喻發(fā)智;黑月,光減以喻斷惑,喻雖前后,法乃同時。

  ○二月性下,以體用合。

  ﹝智者疏﹞「月性圓者喻于實相,光明增減以喻智斷。智光增者,即諸法不生而般若生;斷光減者,即是諸法不滅而煩惱滅。《大經(jīng)》亦稱無明為明,故知用譬邪光滅也。

  ﹝知禮記﹞實相,則因果不二。智斷,則增減有殊。諸法不生,諸法不滅。三千無改也煩惱滅,般若生,無明即明也!洞蠼(jīng)》等者,以無明體,是強覺故,亦稱為明。

  ○二如是下,約法地地論智斷。

  ﹝智者疏﹞「如是增減日日有之,如是智斷地地皆具。

  ﹝知禮記﹞舍喻就法,四十二地,一一智斷,故云皆具。

  ○二若十下,別對諸地二,初以晦望,對妙覺。

  ﹝智者疏﹞「若十五日體圓光足,則月不更圓,光不更盛。此喻中道理極,菩提智滿,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若三十日,體盡光減,究竟無余,此喻無明已遣,邪倒永除,無惑可斷,故云不滅不滅名大涅槃。

  ﹝知禮記﹞月望以喻,妙覺理體智德,二俱圓極,故重云不生。月晦以喻,妙覺獨頭相應,二皆究盡,故重云不滅。

  ○二初三下,約開合,對諸地。

  ﹝智者疏﹞「初三日月,即喻三十心智斷;次十日月,喻十地智斷;十四日月,喻等覺智斷;十五日月,喻妙覺智斷。

  ﹝知禮記﹞合前開后,故以十五,對四十二,此中初三,即有黑白,兩初三也。乃至十五,亦復如是。

  ○二仁王下,例諸《般若》。

  ﹝智者疏﹞「《仁王》《天王》等《般若》,以十四日,譬十四般若,即此意也。

  ﹝知禮記﹞但明因位,故以十四,對四十一地,地地之中,具三般若。

  ○二如此下,結(jié)僧寶。立一切因果。

  ﹝智者疏﹞「如此明僧寶智斷,皆約中道一實相法,一切因果無所破失也。

  ﹝知禮記﹞若與中道理和,必與三教事和,是則權(quán)實因果,皆由中道,而得建立。

  ○二若不下,約迷中。即破漸頓,三寶四諦,二初示得前失后。

  ﹝智者疏﹞「若不明中道非空非假,但計斷常等,即是破生滅四諦,世出世因果,破三藏三寶。若但說無常生滅者,即破無生四諦,通教三寶,若但說體法,不生不滅真諦者,即破無量四諦,別教三寶,若但說次第,顯非空非假者,此亦破圓教無作四諦,一體三寶。

  ﹝知禮記﹞四教三寶,及四四諦。但依二種中道而立,藏通依離斷常中,別圓依佛性中,各有即離,故成四教。外計斷常都迷二中,故失四教。三寶四諦,三教得失,在文可見。

  ○二傳傳下,明前多后少。

  ﹝智者疏﹞「傳傳相望,前所破失者多,后所破失者少,可以意得。」

  ○三以權(quán)顯實二,初約圓詮廢漸問。

  ﹝智者疏﹞問:「若圓修實相,一法三諦,一心三觀,具足諸法,亦應一教四詮,稱于圓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別耶?」

  ○二約權(quán)能顯實答二,初舒漸顯圓二,初以觀例教。

  ﹝智者疏﹞答:「上開章云:次第三觀,一心三觀,明教亦二。若一教圓詮,一切諸法者,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別,逗鈍根人。

  ﹝知禮記﹞觀既以次,顯于不次。教亦以三,顯于一圓。利可直談,鈍宜漸顯。今若四說,利鈍不遺。

  ○二若不下,以三顯圓二,初示立三意。

  ﹝智者疏﹞若不假漸次,分別圓頓,何由可解?用別顯圓,故先明四教也!

  ○二雖說下,引文證釋。

  ﹝智者疏﹞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一乘,又于如來,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法即三方便,引導弄引開空法道。

  ﹝知禮記﹞余深法者,藏通余而不深,圓教深而不余,別教亦余亦深。故將唯余,及以兩亦,助顯唯深,弄引者,引去聲,謂曲弄之前,必有引起。言開空法道者,謂前三教,是開通圓空,之法道也。

  ○二若入,下卷權(quán)歸實二,初廢三立圓。

  ﹝智者疏﹞若入佛慧方便無用,故云唯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故知但一圓頓之教,一切種智,中道正觀,唯此為實觀世音,余皆方便說也。

  ﹝知禮記﹞前是為實施權(quán),今明廢權(quán)立實,十方三世法皆爾也。

  ○二復次下,忘言契理。

  ﹝智者疏﹞復次若有所說,若權(quán)若實,悉是方便非權(quán)非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說示,不生不生,妙悟契理,方名為真。此亦無實可實。

  ﹝知禮記﹞寄言顯理,從偏入圓,權(quán)非實是?质б庹撸欠遣汇,故以雙非,絕其思議。權(quán)既不生,實亦不生,故二不生,彰乎妙契。應知此立,非權(quán)非實,但是祛乎著語之情,其所契悟理無別途,勿謂雙非理過一實。二觀心,明二種觀。問:「上明諸教,無非對境立乎觀門,況復約圓,境觀皆妙,何故至此,更說觀心?」答:「上為解釋,觀世音名,故約四教,明乎觀法。既觀世音,正以他生,而為觀境。心佛眾生雖無差別,就生佛境高廣難觀。若就心境,近而易照。佛世當機,隨聞悟入,境無遠近。滅后初學修觀,要須揀難從易。故今諸部,約教釋中?v已明觀,后須更立。觀心一科,又復他生,不出心性。若觀自心則能明見,十界眾生,故知觀心,成前約教。世音之觀,今示觀心,其意略爾先標。

  ﹝智者疏﹞次明觀心者。

  ○次夫心下示二,初約心源本無境觀二,初明本無心境二,初明性絕百非。

  ﹝智者疏﹞夫心源本凈,無為無數(shù),非一非二,無色無相,非偏非圓。

  ﹝知禮記﹞心源本凈等者,只現(xiàn)前心,當處即中,名之為源。離一切相名為本凈,無為下,列所離相,既其若此,焉立心境。

  ○二雖復下,明心非四運。

  ﹝智者疏﹞雖復覺知,亦無覺知,若念未念,四運檢心,畢竟叵得。

  ﹝知禮記﹞尚不可以知覺而求,豈能以生滅而取?是故不可立心為境。

  ○二豈可下,明莫陳觀法三,初法。

  ﹝智者疏﹞豈可次第不次第,偏圓觀耶?

  ﹝知禮記﹞心境本無,觀于何設?

  ○二猶如下喻。

  ﹝智者疏﹞猶如虛空等無有異。

  ﹝知禮記﹞無以比,況強指虛空。

  ○三此之下合。

  ﹝智者疏﹞此之心性畢竟無心。

  ○二有因下,由緣感須立觀心二,初由緣立心。

  ﹝智者疏﹞有因緣時,亦得明心。

  ﹝知禮記﹞有十因緣,能修證者,無能所中,立所觀境。

  ○二既有下,由心立觀二,初略立三,初法。

  ﹝智者疏﹞既有論心,即有方便正觀之義。

  ○二喻。

  ﹝智者疏﹞譬如虛空,亦有陰陽兩時。

  ○三合。

  ﹝智者疏﹞心亦如是,雖無偏圓,亦論漸頓。

  ○二若作下,委示二,初示漸觀。

  ﹝智者疏﹞若作次第觀心者,即是方便漸次意也。

  ﹝知禮記﹞雖明二觀,正意在圓,故次第觀略指而已。

  ○二若觀下,示頓觀二,初明全性成修二,初就法直明二,初示二,初于一念觀性,三因。

  ﹝智者疏﹞若觀心,具有性德三諦,性德三觀,及一切法,無前無后無有次第,一念具足。

  ﹝知禮記﹞三諦即正因,三觀即了因,一切法即緣因。具緣了之正,名為三諦;具正緣之了,名三觀;具正了之緣,名一切法。故《大經(jīng)》云:「法身亦非般若,亦非解脫,亦非此之三法;舉一即三,三即是一;非縱非橫,同居一念!

  ○二十法下,觀千法皆有三諦。

  ﹝智者疏﹞十法界法,千種性相。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千種三諦,無量無邊法,一心悉具足。

  ﹝知禮記﹞以其千法,皆因緣生故,趣舉一性相,叵得故空,緣起宛然故假,性絕待對故中。一法既然,千法皆爾。學者須知,千種三諦只一三諦,說千不散,說一不合。以圓融故,千法各得三諦全分。蓋由三諦體是三德,名秘密藏,一切諸法不出此藏。此藏全體遍入諸法,如世真金具燦爛色,具轉(zhuǎn)變能,具不改性;若成師子,則全以色等作頭作尾,作乎胸背,四足牙爪眾毛,豈有一處不具色等三邪!此三豈可暫分隔邪!得此喻意,即于千種三諦,不起合散一多之計也。況今千法且總略言,廣則三千一一三諦。故荊溪云:「三千即空性了因,三千即假性緣因,三千即中性正因。」心法既爾,眾生三千,諸佛三千,同一秘藏。是故一一皆具三諦,此等法門同居一念。

  ○二此即下結(jié)。

  ﹝智者疏﹞此即不次第觀也。

  ﹝知禮記﹞即不次第觀者,不思議境。境即是觀,若境自是境,更起觀智來照此境。此乃別修,非性德行。故止觀十乘,是觀別相,三千空假中是觀總體。以此為妙境,以此為發(fā)心,以此安其心,以此能遍破,以此通塞著,以此調(diào)道品,以此合助道。就此論次位,以此忍他緣,以此離似愛。此外無行,此外無果,以將果理為妙行故,故示千種三諦之后,便云:此即不次第觀也。

  ○二《華嚴》下,按經(jīng)委示二,初引經(jīng)示觀二,初明心造一切。

  ﹝智者疏﹞《華嚴》云:「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

  ﹝知禮記﹞十種世間,皆住真法。真法無礙,故十互融,融故百界千法具足。此之理具,已有造義,由理造故,方有事造。故一言心造,即二造也。

  ○二若觀下,觀一切皆三。

  ﹝智者疏﹞若觀心空,從心所起一切皆空。若觀心有,從心所生,一切皆有。心若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空,空則非空。以不定有,有則非有。非空非有,雙遮二邊,名為中道。若觀心非空非有,則一切從心生法,亦非空非有。

  ﹝知禮記﹞理事二造,各論一切,略則千法,廣則三千。若觀心空,理事三千無不空也。觀心假中,理事三千,無不假中。既三千空,空即三觀,三皆能破,故總言空。觀三千假,假即三觀,以皆立故,故總言假。觀三千中,中即三觀,皆絕待故,故總言中,此乃三德三諦,三千故也。

  ○二如是下,結(jié)法歸心。

  ﹝智者疏﹞如是等,一切諸法,在一心中。

  ○二若能下,指修是佛二,初廣引經(jīng)文二,初引證齊佛三,初約《大經(jīng)》,觀緣得佛。

  ﹝智者疏﹞若能如是觀心,名上上觀,得諸佛菩提。

  ﹝知禮記﹞十如即是十二因緣,今觀即性,故見三千,即空假中名上上智。初心修此,即名得佛。

  ○二引《凈名》,觀身等佛。

  ﹝智者疏﹞《凈名》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觀身相既等于佛,觀心相亦等于佛。」

  ﹝知禮記﹞觀境雖異,實相豈殊?故得觀自身心,等彼果佛。

  ○三引《華嚴》,心佛無差。

  ﹝智者疏﹞《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當知觀此心,源與如來等。」

  ﹝知禮記﹞如前委說。

  ○二若作下,約經(jīng)嘆觀二,初嘆正觀。

  ﹝智者疏﹞若作余觀觀心,皆是方便,名為邪觀。若作如此圓觀,名為真實正觀。

  ﹝知禮記﹞余觀望此,皆悉偏邪,迦葉未聞已前,皆是邪見。

  ○二即開下,嘆是佛。

  ﹝智者疏﹞即開佛知見,坐如來座。如此慈悲,即是入如來室。安忍此法,即是著如來衣。修此觀慧,即是如來莊嚴。其人行住坐臥,皆應起塔。

  ﹝知禮記﹞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今家四釋:一圓四位,住行向地,二圓四智,謂道慧即畢竟空。二道種慧,不思議假。三一切智,雙遮中道。四一切種智,雙照中道。三圓四門,即不思議,空門有門雙非雙亦也。四圓四觀,即三觀皆空,三觀皆假,即三而一,即一而三,皆如次對,開示悟入,四位豎論,余三橫辯,故知開等,通淺通深,座室衣三,皆稱如來者,以用果法,為行故也。位雖高下,境觀無殊,是故四儀,皆應起塔。

  ○二如此下,結(jié)成佛法。

  ﹝智者疏﹞如此觀心,名觀佛心也。

  ﹝知禮記﹞非今所明,難越九界。

  ○二明普門二,初開章。

  ﹝智者疏﹞第二明普門即為二:一通途明門,二歷十義解釋。

  ○二隨釋二,初通途明門二,初列。

  ﹝智者疏﹞通六意者:一略列門名,二示門相,三明權(quán)實,四明普不普,五約四隨,六明觀心。

  ○二釋六,初略列門名三,初列門下,通約喻顯。

  ﹝智者疏﹞列門名者:通從世間,如人門戶,通至貴賤居室。

  ○二凡鄙下,別就法示二,初世間二,初示諸門。

  ﹝智者疏﹞凡鄙以十惡五逆為門,通至三途;清升以五戒十善,四禪四定等為門,通至人天;外道以斷常為門,通至惑苦;愛以四倒為門,見以四句為門。

  ﹝知禮記﹞外唯世間,故至惑苦,惑即集也,愛著三界,常樂我凈,故言四倒。見惑雖多,不出有無,及以一異,各執(zhí)四句。

  ○二善惡下,束歸生死。

  ﹝智者疏﹞善惡雖殊束而為言,俱是有漏,世間之門,通至生死爾。

  ○二若就下,佛法門二,初示四教通之能所。

  ﹝智者疏﹞若就佛法論門,亦復眾多,三藏四門,通有余無余涅槃;通教四門,近通化城,遠通常;別教四門,漸通常。粓A教四門,頓通常住。

  ﹝知禮記﹞通真含中,鈍入化城,見空真也,利達常住,見中真也。

  ○二此則下,明四種有乎教觀。

  ﹝智者疏﹞此則四四十六教門,又有十六觀門,合三十二門。

  ﹝知禮記﹞《大本》玄云:「若于一教,以四句詮理,即是四門。四四合為十六門,若以行為門者,稟教修觀,因思得入,即以行為門;藉教發(fā)真,則以教為門。若初聞教,如快馬見鞭影,即入正路者。不須修觀,如依電光,即得見道。不更須教,【立+立】是住昔善根習熟。今于教門,得道名信,行于觀門,得道名法行。」

  ○三能通下,廣指《大本》。

  ﹝智者疏﹞能通之義,分別其相,在《大本》玄中。

  ○二二示下,示門相四,初三藏。

  ﹝智者疏﹞二示門相者,三藏四門,所謂阿毗曇是有門,成論是空門,昆勒亦空亦有門,車匿非空非有門,一一廣明行法判賢圣位,由門通理。

  ﹝知禮記﹞俗既實有,不即真諦。故于俗諦,明四種門,以通于理。假人叵得,四門是同,但就五陰,分別四相。實法無常是有門;觀三假浮虛是空門;觀二門俱用從容而修,是兩亦門;觀離空有相,絕言而修,是雙非門觀;隨成一觀,皆得會真。

  ○二通教。

  ﹝智者疏﹞通教四門者,謂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空亦有,非空非有,一一作行相判賢圣位,由門通理。

  ﹝知禮記﹞二諦相即,四門不諍。或觀幻有,或觀幻空,或雙存觀,或雙泯觀,但隨根性,依一門修,皆得入道。

  ○三別教。

  ﹝智者疏﹞別教四門,觀佛性如闇室瓶盆即有門;觀佛性空,如迦毗羅城空即無門;觀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寶,罪人見石,是亦有亦無門;觀佛性離二邊即中道,非有非無門,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門通理。

  ﹝知禮記﹞言觀佛性者,信分別心,是本覺性。體是三諦,根鈍不知,性具九故,致令三諦,體不融即,隨稟一門,而修觀法。稟有門者,觀本覺性,是真善妙有,如瓶盆等,為闇覆故,不能顯現(xiàn),《佛藏》十喻,皆此門意。稟空門者,觀于本覺,是畢竟空,無相可得,由我執(zhí)者,不得睹見,如迦毗羅城空者,此城本是釋尊生處,為琉璃王,之所破滅,釋種既盡,城邑蕩然,阿難愁惱,世尊怡悅,因阿難問,故佛答言:「汝見迦毗羅有,我見迦毗羅城空!勾竽鶚効,亦復如是。稟雙亦門者,觀本覺性,不定有無,如石中金,福人見故亦有,罪人不見故亦無。有無雙照,可以證入。稟雙非門者,觀本覺性,不可有無,而思說也。絕念而觀,方可妙悟。

  ○四圓教者。

  ﹝智者疏﹞圓教四門名不異別,但一門即三門,三門即一門。不一不四,無歷別之殊,圓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議行位之相,由門通理。此義皆在《大本》。

  ﹝知禮記﹞真善妙有,及畢竟空,雙遮雙照,名豈異前?但以別人,不知三諦,體是三德,不縱不橫,一一互具,以此三諦,而為四門。失此意故,隨門各解,名有四之四,今圓得旨,乃于彼四,融即而觀,故得名為不四之四,雖立行位,皆不思議。

  ○三次論下,明權(quán)實。

  ﹝智者疏﹞次論諸門權(quán)實,三藏通教,教觀十六門,能通所通,皆是權(quán)。別教教觀,能通是權(quán),所通是實。圓教教觀八門,能通所通,皆是實。具論在彼《玄義》。

  ﹝知禮記﹞偏真為權(quán),中道為實,前之二教,能詮能觀,共十六門。所詮所證,但在偏真,故皆是權(quán)。別教教道,能詮能觀,皆次故權(quán)。見所詮理,及所證地,同圓故實。圓教教觀,能詮所詮,能行所到,始終俱圓,故皆是實。

  ○四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凡漸不普。

  ﹝智者疏﹞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外道,見愛等門,尚不能通,出三界,何況普耶?三藏通教,雖通化城,亦復非普;別教漸通,亦非普義。

  ○二圓門是普二,初約法直示。

  ﹝智者疏﹞唯圓教教觀,實相法門,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諦,一時圓通,圓通中道,雙照二諦,獨稱為普門也。

  ﹝知禮記﹞三千之法,即空假中,乃以所通,而為能通。門外無理,能所泯亡。此之妙門,普義成就。

  ○二復次下,引經(jīng)委釋二,初眾經(jīng)圓門二,初別示四門三,初約二經(jīng)一往屬空二,初引《凈名》。

  ﹝智者疏﹞復次如《凈名》中說,入不二門者,生死涅槃為二。不依生死,不依涅槃,名為不二,亦復非一。

  ﹝知禮記﹞不專引文,已含釋義。彼經(jīng)文云:「善意菩薩云:『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弧贡耸栳屧疲骸干朗强`是然,涅槃是解是滅為二。今觀生死性,本來常寂,本自不縛,何所論脫?又亦不然豈應是滅?既無然滅,不復有二,是為入不二門。」問:「經(jīng)疏但以中道之一,不于縛解,然滅之二,今文何故,更加非一?」答:「所言中者,體絕待對。若定是一,必須待二。善談中者,必忘中也。故《末陀摩經(jīng)》,正詮中道,而以忘中,名為中道。故自注云:『末者莫義,陀摩者中義,即莫著中道也。』又復今文,以彼善意,所談不二,建立圓空,釋普門義。若于三諦,蕩之不盡,非畢竟空,豈成普邪?故知四依,深諦中義,破用自由,不可執(zhí)文難于妙解。

  ○二何以下,釋經(jīng)義二,初據(jù)本經(jīng)釋。

  ﹝智者疏﹞何以故?既除于二,若復在一;一對不一,還復成二,豈名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不無。不有是破假,不無是破空。不有是破二,不無是破一。若爾者,應存中道亦空。

  ﹝知禮記﹞若真不二,必不存一。亦名不有不無者,圓教中道也。此中能破,藏通二教,單俗單真。故云不有破假,不無破空,又破別教,復俗單真。故云不有破二,不無破一。蓋前三教,各以二諦,為縛解故。圓中能具三種二諦,具故融即,乃以融即,破于不融,令成不二。若爾下,明能融亦蕩。雖曰圓中,存則成待。

  ○二《大經(jīng)》下,例《涅槃》釋。

  ﹝智者疏﹞《大經(jīng)》云:「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道,中道既空于二邊,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名不可得,空是為入不二法門,即是圓教就空門,辯普門之意也。

  ﹝知禮記﹞《凈名》,生死與涅槃不二!洞蠼(jīng)》,無明與明不二。二遣一亡,兩經(jīng)義合,既其二邊,與中俱蕩,名畢竟空,此乃約空明普門也。

  ○二三十下,尋《凈名》門門具四二,初舉一品諸門。

  ﹝智者疏﹞三十一菩薩,各說不二門,文殊說無說,為不二門,《凈名》杜口,為不二門。

  ﹝知禮記﹞三十一菩薩,妙德、《凈名》,若說、若默,無非實相,當體為門。若就現(xiàn)文,增勝而說,可以分對,空等四門,及以第五,不可說藏,皆名不二,無非普門。

  ○二細尋下,示圓義各四。

  ﹝智者疏﹞細尋彼文,皆有四門義。

  ﹝知禮記﹞大師妙解,盡理而窮,見一一門,具四門義。如向所引,生死涅槃,二既即中,中亦即二,中即生死名妙有門,中即涅槃名妙空門。二即中道,中必遮照,雙照是第三門,雙遮即第四門。雖于一門,約義開四,此四皆悉,攝法遍周,俱得名普。余三十門,既皆融二,而歸不二,各四宛然。文殊以言,顯于無言,《凈名》以默,彰于無說。蓋示三諦,體是秘藏,本絕言詮,既示三諦。豈非四門,復由向者。三十一菩薩,皆從無說,顯示四門。門門妙絕,不可言思。得意之機,隨其所聞。忘言而證,其失意者,猶謂有說,莫契無生。故二大士,以言以默,顯乎四門。離言說相,則使彼彼,四門之機,各于其門。忘言趣理,須了無說,被四門機,其功最大。故諸菩薩,雖各興言,不談一字。《凈名》杜口,廣說四門,是則說時常默,默時常說若不爾者。何故備舉三十三門,而言皆有四門義耶?非旋總持莫窮斯旨,細尋之說其致甚深。

  ○三肇師下,就諸經(jīng)分文對四。

  ﹝智者疏﹞肇師注云:「諸菩薩歷言法相,即有門,文殊言于無言,此即空門!埂端家妗吩疲骸敢磺蟹ㄕ磺蟹ㄐ,亦是普門意。游心法界如虛空,是亦空亦有門。《凈名》默然,即非空非有門!

  ﹝知禮記﹞三十三門,門門具四義。雖成就,文且幽深,欲使咸知,故就顯文,示四門相,肇注《凈名經(jīng)》云:「諸菩薩歷言法相,文殊言于無言,山家準肇判屬二門,思益一切即邪即正,邪是俗有,正是真空!度A嚴》游心遍入法界,豈非妙有?即達如空,豈非妙空?故此二經(jīng),皆雙亦門也。復取《凈名》,杜于言說,顯于諸法,皆非二邊,示第四門,其文甚顯。此則諸經(jīng),據(jù)圓實理,開乎四門,深而復廣,皆是普門。」

  ○二《大品》下,通明普門。

  ﹝智者疏﹞《大品》四十二字門,先阿后荼,中有四十字,皆具諸字功德,此亦是不二普門。上方便品云:「其智慧門,難解難入。」《譬喻》云:「唯有一門,而復狹小!

  ﹝知禮記﹞《大品》《法華》,三句明門,雖不別屬;四門之數(shù),而遍攝法,皆是普門。四十二字,字字皆具。三種般若,非縱非橫,而高而廣,故能互攝。諸字功德,智門一門,皆通實理,難入狹小。其義相成,難入故狹,狹故難入。四十余年,調(diào)機方說,此門甚妙。非七方便,能解能入。斯乃至廣,而受狹名。

  ○二眾經(jīng)下,結(jié)門名普。

  ﹝智者疏﹞眾經(jīng)明實理門者,悉普門意也。四隨觀心等,悉在《大本》。

  ﹝知禮記﹞此經(jīng)開權(quán),永異諸部。顯示實理,與昔圓同。故與眾經(jīng),同明普門。四隨觀心,【立+立】在《大本》。第八辯體中,明謂隨彼根機,種種差別,赴欲、赴宜、赴治、赴悟,故四門異說也。觀心者,若以教為門,即于四門,隨聞得悟,不須修觀,名信行人,若聞而不悟,應須修觀,名法行人。四教四門,各有十觀,學者尋之。

  ○二別釋普門二,初標。

  ﹝智者疏﹞二別釋普門者。

  ○二至理下,釋六,初明中適。

  ﹝智者疏﹞至理非數(shù),赴緣利物,或作一二之名,或至無量,廣略宜然。且存中適十義。

  ○二列十章。

  ﹝智者疏﹞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斷惑普,五入法門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說法普,九供養(yǎng)諸佛普,十成就眾生普。

  ○三上通下,辯異通。

  ﹝智者疏﹞上通途普門,已約法竟。此十普門,皆約修行,福德莊嚴。

  ﹝知禮記﹞十雙通釋既以十雙,釋觀音人,即以十雙,釋普門法。故云通途,已約法竟。今之十門,于二嚴中,就福德論,因果自他,莊嚴法身,然是性德之行,還嚴于性,能所本亡,即非莊嚴莊嚴也。

  ○四分別相。

  ﹝智者疏﹞前五章是自行,次三章是化他,后二章結(jié)前兩意。自行中前四是修因,后一是明果。修因又二:初二是愿,后二是行。

  ○五總生起七,初慈悲。

  ﹝智者疏﹞總生起者,菩薩見一切苦惱眾生,起大慈悲,此心雖不即是菩提心,能發(fā)生菩提心。譬如地水,雖非種子,能令芽生。今因大悲,起菩提心,亦復如是。

  ﹝知禮記﹞菩提之心,非小智能發(fā),必由曠濟之念,而與無上之心。

  ○二誓愿。

  ﹝智者疏﹞次誓愿者,若但慈悲喜多退墮,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fā)心,三事因時多,及其成就少,以不定故,須起誓愿要期,制持此心即菩提堅固。

  ﹝知禮記﹞通釋慈悲,即是誓愿,不分兩門。今明弘誓,能制慈悲,功力既殊,故須別立。又復慈悲,通語與拔,誓依四諦,別示要期。又慈通凡小,誓唯菩薩。

  ○三修行。

  ﹝智者疏﹞次明修行者,若但發(fā)愿,于他未益,如無財物,勢力權(quán)謀,不能拔難。菩薩亦爾,須福德財,神通力,智慧謀,乃可化導!洞蠼(jīng)》云:「先以定動,后以慧拔。」修行填愿,意在此也。

  ﹝知禮記﹞福德財者,即前四度,神通力者,即禪定之用,智謀即般若也。

  ○四斷惑二,初引兩論二,三道。

  ﹝智者疏﹞次斷惑者,成論人無礙道伏,解脫道斷,若然者,修行是伏道為因,斷惑是解脫道為果,若毗曇,明無礙道,一念即斷,那得容與七覺,而有伏惑之義,以方便道伏,無礙道斷解脫道證。

  ﹝知禮記﹞修行斷惑,及入法門。此之三門,有開有合,若依成論,斷即解脫,對于無礙,只立二道。若依毗曇,斷證不同,對于方便,乃成三道。

  ○二引釋下,依《釋論》用三道。

  ﹝智者疏﹞引《釋論》云:「無礙道中行名菩薩,解脫道中行名佛。」此約究竟為語,佛證三菩提,名解脫道也。若然者修行,是方便道,斷惑是無礙道,入法門是解脫道,取此自行次第也。

  ﹝知禮記﹞菩薩有斷,故行無礙;佛果無斷,故行解脫。既分因果,不可合明,故用毗曇三道為次故。今列章,第三修行,即方便道;第四斷惑,即無礙道;五入法門,即解脫道。

  ○五神通。

  ﹝智者疏﹞次神通者,若欲化他,示三密神通,是示色身,方便示意,同情說法,是示口,隨其類音,此是化他次第也。

  ﹝知禮記﹞從初至五,乃是自行,從因至果,今論化他不出三密。第六神通,即當身密。第七方便,即是意密。第八說法,即是口密。

  ○六供佛。

  ﹝智者疏﹞供養(yǎng)諸佛結(jié)自行,非但華香,四事是供養(yǎng),隨順修行,是法供養(yǎng),于供養(yǎng)中最大。經(jīng)云:「汝隨我語,即供養(yǎng)佛,稟教而行,是結(jié)自行也!

  ﹝知禮記﹞以法供養(yǎng),結(jié)于自行。

  ○七度生。

  ﹝智者疏﹞成就眾生,是結(jié)化他菩薩四威儀中,尚不忘眾生,何況入諸法門?凈佛國土,皆為饒益,一切眾生故一句,結(jié)化他也。

  ﹝知禮記﹞言入諸法門者,以中道實智入二諦,權(quán)門化度眾生,同歸中道。

  ○六隨章釋二,初標。

  ﹝智者疏﹞次解釋者。

  ○二始從下,釋三。初且約十義,釋普門十,初慈悲二。

  ﹝知禮記﹞初約次第三,慈通釋二,初就人標列。

  ﹝智者疏﹞始從人天,乃至上地,皆有慈悲,此語乃通不出眾生法緣無緣。

  ﹝知禮記﹞凡圣慈悲,三種攝盡!洞蠼(jīng)》十四梵行品云:「慈有三種,一緣眾生,二緣于法,三者無緣,眾生緣者,緣一切眾生,如父母親想;法緣者,見一切法,皆從緣生;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埂洞笳摗范嘣疲骸复扔腥N!刮囊馀c《涅槃》大同,又論第五明悲,亦有眾生等。三《輔行》云:「將三慈悲,以對三諦!沽x甚顯了。

  ○二若緣下,約法簡判二,初簡生法不周。

  ﹝智者疏﹞若緣眾生,眾生差別,假名不同,因果苦樂有異,尚不得入于法緣之慈,何得稱普耶?若法緣,無人無我無眾生,從假以入空,尚不得諸假名,何況是普。

  ﹝知禮記﹞次第生法,二種慈悲,藏通二教,及別住行,若眾生緣,亦兼凡外,二有所緣,何得名普?

  ○二若無下,判無緣方普。

  ﹝智者疏﹞若無緣慈者,不緣二十五有假名,不緣二乘涅槃之法,不緣此二邊。雖無所緣,而能雙照空假,約此起慈,名無緣慈。慈通三諦,稱之為普也。

  ﹝知禮記﹞別教十向,圓教初心。修此慈悲,至入地住,乃能分證,猶如明鑒,不動而形,磁石無念而吸,此之慈悲,方得名普。

  ○二別釋下,約圓頓三慈。

  ﹝智者疏﹞別釋者,若修眾生緣慈者,觀一法界,眾生假名,可不名普。

  ﹝知禮記﹞別釋三慈,一念不從不橫。故《大經(jīng)》云:「慈若有無,非有非無,名如來慈。」有即生緣,無即法緣,雙非即無緣。佛心圓具,今修佛慈,故一一慈,皆不思議。文分三,初眾生緣慈二,初總示二,初一心緣一界非普。

  ○二今觀下,一心緣十界是普二,初觀眾生三,初法。

  ﹝智者疏﹞今觀十法界眾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種性相、本末、究竟等。十法界交互,即有百法界千種性相。冥伏在心,雖不現(xiàn)前宛然具足。

  ﹝知禮記﹞對下法緣畢竟空真,故今眾生,是難思俗,真實俗假,故曰假名。非獨人我,稱為假名。十界性一,舉一即十,故成百界,各有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故有千種。豈唯已千,生佛各千,皆冥在性。

  ○二喻。

  ﹝智者疏﹞譬如人面?zhèn)湫莘裣,庸人不知,相師善識。

  ○三合。

  ﹝智者疏﹞今眾生性相,一心具足,亦復如是。凡人多顛倒,少不顛倒,理具情迷,圣人知覺,即識如彼相師。

  ﹝知禮記﹞凡夫一心,具而不識。圓圣法眼,一念遍知。

  ○二知此下,起慈悲。

  ﹝智者疏﹞知此千種性相,皆是因緣生法。若是惡因緣生法,即有苦性相,乃至苦本末。既未解脫,觀此苦而起大悲。若觀善因緣生法,即有樂性相,乃至樂本末,觀此而起大慈。具解如《大本》。

  ﹝知禮記﹞圓聞名字,學佛慈悲,即于一念,觀百界生善惡,因緣苦樂本末,而起慈悲,與拔之想也。《大本》十如,四類解釋:一四趣,二人天,三二乘,四菩薩。佛若分苦樂者,應以四趣為苦,人天等為樂;或六凡為苦,四圣為樂;或九界為苦,佛界為樂。

  ○二今約下,委釋二,初明觀法二,初指初后兩界。

  ﹝智者疏﹞今約初后兩界,中間可解。

  ﹝知禮記﹞獄是苦之尤,佛是樂之極。

  ○二地獄下,明一念千法二,初明地獄具余九界二,初直明地獄十法二,初明十法十,初性。

  ﹝智者疏﹞地獄界,如是性者,性名不改。如竹中有火性,若其無者,不應從竹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心有地獄界,性亦復如是。

  ○二相。

  ﹝智者疏﹞地獄相者,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善觀心者,即識地獄之相。如善相師,別相無謬,故名相也。

  ○三體。

  ﹝智者疏﹞體者,以心為體,心覺苦樂,故以當體,譬如釵鐺環(huán)釧之殊,終以銀為體質(zhì),六道之色乃異,只是約心,故心為體也。

  ﹝知禮記﹞《大本》通取,摧析色心為體。今取覺苦,故的指心。

  ○四乃至下力。

  ﹝智者疏﹞乃至運御名力,緣山入火,皆是其力也。

  ﹝知禮記﹞堪任刀火,長劫不絕。

  ○五作。

  ﹝智者疏﹞作者,為動曰作,已能有力,即有所作,或作善作惡也。

  ﹝知禮記﹞既堪受苦,必任作惡。

  ○六因。

  ﹝智者疏﹞因者,業(yè)是因也。

  ﹝知禮記﹞三業(yè)動作,成惡習因。

  ○七緣。

  ﹝智者疏﹞緣者,假藉為緣也,如愛潤業(yè),因緣合也。

  ﹝知禮記﹞假藉諸惡,我及我所,一切具度,助成習業(yè)。

  ○八果。

  ﹝智者疏﹞果者,習果也。如地獄人,前世多淫,生地獄中,還約多淫,見可愛境,即往親附,名習果也。

  ﹝知禮記﹞因習淫欲,業(yè)既成就,果于苦具,見是欲境。如本深愛。

  ○九報。

  ﹝智者疏﹞報者,報果也。昔有淫罪,今墮地獄,受燒炙之,苦名報果也。

  ﹝知禮記﹞習果在心,境隨心變,報因既滿,即受燒然。

  ○十本末。

  ﹝智者疏﹞本者,性德法也。末者,修德法也。究竟等者,攬修德即等有性德,攬性德即具有修德,初后相在,故言等也。

  ﹝知禮記﹞《大本》乃以初相后報而為本末,則修性皆爾。今欲彰于,理事不二,故以修性,而為本末。全修在性,全性成修,方得名為究竟等也。

  ○二地獄下,例九界。

  ﹝智者疏﹞地獄界,十相性,既如此,余九亦然。

  ﹝知禮記﹞若非十法,不成一界。

  ○二問當下,明具九界十法二,初約佛法難具問。

  ﹝智者疏﹞問:「當界,有十性相可然?云何交互相,有余界?交互已難可信,云何地獄,有佛性相本末耶?」

  ﹝知禮記﹞界有法分,云何互具?佛法離染,頓出凡圣,云何地獄,具茲十法?

  ○二答大下,明凡心即佛答二,初正明地獄具佛十法十,初佛性。

  ﹝智者疏﹞答:「《大經(jīng)》云:『夫有心者,皆當?shù)萌刑,如仙豫殺婆羅門,即有三念!挥制潘挘鬲z人好高,剛?cè)岬攘x,雖在地獄,佛性之理,究竟不失。故知地獄界,即有佛性。

  ﹝知禮記﹞仙豫大王,欲化外道,十二年中,供養(yǎng)五百婆羅門眾。后令歸信大乘方等,其不歸信乃謗言無,仙豫聞謗,乃殺五百,五百墮獄即生三念:一念此是何處?乃知地獄;二念從何處來?乃知人道;三念何因墮獄?知謗方等。因茲悔過,便生佛國,終獲佛身。此乃仙豫,知地獄人有佛性故,殺之令墮,三念中發(fā)婆藪。過去殺生祭天,因墮地獄,于獄教化九十億人,從地獄出,至方等會。佛言:「婆者好也,藪者高也,好高之人,豈墮地獄?」又言:「婆者剛也,藪者柔也,剛?cè)嶂,豈墮地獄?」斯是大權(quán)示現(xiàn)惡相,顯于地獄有佛性矣。

  ○二佛相。

  ﹝智者疏﹞「佛相者,即是性德之相也!秲裘(jīng)》云:『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圣人鑒之,泠然可別也!

  ○三佛體。

  ﹝智者疏﹞「體者,即是地獄界心,實相理也。

  ﹝知禮記﹞上品惡心,即中道故。

  ○四佛力。

  ﹝智者疏﹞「力者,法性十力,變通大用也。

  ﹝知禮記﹞性具大用,即八自在。

  ○五佛作。

  ﹝智者疏﹞「作者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如師子筋、師子乳也。

  ﹝知禮記﹞此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欲明順修,是佛界作也。九界因果皆違本立,唯佛因果順本而作。以本覺性,元離住著即無住本。若不順本無住而作,則非佛界因緣果報,此是妙修。此修起時,豁然能絕,七種方便,智行之作。故喻師子筋弦彈,絕百獸筋弦;師子之乳,點化百獸之乳。須知地獄之心,本具佛界修性之性,如《大本》中,以相性體為佛性三,力作以去,是佛界修,此之修性,凡心皆具,得此作意,則了諸修皆順性起。

  ○六因者。

  ﹝智者疏﹞「因者,正因也。

  ﹝知禮記﹞即是順修所顯之理,故曰正因。

  ○七緣者。

  ﹝智者疏﹞「緣者,性德緣了也。

  ﹝知禮記﹞即是順修能資智行,故曰緣了。而言性德者,以地獄心本具故也。

  ○八果。

  ﹝智者疏﹞「果即般若菩提大果也。

  ○九報。

  ﹝智者疏﹞「報即大涅槃果果也。

  ﹝知禮記﹞即前緣了,所克二果,地獄之心無不具也。

  ○十佛本末究竟等。

  ﹝智者疏﹞「本,即性德;末,即修得;等者,修得相貌在性德中,性德中亦具修得相貌。故言究竟等也。

  ﹝知禮記﹞約修性相在釋,與前地獄不異。

  ○二《大經(jīng)》下,以佛界,況余界十法。

  ﹝智者疏﹞「《大經(jīng)》云:『雪山之中有妙藥王,亦有毒草!坏鬲z一界,尚具佛果性相十法,何況余界耶?

  ﹝知禮記﹞雪山者,極惡心地也。妙藥毒草者,初后二界也。佛法超勝,地獄尚具,豈不能具余八界耶?

  ○二地獄下,余九皆即十界。

  ﹝智者疏﹞「地獄互有九界,余界互有,亦如是!

  ﹝知禮記﹞地獄具九,已如上說九界,各各具余九界,可以意得。

  ○二菩薩下,起慈悲二,初約十界解釋三,初深觀善惡境二,初法。

  ﹝智者疏﹞菩薩深觀十法界眾生,千種性相具在一心,遠討根源照其性德之惡,性德之善尚自泠然,何況不照修得善惡耶?

  ﹝知禮記﹞菩薩修慈,只于一念遍觀十界。修得善惡皆即性具,以性照修盡善惡際。

  ○二如見下,喻。

  ﹝智者疏﹞如見雪山,藥王毒草。

  ○二以觀下,廣運與拔心。

  ﹝智者疏﹞以觀性德惡毒,惻愴憐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以觀性德善樂,愛念歡喜起大慈心,欲與其樂。

  ﹝知禮記﹞觀于九界,七法因緣,及以所生,二死果報,皆即性德,故起大悲,欲拔其苦,觀于佛界,七法因緣,及以所生,二德果報,皆即性德,故起大慈,欲與其樂。問:「性德善惡,及以苦樂,皆是法門,不生不滅,今何與拔?」答:「斯之妙談,不可輕議,以三菩薩,觀于苦樂,但謂修成。故存與拔之功,莫運無緣之力,是故慈悲,俱不名普。今知所生苦樂,及以能生因緣,皆是性德。故拔一切苦不損毫厘,與一切樂不增微末,方得慈悲廣普。塵劫忘勞,此眾生緣,與其無緣,無二無別。」

  ○三此十下,結(jié)成慈悲普。

  ﹝智者疏﹞此十法界,收一切眾生罄無不盡,緣此眾生假名修慈,豈非眾生慈普耶?

  ○二問地下,就地獄料簡二,初約重苦妨樂問。

  ﹝智者疏﹞問:「地獄界重苦未拔,云何言與樂耶?」

  ○二約乘機代苦答二,初答眾下乘機示因。

  ﹝智者疏﹞答:「眾生入地獄時,多起三念,菩薩承機即與樂因,故言與樂也。

  ﹝知禮記﹞以第三念憶知先罪,必有悔心。大圣承機,現(xiàn)身說法,或密警發(fā),令起善心,即樂因也,或即得樂如婆羅門,或后得樂如婆藪所化。

  ○二又菩下,代苦與樂。

  ﹝智者疏﹞「又菩薩能大悲代受苦,令其休息,余界苦輕,與樂義可解!

  ﹝知禮記﹞《請觀音》云:「或游戲地獄,大悲代受苦!

  ○二法緣慈者。

  ﹝智者疏﹞二法緣慈者,觀十法界性相,一切善惡,悉皆虛空。

  ﹝知禮記﹞前眾生緣,若緣六界,但生死俗,不得名普。圓觀十界,二乘即真,菩薩是俗,佛是中諦。既在一念,即非次第,況復互融,而成百界,彌顯一假,一切假也。此眾生緣,安得不普,今明法緣,即于此境,而觀于空,二乘空俗,菩薩空真,佛空二諦,既約百界,即一空一切空,名畢竟空。具足言之,三千即空。名今法緣,安得不普,初明觀境三,初深觀性空三,初觀千法空。十界必百,性相有千,觀此皆空,畢竟無相。

  ○二十法下,觀三千空。

  ﹝智者疏﹞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十法界,色受想行識,行識皆空,十法界處所,處所皆空。

  ﹝知禮記﹞上之千法,于假于實,及于依報,即成三千。

  ○三無我下,觀二取空。

  ﹝智者疏﹞無我,無我所,皆不可得。

  ﹝知禮記﹞無能觀,我無我所觀。無智無得,離二取相。

  ○二如幻下,舉喻本空。

  ﹝智者疏﹞如幻如化,無有真實。

  ﹝知禮記﹞不但俗幻,真中亦幻,方是圓家,法緣之喻。

  ○三常寂下,引證圓空。

  ﹝智者疏﹞常寂滅相,終歸于空。

  ﹝知禮記﹞三千蕩相,即是今教,終歸于空。

  ○二眾生下,起慈悲三,初正示慈悲二,初明所與拔相。

  ﹝智者疏﹞眾生云何強計為實?良以眾生,不覺不知,為苦為惱,不得無為寂滅之樂。

  ﹝知禮記﹞生死涅槃,本無二相。以不覺故,唯苦無樂。

  ○二拔其下,明能與拔法。

  ﹝智者疏﹞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與其此樂,故起大慈。

  ﹝知禮記﹞即以三諦,如幻慈悲,拔與十界,如幻苦樂。

  ○二《凈名》下,引證真實。

  ﹝智者疏﹞《凈名》云:「能為眾生,說如此法,即真實慈也!

  ﹝知禮記﹞說三諦空,慈即真實。

  ○三若緣下,結(jié)成圓普可解。

  ﹝智者疏﹞若緣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緣十法界法,豈非普耶?是名法緣慈普也。

  ○三無緣慈者。(編者注:原文此處疑有錯亂,按文意而調(diào)正之。)

  ﹝智者疏﹞三無緣慈者,若緣十法界,性相等差別假名,此假則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則非空。非假故不緣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緣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邊,無住無著,名為中道,亦無中可緣,畢竟清凈。

  ﹝知禮記﹞三無緣慈者,中觀之別名也。中則絕待,有緣非中。問:「慈悲須對,眾生苦樂,若其無緣,何能與拔?」答:「大乘所說,同體慈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名字位學,即心佛慈度,即心眾生,眾生既同體苦樂,元性具故,無能緣所緣,亦無可拔?膳c如此慈悲,盡未來際,拔一切苦,與究竟樂圓談。不獨無緣,若此生法亦然。何者生緣假名?三諦俱假,法緣空寂;三諦俱空,無緣即中;三諦絕待,三慈皆照。圓融三諦,豈可二慈,非同體邪?但隨宜樂,故立三門。宜取門者,故說生緣;宜舍門者,故說法緣;宜不取不舍門者,故說無緣!

  ○釋此為二,初約三觀示慈悲二,初明修相二,初約雙遮明觀法。

  ﹝知禮記﹞若緣六界假名,此假定假,即有所緣。既緣十界,假不定假,故緣即不緣。若緣六界如幻,此空定空,即有所緣。既緣十界,空不定空,緣即無緣,故云不緣。十界性相不緣,十界之真,即邊是中,故遮二邊。既是即邊,復何中道?中邊絕跡,不可思議,強謂無緣。

  ○二如是下,約雙照辯慈悲三,初法。

  ﹝智者疏﹞如是觀時,雖不緣于空假,任運雙照二邊,起無緣慈悲,拔二死之苦,與中道之樂。

  ﹝知禮記﹞心無所寄,自在雙照。無拔遍拔,拔一切苦,不與遍與,與究竟樂。

  ○二如磁下,喻。

  ﹝智者疏﹞如磁石吸鐵,無有教者,自然相應。

  ﹝知禮記﹞不教,喻無緣相應,喻與拔。

  ○三無緣下,合。

  ﹝智者疏﹞無緣慈悲,吸三諦機,更無差忒,不須作念,故言無緣慈悲也。

  ○二行者下,明入位二,初約位辯有證。

  ﹝智者疏﹞行者始于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于五品弟子。觀行無緣慈悲,進入十信位。相似無緣慈悲,入于十住,方是分證。無緣慈悲,乃至等覺,鄰極慈悲熏眾生。

  ﹝知禮記﹞應知理性,具三慈悲,全性起修,成三觀智。雖則六位無緣不殊,必在證悟,方彰與拔。

  ○二不動下,引喻顯無緣。

  ﹝智者疏﹞不動如明鏡無念,如磁石任運吸鐵,故名無緣慈悲。明鏡如慈體,現(xiàn)像即與樂。磁石如悲,能吸鐵即拔苦。

  ○二三諦下,約三諦明普門。

  ﹝智者疏﹞三諦具足名之為普,通至中道,故稱為門也。

  ﹝知禮記﹞三諦名普即是能通,復云通至中道者,約證為所通也。又即一而三為能通,即三而一為所通。所通絕待,強名中道耳。

  ○二誓愿普二,初釋名。

  ﹝智者疏﹞二弘誓普者,弘名為廣,誓名為制,愿名要求。是故制御其心,廣求勝法,故名弘誓也。

  ○二弘誓下,明義二,初通明誓相三,初明四誓功用。二初通明誓成慈悲。

  ﹝智者疏﹞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緣苦樂。弘誓亦約四諦。

  ﹝知禮記﹞苦集二諦,苦因果也,道滅二諦,樂因果也。

  ○二若見下,別明誓之與拔四,初愿度苦果。

  ﹝智者疏﹞若見苦諦逼迫,楚毒辛酸,緣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

  ○二若見下,愿解集因。

  ﹝智者疏﹞若見集諦,顛倒流轉(zhuǎn),迷惑系縛,生死浩然,而無涯畔,甚可哀傷,約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也。

  ○三清凈下,愿安凈道。

  ﹝智者疏﹞清凈之道,眾生不識。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樂地。欲示眾生,立于此道,故言未安令安。

  ○四滅煩下,愿得涅槃。

  ﹝智者疏﹞滅煩惱處,名為涅槃。子果縛斷,獲二涅槃。約此起誓,故云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二生死下,明四誓銓次二,初通示因果前后。

  ﹝智者疏﹞生死因難識,苦果易知,故先果后因。涅槃理妙,須方便善,故先因后果。

  ﹝知禮記﹞拔苦二,愿約知難易,易必居前與樂二,愿先修后證而為次也。

  ○二《大經(jīng)》下,別證由道獲滅。

  ﹝智者疏﹞《大經(jīng)》云:「不解鉆搖,漿猶難得,況復生酥醍醐!

  ﹝知禮記﹞鉆搖喻道品,漿喻有漏善酪等。四味喻四教,滅道品不調(diào),失方便善,況四滅果,不云酪及熟酥者文略。

  ○三明四誓總要二,初明四諦依一心。

  ﹝智者疏﹞如此四意,但一往耳,只迷心起業(yè),業(yè)即感果。欲識果源,知果因集。制心息業(yè),則生死輪壞,煩惱調(diào)伏,名之為道。修行不懈,苦忍明發(fā),子果俱斷,證盡無生,名之為滅。雖有四別,終是一念,更非異法。

  ﹝知禮記﹞世出世間,二種因果。事類非一,原其總要,不出自心,何者集是四心?苦是三受,道是定慧,滅是證智,豈非四諦,皆是一心耶?

  ○二以四諦例四弘。

  ﹝智者疏﹞四諦既爾,弘誓亦然。

  ○二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大師約偏圓揀二,初偏誓不普三,初凡夫。

  ﹝智者疏﹞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即厭下攀上,約此立誓,是不名普。

  ﹝知禮記﹞厭下等者,即六行觀也。謂厭下苦粗障,攀上勝妙出,故四無量。約此與拔,虛偽淺狹,何普之有?

  ○二二乘者。

  ﹝智者疏﹞二乘見三界火宅,畏此修道,此乃見分段四諦,亦不名普。

  ﹝知禮記﹞須兼兩教也,不言菩薩者,與拔分齊,只在界內(nèi),故斥二乘見彼不普。

  ○三別教。

  ﹝智者疏﹞若別教,先約分段,次約變易,此亦非普。

  ﹝知禮記﹞以次第故,初心不普。

  ○二若圓下,圓誓能普三,初一念圓照明普意。

  ﹝智者疏﹞若圓教菩薩,于一心中,照一切苦集滅道。

  ﹝知禮記﹞十界苦集,四教道滅,即于一念,圓頓而觀。

  ○二偏知下,四諦遍知明普相四,初集普三,初知凡夫集。

  ﹝智者疏﹞遍知凡夫見愛,即有作之集。

  ﹝知禮記﹞攝大乘師,稱有為緣集,體是見愛也。

  ○二二乘下,知二乘集三,初示集名。

  ﹝智者疏﹞二乘著空,即無作之集。

  ﹝知禮記﹞攝大乘師,稱無為緣集,體是無明也。

  ○二《凈名》證。

  ﹝智者疏﹞故《凈名》云:「法名無染,若染于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褂衷疲骸附Y(jié)習未盡,華則著身,即是變易之惑,全未除也。」

  ﹝知禮記﹞不染生死,而染涅槃。結(jié)習者,結(jié)使之余習也。以小教中,未說聲聞別惑正使,且寄通惑余習言之。

  ○三《大經(jīng)》證。

  ﹝智者疏﹞《大經(jīng)》云:「汝諸比丘,于此大乘,未為正法,除諸結(jié)使,即無作集也!

  ﹝知禮記﹞二乘道品,以大望之,是邪非正。

  ○三乃至下,知圓集。

  ﹝智者疏﹞乃至順道法愛生,亦是無作集也,是名遍知集。

  ﹝知禮記﹞住前似愛,住上真愛,亦是等者,即無為緣集,通至等覺也。若攝大乘師,立四種緣集。前二集上,更加自體,及以法界。今家正意,但立二種,以自體法界不殊,無為悉是障中無明故也。若約無為,分出二種,是亦無失。即以第十地為自體,等覺為法界,廣如《凈名疏記》。

  ○二遍知苦下,苦普。

  ﹝智者疏﹞遍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報,有作之集,招分段苦,無作之集,招變易苦,即知苦諦也。

  ﹝知禮記﹞以因?qū)恢嚒?/p>

  ○三遍知對下道普二,初遍知偏道不普。

  ﹝智者疏﹞遍知對治苦集之道滅,從五戒十善,不動不出,二乘四諦,十二因緣,通至有余,無余涅槃。通教亦爾,別教歷別,通至常住,不能于一道,有無量道,不名普道。

  ﹝知禮記﹞人天例立,道滅之名。道不動惑,滅不出界,有名無義。三教道滅,雖能動出,普義不成。

  ○二圓教下,知圓教中道普。

  ﹝智者疏﹞圓教中道,即是實相!镀召t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修如此道,名為圓因,稱為普道。」

  ﹝知禮記﹞三千皆中,即名實相。不動而運,方曰大乘。以此為因,故稱普道。

  ○四故所下,滅普。

  ﹝智者疏﹞故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煩惱,永無遺余,譬如劫火,無復遺燼,故名普滅。

  ﹝知禮記﹞三千實相,究竟顯處,名為圓滅。劫火譬中智,遺燼喻無明。

  ○三所觀下,依諦遍周起普誓。

  ﹝智者疏﹞所觀四諦既周,緣諦起誓,何得不遍?故稱弘誓普也。

  ○二私用下,章安用修性判。

  ﹝智者疏﹞私用,觀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惡,而起弘誓。論普不普,自是一節(jié)大義。與四諦語異,故逭用之,亦應善也。

  ﹝知禮記﹞菩薩起誓,欲斷十界,眾生之惡;欲生十界,眾生之善。觀此善惡,若但修成,不知性具者,此誓不普,何以故?修必次第,或少或多,那得普邪?觀此善惡,是性具者,此誓乃普,何以故?性既圓融,事必遍攝。如別教人,不知性九,故十唯十。圓知性九,故十即百。豈唯界界遍攝,亦復性相互收,故得一如,而收十界。以如收界,以界收如,一一無邊,重重莫盡。此之界如,不出善惡,誓斷此惡,何惡不斷?誓生此善,何善不生?故知觀性,誓愿方普。章安私簡,以師之義,成師之說。令前偏圓,顯然可見。故云語異,不言義別,逭者迭也。以性十界,與圓四諦,迭相顯殃也。

  ○三修行普。

  ﹝智者疏﹞三明修行普,先明次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中。

  ﹝知禮記﹞指行妙者,彼約《大經(jīng)》五行,明次不次。且次第五行者:一圣行,謂戒定慧,二梵行,謂慈悲喜舍,此二皆是地前,修因行也。三天行,謂初地已上,證第一義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四嬰兒行,謂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謂示為九道之身,現(xiàn)有三障之相。此二皆是從果起應,之行也。不次第五行者,即《大經(jīng)》云復有一行,名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是圓因,涅槃是圓果。今文雖示次第,意在不次。以如來行是修行普。

  ○四斷惑普二,初明二,觀斷不普。

  ﹝智者疏﹞四明斷惑普者,若從假入空,止斷四住惑,華猶著身,未為正法。除諸結(jié)使,但離虛妄,非一切解脫。若從空入假,止除塵沙,不依根本而斷,亦不名普。

  ﹝知禮記﹞藏通三乘,及別住行,皆二觀攝,十向圓修,屬后中觀。

  ○二若空下,明中觀斷方普。

  ﹝智者疏﹞若空假不二,正觀中道,根本既傾,枝條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斷惑普也。

  ﹝知禮記﹞圓人初心,體于見思即是中道。正破無明,名拔根本。根本既動,枝葉先摧。觀障即德,名翻大地。既觀中道,二觀自成,三觀圓修,無惑不破,故得名普。

  ○五入法門普二,初明偏小不普。

  ﹝智者疏﹞五入法門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門,不能入二,何況眾多?若修歷別之行,階差淺深,我唯知此一法門,余不能知者,此亦非普。

  ﹝知禮記﹞修不稱性,證乃階差。我唯知等者,《華嚴》善財,尋善知識,歷百一十城,所見知識,皆云我唯知此一法門。新經(jīng)至第五十見彌勒,第五十三見文殊普賢,則不復云唯知一法,故知即是前漸后頓。

  ○二若入下,約圓頓明普三,初法。

  ﹝智者疏﹞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

  ﹝知禮記﹞《大經(jīng)》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顯于我性。三昧者,此云調(diào)直定,而言王者,《妙玄》云:「空假調(diào)直,不得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薩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調(diào)直,故得稱王!

  ○二喻。

  ﹝智者疏﹞譬如王來必有營從,營從復有營從。

  ○三合。

  ﹝智者疏﹞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謂三諦三昧,三諦三昧,復有無量法門,而為眷屬,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門普。

  ﹝知禮記﹞三諦之下,理定之外,各有種種,助道禪定,名為眷屬。

  ○六神通普。

  ﹝智者疏﹞六神通普者,若大羅漢,天眼見大千,支佛見百佛土,菩薩見恒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緣境既狹,發(fā)通亦小。

  ﹝知禮記﹞神通有六,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漏盡,皆名神通者!董嬬蟆吩疲骸干衩煨模坌,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菇裎穆耘e天眼,以例余五。初明天眼二,初偏教非普。大羅漢見大千者,準《大論》第五云:「大羅漢少用心見二千界,大用心見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爾,今言見百佛土者。大部《文句》亦云:「支佛見百佛世界,不以風輪為礙,亦無已他界隔,前同羅漢!谷藢偃兀吮卦谕,菩薩見河沙佛土者,正唯別教,義兼于通,應知此等。天眼見土,皆約同居,凈穢言之,以有余土,體質(zhì)是一故。

  ○二今圓下,圓教是普。

  ﹝智者疏﹞今圓教菩薩,緣十法界境,發(fā)通遍見十法界,而無限極三乘尚不知其名,何況見其境界?

  ﹝知禮記﹞緣十法界等者,圓真天眼,具足五眼。見六道即肉天二眼,見二乘即慧眼,見菩薩即法眼,見佛界即佛眼。若爾與佛眼何別?答:「《凈名》疏云:『見十法界粗細之色,名真天眼,見三諦無二,名為佛眼!弧

  ○二眼見下,例余五。

  ﹝智者疏﹞眼見既爾,余例可知。神通妙中當廣說。

  ﹝知禮記﹞神通妙中,明二乘依背舍勝處,一切處,修十四變化,發(fā)得神通。六度菩薩因禪得五,坐道場時得六。通教菩薩,因禪得五,依體法慧得六。別教地前,依禪得五,登地發(fā)六。圓教不因事禪而發(fā),乃是中道之真,自有神通,任運而發(fā)。又云:「三輪不思議化!

  ○七方便普二,初簡通取別。

  ﹝智者疏﹞七方便普者,進行方便,是道前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后方便;今正明道后方便也。

  ﹝知禮記﹞毗曇三道,方便道伏,無礙道斷,解脫道證。今以無礙,而為道中,進行伏惑,名前方便。于解脫位,觀機授法,皆后方便。

  ○二若二下,明普不普二,初小教不普。

  ﹝智者疏﹞若二乘及小菩薩,所行方便,入一法門。若欲化他,齊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后,俱非是普。

  ﹝知禮記﹞小菩薩者,藏通二教也。不云別者,以今正明道后方便,別證同圓,故不言也。

  ○二圓教名普。

  ﹝智者疏﹞圓教菩薩,二諦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雙照二諦,二諦神變,遍十法界。而于法身,無所損減,道前道后,皆名為普。

  ﹝知禮記﹞二諦為方便者,圓人雖乃三諦頓觀,中須是實。二諦為權(quán),故二名方便。應知三諦是性三因,而緣了屬修,故三互融,離縱橫過,不同別教。三皆在性互不相收,是故真則三諦俱破,俗則三諦俱立。既破既立,方便義成。收得一切方便者,此之破立,何所不收?若人若天,若小若大,所有智慧為俱破攝,人等福善為俱立收,以此破立,資發(fā)中三不破不立。故一念圓觀,具性具修。含權(quán)含實,思議不絕。莫造其門,入中道已。雙照等者,道前自行。既以二諦,資發(fā)于中。道后利他,亦復如是。照真則以真身益物,照俗則以應身赴機。故神變二字,有通有別。通則二身皆有神變,別則真運神靈。拔三障苦,應能變現(xiàn),與三德樂,皆以三千,而為神變。故云遍十法界,雙照用增,雙遮體顯。于其法身,何損之有?圓人始末,方便既然,故皆名普。

  ○八說法普二,初小教不普。

  ﹝智者疏﹞八說法普者,二乘小菩薩說法,不能一時,遍答眾聲。又殊方異俗,不能令其俱解!洞蠼(jīng)》云:「拘絺羅于聲聞中,四無礙辯,為最第一,非謂菩薩也!

  ﹝知禮記﹞此亦指前二教,以今說法,是別圓分證位中,化他之用也。

  ○二圓教名普。

  ﹝智者疏﹞今圓教人,一音演法,隨類得解,以一妙音,遍滿十方界,如修羅琴,隨人意出聲,故名說法。普說法妙中廣說。

  ﹝知禮記﹞一音者,即八十好中。一音能報眾聲,殊方異類,莫不獲益!镀鹦拧吩疲骸笀A音一演,異類等解!

  ○九供養(yǎng)普二,初標列。

  ﹝智者疏﹞九供養(yǎng)諸佛普者,就此為二,一事二理。

  ○二華嚴下隨釋二,初釋事供。

  ﹝智者疏﹞《華嚴》云:「不為供養(yǎng)一佛,一國土,微塵佛乃至為供養(yǎng)。不可說,不可說佛。能不起滅定,現(xiàn)諸威儀,安禪合掌,贊諸法王,以身命財,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云雨,供養(yǎng)諸佛也。」

  ﹝知禮記﹞分證三千事之本也,十方六塵理之用也。上獻佛者,表因趣果。

  ○二理解下,釋理供二,初正釋。

  ﹝智者疏﹞理解者,圓智正觀之心,名為覺。覺即是佛義,萬行功德,熏修此智。此智名一切修,功德資供,此智即是供養(yǎng)一切智。

  ﹝知禮記﹞萬行熏智,名為供佛。智具三故,名為一切,此智即是。十方三世諸佛正體,復名一切。

  ○二《凈名》下,引證。

  ﹝智者疏﹞《凈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构试乒B(yǎng)諸佛普。

  ﹝知禮記﹞食即三諦,能發(fā)三智。理佛事佛,咸資咸供。

  ○十成就普二,初舉普不普喻二,初舉螢等。

  ﹝智者疏﹞十成就眾生普者,譬螢火燈燭星月,為益蓋微。

  ○二舉日光。

  ﹝智者疏﹞日光照世,一切草木叢林,遍令生長,華果成就。

  ﹝知禮記﹞卉木叢林,總舉三草二木,華果成就,略喻十番利益。

  ○二外道下,明普不普法二,初明凡小通別。

  ﹝智者疏﹞外道如螢火,二乘如燈燭,通教如星,別教如月,成就義約。

  ○二今圓下,明圓圣慈慧三,初正明。

  ﹝智者疏﹞今圓教圣人,慈慧饒潤,冥顯兩益,而無限量。

  ○二《華嚴》下,引證。

  ﹝智者疏﹞《華嚴》云:「菩薩不為一眾生,一國土,一方眾生,發(fā)菩提心。乃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國土眾生發(fā)心,成立利益,一時等潤!

  ﹝知禮記﹞因乃稱性發(fā)心,果則隨機遍益。

  ○三譬如下,重喻。

  ﹝智者疏﹞譬如大雨,一切四方俱下,故名成就眾生普。

  ﹝知禮記﹞此則今經(jīng),一地一雨,眾生謂異,圣意無偏。

  ○二普門下,明普門義無量二,初明《凈名》,三號難受。

  ﹝智者疏﹞普門之義,何量何邊,豈可窮盡?如《凈名》之儔,不能受持。

  ﹝知禮記﹞彼經(jīng)云:「諸佛之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馱。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拐谷Т笄澜纾瑵M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凈名》之儔者,彼經(jīng)儔類,諸大乘經(jīng),所稱三號,悉應難受。

  ○二今此下,明今題三義同彼。

  ﹝智者疏﹞今此觀世音普門,即對三號。觀即是覺,覺名為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來;普門即正遍知。此之三義,不可窮盡。若見其意,則自在說也。

  ﹝知禮記﹞今之觀字,同彼第三佛馱之號。堪云覺者,故世音同彼第二。多陀阿伽度之號,此云如來。以今世音,即如如境,故普門同彼第一。三藐三佛陀之號,此云正遍知,一實相開十門,故此之三義若廣說者,劫壽莫受。

  ○三章安就品證十義。

  ﹝智者疏﹞私就普門品,搜十普之義:證成此者,若如觀音,愍諸四眾,受其《瓔珞》者,諸是不一之名,愍是悲傷之義,此即慈悲普。有慈悲任運,有弘誓普義也。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即是凈佛國土,豈非修行普?自既無縛,能解他縛,自既無毒,令他離毒。一時稱名,皆得解脫,皆是遍悉之言,豈非斷惑普?普門示現(xiàn),即是入法門普。方便之力,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為說法,即說法普。多所饒益,即成就眾生普。分作二分,奉二如來,即供養(yǎng)諸佛普。如是義意,悉在經(jīng)文,故引以為證也。

  ○大章第二釋體二,初略示今品體二,初示今體。

  ﹝智者疏﹞第二釋體者,以靈智合法身為體。

  ﹝知禮記﹞靈智者,始覺也。法身者,本覺也。同是一覺,何所論合?但為本迷,覺成不覺。圓名字位,尋名覺本。功非伏斷,合義未成。五品頓伏,得名觀合。六根似合,分真證合。今觀世音,鄰極之合。全本為始,實非二體。以有不覺,故約伏斷。而論于合,本覺軌持,生始覺解,故名為法。自然集聚三千妙德,故名為身。始覺元明,故名為靈。今能斷證,故名為智。本始不二,是所詮體。

  ○二若余下,異他經(jīng)二,初以三二,對辯。

  ﹝智者疏﹞若余經(jīng)明三身者,則單以法身為體,此品但有二身義,故用理智,合為體也。

  ﹝知禮記﹞余經(jīng)明三身者,《金光明經(jīng)》立化身應身法身,又云:「如來游于,無量甚深法性,如來是應,能游是報,法性是法。」此經(jīng)跡門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五佛即應,能究是報,實相是法!贡鹃T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非如非異等。如來即應,如實知見是報,非如非異是法!埂秲裘酚薪饷,名不思議是法,住是解脫是報,能以須彌,入芥子中是應!洞笃贰啡闳簦嗍侨。此等眾經(jīng),皆可三身。對體宗用,此品但有二身義者,名觀世音,即真身義。普門示現(xiàn),即應身義。真是內(nèi)證之智,應是外化之身。若比諸經(jīng),即當宗用,雖無體文,而有體義。以智不孤立,必合法身。豈有蓋無函,有光無鑒?是則諸經(jīng)三身,故可別以,法身為體,此品二身,即須法報,合而為體。

  ○二只此下,明理智不二二,初約出纏明不二。

  ﹝智者疏﹞只此智即實相理,何以故?若無靈智實相,隱名如來藏。

  ﹝知禮記﹞前云靈智合法身者,非二物合。只此靈智體是法身,以本覺不覺,是故在纏,名如來藏。本覺自覺,是故出纏,名大法身。今既出纏,驗智即理。

  ○二今知下,約一物喻不二。

  ﹝智者疏﹞今知權(quán)實相,與理不二,如左右之名爾。

  ﹝知禮記﹞性德本具權(quán)實之相。七方便人,非性德智,是故不知,同體權(quán)實。今之靈智既知權(quán)實,驗理智不二。理智二名只名一體,其猶一物,人若在右,物則成左;人若在左,物則成右;左右名異,物未始殊。故二智與理,名異體一。

  ○二若明下,廣指《大本》釋。

  ﹝智者疏﹞若明實相體義,廣出《大本玄義》。

  ○三明宗四,初正明今品宗二,初略指。

  ﹝智者疏﹞第三明宗者,以感應為宗。

  ﹝知禮記﹞體章既明智合法身,斯是出纏之體也。此體廣有自在之應,此應對于冥顯兩機。收一品文罄無不盡,故以感應為此品宗。

  ○二十界下,示相二,初示機應相。

  ﹝智者疏﹞十界之機扣,寂照之知致,有前后感應之益。

  ﹝知禮記﹞上出纏之體,是寂照之知。十機若扣,即寂之照。遂蒙真智,冥拔眾苦。十機若扣,即照之寂。乃蒙應像,顯與諸樂。寂照不二,只是一知。與拔雖殊,豈須動念?致有前后者,即二問答,說有前后,非益時也。

  ○二益文下,示宗要義。

  ﹝智者疏﹞益文雖廣,直將感應往收,如牽綱目動,所以用感應為宗。

  ﹝知禮記﹞七難三毒,二求得脫,三十三身,十九說法得度,此之文義,喻如網(wǎng)目。若牽感應之綱,目無不動,斯為宗要,誰謂不然?

  ○二余經(jīng)下,與他經(jīng)辯異二,初示他用因果。

  ﹝智者疏﹞余經(jīng)或用因果為宗。

  ﹝知禮記﹞《本部》明一乘因果,《凈名》明佛國因果,《觀經(jīng)》明心觀,《金光明》指果德,雖單復不同,而不出因果。斯是眾經(jīng),明宗之相。

  ○二今品下,就此明去取二,初去因果通義。

  ﹝智者疏﹞今品不爾者,因果語通。從凡乃至上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經(jīng)文意,似不至此。

  ﹝知禮記﹞言不爾者,明今品宗,不用因果也。何者?若以義推,誰無因果?從凡至圣,能感所感,此義通漫,非的今宗。但經(jīng)意不至,此者,出不用因果之意,蓋由經(jīng)文不談,觀音自行修證故也。以如來答,得名之由,但云即時,觀其音聲,尚不明觀音聲觀法,豈有觀成入位之相?若《佛頂首楞嚴經(jīng)》云:「昔觀世音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諸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乃至同慈力故,能現(xiàn)應身,同悲仰故,能施無畏!褂帧洞蟊耐恿_尼經(jīng)》云:「昔千光王靜住如來,為我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益!晃矣谑菚r,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乃至身生千手千眼等!谷艚翊蟛,跡本二門,廣明如來,修因證果。及諸經(jīng)中,明佛因果,文皆可見。此品不然,故云文意,似不至此也。

  ○二機家下,取感應扶文。

  ﹝智者疏﹞機家雖有因果,但以感為名。圣雖無因果,但以應為名,則扶文義便也。

  ﹝知禮記﹞以前答中,冥應顯機,具詮三業(yè),稱名常念,及禮拜等,文有因也。免七種難,離三毒根,文有果也。至后答中,顯應冥機,是故不說。三業(yè)現(xiàn)因,而感諸身說,皆云得度,蓋隨淺深,悉能到岸,此有果文也。此因果文,以感往收,有何所漏?圣雖無下文,雖不示觀音修證,而具談冥顯,濟物無窮,以應往收,更無所失。問:「前釋名章,通論十雙。慈悲福慧屬因,真應智斷在果。至別釋中,解人則圓觀,初終釋法則十普,始末至今明宗。何故乃云,圣無因果?」答:「通別釋名,明觀世音,及以普門。既是等覺,無上人法。道理須明,發(fā)心立行。從因至果,乃取一代教中,所詮修證法相,解釋人法。此乃義推,合有因果也。今明宗要,理須扶文,豈可卻取,他經(jīng)因果邪?須知今言,圣無因果,乃是文無,不妨釋名,義求自有。是故今云,文不至此。應知今宗,不取因果,特用感應。略有三意:一者,經(jīng)既不談,所證之理,故讓靈智,合法身為體,既冥理屬體,故攝物為宗。二者,經(jīng)不談圣自修證相,若用因果,則不扶文。三者,一品始終,唯詮冥顯兩應,對冥顯二機,若用感應,宗要善成。」

  ○三感應下,指《大本》。

  ﹝智者疏﹞感應義有六:一列名,二釋相,三釋同異,四明相對,五明普不普,六辯觀心。具在《大本》。

  ○四問若下,雜料揀顯相,共十一番。問答分五,初四番約機揀四,初善惡俱感明微義二,初問。

  ﹝智者疏﹞問:「若言機者,是微善之將生。惡微將生,亦是機不?」

  ﹝知禮記﹞若言等者,即《大本》釋名中云:「機是微義!构省兑住吩疲骸笝C者動之微吉之先!宫F(xiàn)眾生有將生之善,此善微微將動,而得為機。今以善例惡,亦有將生微動之義,可得為機否?

  ○二答。

  ﹝智者疏﹞答:「然。」

  ﹝知禮記﹞然者,許亦是機,圣心圓照,善惡不遺。善微將生,念欲與樂,惡微將生,念欲拔苦。

  ○二性善冥伏,明生義二,初問。

  ﹝智者疏﹞問:「機為是善,為不善?若已是善,何須感圣?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將生?」

  ﹝知禮記﹞不知性善,有可生義,故興此問。

  ○二答。

  ﹝智者疏﹞答:「性善冥伏,如蓮華在泥,圣人若應,如日照則出!

  ﹝知禮記﹞冥伏未現(xiàn),故須圣應,是善性故得將生。

  ○三善惡慈悲相關(guān)義二,初問。

  ﹝智者疏﹞又問:「若言機是關(guān)者,為善關(guān),不善關(guān)?若已是善,何須關(guān)圣而成善?若非是善,復何得關(guān)圣而成非善?凡圣條然,何曾相關(guān)?」

  ﹝知禮記﹞若善已成,不須關(guān)圣,若關(guān)圣應,微善成著惡關(guān),圣應亦微惡成著邪?

  ○二答。

  ﹝智者疏﹞答:「善關(guān)于大慈,惡關(guān)于大悲,故言相關(guān)!

  ﹝知禮記﹞圣豈成就眾生之惡,但以善性法爾,關(guān)慈應則善成得樂,惡關(guān)悲應,惡滅離苦同體,故關(guān)非條然也。

  ○四感應相稱釋宜義二,初問。

  ﹝智者疏﹞問:「若言宜釋機者,此乃是應家觀機,用與之言,那釋感義?」

  ﹝知禮記﹞圣智鑒機,宜用何法?那將釋感,云機宜邪?

  ○二答。

  ﹝智者疏﹞答:「圓蓋圓底,互得相宜!

  ﹝知禮記﹞宜必相宜,何局于應。底蓋之喻,不在一邊。

  ○二一番約應簡二,初約二身無應問。

  ﹝智者疏﹞問:「為用法身應,為用應身應?應身無常,此則無應,法身若應,此則非法身?」

  ○二約二身俱應答。

  ﹝智者疏﹞答:「法既言身,何不言應?應身既稱應,何意不應?故俱應!

  ﹝知禮記﹞法身集聚,無量法門,能應眾生,種種觀智。應身集聚,無量神變,能應眾生,種種見聞。

  ○三三番相對簡三,初明感應非一異二,初問。

  ﹝智者疏﹞又問:「感應,為一為異?若一感即是應,凡便是圣,若異則不相關(guān)?」

  ○二答。

  ﹝智者疏﹞答:「不一不異,而論感應。」

  ﹝知禮記﹞不一故感應不異,故相關(guān)。

  ○二明感應非虛實二,初問。

  ﹝智者疏﹞問:「感應為虛為實?若是實者,凡夫是實,實則何可化?若言是虛,虛何所化?」

  ○二答。

  ﹝智者疏﹞答:「云云!

  ﹝知禮記﹞云云者,義應例上。既非一異,亦非虛實,然雙非虛實,及非一異,須得其意。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理本無差,差約事用,三千理同故不異,迷悟事異故不一。悟故佛法為應,迷故心生是感,理本一故非實,事暫異故非虛。故不二門云,幻機幻感,幻應幻赴,故地住前,異相仍存,真位分分,同佛體用,至于究竟,感應既亡,復何論于,一異虛實。

  ○三以他下,明感應難思議二,初敘他問答二,初疑,凡圣隔異非感應。

  ﹝智者疏﹞以他問:「圣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圣人是能應,凡夫是所應;所感非是感,所應非是應,云何言感應道交?」

  ﹝知禮記﹞克論感應,其體各別,雖互立能所,而凡圣定分,所感是圣必非能感,所應是凡定非能應,感應分隔,何名道交?

  ○二答能所存沒,故道交。二初互論能所。

  ﹝智者疏﹞答:「所感實無感,從感名所感,言圣人是所感。所應實無應,從應名所應,言凡夫是所應。還是感所為應,能應能為感,所亦是應所為感,能感能為應,所既無感應之實,亦無感應之異!

  ﹝知禮記﹞先立所感所應不實,何者所感非凡故不實,所應非圣故不實。次立能應能感不實,何者良以還將所感為能應。所感既不實,故能應不實。又將所應為能感,所應既不實,故能感不實。二既不實,二亦非異。

  ○二不異下,各論存沒。

  ﹝智者疏﹞不異而異者,圣沒所感目為能應,凡沒所應自為能感,故言感應道交。

  ﹝知禮記﹞既無實無異,何名感應道交?故以互存互沒,而立不異而異。以由所感,而為能應。所應為能感,故感應不異。而今圣邊沒于所感,目為能應。凡邊沒于所應,目為能感。故成而異,就于而異,故有感應。就其不異,故得道交。斯是古師,情解感應,及道交義。

  ○二私難下,章安破立二,初難他義不成二,初難立義不成二,初明存沒不成。

  ﹝智者疏﹞私難:此語若實,無感應之異,今圣沒能感,凡沒能應,何不圣沒能應?凡沒能感,若如此則無凡圣之殊,若不如此感應便異,何言不異?

  ﹝知禮記﹞雖以能所,互論存沒,究其體狀,只于圣邊沒其凡惑,復于凡邊沒于圣應。以其圣沒能應,不得凡沒能感,不得若爾,感應永殊,那言不異?

  ○二又感下。

  ﹝智者疏﹞又感能,無感能之實,而名感能者,何不名應能?若應所無實,何不名感所?若爾則無凡圣感應,若不爾則是異,云何不異?

  ﹝知禮記﹞明不異不成,大意同前。

  ○二又難下,以四性結(jié)過。

  ﹝智者疏﹞又難:若以感能,為應所感,所為應能,此是自生義。若能應只是所應,能感只是所感,還是自生義。若應能生應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感能應生所,應所應所能應,皆是從他生。豈非他性義,若共生則二過,若離二,墮無因過。

  ﹝知禮記﹞感能應所自屬于機感,所應能自屬于應故,是自性。次之二句,雖涉感應,義不相由,還屬自性。次有四句,皆從彼生,故屬他性。第三不獨由自,不獨由他,須二合生,乃屬共性,若離自他,屬無因性。

  ○二問若下,明今能妙契二,初離四句無感應以問。

  ﹝智者疏﹞問:「若爾則無感應?」

  ○二答圣下,用四悉立因緣而答。

  ﹝智者疏﹞答:「圣人以平等無住法,不住感,以四悉檀隨機應爾。」

  ﹝知禮記﹞大圣圓證,三千理事同在一心,故心平等。一一皆了,即空假中,故心無住。圣既用此平等無住,為能應法,故不住著。所應機感,但隨十界。樂欲便宜,破惡入理,四機扣之,即以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四種之法,任運而應。此之感應,豈可以其,自他共離,而思議邪?又復眾生,于自生感應,有四益者。亦可說言,自感自應,若于三種,有四益者。亦可說言,由感生應,由應生感,共能生感,共能生應,離二有感,離二有應。皆可得說,既無四執(zhí),隨機說四。故諸經(jīng)論,談于感應,不出此四也。

  ○四問妄執(zhí)下一,番約機簡二,初疑妄執(zhí)之善非機。

  ﹝智者疏﹞問:「妄執(zhí)之善能感不?」

  ○二答妄執(zhí)是惡能感。

  ﹝智者疏﹞答:「妄執(zhí)是惡亦得感!

  ○五問妄執(zhí)下,二番相對揀二,初示妙應隨情所為二,初問。

  ﹝智者疏﹞問:「妄執(zhí)既非一,應亦為二!

  ○二答。

  ﹝智者疏﹞答:「應本無二,為緣何所不作。」

  ○二問凡下示至圣拔邪歸正二,初問。

  ﹝智者疏﹞問:「凡名凡僻,善則招樂,惡則感苦,圣名為正。正則非善非惡,非苦非樂,善惡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惡之正耶?」

  ○二答。

  ﹝智者疏﹞答:「正圣慈悲,拔其善惡之僻,令入非善非惡之正,故有感應。」

  ○四慈悲利物用二,初標。

  ﹝智者疏﹞第四慈悲利物為用者。

  ﹝知禮記﹞問:「感應慈悲為同為異?若其同者,那得分對宗用二章;若其異者,請陳其義!勾穑骸阜ㄏ嚅_合,制立多途。今文既以般若法身,合之為體,乃于解脫,分出宗用。雖是一德,而有二能。感應則通語關(guān)宜,慈悲則別明與拔。若論感應,不說慈悲,則似仁王降世,而無治理之功。今明感應,則收經(jīng)義盡,故立為宗!勾问敬缺瑒t利物義足,故立為用。開一為二,其意略爾。

  ○二二智下,釋二,初正論冥顯二,初略辯二,初對二智辯用二,初問。

  ﹝智者疏﹞「二智不當用耶?」

  ﹝知禮記﹞妙經(jīng)之用,斷權(quán)疑,生實信,正當二智,那指慈悲。

  ○二答。

  ﹝智者疏﹞答:「二智語通,今別附文,以盛明隱顯之益,故以此當用爾!

  ﹝知禮記﹞二智之用,通互一部。具智慈悲,今品別用。

  ○二他釋下,就二身明益二,初敘他局解。

  ﹝智者疏﹞他釋法身冥益為常,應身暫出還沒為無常。

  ﹝知禮記﹞二今明下,明今正義二,初法二,初明二身皆常間。

  ○二初明二,身皆常。

  ﹝智者疏﹞今明法身常寂而恒照,此理宜然,應身處處利益,未常休廢,亦是常義。

  ﹝知禮記﹞法以寂照為常,應以不休為常。

  ○二若言下,明二身皆間。

  ﹝智者疏﹞若言有應不應,以為無常者,法身亦有益無益。

  ○二故知下,明二益無二別。

  ﹝智者疏﹞故知俱是常無常,俱有冥顯,如日月共照,一虧一盈,如來恒以常無常二法,熏修眾生,故言二鳥雙游,而呼為常無常爾。

  ○二譬如下,喻。

  ﹝智者疏﹞譬如種植,或假外日風雨,內(nèi)有土氣暖潤,而萬物得增,冥顯兩益,亦復如是。

  ○二此中下,指廣。

  ﹝智者疏﹞此中應用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辯慈悲益物之用,具在《大本》玄中。

  ﹝知禮記﹞《大本》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顯真常我性,通有四意:一出諸有過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結(jié)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觀音自行,已破諸有惑業(yè)過患,功德三昧,皆已成就。正以慈悲,令他破有。故知今用,即第四意也。

  ○二問觀下,兼辯本跡三,初明本跡難知二,初問。

  ﹝智者疏﹞問:「觀音利物,廣大如此,為已成佛,猶是菩薩?」

  ○二答。

  ﹝智者疏﹞答:「本地難知,而經(jīng)有兩說。

  ○二如觀下,明因果異說二,初引二經(jīng)猶在因。

  ﹝智者疏﹞「如《觀音授記經(jīng)》,明觀音勢至,得如幻三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于金光師子游戲如來,國王名威德;樱竺麑氁,即是觀音。右名寶尚,即是勢至。往問佛,何供養(yǎng)勝?佛言當發(fā)菩提心。從如來初發(fā)菩提心,次阿彌陀佛后,當成正覺。觀音名普光功德山王,勢至名善住功德寶王。又《如來藏經(jīng)》亦云:『觀音文殊,皆未成佛。』

  ○二若觀下,引一經(jīng)已成果。

  ﹝智者疏﹞「若《觀音三昧經(jīng)》云:『先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

  ○三二文下,用悉檀和會二,初問。

  ﹝智者疏﹞「二文相乖,此言云何?」

  ○二乃是下釋。

  ﹝智者疏﹞乃是四悉檀化物,不可求其實也。

  ﹝知禮記﹞或說已成或說未成,蓋順機緣,令獲利益,勿求其實。

  ○第五明教相二,初定文相二,初泛明部黨。

  ﹝智者疏﹞第五明教相者,夫觀音經(jīng)部黨甚多,或《請觀世音》,《觀音受記》,《觀音三昧》,《觀音懺悔》,《大悲雄猛觀世音》,等不同。

  ○二今所下,的示所傳二,初示妙經(jīng)一品。

  ﹝智者疏﹞今所傳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華》之一品。

  ○二而別下,明別行之由。

  ﹝智者疏﹞而別傳者,乃是曇摩羅讖法師,亦號伊波勒菩薩,游化蔥嶺,來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遜,歸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師。師云:「觀世音與此土有緣!鼓肆钫b念,患苦即除,因是別傳,一品流通部外也。

  ○二此品下,明教相二,初同本經(jīng)醍醐相二,初明品意。

  ﹝智者疏﹞此品是《法華》流通分,既通于開權(quán)顯實之教,令冥顯兩益,被于將來,以十法界身,圓應一切,使得解脫。

  ﹝知禮記﹞通于開權(quán)顯實者,且舉跡門,亦應更云,開跡顯本,此乃以方便品。迄分別功德品,十九行偈,俱為正宗。以十九行偈后俱為流通,本跡二門也。

  ○二圓人下,明教味。

  ﹝智者疏﹞圓人秉于圓法疏通,此圓教,故即是流通,圓教相也。五味為論,即是流通,醍醐味也。

  ﹝知禮記﹞圓法即本跡二門,所詮之法也。圓教即本跡二門,能詮之教也。

  ○二問文下,核今品施開義三,初核成施權(quán)相二,初約方便乖圓問。

  ﹝智者疏﹞問:「文云:『方便之力,種種不同!徽f亦應異,何得是圓教相?」

  ○二答就下,約為實施權(quán)答二,初約實人施權(quán)答。

  ﹝智者疏﹞答:「就能說之人,為圓弘圓教,遍逗法界之機,機雖不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隨機而偏例。如佛于一乘,分別說三,豈可令佛,便是聲聞緣覺耶?

  ﹝知禮記﹞圓圣偏說,為引漸機,豈佛說小,令佛是小,就能說人,判屬圓教。

  ○二又付下,約權(quán)能通實答。

  ﹝智者疏﹞「又付屬云:『若人深信解者,為說此經(jīng)。若不信者,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患确罘鹬,圓逗萬機,種種不同,只是流通圓教!

  ﹝知禮記﹞深信解者,即囑累云:「信如來智慧者,若不信者,即七方便人!

  ○二又問下,核成開權(quán)相二,初約機,同鹿苑難。

  ﹝智者疏﹞又問:「能說人,圓于教,亦圓行人機異,此人稟何教耶?若稟偏教,與鹿苑人同。若稟圓教,機亦應一!

  ﹝知禮記﹞說人雖圓,稟人通小,且如鹿苑,佛豈不圓?只就稟人,判屬三藏,今豈不然?

  ○二約部開權(quán)跡答。

  ﹝智者疏﹞答:「昔鹿苑佛未發(fā)本顯跡,不會三歸一,人法未圓,所稟方便不得稱圓。今經(jīng)已開顯權(quán)實,雖是種種身,本跡不思議一,雖說種種法,為開圓道,于義無咎!

  ﹝知禮記﹞阿含小部未開權(quán)跡,遂令教味隨機屬小。今經(jīng)開顯即權(quán)是實,即跡是本。雖說小法為通圓經(jīng),豈同鹿苑邪?

  ○三問上下,核成妙用相二,初約舍用相乖問。

  ﹝智者疏﹞問:「上文云:正直舍方便,此中那言以方便?」

  ○二約體用難思答。

  ﹝智者疏﹞答:「上正顯實,故言其舍。此《中論》用,故言示現(xiàn),體用不思議一也!

  ﹝知禮記﹞正宗廢權(quán)立實故言舍,流通為實施權(quán)故須用顯。實體后而論權(quán)用,斯是今經(jīng),秘妙方便。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