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稱《普門品》。原是《妙法蓮華經(jīng)》里的一品,由于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nèi)抽出來,成為便于受持讀誦的單行本。它的原本,似乎最初只有長行,所以在漢文譯本如晉竺法護(hù)的《正法華經(jīng)》、姚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jīng)》等中,此品全都是長行。...[詳情]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隋·智顗·說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刻觀音玄義疏記序

  蓋普門一品,乃《法華經(jīng)》中流通分之正軌也。觀音菩薩與此土眾生有緣,以音聲逗機(jī)無苦不拔、無苦不救,故稱《觀音普門》。至哉!所謂機(jī)緣,速證三摩地也。有隋之天臺智者大師,以別行《觀音玄義》二卷、《解題義疏》二卷,解經(jīng)部外別別流通。后有趙宋四明尊者,有《觀音玄義記》四卷、《疏記》四卷。但各自成帙,置在藏中,初學(xué)不便披讀。工部王季常居士,意欲圣行,分會之始,于崇禎戊辰元年,稿將成,會徒法濟(jì),有金陵請藏因緣,赍稿往謁。居士即為相證,首捐俸貲三十金,用刻流通。至己巳秋日,適吳興閔昭余老先生過庵談及,亦慨然樂助。而楚先居士,又補(bǔ)足之?芍^佛法流通,非偶然也!后有閱此教者即悟自性三摩地心,心心相證,不由諸居士之樂助,何由得睹斯經(jīng)、斯疏,記無窮奧義也哉!

  菩提庵圣行和南述

重刻觀音玄疏記會本附言

  有親友勸喻曰:聞《觀音玄疏記》者,善用性具之旨,貫冥顯感應(yīng),顯無作與拔,學(xué)者最宜研究。而各部別行,不便初學(xué)披讀。玉溪曾為分會,但恨分會不正,卻錯亂脈絡(luò)。先達(dá)詳評,雖有定論,其文依然不移,猶云弊懸會,師何不務(wù)加考訂而充童蒙之求也。予固辭不免,乃有此舉焉。且語之曰:蓋行師者時之望也,又分會既成,一人挍之,一人對之,更相證而即流行,則理應(yīng)完璧也。而如玄文(會本第二),明境智中約理外斥之,一科并釋之,記及引中論斥之,科語凡三十四字脫,則文不可讀,乃子科二泛無所屬。又義疏(會本第三)章安私釋結(jié)文末著二結(jié)嘆三字,將記續(xù)疏,欠剩尤易見。而存此疏妄,因竊謂現(xiàn)行會本必非其完本,恐是田舍書肆偶得厥殘篇亂簡,不復(fù)是正,才補(bǔ)接急刻耳。妄謬之甚,全由茲也。今子之勸喻,不亦宜乎。將極鄙力考訂,復(fù)其完璧,則前修之功,亦永不朽焉。

  ◎ 慈云天臺教觀目錄云:《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清藏玄疏卷數(shù)同焉。

  ◎ 開元全公記主實錄云:《觀音玄疏記》共四卷,而清藏《玄記》四卷,疏記》四卷,明藏同此。今之會本文雖盈縮,調(diào)卷準(zhǔn)之,以記收所釋玄與疏各四卷成。

  ◎ 分會之例,昂低一字,以分能所。釋題則《玄義》昂一字,《記》低一字,釋文則昂一字者,經(jīng)文疏記同低一字。記科冠○,記釋冠「記」,以與疏甄。(編者注:此是《續(xù)藏》之中原文。在本光碟中,已另有分會標(biāo)記,詳見經(jīng)首之編者按。)

  ◎ 文字者宜揀俗偽從真正,而不可盡。文中「辨」「辯」通用「辯」,且從一例,見者隨文勢取義可也。

  ◎ 挍訂之例,玄疏與記【立+立】依清本為體,以他本仇對。若他本正而清本訛無疑者,則直取舍之,若文字異而各帶義者,就其優(yōu)者;其劣者書之格上。又或引文,或意據(jù)文,若有猶豫者,撿其本處補(bǔ)正之。又或準(zhǔn)余處之同文足字成句等,【立+立】標(biāo)格上,任他取舍。雖招專輒之誚,而亦有由易讀進(jìn)者焉。

  ◎ 抄出科文,附行其制,一道豎進(jìn)。或文遠(yuǎn)則指歸處,意在使易推求而已。

  天臺沙門實乘志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

  宋四明沙門知禮述

  知禮俯伏,惟念早年慕學(xué),投跡寶云,遇授法師講說此品。神根既鈍,遂數(shù)咨疑,先師念我學(xué)勤,不辭提耳,故所說義,粗記在心。昔同聞人,今各衰朽,慮乎先見,不益后昆,共勉不才,抄錄于世。但疑識暗,謬有所傳圓宗哲人,刊正是望。時天禧五年,歲在辛酉八月一日絕筆故序。

 。ň幷甙矗核^《觀音玄義》,乃是隋智者大師為《法華經(jīng)》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作義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編號為一七二六;而《觀音玄義紀(jì)》則是宋四明知禮為智者之義疏再次作科分和注疏,收入大正藏第三十四冊,編號為一七二七;本書即是上述二著之合并,故又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會本》。下文中之段落,凡﹝智者疏﹞后,為智顗之疏;凡標(biāo)○者,則是知禮所作之科分;凡﹝知禮記﹞后,即知禮之疏。本專集也單獨收入了《觀音玄義》,俾使讀者能較清楚系統(tǒng)地看到智者大師見解與思路。而知禮之《觀音玄義紀(jì)》若不與智顗之疏對照研讀,則理解會很困難,故不再單獨成篇。)

  ﹝智者疏﹞觀音玄義卷上

  ﹝知禮記﹞觀音玄義,從略標(biāo)之;具存,應(yīng)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以其序中,及以正文,具明人法故且略標(biāo)。言玄義者,能釋之義門也。玄者,幽微難見之稱。義者,深有所以也。斯蓋大師以三昧力徹法性際,深見今品人法之意也。應(yīng)知名等五義皆悉幽微,七方便人,智莫能見。卷上者,既有兩軸,乃以上下而甄別之。

  ○次示能說之人。

  ﹝智者疏﹞隋天臺智者大師說

  ﹝知禮記﹞即天臺智者。既是門人記錄所說,故不敢正斥其法諱也。天臺山者,即大師棲身入寂之所,故以此處顯其人也。若山之得名,居之所自,入滅相狀,滅后靈異,具于《大本》及《輔行》《別傳》等文,今不備述。智者者,即隋帝求受菩薩大戒訖,師云:「大王迂遵圣禁,宜號總持!雇踉唬骸浮兜爻纸(jīng)》云:『傳佛法燈,即是智者!粠熂葌鳠,可號智者。」自此凡上書疏,皆云弟子總持和南。智者言大師者,斯乃帝王大人所師故稱也。非同今時補(bǔ)署之號。說者,悅也?v樂說之辯,悅妙悟之懷,異乎諸師采摭經(jīng)論,著述疏章消解經(jīng)文也。故大忍法師,觀智者說法,對眾嘆云:「此非文疏所載,乃是觀機(jī)縱辯!般若非鈍非利,利鈍由緣,豐富適時,是其利相,池深花大,鈍可意得。

  ﹝智者疏﹞門人灌頂記

  ﹝知禮記﹞記錄乃是章安尊者,解行靈異,始終事跡,本傳具彰。

  ○釋文為二,初釋序文二,初敘真應(yīng)益物二,初正明真應(yīng)二,初示二身妙用三,初明體妙,故二用泯亡二,初法融應(yīng)泯。

  ﹝智者疏﹞夫法界圓融,像無所像。

  ﹝知禮記﹞法界圓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趣指一法,遍攝一切諸法遍攝,亦復(fù)如是。法法互遍,皆無際畔,乃以無界而為其界。此之法界,無不圓融,即百界千如,百如,千界也。是故得云:唯色唯心,唯依唯正。若不爾者,即非圓融。觀音證此,以為本體,全此妙體而起應(yīng)像。以法界應(yīng),赴法界機(jī),亦是以法界機(jī),感法界應(yīng)。法界無二,能所自忘。感應(yīng)尚忘,體用寧異。故雖設(shè)應(yīng),無應(yīng)可存,故云像無所像。

  ○二真如下,性凈真忘。

  ﹝智者疏﹞真如清凈,化無所化。

  ﹝知禮記﹞真如清凈者,《起信論》云:「真如者,所謂心性不生不滅!故枪室磺蟹ǎ瑥谋疽褋,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既不可破立,自絕言想,則與河沙煩惱,本不相應(yīng),故曰清凈。觀音證此,而為本體。即以此體,示諸眾生,令觀行知;蛘嫠埔,此知見者,成伏斷益。若其未有此知見者,但能三業(yè)精進(jìn)成機(jī),亦離眾苦,悉得名化,此皆真身益物相也。」問:「同緣曰應(yīng),欻有名化。此二種身,皆非智德,今何以化而為真身?」答:「欻有之化,即化現(xiàn)化也。今對像論化,取化轉(zhuǎn)化也。所以者何?上言于像,則應(yīng)化皆像。自實報下,至地獄身,皆已攝盡。若欲化轉(zhuǎn)凡賢入圣,須示真智。若非真身,不能化轉(zhuǎn)。言化無所化者,據(jù)性平等,忘于化功。雖令九道,皆趣涅槃,而無眾生得滅度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終日化物,終日無化!

  ○二雖像下,明用忘。故二益周故遍二,初顯益周。

  ﹝智者疏﹞雖像無所像,無所而不像。

  ﹝知禮記﹞色心諸法,雖無生性,因緣和合,法爾而生。觀音妙證,同諸法性。雖無形相,眾機(jī)扣之,無像不現(xiàn)。此由絕于垂應(yīng)之念,故能遍應(yīng)法界群機(jī)。其猶明鑒無念而現(xiàn),故云無所而不像。

  ○二化無下,冥益遍。

  ﹝智者疏﹞化無所化,無所而不化。

  ﹝知禮記﹞以上雖字貫此句,初雖中實性不可變化,不變而變,迷悟宛然。觀音順理,雖知不變,常以真智,化一切凡,成不二圣。此則由無化物之念,故遍令他革迷成悟。其猶磁石無念而吸,故云無所而不化。

  ○三故無下,遮照相即。結(jié)二身德相二,初應(yīng)身相。

  ﹝智者疏﹞故無在無不在,化應(yīng)九道之身。

  ﹝知禮記﹞中道法界,雙遮二邊,故無所在。當(dāng)體雙照,故無不在;瘧(yīng)九道之身者,此中云:「化作欻有釋并應(yīng)成二,顯益相足也!箚枺骸附(jīng)云:『應(yīng)以佛身得度,即現(xiàn)佛身!唤衲窃凭?」答:「佛界身者,有通有局,局在妙覺智相之身。三千實相,以究盡故。尚非等覺心眼觀見,況乎下地及凡小耶?通則三教果頭之相,及以圓教,凡圣所見,雖分粗妙,皆名佛身。然是隨機(jī),應(yīng)現(xiàn)之相,是其事識;蚴菢I(yè)識,之所見故。雖是佛身而通二乘菩薩界攝,經(jīng)文從通,故云現(xiàn)十。今文從局,故云九道!

  ○二處有下真身德。

  ﹝智者疏﹞處有不永有,寂入不二之文。

  ﹝知禮記﹞通以九界名之為有,以其皆有業(yè)報故也。應(yīng)身雖乃處在其中,而其真智自冥極理,故云寂入不二之旨。前即真身而垂應(yīng)相,此即應(yīng)相而示真身。

  ○二是以下,明兩用攝生。

  ﹝智者疏﹞是以三業(yè)致請,蒙脫苦涯,四弘為誓,使沾上樂。

  ﹝知禮記﹞上明真應(yīng)兩用既然,今示與拔攝生之相。初二句明真身拔苦,次二句示應(yīng)身與樂。佛答前問三業(yè),顯機(jī)感乎冥應(yīng),七難二求,及以三毒,盡諸苦際,故云蒙脫苦崖。佛答后問三業(yè),顯應(yīng)赴其冥機(jī),三土眾生,十重獲益,終歸秘藏,故云使沾上樂。然其四誓,非專與樂,雖在此明,實通上句。以上三業(yè),即能感之因。此明四誓,是能應(yīng)之本。上下互顯,彼此無虧,應(yīng)知三業(yè)亦通冥機(jī),現(xiàn)在雖無,宿生須具。

  ○二故娑下,兼明本跡二,初示諸名二,初今昔因名。

  ﹝智者疏﹞故娑婆世界,受無畏之名,寶藏佛所,稟觀音之目。

  ﹝知禮記﹞今堪忍土,稱無畏者,此經(jīng)兩出。怨賊難中,一人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yīng)當(dāng)一心稱觀世音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于眾生!鼓酥猎品Q其名故,即得解脫。又勸供養(yǎng)中,佛自嘆云:「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箤毑氐日,《悲華經(jīng)》云:「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中,時有佛出,名曰寶藏。有轉(zhuǎn)輪王,名無量凈,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發(fā)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途等,一切苦惱,若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耳天眼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無上菩提!粚毑胤鹪疲骸喝暧^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

  ○二已成下,過未果號。

  ﹝智者疏﹞已成種覺,號正法明。次當(dāng)補(bǔ)處,稱為普光功德。

  ﹝知禮記﹞已成等者,《千手眼大悲經(jīng)》云:「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于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愿力,安樂眾生,故現(xiàn)作菩薩!褂帧队^音三昧經(jīng)》云:「先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為彼佛作苦行弟子,次當(dāng)?shù)日。」《觀音授記經(jīng)》云:「觀世音菩薩,次阿彌陀后,當(dāng)成正覺,名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寡a(bǔ)處者,猶儲君之義也。

  ○二其本下,結(jié)難測。

  ﹝智者疏﹞其本跡若此,寧可測知,方便隨緣,趣舉一名耳。

  ﹝知禮記﹞如上經(jīng)說,或已成如來,或現(xiàn)為菩薩。往世正法曾作釋迦之師,今日觀音,仍補(bǔ)彌陀之處。亦如妙德,元是能仁九代祖師,孫已果圓,祖猶因位。本跡高下,安可測量?然須用其高下四句,以顯諸圣,難思之相。

  ○二今言下,敘人法標(biāo)題二,初敘人兼經(jīng)字二,初敘人二,初對梵翻名。

  ﹝智者疏﹞今言觀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婁吉低輸,此言觀世音。

  ﹝知禮記﹞諸神咒經(jīng),先稱梵名,今文稍略,而其華語,名多互出。此云觀世音,余云觀自在,唯《千手眼大悲經(jīng)》中云「觀世音自在菩薩」,其義似足。然約境智而明別應(yīng),則今三字,詮顯無虧。若依今解,已彰自在。

  ○二能所下,約華釋義二,初別釋二,初釋二,初釋觀字二,初中邊妙達(dá)。

  ﹝智者疏﹞能所圓融,有無兼暢。

  ﹝知禮記﹞能所圓融,中智也。有無兼暢,二智也。只于一心,雙遮雙照。于照中時,即達(dá)二諦,故云兼暢。是則十界言音,即起即觀,常遮常照。

  ○二照窮下,修性俱明。

  ﹝智者疏﹞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

  ﹝知禮記﹞照窮正性,見性德也。察其本末,見修德也。此約妙境,顯其妙智。本具三千,雖即三諦,對修故合,但云正性。修中緣了,各有本末。合掌低頭,緣之本也。福德莊嚴(yán),緣之末也。一句一偈,了之本也。智慧莊嚴(yán),了之末也。順修既爾,逆修亦然。造惡之時,慧數(shù)諸數(shù),豈非其本?受苦之時,習(xí)果報果,即是其末。若以修性論其本末,義復(fù)臻極。性德三千,語本方盡。修起三千,論末乃窮。非上三智莫照斯境,非此妙境莫發(fā)其智,函蓋水乳,聊可方之。

  ○二釋世音。

  ﹝智者疏﹞世音者,是所觀之境也。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

  ﹝知禮記﹞即十界眾生,遭苦求救,稱名等音也。是所觀境者,上之境智,皆是能觀,可譬槌砧。此之世音,可譬淳樸,非前境智。觀此世音,焉令十界,俱脫三障?又復(fù)應(yīng)知,前之境智,即是菩薩難思體用,即能應(yīng)也。世音之境,乃是眾生由苦成機(jī),即能感也。此即境智,及以感應(yīng),三字之中悉得成就。萬像等釋世,類音殊唱帶世釋音,俱蒙離苦,致感獲益。

  ○二菩薩下結(jié)。

  ﹝智者疏﹞菩薩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

  ﹝知禮記﹞可見。

  ○二此即下,總示。

  ﹝智者疏﹞可見此即境智雙舉,能所合標(biāo)。

  ﹝知禮記﹞觀等三字,境智也。能所者,感應(yīng)也。能即能應(yīng),所即所應(yīng),豈可重云能照所照?

  ○二敘經(jīng)。

  ﹝智者疏﹞經(jīng)者由義,文理表發(fā),織成行者之心,故曰經(jīng)。

  ﹝知禮記﹞此品既已,別行于世。本多題云《觀世音經(jīng)》,或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jīng)》。故今敘人名后,略釋經(jīng)字。言由義者,《凈名玄義》云:「經(jīng)由圣人心口,故稱為經(jīng)。悉檀致教,經(jīng)由如來心口,故名經(jīng)也!褂衷疲骸盖笆ズ笫ツ唤(jīng)此悉檀所說之教,而得成道。文理等者,取經(jīng)緯義,法喻參明,文經(jīng)理緯,互相表發(fā),織成行者觀智之心也!

  ○二普門下,敘法兼品二,初敘法二。

  ﹝智者疏﹞普門者,普是遍義,門曰能通。

  ﹝知禮記﹞初消二字。

  ○二用一下,示十普。

  ﹝智者疏﹞用一實相,開十普門,無所障閡,故稱普門。

  ﹝知禮記﹞實相者,三千皆實,相相圓融。而言一者,不二義也。萬德總稱,一乘異名,下文十義,以示其相。一無緣慈悲,二無作弘誓,三圓修之行,四不斷之?dāng),五圓入法門,六無記神通,七體內(nèi)方便,八施開說法,九普供諸佛,十普益眾生。從愿立行,自因之果,全體起用,上供下益,原始要終,攝諸法盡。十皆實相,互通遍攝,無所障礙。

  ○二敘品。

  ﹝智者疏﹞品者,類也。義類相從,故名為品也。

  ﹝知禮記﹞雖順別行,立乎經(jīng)目。然是法華流通一品,故今敘之,不忘本也。《中阿含》云:「跋渠,此翻為品,取義類同者,集為一章也!

  ○二大部下,釋正文二,初例部大。

  ﹝智者疏﹞大部既有五章明義,今品例為此釋。五意者:一釋名,二出體,三明宗,四辯用,五教相。

  ﹝知禮記﹞妙玄五章,解釋甚委。經(jīng)之一品,妙義豈殊。彼但正明五字通目,今之所釋一品別題,況復(fù)坑行,故須自立五義分別。雖復(fù)自立,還須符彼開權(quán)顯實圓妙之文。故釋名則純妙人法,顯體則不二理智,明宗則難思感應(yīng),論用則無緣與拔,判教則終極醍醐。此之五章,名總?cè)齽e,教判總別(云云)。

  ○二釋名下,釋今文五,初釋名四,初列章。

  ﹝智者疏﹞釋名為二,一通釋,二別釋。

  ○二通者下,示相。

  ﹝智者疏﹞通者,人法合明,別者,人法各辯。

  ○三何故下,對根。

  ﹝智者疏﹞何故爾,緣有利鈍,說有廣略。

  ﹝知禮記﹞通既是略,一往對利。別解則廣,一往對鈍。若其二往,須明二持。聞持則以廣說為利,義持則以略說為利。鈍可意得,槃特名鈍,是就聞也。目連稱鈍,蓋約義也。今之二釋,對乎兩根,須約義聞,互論利鈍。

  ○四今就下,正釋二,初通釋二,初標(biāo)列。

  ﹝智者疏﹞今就通釋為四:一列名,二次第,三解釋,四料簡。

  ○二一列下,正釋四,初列名三,初略標(biāo)示。

  ﹝智者疏﹞一列名者,十義以為通釋。

  ○二立名意二,初明理超名數(shù)。

  ﹝智者疏﹞所以者何?至理清凈,無名無相,非法非人,過諸數(shù)量,非一二三。

  ﹝知禮記﹞大師雖用十種義門,通釋題目。而深體達(dá)觀音至人,普門妙法。本離言說心緣之相,故云至理清凈等也。故《起信》云:「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二但妙下名數(shù)顯理二,初約義示。

  ﹝智者疏﹞但妙理虛通,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立無名之名。假稱人法,雖非數(shù)量,亦論數(shù)量。

  ﹝知禮記﹞上言至理清凈,無名相等,蓋約自證絕乎言思也。今云妙理虛通,假名相說,乃據(jù)被物設(shè)教而談也。言虛通者,此明妙理。無堅住性,雖無名數(shù),而能遍應(yīng)一切名數(shù)。故荊溪云:「性本無名,具足諸名,故無說而說。說即成教,是則離言。依言,皆順至理。圣默圣說,俱有大益。」故《起信論》問曰:「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者,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入!菇褚嗳缡,以十種義,無說而說,意令學(xué)者,無念而念。

  ○二故大下,引文證。

  ﹝智者疏﹞故《大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

  ﹝知禮記﹞般若無相,即是一法;悉檀為物,立種種名。

  ○三今處下,正列名二,初明中當(dāng)。

  ﹝智者疏﹞今處中說,略用十義,以釋通意也。

  ﹝知禮記﹞今立十義,離于太廣,及以太略。廣則令智退,略則義不周。我今處中說,令義易明了。

  ○二十義下,正標(biāo)列。

  ﹝智者疏﹞十義者:一人法,二慈悲,三;,四真應(yīng),五藥珠,六冥顯,七權(quán)實,八本跡,九緣了,十智斷。

  ○二第二下次第三,初標(biāo)示兩意二,初正標(biāo)示。

  ﹝智者疏﹞第二次第者,此有兩意:一約觀明次第,二約教明次第。

  ﹝知禮記﹞約觀約教,各有生起,次第不亂。

  ○二約觀下,明總該。

  ﹝智者疏﹞約觀,則總、初、中、后心,因圓果滿。約教,則該括漸、頓、小、大諸經(jīng)。

  ﹝知禮記﹞若觀若教,能總能該。觀總?cè)模喝朔ā⒋缺、初心也。;壑行,真?yīng)至八,皆在后心。緣了極性,示因方圓。智斷究盡,明果方滿。教約五時,無不該括。華嚴(yán)頓也。三時漸也。復(fù)于漸中,三藏唯小,二酥部大,若論法華,出前四味。以非兼但,對帶故也。已備諸說,故今略之。

  ○二約觀下解釋兩意二,初觀次第十,初人法二,初能冠九雙。

  ﹝智者疏﹞約觀以人法為初者,欲明觀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譬如人受一期果報,攬陰成人,雖具無量德行,必先標(biāo)名字。故以人法居初,意亦例此。

  ﹝知禮記﹞慈悲等九,皆以人法而為所依,是故品題,特標(biāo)此二。故以凡夫假實為譬,先有攬陰所成眾生,方可論其種種德行。人法冠九,義豈不然?

  ○二人法下,當(dāng)科次第二,初疑。

  ﹝智者疏﹞人法居九義之初可爾?何意乘以人法為次耶?

  ﹝知禮記﹞何意乘以人法為次者?法是所乘,人是能乘,理合先說本性所乘,方論始覺能乘。今何反此?

  ○二此須下,釋。

  ﹝智者疏﹞此須據(jù)經(jīng),經(jīng)云:「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辜辞稗q人,后云方便之力。普門示現(xiàn),即卻論于法。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

  ﹝知禮記﹞能乘所乘,先后無在。今有二意,先人次法。一據(jù)經(jīng)文,二從義便。人能秉法,即其義也。

  ○二慈悲二,初十中次第。二二法前后,下去諸科,例有此二。

  ﹝智者疏﹞二次慈悲者。良由觀音之人,觀于實相普門之法,達(dá)于非人非法實相之理。一切眾生,亦復(fù)如是。故《華嚴(yán)》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理圓足,無有缺減。云何眾生理具情迷,顛倒苦惱?既觀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與樂,是故明慈悲也。復(fù)次,若就言說為便,初慈后悲,亦是就菩薩本懷。欲大慈與樂,既不得樂,次大悲拔苦,故初慈后悲。若從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后方以大慈與樂。又就行者先脫苦后蒙樂,故先悲后慈,今從前義次第也。

  ﹝知禮記﹞次于人法,論慈悲者。大士既觀本性普門之法,乃達(dá)生佛無差之理。而閔迷者,枉受眾苦失于本樂,故起誓愿,永期與、拔。觀境發(fā)心,正當(dāng)其次。先慈次悲者,文有四釋。今從語便,及以本懷,不從用次,及以行人,故結(jié)示云:「今從前義!

  ○三福慧中。

  ﹝智者疏﹞三福慧者。初則人法相成,此據(jù)其信。次則慈悲與拔者,此明其愿。欲滿此愿,必須修行。修行不出;,慧即般若,福即五度;ハ噘Y導(dǎo),以行填愿,事理圓足。若智慧增明,則大悲誓滿,拔苦義成。若福德深厚,則大慈誓滿,與樂義成。故;劬尤病(fù)次言說為便,先福后慧。若化他本意,先欲實慧利益,如其不堪,方示福德。又資故先福導(dǎo)故先慧。

  ﹝知禮記﹞人法據(jù)信者,愿行之前,人觀圓法,止且成信,依乎忍樂,立其四弘。若匪行山,莫填愿海。行即;,義當(dāng)六度。五資于慧慧導(dǎo)于五,其猶目足,不可互闕。五除事障,慧消理惑,此二功圓,則悟理得事矣。是知;鄢汕按缺,起后與拔之用。先福次慧,亦從語便,不據(jù)本懷,若論資導(dǎo),復(fù)何先后?

  ○四真應(yīng)者。

  ﹝智者疏﹞四真應(yīng)者。若智慧轉(zhuǎn)明則契于法性,法性即實相名。為法身,法身既顯能從真起應(yīng),真顯應(yīng)起,只由;坶_發(fā),故次第四也。又若就方便化物,先用應(yīng),后用真,今從前義為次第也。

  ﹝知禮記﹞信愿;郏栽谟谝。因能克果,故成真應(yīng)。福資于慧,顯出真身;慧導(dǎo)于福,顯出應(yīng)用。真應(yīng)次者,若就漸化,先示應(yīng)身,接其小器,后令入實,方示真身。亦可先頓次漸,則真前應(yīng)后。今不從設(shè)化,但就真顯應(yīng)起,而立其次,故云從前,亦是語便。

  ○五藥珠者。

  ﹝智者疏﹞五明藥珠二身者。先明真應(yīng),直語證得未涉利人。今明兩身,俱能益物。真身破取相,諭如藥;應(yīng)身對萬機(jī),類于珠。就兩字明次第者,與慈悲相似也。

  ﹝知禮記﹞;鄱校@發(fā)真應(yīng)。故云直語證得,未涉利人。今明藥珠,則示兩身益物相也。真身冥理,見則三惑皆消,即差病益也。應(yīng)身赴物,感則眾善普會,即雨寶益也。言真破取相者,既以三智冥理為真,豈但能破見思取相?應(yīng)知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若次不次,俱有其義。藥珠次中,與慈悲相似者。藥即同悲,珠可類慈,彼有四義,定乎先后。言說本懷,即先慈次悲從用就機(jī),則先拔后與。今之次第似彼后二。

  ○六冥顯者。

  ﹝智者疏﹞六明冥顯者。前明二身道理,即能顯益。今辯被緣得冥益,或得顯益,故次二身后明也。

  ﹝知禮記﹞前明二身,破惑如藥,對機(jī)如珠。機(jī)既破惑,則顯見真身,故云二身,即能顯益。今辨二身,常普被物。有見知者,俱名顯益。不見知者,稱為冥益。如是,說者方盡圣人益物之相。二益先后,不可定判。亦從語便,故云冥顯。此既易解。故不言也。

  ○七權(quán)實中。

  ﹝智者疏﹞七明權(quán)實者。前緣得益,何意不同?良由權(quán)巧無方,赴機(jī)允當(dāng),不失其宜,二智之力,故以此為次也。先權(quán)后實者,此就淺深為次也。若依文者,先以實益次以權(quán)度,此隨物為次。若就佛本意,先只為一大事因緣,先顯實益,眾生未堪,后用權(quán)度。

  ﹝知禮記﹞前緣不同者,蓋所被之機(jī),根性差別也。權(quán)巧無方者,即能鑒之智,無定方所也;蜈せ蝻@破惡生善,深淺不同,廣狹有異,皆由二智,逗會無差。故于益后,須論權(quán)實。二智前后雖有三義,且據(jù)淺深為次。

  ○八本跡中。

  ﹝智者疏﹞八明本跡者。雖復(fù)益物權(quán)實之巧,而巧有優(yōu)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跡之殊,權(quán)實略而且橫。今欲細(xì)判高下,以明次位,若其本高所作,權(quán)實之跡則妙,是故次總略之后,辯其細(xì)妙之能也。非本無以垂跡,故先明本;非跡無以顯本,應(yīng)先跡也。

  ﹝知禮記﹞巧有優(yōu)降者,謂智有高下也。上中下者,以妙覺為上,等覺為中,降此為下。前權(quán)實鑒機(jī),必須雙用,故云橫也。今本跡約位,既論高下,人必從本,方乃垂跡,故云豎也。二法前后可見。

  ○九緣了二,初指前順論自他。

  ﹝智者疏﹞九明了因。緣因者,上來行人發(fā)心修行,從因克果,化他利物,深淺不同。從人法至真應(yīng),是自行次第。藥珠至本跡,是化他次第。此乃順論,未是卻討根本。

  ﹝知禮記﹞如上八雙,從微至著,皆是順論,仍未分配。今揖流尋源,須明性德,而為諸法生起之本。

  ○二明今卻討種子。

  ﹝智者疏﹞今原其性德種子,若觀智之人,悲心、誓愿、智慧莊嚴(yán),顯出真身,皆是了因為種子。若是普門之法,慈心誓愿,福德莊嚴(yán),顯出應(yīng)身者,皆是緣因為種子,故次第九也。

  ﹝知禮記﹞則逆推真身智慧,悲誓觀音之人,元以性德了因為種。若應(yīng)身福德,慈誓普門之法,元以性德緣因為種,自行既然,以例化他。本證實智,冥益藥王,屬乎了種。跡化權(quán)智,顯益珠王,功歸緣種,乃以順論卻討為次。

  ○十次緣了論智斷者。

  ﹝智者疏﹞十明智斷者,前明緣了,是卻討因源;今明智斷,是順論究竟。始則起自了因,終則菩提大智;始則起自緣因,終則涅槃斷德。若入涅槃,眾行休息,故居第十也。

  ﹝知禮記﹞前既逆推,盡乎因德之始;今更順說,至于果德之終。即以始終而為其次,過荼無字,故十后不論矣。

  ○二二約下,明教次第二,初牒章立門。

  ﹝智者疏﹞二約諸教明次第者,又為通別。

  ○二通義下,依門釋義二,初通者。

  ﹝智者疏﹞通義可解。

  ﹝知禮記﹞五時四教,各可論十。隨法義立,不可深窮。且如三藏立十雙者:人法,則攬陰成人,諦緣度法;慈悲,則聲聞法緣,菩薩生緣;;,則聲聞三學(xué),菩薩六度;真應(yīng),則五分法身,作意通應(yīng);藥珠,則治四住病,雨三乘寶;冥顯,則眾生獲益,有見聞不見聞;權(quán)實,則稱真之實,隨情之權(quán);本跡,則自證之本,示現(xiàn)為跡;緣了,則一句了因,微善緣種;智斷,則聲聞四果,菩薩頓成。三藏尚備,通別可知。

  ○二別今下別二,初五味二,初釋五,初乳二,初明具前六義。

  ﹝智者疏﹞別今當(dāng)說。如華嚴(yán)頓教,教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依題初明人法,此人秉法,必具慈悲。菩薩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必證真應(yīng)。既能利物,則辯藥珠。物得其益,有冥有顯。

  ﹝知禮記﹞乳即部頓,故指華嚴(yán)。六字別題,具法人喻大方廣法也。佛是舍那,果人也。華嚴(yán),喻諸地因華嚴(yán)果德也。只就一題,已含六義。以慈悲乃至真應(yīng),不出自行因果。藥珠冥顯,只是化他能所。即就中道,別論六義也。

  ○二而未下,明闕后四義二,初明通別二,初明無別。

  ﹝智者疏﹞而未得別論權(quán)實本跡,緣了智斷者。

  ○二通義下,許有通。

  ﹝智者疏﹞通義則有,別意則無。

  ﹝知禮記﹞若以別圓對權(quán)實,體用論本跡,微因之緣了,大覺之智斷,亦有理存焉?

  ○二何故下,明闕具二,初約化始明闕。

  ﹝智者疏﹞何故爾?佛一期化物,明于頓漸。頓教雖說,漸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

  ﹝知禮記﹞權(quán)實等四,說出世意,示久遠(yuǎn)成。卻討三因,終歸秘藏。初成設(shè)教,別接大機(jī)。既匪終窮,故闕斯意。

  ○二所以下對具明闕二,初對法華。

  ﹝智者疏﹞所以不明者,彼經(jīng)明小隔于大,如聾如啞。覆于此權(quán),未顯其實,故云久默斯要,不務(wù)速說,故言無權(quán)實也。言無本跡者,彼經(jīng)未發(fā)王宮生身之跡,寂滅道場法身之跡,未彈指謦欬,發(fā)久遠(yuǎn)所得生法二身之本,故言無本跡。

  ﹝知禮記﹞言小隔于大者,舊經(jīng)三十七云:「時舍利弗,祗園林出,不見如來自在莊嚴(yán)變化。及生意念亦不樂說,不能贊嘆,以聲聞人出三界故!勾思慈缑@如啞之文也。以未說為實施權(quán),開權(quán)顯實故也。言無本跡者,《華嚴(yán)》初云:「于菩提道場,始成正覺!菇瘛斗ㄈA》云:「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yuǎn)坐于道場,得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斯是《華嚴(yán)》被廢之文也。言彈指謦欬者,如神力品:「釋迦牟尼與分身諸佛,出廣長舌相,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無量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滿百千歲,然后還攝舌相。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乃至佛告地涌諸菩薩:『汝等于如來滅后,應(yīng)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等!弧勾四吮鹃T為囑累地涌菩薩通經(jīng),現(xiàn)斯神力也。疏云謦欬者,通暢之相,彈指者,隨喜也。蓋表如來遠(yuǎn)本之意,已獲通暢。隨喜菩薩,聞于遠(yuǎn)本,增道損生也。

  ○二言無下對涅槃。

  ﹝智者疏﹞言無緣了智斷者,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常住之因,當(dāng)克智斷菩提本果,故言無也。

  ﹝知禮記﹞言不明小乘根性等者,不如涅槃明二乘之人,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悉當(dāng)作佛。故闕后二雙。

  ○二次約下,酪二,初大師明闕具二,初正明闕具。

  ﹝智者疏﹞次約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廴x,無真應(yīng)等七種。

  ○二何故下,明闕具所以。

  ﹝智者疏﹞何故爾?二乘教中,但明灰身滅智,那得從真起應(yīng)?既無真應(yīng),將何益物?

  ﹝知禮記﹞言二乘教者,以三藏菩薩果同二乘。如《大論》中,通指阿含為聲聞經(jīng)耳。此教不談妙有之真,故身智滅,不能起應(yīng)。既無真應(yīng),豈有藥珠等邪?

  ○二私難下,章安私料簡二,初正料簡二初難者。

  ﹝智者疏﹞私難:通論備十,別語但三,此三若約真諦,則隨通義,乃具十意,何止但三?若言是別,別應(yīng)約中道,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種,何意無七?

  ﹝知禮記﹞恐人不了大師立今通別之義,故設(shè)茲難,作說示之由。乃約真中設(shè)通別難,由此二是通別理故。

  ○二私答下,釋者。

  ﹝智者疏﹞私答:通論十意。此約三乘,別語三科,的據(jù)菩薩。三藏菩薩,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義。既伏而不斷,故無真應(yīng)七法。

  ﹝知禮記﹞不以真諦通,對中道別。蓋約三乘通,對菩薩別。若三藏三乘,從因至果,可就真諦通論十義。今釋觀音,須在因位。此教菩薩因中唯有求佛人法,四誓慈悲,六度福慧,伏惑未斷,故不得論真應(yīng)等七。豈唯無于中道之七,亦乃未有真諦之七。

  ○二師云下,指師意。

  ﹝智者疏﹞師云:「齊教止三!

  ﹝知禮記﹞只齊三藏,別論菩薩。前之三義,異于二乘,不就中道別論三義。

  ○三生酥。

  ﹝智者疏﹞若約方等教,對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顯兩益等六意,然猶帶方便調(diào)熟眾生,故不得說權(quán)實等四意。

  ﹝知禮記﹞部雖四教,今對偏小明圓中道人法等六,未開權(quán)跡及卻討等,故無別四。

  ○四熟酥。

  ﹝智者疏﹞若明般若教,雖未會小乘之人,已會小法,皆是摩訶衍。但明人法等六意,亦帶方便,未明權(quán)實等也。

  ﹝知禮記﹞雖會小法,未開小人。同前二部,但明六意。

  ○五若約下醍醐二,初法華二,初明部彰八意。

  ﹝智者疏﹞若約法華教,則會小乘之人,汝實我子,我實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開權(quán)顯實,發(fā)本顯跡。了義決定,不相疑難。故知法華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跡八意,前諸教所不明,法華方說,故云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今所說者,即是今當(dāng)為汝說最實事也。

  ﹝知禮記﹞六雖同前,不無小異。前是隔偏之圓,此乃開粗之妙。故人理教行,咸會一乘。權(quán)實本跡,唯彰此典。若約自他,及以偏圓。論權(quán)實者,前部非無。今所論者,為實施權(quán),開權(quán)顯實,會權(quán)歸實,廢權(quán)立實。此之權(quán)實,余部永無。若理事理教,教行體用,四重本跡。不獨今經(jīng),諸部容有。若塵點劫前,最初成佛,而為實本。中間今日,示現(xiàn)成佛,皆為權(quán)跡。是名權(quán)實本跡,本門開竟,此身即本跡門已說,及諸部談皆名為跡,是名今已本跡。此之二重,諸經(jīng)絕議,故云諸教不明,法華方說。

  ○二三世下,明化滿一期。

  ﹝智者疏﹞三世諸佛,調(diào)熟眾生,大事因緣,究意圓滿,備在法華。故二萬燈明,但說法華。息化入滅,迦葉如來,亦復(fù)如是。

  ﹝知禮記﹞方便品中,五佛章內(nèi),皆先施方便,后顯種智,方便即四時三教,種智是法華一乘,是知諸佛,化終此典。燈明迦葉出于凈土,故至法華,即入滅度。今佛釋迦,現(xiàn)于穢土,故說涅槃,以為贖命。

  ○二若約下涅槃二,初明攝機(jī)罄盡。

  ﹝智者疏﹞若約涅槃,即有二種,所謂利鈍。如身子之流,皆于法華悟入,八義具足,不待涅槃。若鈍根弟子,于法華未悟者,最為此人,卻討源由。廣說緣了,明三佛性。

  ﹝知禮記﹞漸化已來,法華入者,望前已鈍。復(fù)有未入,待至涅槃,法華猶利。然法華破大陣,涅槃收殘黨;法華為刈獲,涅槃是捃拾。大化之功,在乎靈鷲。余機(jī)未盡,故至雙林。極鈍既昧法華八義,須為此人,委明佛性。一代之機(jī),終窮于此。

  ○二若論下,明示法無遺。

  ﹝智者疏﹞若論性德了因種子,修得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緣因種子,修得成解脫,斷德涅槃。若性德非緣非了,即是正因。若修得成就,則是不縱不橫。三點法身,故知涅槃所明,卻說八法之始,終成智斷,十義具足。

  ﹝知禮記﹞涅槃既攝鈍機(jī),故始窮本性,終顯極果。十義整足,故以性三起于修三。既修性各三,則因果不二。雙非緣了,即是中道正因之體。而此正體,必具雙照之德,故至修成三點法身也。例知緣了,亦各具三修德,須云三點般若,三點解脫等也。當(dāng)知今文為順經(jīng)題人法二義,故立十門始終皆二,二即不二,中在其中,數(shù)有虧盈,法無增減。故《止觀》云:「首楞嚴(yán)偏舉一法,具一切法,亦不減少,名秘密藏!鼓酥聊鶚勅ň咦,法亦不多,亦名秘密藏,蓋諸經(jīng)赴緣不同故也。

  ○二此歷下結(jié)中。

  ﹝智者疏﹞此歷五味,論十法次第。

  ﹝知禮記﹞云此歷五味論十法次第者,問:「前約觀明十法,自行化他,原始要終,實成次第,生起不亂。今歷五味,但明諸部,具法多少,何名次第生起耶?」答:「前約觀中,正論修證次第。今約教中,乃論用與次第。明其十法,隨于部味次第被機(jī)。前之四味,但三但六。后至醍醐具八具十,豈非用與次第邪?應(yīng)知前明諸教觀法次第,今明觀法隨教次第,雖乃約修約用不同,而皆得名十法次第也!

  ○二約四下四教者。

  ﹝智者疏﹞約四教則可解。

  ﹝知禮記﹞通論則隨真隨中,各有十雙。若別論者,三藏別就菩薩,唯有人法、慈悲;廴p,以未斷惑,故無真應(yīng)等義,具如前說。例此通教,亦就菩薩而可別論真諦六雙。以第七地去,誓扶余習(xí),神通托生,雙流化物,得有真應(yīng)、藥珠、冥顯之義,二乘無此,故名為別。若其別教,行雖次第,而可就中明乎六義凡三、圣三,其相可見。法華前圓,亦只有六涅槃四數(shù),皆知十雙。然約重絕,不無進(jìn)不,前歷五味,已含教義,故云可解。

  ○三故知下,結(jié)嘆兩意二,初結(jié)嘆。

  ﹝智者疏﹞故知十法,收束觀教,結(jié)撮始終,商略大意,何觀而不攝?何教而不收?意氣宏遠(yuǎn),義味深邃,前后有次第,粗細(xì)不相違,以釋生起意也。

  ﹝知禮記﹞觀論此十,則因有愿行,果有力能。教論此十,則論法有始終,被機(jī)盡利鈍。故稟教修觀者,何莫由斯道也?商略,猶較量也。以此十義,較量一代教觀,攝無不盡。該修德之極,故云意氣宏遠(yuǎn)。徹性德之本,故云義味深邃。又橫收四教,故云宏遠(yuǎn)。豎攝五味,故云深邃。人法至真應(yīng)自行之前后,藥珠至本跡化他之前后,緣了與智斷。修性之前后三義為粗,六義為細(xì),乃至八義猶粗,十義最細(xì)。此就略廣以辯粗細(xì),若以粗妙釋粗細(xì)者,諸味純雜,可以意得。

  ○二問法下料簡。

  ﹝智者疏﹞問:「法華前教,同有六意,云何為異?」答:「華嚴(yán)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鈍人成乳。三藏中三意,于利人密去,于鈍人成酪。方等六意,于利人成醍醐,于鈍人成生酥。般若六意,約利人成醍醐,于鈍人成熟酥。若法華八意,于鈍人成醍醐!

  ﹝知禮記﹞問意者法華之前,別論華嚴(yán)、方等、般若,同有六義,有異意否?雖問三味六意同異,答中委出酪味中三,及醍醐八。以五味中根有利鈍,利人部部得入醍醐,鈍者隨味次第轉(zhuǎn)改。故華嚴(yán)六義,高山王機(jī),即入地住。窮子迷悶,見思全在,三藏但小,故無顯露得大益者。若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故云密去。二乘之人,方破見思,故但成酪。方等中六,有褒有貶,利者聞褒,即得圓益。小人被貶,冥入通門。般若中六,意在淘汰。利聞圓空,得不共益。聲聞轉(zhuǎn)教,密破塵沙。法華八意,調(diào)機(jī)已熟。開彼權(quán)門,即示實理。復(fù)廢近跡,令見本身。鈍人皆得一乘,利者復(fù)增圣道,涅槃同味,故略不言。但為捃拾,具說十雙。于極鈍根,亦獲常益。故知四味,雖談圓頓,機(jī)悟淺深,至第五時,益無差降。不稟山門,焉知一化機(jī)教之相。

  ○第三解釋三,初略標(biāo)。

  ﹝智者疏﹞第三解釋者。

  ○二人即下廣釋十,初人法三,初立。

  ﹝智者疏﹞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法即五陰能成之法。

  ﹝知禮記﹞所言人者,陰中主宰也。略論四名,所謂我人、眾生、壽者。具論十六,即于四上,加其十二。謂命者、生者、養(yǎng)育者、眾數(shù)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言假名者,自無實體,但藉五陰和合而成。如攬五指,假名為拳,是則拳由指得,指非拳成,拳如于人,指如于法。能成是實,所成是假。此之假實,就大小教,辯常無常,小明人法,終歸無常。大說假實,究竟常住,如藏通教,始從凡地,至有余涅槃,皆有假實。若入無余,身智既亡,假人安寄。若別圓教,三惑二死,盡凈之時,人之與法,常住自在。假人,是尊極眾生;實法,名常住五陰。以要言之,若云惑盡,人法永無。斯是小乘,亦稱權(quán)教。若言惑盡,人法不滅,斯是大乘,亦稱實教。凡言別圓初后知常,蓋知人法,不可灰斷,藏通反是,故曰不知。又復(fù)應(yīng)知假人之號,多從依正實法而立。如世人稱謂,或從形貌,或從德業(yè),即正報實法立名也。或從住處,或從統(tǒng)攝,即依報實法立名也。今觀世音為假名者,觀是觀智,世音是境,此是自他正報,豈非實法?但以名為觀世音菩薩,故判屬人。普門既是此人所乘,故判屬法。若云普門法王子觀世音者,即須卻判普門屬人,觀音屬法。蓋由今品以觀智目人,是故釋義,皆用智慧而對人也。須知觀智,體是實法,既以觀智目人,則九雙中,悲、慧、真、藥、冥、實、本、了、智,皆是實法。目其假人,于今知已,釋下諸文,則皆可見。

  ○二此之下釋二,初總示二,初示通凡圣。

  ﹝智者疏﹞此之人法,通于凡圣。

  ﹝知禮記﹞雖漏無漏,偏圓因果,優(yōu)劣不同,而其假實,終無暫闕。

  ○二若色下,各明假實二,初凡。

  ﹝智者疏﹞若色受想行識,是凡鄙法,攬此法能成生死之人。

  ﹝知禮記﹞庸常曰凡,弊惡曰鄙,即六道五陰,唯成分段生死人也。

  ○二戒定下圣二,初示相。

  ﹝智者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出世法,攬此成出世圣人。

  ﹝知禮記﹞既革凡成圣,即轉(zhuǎn)五陰而為五分。三乘四教,雖權(quán)實異,皆能轉(zhuǎn)陰而為法身,隨位攬法,成其假人。

  ○二故大下引證。

  ﹝智者疏﹞故《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

  ﹝知禮記﹞妙覺極位人法二執(zhí)究竟盡處,假名一千,皆成四德,名無上眾生。依陰二千,一一四德,名無上實法。故偏小及圓因位,無非本性無上人法。但二執(zhí)未盡,而其修得,不名無上耳。

  ○二雖通下,委釋二,初凡。

  ﹝智者疏﹞雖通凡圣,不無差別。上中下惡,即成三途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階差,若更細(xì)論,百千萬品。

  ﹝知禮記﹞善惡為因,人法是果,各論三品此約總示。其中別業(yè),交互感果,非算數(shù)可及。

  ○二圣人下,圣。

  ﹝智者疏﹞圣人人法,亦復(fù)不同。若三藏有門,觀眾生我人,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但有五陰之法,此即人空法不空。觀此法無常,生滅不住,發(fā)生暖頂?shù)任唬词菙埛奖阒ǎ伤频蕾t人。若發(fā)真成圣,生方便有余土,攬法性色識等成彼土行人。

  ﹝知禮記﹞性德人法,何嘗改變。但以隨機(jī)教門示觀,致有小大共不共異,故于圣中分別其相。此二,初小三,初就有門釋。即毗曇中人法觀也。言人空法不空者,非全不破。實法,蓋此門觀行,破假人時未破五陰且云不空。以此二空,前后觀故。而前后相,兩途不同。若觀假人,如兔角等;舐湟娭B,即于修道,觀陰無常。破彼思惑。若其人執(zhí),雖被窮逐,見惑不破,而更度入實法之中。于陰生見,即須觀陰無常無我,破此見惑。故法空觀,能破二惑。乃于節(jié)節(jié),各有人法。若見惑未伏,即有漏人法。其能伏者,即方便人法。發(fā)真斷結(jié),及生有余,皆無漏人法。然小教中,不說生處。今約跨節(jié),故生界外。如《大論》云:「出三界外,有凈國土。聲聞緣覺出生其中!挂源蟪苏f,身智不滅,無漏業(yè)牽,生彼五陰。

  ○二若空下,就空門釋。

  ﹝智者疏﹞若空門明有實法之體,攬此實法,得有假名之人,觀三假浮虛,會入空平。暖頂即攬方便法,成似道賢人。若發(fā)真成無學(xué),生方便土,攬法性五陰,成彼土行人。

  ﹝知禮記﹞即成實中二空觀也。攬陰成人,不同有門陰中求我三假浮虛。且異實法生滅,人既攬陰而有,觀乃即法觀人,從始至終,假實雙破。言三假者,謂因成。相續(xù)相待,名不殊大,義歸小乘。大觀三假,生即不生,亦復(fù)無滅。令觀三假,因緣和合,體性不堅,大若空華,此如云靄。由此觀故,會入真空平等之道。

  ○三余兩下,例二門釋。

  ﹝智者疏﹞余兩門人法,例此可知。

  ﹝知禮記﹞亦有亦空門,即昆勒論之所申也。非有非空門,未見論來。有人言犢子阿毗曇申此門意,未可定用。然假人不有四門是同,唯論實法,四相有異。若毗曇明析色,存于鄰虛;成實析色,破于鄰虛;昆勒說色,亦有亦無。第四門意,例應(yīng)雙遣,然此四門,詮法雖殊,諦理是一。若不得意,四門成諍。故《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毗曇,即墮有中,入空門即墮無中!褂执髱熢疲骸笖(shù)存鄰虛,論破鄰虛,此與邪無相濫等。若得意者,色若粗若細(xì)!箍偠^之,無常無我,破于見愛,得入空平;雙亦雙非,語似中道,理只在空。但能從容,會入空理,節(jié)節(jié)人法,例前可知。

  ○二摩訶下衍三,初明體空通三教。

  ﹝智者疏﹞摩訶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體有假用。但觀假名陰入等,性本自空。故《大品》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從初心,終于后心,常觀人法俱空!构省洞笳摗吩疲骸钙兴_常觀涅槃行道!

  ﹝知禮記﹞不言人法空不空者,異彼毗曇,觀人空時,未破實法;不言體有假用者,異彼成實,攬實法體成假人用。但觀人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色是五陰之首,我是十六之初,故各舉一以例其余,人法即空故曰如也。觀此二空始因終果,若人若法,不生不滅,名為涅槃。常修此觀以行正道,應(yīng)知《大品》談空義含深淺何者?若鈍根者謂但空有,即入偏空證其通理;若利根人一聞于空,知空二邊名見中空,屬后二教。又此中空復(fù)分二種:離邊而解,此當(dāng)別理;即邊而解,乃屬圓理。如來巧智善談于空,能被三根斷證不等。又復(fù)應(yīng)知,彼經(jīng)空義雖通三教,今之人法非前二種,唯用最后即邊之空,凈其二執(zhí)成圓假實。若不爾者,非今人法。

  ○二以觀下明緣了通別圓者。

  ﹝智者疏﹞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者。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佛者即覺,覺是智慧。始覺人空,終覺法空,故知觀人空是了因種也!

  ﹝知禮記﹞前明二空未明緣了,意雖在圓,通人有分。今約二空,明二佛性,故在圓別,不涉通門。今文既以觀人法空,明二因種。一言于空須分二種:若畢竟空,觀于人法,顯圓二因;若次第空,觀于人法,即別二因。文以無上人法為緣了種,亦須善別百界假實。為佛涅槃,斯為圓觀,若唯佛界,故屬別也。文意在圓,別人有分,釋此為二,初了因中。以觀人空,即了因種者。大乘空觀蕩情顯德,今經(jīng)既以智慧目人,故人執(zhí)空則智人顯,況觀本空乃顯本智。本智即是性德了因,故引論文果佛為證,則因果不二,修性一如。故知今文正明圓觀,言始覺人,空終覺法空者,人是覺智,不獨自空人執(zhí),復(fù)能空于法執(zhí)。雖云始終,非次第觀。此由大乘觀性相二空,破生法二執(zhí),顯真俗二諦,觀雖不次說有始終故也。如《大本》疏》云:「真諦即法空,俗諦即生空,俗假真實。」《輔行》云:「若有性執(zhí),世而非諦,破性執(zhí)已,乃名世諦!构试剖乐B破性,性執(zhí)破已。但有名字,名之為假,假即是相,為空相故。觀于法性,觀理證真,名真諦破相,空非前后二諦同時,為辯性相前后說耳。思之思之!不見此意徒謂即空。(上皆《輔行》)此明覺智一念之中空人法執(zhí),有始終義,勿迷此語定判屬別說。時非行時,斯之謂也。

  ○二緣因中。

  ﹝智者疏﹞觀法空是緣因種者!洞笳摗吩疲骸阜o上者涅槃是,以生死陰斷涅槃陰興。」《大經(jīng)》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乃至識亦如是!埂洞笃贰吩疲骸钙兴_行般若時,得無等等色,無等等受想行識!巩(dāng)知涅槃是無上法也,攬此法成無上之眾生,號之為佛。故知觀法空,是緣因種也。

  ﹝知禮記﹞觀法空即緣因種者。由覺智故法執(zhí)既亡,五陰清凈,乃以凈陰而為緣因。況了本空乃陰本凈,本凈之陰名性緣種,故引《大論》《大經(jīng)》極果法空,及《大品》真因法空,以顯緣因相。當(dāng)知真因極果,既十界圓融,則百界五陰皆無上之法,攬此等法稱之為佛。若以三千言之,則眾生一千皆佛之假名,陰土二千皆佛之實法。故荊溪云:「三千果成,咸稱常樂。」又云:「一佛成道,法界無非此佛之依正。修德既爾,性德本然!箚枺骸肝闹芯壛耍玖+立】云種者,其義何耶?」答:「夫言種者,凡有二義:一敵對論種,如三道是三德種。二類例論種,如緣了是智斷種。性德法身為修德法身種,此二皆取能生之義也。若以二空為種即類例義,若以二執(zhí)為種即敵對義,今文既云觀人法空即緣了種,是類非對。若就覺智,觀于二空為二因種,則取修二類于果二。若就性德本自二空,為二因種,則取理凈類于已凈。故圓論性種有對有類,別無對種,學(xué)者審思。圓教反是,學(xué)者思之!

  ○三以觀下,明即離唯圓頓二,初約六法示三因二,初引經(jīng)標(biāo)即離。

  ﹝智者疏﹞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故《大經(jīng)》云:「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

  ﹝知禮記﹞眾生佛性者,性德三因也。六法者,五陰神我也。斯蓋本覺常寂常照常非寂照,寂是緣因,照是了因,雙非是正因,此三于六不即不離,乃不思議不生不滅之六法也。立門既妙,故別初心,不能造趣。

  ○二不即下,據(jù)理明即離。

  ﹝智者疏﹞不即者,此明正因佛性非陰非我。非陰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陰故非緣,故言不即六法也。不離六法者,不離眾生空而有了因,不離陰空而有緣因,故言不離六法也。

  ﹝知禮記﹞正因不即者,正非寂照,故不即一切。迷時不即我陰人法,解時不即修中緣了,良以始終無變改故也。緣了不離者,性德二因,既當(dāng)而寂而照。寂是百界實法,照是百界假人。此之假實,能迷能解。迷故舉體,而為一界假實。即非局而局,是故二因不離六法。若即迷成解,轉(zhuǎn)成修中緣了,破于二執(zhí),顯本寂照百界假實,名為二空即非遍而遍,故云不離眾生空,而有了因。不離陰空,而有緣因。結(jié)云:不離六法者,不動我陰,而成二空故也。只一覺性,具三種德,名為三因。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一非異,不縱不橫。欲彰秘藏,絕乎思說,故對六法,言非即離。人見文中,正因不即,緣了不離,不達(dá)妙旨,分對而已。應(yīng)知一王一數(shù),一根一境,隨迷隨解,從因至果,但趣舉一,皆名佛性不可謂是,不可謂非。故云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亦名一念,即空假中,中故不即空假故不離。義非異途,故此觀唯屬圓教。

  ○二佛從下,約三性明分證。

  ﹝智者疏﹞佛從初發(fā)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成六即人法。今觀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證之人法。

  ﹝知禮記﹞言佛從者,欲對觀音明分滿故。佛于三性六即究滿,良由初心,能以三觀,觀于六法。應(yīng)知三性,即是性中三德三觀。初發(fā)心時,須于性三,起于修三。六位雖殊,三性無別,是則六即,皆是無上人法。故下結(jié)云:二番問答,是分釋無上人法也。

  ○三前一下,結(jié)文有二,初結(jié)指經(jīng)文。

  ﹝智者疏﹞前一番問答,是分釋無上之人,稱觀世音,后一番問答,分釋攬無上之法,故稱普門。

  ○二當(dāng)知下,結(jié)歸題目。

  ﹝智者疏﹞當(dāng)知人法因緣故,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知禮記﹞可見。

  ○二慈悲,三初標(biāo)示。

  ﹝智者疏﹞二釋慈悲者,悲名愍傷慈名愛念。愍故拔苦,念故與樂。

  ○二菩薩下,解釋二,初約四誓論功二,初明須誓三初須誓意。

  ﹝智者疏﹞菩薩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須發(fā)弘誓,加持使堅。

  ﹝知禮記﹞所言慈悲,弘誓者簡于凡小,無誓慈悲,顯今菩薩有誓慈悲。

  ○二譬如下,舉喻顯。

  ﹝智者疏﹞譬如工匠造物節(jié)廨,雖復(fù)相應(yīng),若無膠漆,則有零落。

  ﹝知禮記﹞慈悲攝生,如節(jié)廨合,無誓膠漆,拔與不長。

  ○三誓愿下牒,喻結(jié)。

  ﹝智者疏﹞誓愿如膠,亦復(fù)如是。

  ○二悲心下,示運(yùn)心二,初二誓明悲。

  ﹝智者疏﹞悲心愍傷,拔于世間苦集因果興兩誓愿,所謂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量誓愿斷,此兩誓愿,從大悲心起。

  ﹝知禮記﹞今既通示世間之言,兼兩三界,后出世間,亦當(dāng)例此。

  ○二以慈下,二誓明慈。

  ﹝智者疏﹞以慈愛故,欲與道滅,出世因果之樂,興兩誓愿。所謂法門無邊誓愿知,無上佛道誓愿成,此兩誓愿,從大慈心起。

  ﹝知禮記﹞前拔苦中,果重因輕,故先拔重。今與樂中,因顯果密,故先與顯。斯是菩薩,利物之心,則與聲聞,知苦斷集,慕果修因不同故也。若瓔珞中,明四誓云:「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滅諦,令得滅諦!贡私(jīng)所立,四皆利他。今文所列,三通自行。應(yīng)知語有自他,意必雙具。

  ○二但前下,約四教辯相。

  ﹝智者疏﹞但前明人法,凡圣不同,今辯慈悲,大小亦異。

  ﹝知禮記﹞以其立誓,須依四諦,若不依諦,名為狂愿。何者?四既稱諦,則能審實迷解之相,苦樂之際,依此起誓,方有拔苦與樂之理。儻于法不諦,徒興與拔之心,終成狂簡之愿。此有二,初例前科。

  ○二若三下,明四教依諦立誓。

  ﹝智者疏﹞若三藏行人,觀分段生老病死八苦,即起誓愿:眾生無邊誓愿度。若觀分段顛倒結(jié)業(yè),而起誓愿:煩惱無量誓愿斷。欲令眾生觀此因果,無常生滅,念念流動,修于道品,即起誓愿:法門無量誓愿知。若觀真諦,無為之理,即起誓愿:無上佛道誓愿成。如此慈悲,緣有作四諦所起也。

  ﹝知禮記﹞須知權(quán)實,各有事理,故以四教明乎諦相、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皆明菩薩依之起誓初三藏。此教為于迷真重人,說世出世二因二果,不即真理故互生滅菩薩觀此。興有作誓,有生可度,有惑可斷,有法可知,有佛可成,四皆有作諦使然也。問:「三藏所談,滅非真諦,今文依滅,起第四誓,那云真諦無為理耶?」答:「滅諦之體,是二涅槃,雖非真諦,能冥于理。故云因滅會真,道是滅因,苦集違理,佛既契真,故成佛誓,觀真而發(fā)!

  ○二復(fù)次下,通教。

  ﹝智者疏﹞復(fù)次通教,觀老死八苦,如幻如化,眾生顛倒,謂為真實,即起誓愿。觀貪恚癡等,如幻如化,眾生顛倒,為之受惱,即起誓愿。觀即色是空,即識是空,即貪癡等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空亦不可得,而眾生不能即色是空,即起誓愿。又觀涅槃,若有一法過涅槃?wù),我亦說如幻化,而眾生謂有佛道可求,即起誓愿。是約無生四諦,起慈悲誓愿也。

  ﹝知禮記﹞所拔所與,二因二果,大同前教,但以此教所被之機(jī),迷真輕故。事皆即理,四【立+立】如幻,不生不滅。所謂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滅相,觀此四諦而起四誓。諦既如空,誓亦如幻,言若有一法過涅槃等者!洞笳摗返谖迨,先引經(jīng)云:「諸天子心念,應(yīng)何等人,聽須菩提所說。須菩提知諸天子心念,語言如幻人聽法,無聽無聞,無知無證,乃至云佛亦如幻化,涅槃法亦如幻化。」論釋云:「一切眾生中佛第一,一切法中涅槃第一,聞是二事如幻驚疑。謂須菩提錯說,為聽者【懺-千+吳】,是故更問須菩提。須菩提言:『以二法皆從妄法生故,法屬因緣,無有定實。』須菩提作是念,假令有法過勝涅槃能令如幻,何況涅槃!」

  ○三別教。

  ﹝智者疏﹞別教觀假名之法,森羅萬象,應(yīng)須分別,導(dǎo)利眾生。那得沉空取證,觀此苦果,非止一種,即起誓愿。無量之苦,由無量集,集既無量,治亦無量,滅亦無量。如此誓愿,緣界內(nèi)外苦集因果,無量四諦,而起誓愿也。

  ﹝知禮記﹞此教為迷中重者,雖談無作,果不通因。故初發(fā)心,但依無量所詮森羅萬像之法,皆為迷于如來藏性而起。然此藏性,雖不具九,而能隨緣變造諸法。性隨染緣,則起世間無量苦集。性隨凈緣,則起出世無量道滅。故妙玄明別教如來藏者,名為妙有,為一切法,而作依持。從是妙有出生諸法等,但由苦集,定能為障。故須別緣道滅,對而翻之。先以生滅四諦,伏于通惑;次以無生四諦,斷于見愛;中以無量四諦,破于塵沙;后以無作四諦,斷于無明。此四四諦,在于別教,皆名無量,故云緣界內(nèi)外苦集因果,無量四諦而起愿也。所以然者,蓋知一切迷解之本,皆是佛性。性無量故,諦稱無量。前教不爾,故不受名。圓教雖有無量之義,三皆即實,故云無作。

  ○四圓教二,初示四誓二,初明誓相。

  ﹝智者疏﹞圓攝(編者注:按大正藏《觀音玄義》,「攝」字當(dāng)為「教」字。)觀法界圓融,本非違非順,非明非闇。無明闇故則違,違之則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則順,順之則有道滅因果,緣此違順因果,而起慈悲。

  ﹝知禮記﹞法界者,即十法界也。圓融者,總論百界,別語三千。既生佛依正,互具互遍,故曰圓融。非違等者,以性奪修,千法皆性,何修不泯?破戒比丘,不入地獄,清凈行者,不入涅槃。豈唯地獄涅槃即性,抑亦破戒凈行非修。非違非順,泯苦滅也;非闇非明,泯集道也。無明闇故則違等者,上示全修即性,是故俱非。今論全性起修,是故俱立。荊溪云:「性無所移,修常宛爾!辜扔^不違而違,故起悲愿拔其二苦。既觀非順而順,故起慈愿,與其二樂。由知法界圓融,故非違順,亦由法界圓融,故有違順。有違順,故起誓,非違順故無緣。

  ○二譬如下,明無緣二,初喻。

  ﹝智者疏﹞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運(yùn)吸鐵。

  ﹝知禮記﹞不得前意,此喻莫銷。

  ○二令此下,法。

  ﹝智者疏﹞令此慈悲,不作眾生,及以法想。任運(yùn)拔苦與樂,故名無緣慈悲也。

  ﹝知禮記﹞正以三慈,分緣無緣。若依生法,則緣有空。心若即中,方絕緣念。以絕念故,乃能周遍法界,任運(yùn)與拔!洞蠼(jīng)》十四梵行品初云:「慈有三種:一緣眾生,二緣于法,三者無緣。眾生緣者,緣一切眾生,如父母親想。法緣者,見一切法,皆從緣生。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埂洞笳摗范嘣疲骸复扔腥N:眾生緣者,謂緣十方無量怨親中人。法緣者,謂緣無漏羅漢、支佛、諸佛圣人,破吾我相,但觀四緣,空五眾法。無緣者,不住有無,唯諸佛有!勾伺c涅槃文意大同。又《大論》第五明悲,亦有眾生等三。故知將三慈悲,以對三諦,義甚顯了。今從勝說,但云無緣。若得無緣,必具生法。

  ○二菩薩下,明六即。

  ﹝智者疏﹞菩薩從初發(fā)心,修無緣慈悲,歷六即位。今此觀音,是分證慈悲。

  ﹝知禮記﹞皆由理具,方有事用。今全理慈,起修德五。而觀世音,未臻究竟,猶處分真,欲令眾生知理慈悲,修成五即。故興兩問,以生二答,槌砧相扣,器諸淳樸。

  ○三若前下,結(jié)歸二,初結(jié)指經(jīng)文。

  ﹝智者疏﹞若前一番問答,明無緣大悲拔苦,一心稱名,即得解脫。后一番問答,從無緣大慈普門與樂,皆令得度。

  ○二故知下,結(jié)歸題目。

  ﹝智者疏﹞故知以大慈大悲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知禮記﹞可解。

  ○三;廴,初標(biāo)示異名。

  ﹝智者疏﹞三釋福慧者,亦名定慧。

  ﹝知禮記﹞福中之勝,不過于定。舉勝攝劣,則五度備矣。

  ○二定名下,依名釋義二,初明二法功能四,初定慧之功。

  ﹝智者疏﹞定名靜愛,慧名觀策!洞笳摗吩疲骸付◥刍鄄!

  ﹝知禮記﹞靜愛觀策者,由寂靜故能愛攝諸行,由觀照故能策進(jìn)諸行。愛而不策,則生凝滯之心;策而不愛,則成散越之慧。愛策具足,方有趣果之功。

  ○二寂照下,福智之德。

  ﹝智者疏﹞寂照之智,無幽不朗,如明鏡高堂,福德禪定,純厚資發(fā),如明燈凈油。

  ﹝知禮記﹞寂照之智者,即權(quán)實二智也。無幽不朗者,即無三惑之暗也。福德禪定,必含諸度,及大小諸禪,以福資智,如油助燈也。

  ○三亦稱下,目足之稱。

  ﹝智者疏﹞亦稱為目足備得,入清涼池,池即涅槃。

  ﹝知禮記﹞清涼池即涅槃?wù)撸鶚劚仨毴戮咦,極在妙覺分通初住。

  ○四涅槃下,莊嚴(yán)之名。

  ﹝智者疏﹞涅槃稱為二種莊嚴(yán),莊嚴(yán)法身。

  ﹝知禮記﹞二嚴(yán)屬修,法身是性。性有闕具,故使二修,有真緣之異,如下所辯。

  ○二釋此下,約四教解釋二,初明四教。

  ﹝智者疏﹞釋此定慧,自有多種。三藏以無常觀理為慧,以事中諸禪定為福,以定資慧,發(fā)真無漏。天然之理,名為法身。若通教但以體法,異于析法爾。若別教以緣修智慧,與諸禪定,助開中道法身也。圓教以實相觀為慧,實相寂定為福,共顯非定非慧之理,名實相法身。

  ﹝知禮記﹞三藏菩薩,雖云觀理,伏而未斷。且舉諸禪,實兼余度,發(fā)真必在三十四心。若通菩薩,體法巧慧,理度助之。因即發(fā)真,至佛方竟。別人雖信能造之心,即是佛性,性不具九,為惑所覆。故須別緣,真中二理。破通別惑,是故名為緣修智慧。乃以俗諦諸禪三昧,助顯法身。圓談性惡了惑實相,即為能觀,名實相觀。定亦如是,名實相定。復(fù)以實相,名所顯身,即一而三,名定慧身;即三而一,同名實相。若昧性惡,何預(yù)初心。

  ○二今圓下,示圓六即。

  ﹝智者疏﹞今圓教菩薩,從初發(fā)心,修此不二定慧,歷于六即。

  ﹝知禮記﹞如文。

  ○三觀音下,結(jié)指經(jīng)題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觀音所以用智光照苦者,苦是顛倒迷惑所致,智慧是破惑之法,故智慧能拔苦。《華嚴(yán)》云:「又放光明名智慧,又放光明名無惱!埂端家妗芬嗳!墩堄^音》云:「普放凈光明,滅除癡闇暝!构手皢柎穑瑧(yīng)機(jī)拔苦,是從慧莊嚴(yán)以得名。后問答,住首楞嚴(yán)普現(xiàn)色身,不起滅定,F(xiàn)此威儀,安禪千偈,贊諸法王。故知普門示現(xiàn),從福德受名。

  ﹝知禮記﹞言智光照苦者,經(jīng)無此文,而有其義。無量眾生遭苦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是智照,照即光也。觀音妙智,即是眾生三道之體。眾生迷故,顛倒乃生。觀音照之,解脫斯在。頻引三經(jīng)放光文者,若非色者,安得云放?若定是色,那名智慧?故知色心,其體不二。色性即智,智性即色,豈惟光然。一切色然,普現(xiàn)色身,義準(zhǔn)可識,又豈獨果事。實存因理,良由理具。方有事用。

  ○二良以下,結(jié)歸題目。

  ﹝智者疏﹞良以;垡蚓,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四真應(yīng)三,初標(biāo)名示義。

  ﹝智者疏﹞四釋真應(yīng)者,真名不偽不動,應(yīng)名稱適根緣,集藏名身。

  ﹝知禮記﹞二身皆有集藏之義,真集一切智慧,藏于一心;應(yīng)集一切神通,藏于一色。色心不二通慧一如,唯色唯心,斯之謂也。

  ○二若契下,對揀是非二,初約法示三,初法。

  ﹝智者疏﹞若契實相不偽不動之理,即能稱機(jī)而應(yīng)。

  ﹝知禮記﹞實相之體,即是法身。能契之智,即自受用報。此二于今,皆名真身。法報既冥,則能稱機(jī)起勝劣等應(yīng)。

  ○二譬如下,喻。

  ﹝智者疏﹞譬如攬鏡像對即形。

  ﹝知禮記﹞攬鏡譬證真,即形譬起應(yīng)。

  ○三此之下,結(jié)。

  ﹝智者疏﹞此之真應(yīng),不得相離。

  ﹝知禮記﹞三千俱體為真,三千俱用為應(yīng),此之真應(yīng),方不相離。無謀之說,義顯今宗。諸家所談,難逃作意。

  ○二若外下,就人簡二,初簡小外。

  ﹝智者疏﹞若外道作意修通,雖能變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現(xiàn),豈可以此為應(yīng)?尚未破四住,顯偏真理,那忽有中道真應(yīng)?若二乘變化修通所得,此亦非應(yīng),譬如圖畫,作意乃成,了不相似。

  ﹝知禮記﹞根本有漏禪境不明,縱少現(xiàn)通,不能益物。此簡非應(yīng),尚未下,簡非真也。若二乘等者,且舉二乘,必兼兩教,及二菩薩。準(zhǔn)妙玄意藏通二教,皆是作意神通,以須灰滅。無常住本,不能起應(yīng)。若別接通,別惑未斷,亦不得應(yīng)?v令赴物,皆名粗應(yīng)。若別初心,亦不能應(yīng)。初地初得三觀現(xiàn)前,證二十五王,三昧法身清凈,無思無念,隨機(jī)即對,是不思議妙應(yīng)也。

  ○二大乘下,示圓人二,初明二身。

  ﹝智者疏﹞大乘不爾,得實相真。譬得明鏡,不須作意,法界色像,即對即應(yīng)。如鏡寫像,與真不殊,是時乃名真寂身應(yīng)。

  ﹝知禮記﹞得實相真者,正語圓住。義該別地,與真不殊者,名質(zhì)為真圣人應(yīng)像。同機(jī)體質(zhì),已證眾生本覺之性。用機(jī)百界應(yīng)百界機(jī),體本不二,安得少殊?

  ○二菩薩下示六即。

  ﹝智者疏﹞菩薩從初發(fā)心,歷于六即。

  ○三今經(jīng)下,結(jié)指經(jīng)目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今經(jīng)前問答,明于真寂而不動,法界大益,觀音從真身得名。后問答,明隨機(jī)廣利,出沒多端,普門是從應(yīng)身得名。

  ○二良以下,結(jié)題目。

  ﹝智者疏﹞良以真應(yīng)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五藥珠三,初標(biāo)名示教。

  ﹝智者疏﹞五釋藥樹王身。如意珠王身者,藥王療治苦患,出柰女經(jīng)。珠是如意之寶。

  ﹝知禮記﹞柰女經(jīng)者,具云佛說柰女只域經(jīng)一卷。柰女,即維耶離國梵志家,柰樹所生,顏色端正,宣聞遠(yuǎn)國。因蓱沙王往娉,后生一男,名曰只域。生時手把針筒藥囊,至年八歲,廣通醫(yī)術(shù),遍行治病。后逢小兒擔(dān)樵,只域視之,悉見此兒五臟腸胃,只域心念本草經(jīng)說:有藥王樹,從外照內(nèi),見人腹臟。此兒樵中,得無有藥王樹邪?即往問兒賣樵幾錢?兒曰:「十錢。」便雇錢取樵,下樵置地,闇冥不見腹中。只域思惟,不知束中何所為是藥王。便解兩束,一一取之,以著小兒腹上,無所照見。輒復(fù)更取,如是盡兩束樵。最后有一小枝,裁長尺余,試取以照,具見腹內(nèi)。只域大喜,知此小枝,定是藥王。悉還兒樵,兒既得錢,樵又如故,歡喜而去。只域于國遍治病人,皆以藥王照視,悉見病本,然后治之,無不愈者。今取譬真身拔苦,如藥王之治病也。珠是如意之寶者,如華嚴(yán)中,得摩尼珠,十種瑩治,能雨眾寶。今取譬應(yīng)身與樂,如摩尼之雨寶也。

  ○二廣歷下,約教辯能二,初略指三。

  ﹝智者疏﹞廣歷諸教,明治病得寶。

  ﹝知禮記﹞隨教淺深,益物廣狹,以明治病得寶之相。

  ○二今約下,廣明圓二,初釋二身二,初藥樹身二,初喻。

  ﹝智者疏﹞今約圓教明者,如《華嚴(yán)》云:「有上藥樹,其根深入,枝葉四布,根莖枝葉,皆能愈病,聞香觸身,無不得益!

  ﹝知禮記﹞根深,喻真妙。四布,喻應(yīng)廣。示理行果教,如根等次第。信行修四,如聞獲益。法行修四,如觸獲益。

  ○二菩薩下,法。

  ﹝智者疏﹞菩薩亦如是,大悲熏身,形聲利物,名大藥王身。

  ﹝知禮記﹞今品初段,專明拔苦,即是大悲熏于真身,與治病義齊也。形聲利物,且就通說。若據(jù)經(jīng)文,須在冥益,不以形聲,合前聞觸,意亦在茲。

  ○二又如下,珠王身二,初喻。

  ﹝智者疏﹞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寶,隨意而不窮不盡。

  ﹝知禮記﹞如文。

  ○二菩薩下,法。

  ﹝智者疏﹞菩薩大慈熏身,與眾生樂,名如意珠王身。

  ﹝知禮記﹞即以大慈熏于應(yīng)身,普令得樂,與寶義同也。問:「大悲熏真,其相如何?」答:「真是妙智,能破妄惑;悲名愍傷,能拔他苦。同是法身,一清凈用耳。欲彰照理,有利他益,故立拔苦之悲,熏于破惑之智,即顯有悲之智,普除眾生妄惑之苦,例于大慈熏應(yīng)與樂。同是法身一自在用,一用二能,故有能熏所熏之義。良由應(yīng)身,本是自行證得之法,以慈熏故,方遍益他,然則慈心非不熏真,悲心非不熏應(yīng),真身非不與樂,應(yīng)身非不拔苦。欲令易解,是故經(jīng)文。寄兩問答分別說也!

  ○二此亦下,辯六即。

  ﹝智者疏﹞此亦約六即判位。

  ﹝知禮記﹞博地已具治病雨寶二種之理,與佛不殊,名字已上隨淺隨深,能治能雨。

  ○三就前下,結(jié)指經(jīng)目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就前問答,遍救幽畑苦難,此從藥王身以得名。從后問答,稱適所求,雨實相雨,得涅槃樂,此從如意珠王身以得名。

  ○二故知下,結(jié)題目。

  ﹝智者疏﹞故知二身因緣,名觀世音普門也。

  ○六冥顯三,初釋名。

  ﹝智者疏﹞六釋冥顯兩益者,冥是冥密,顯是彰露。

  ○二大圣下,辯相二,初明二益三,初示相。

  ﹝智者疏﹞大圣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眾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

  ﹝知禮記﹞大圣常以真智冥熏妙色顯被,無明隔故益而不知。

  ○二譬如下,舉譬。

  ﹝智者疏﹞譬如日月照世,盲雖不見,實荷深恩。

  ﹝知禮記﹞兩曜,喻二益。盲者,喻無明。凡小全在,下地分隔,眼瞙既有厚薄之殊,故不見之相,不可一揆。

  ○三故藥下,引證。

  ﹝智者疏﹞故藥草喻云,而諸草木,不覺不知,只同是一地。下品不知上品,冥顯兩益。如文殊不知妙音神力所作,以不知故,名為冥益。

  ﹝知禮記﹞三草二木,而皆不知一地一雨,下不測上,亦通圓人,故引妙德不知妙音。言以不知故,名為冥益者,此明二身于不知者皆稱冥益,即彰真應(yīng)。于其知者,皆稱顯益,發(fā)智見理,于真顯益,見身不識,但荷冥利,真冥應(yīng)顯,可以意思。

  ○二此亦下,明六即。

  ﹝智者疏﹞此亦約六即判位。

  ﹝知禮記﹞理同極圣,此則不論。名字即人所有智行,兼他之益,彼七方便,受而不知,況內(nèi)外凡。二益非薄,皆知即性,故離我能。

  ○三若就下結(jié)指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若就前問答,不見形聲,密荷深祐,名為冥益。圣人之益,雖不可知,圣欲使知【蟲+昆】蟲能知。如后問答,親睹色身,得聞?wù)f法,視聽彰灼,法利顯然。

  ﹝知禮記﹞前論真應(yīng),各有冥顯,斯為盡理。今以人法,別對二益,且隨文爾。

  ○二故知下,結(jié)題目。

  ﹝智者疏﹞故知觀音,從冥益得名,普門從顯益得名,以冥顯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七權(quán)實三,初釋名。

  ﹝智者疏﹞七釋權(quán)實者,權(quán)是暫用,實非暫用。

  ﹝知禮記﹞暫用則權(quán)宜,非暫則究竟。

  ○二略言下辯相二,初泛明三種二,初總示三種。

  ﹝智者疏﹞略言權(quán)實,則有三種:一自行論權(quán)實,自觀中道為實,二觀為權(quán)。二就化他論權(quán)實,他根性不同,或說權(quán)為實,說實為權(quán),不可定判,但約他意,以明權(quán)實也。三自行化他合明權(quán)實者,若自觀三諦,有權(quán)有實,皆名為實,化他隨緣,亦有權(quán)有實,皆名為權(quán)。

  ﹝知禮記﹞即唯自唯他,及自他共,以諸經(jīng)論所談權(quán)實,其相不同;蜓宰孕杏袡(quán)有實;或許化他,有權(quán)有實;或經(jīng)論說自行之法,皆名為實,化他之法,皆名為權(quán)。是故今家凡論權(quán)實,須明此三。若不然者,稟學(xué)之徒,則不盡知權(quán)實之相,于諸經(jīng)論,不免生疑。復(fù)應(yīng)了知,權(quán)實法相,或約理事,或約理教,教行縛脫,因果、體用、漸頓、開合、通別、悉檀,皆通自他,及自他共。今以中觀,對于二觀為權(quán)實者,似用因果而辯三番,自修三觀,為自行權(quán)實。若約化他,但隨他意,四悉適時,不可定判。若第三番,自行三觀,有權(quán)有實,以順智故,只稱為實;化他之法,雖有權(quán)實,以順情故,唯稱為權(quán)。

  ○二用此下,遍歷諸教二,初略指四教。

  ﹝智者疏﹞用此三義歷四教。

  ﹝知禮記﹞隨教淺深,明理事等,約自約他,及自他共義皆不闕。

  ○二復(fù)就下,明圓六即。

  ﹝智者疏﹞復(fù)就自行權(quán)實,明六即判位。

  ﹝知禮記﹞六通三教,即唯在圓,復(fù)就自行,明六權(quán)實,從因至果,義便故也。

  ○二尋此下,別用第三。

  ﹝智者疏﹞尋此品意,是明自行化他論權(quán)實。

  ﹝知禮記﹞前番問答有權(quán)實,七難二求在權(quán),永離三毒是實。以由大士,用于自行一心三觀,觀其音聲,今皆解脫,故都判為實。后番問答,十界身說,顯有權(quán)實。以是大士,隨差別機(jī),示種種應(yīng),故都判為權(quán)。此乃判于自行化他,以為權(quán)實,無第三番,如何分經(jīng)兩段而對權(quán)實。

  ○三前問下,結(jié)歸二,初結(jié)指經(jīng)文。

  ﹝智者疏﹞前問答,從自行化他之實智益物;后問答,從自行化他之權(quán)以益物。

  ﹝知禮記﹞前后皆云自行化他者,簡異單自行,單化他權(quán)實,意云前番是自他相對之實,后番是自他相對之權(quán)。

  ○二故知下,結(jié)歸題目。

  ﹝智者疏﹞故知權(quán)實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八本跡三,初名義。

  ﹝智者疏﹞八釋本跡者,本名實得,跡名應(yīng)現(xiàn)。

  ﹝知禮記﹞《凈名玄義》云:「所言本跡者,本即所依之理,跡是能依之事,事理合明,故稱本跡。]譬如人依住處,即有行往蹤跡也。住處是所依,能依之人,有行往之跡。由處有跡,尋跡得處,當(dāng)知若高若下,實得皆本。若高若下,應(yīng)現(xiàn)皆跡。

  ○二若通下解釋二,初通凡漸。

  ﹝智者疏﹞若通途作本跡者,世智高凡夫,本意難測,乃至別教本跡。

  ﹝知禮記﹞世智高者,諸有施作,但見蹤跡,莫知本意。二教賢圣,至別似位。本所證得,下位焉知,節(jié)節(jié)皆可通論本跡。

  ○二局圓圣二,初局分滿二,初略示。

  ﹝智者疏﹞若圓教無始發(fā)心,初破無明所得法身者,名之為本。垂形百億,高下不定,稱之為跡。

  ﹝知禮記﹞的論其本,須破無明,證法身體所垂之跡,或九界身,或現(xiàn)八相。

  ○二若一下簡判二,初簡一往。

  ﹝智者疏﹞若一往判真應(yīng),多用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應(yīng)為跡,地地傳作此判,真本唯據(jù)于高,應(yīng)跡唯指于下。此義不可。

  ○二今細(xì)下,取細(xì)明二,初約義明二,初明本跡通高下。

  ﹝智者疏﹞今細(xì)明本跡,則與真應(yīng)異。本是實得,始坐道場,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跡為上地之佛,及作上地菩薩。悉名為跡,不可以上地高故,稱之為本,始得初住目之為跡。

  ﹝知禮記﹞若知四句釋之方盡。一本下跡高,初住法身,跡為八相。上位菩薩八相,元是妙覺威儀,故云跡高。二本高跡下,妙覺法身,跡為下地,及九界相。三俱高,妙覺法身,跡為八相。四俱下,初住法身,跡為九界。中四十位,本跡高下,可以意知。

  ○二何以下,明實得辯是非。

  ﹝智者疏﹞何以故?實不得上地,上地非本;實得下地,下地非跡。

  ○二故壽下,引文證。

  ﹝智者疏﹞故《壽量》云:「隨自意,隨他意,是本跡意也!

  ﹝知禮記﹞自意是本,他意是述。

  ○二就本下,通六即。

  ﹝智者疏﹞就本跡明六即。

  ﹝知禮記﹞五位本跡,理皆具足。

  ○三就前下結(jié)歸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就前問答,不可說示,但冥祐前人,從本地得名。后問答,殊形異狀,應(yīng)現(xiàn)度脫,從跡地得名。

  ﹝知禮記﹞前以實本益他,后以垂跡益他。

  ○二故知下,結(jié)題目。

  ﹝智者疏﹞故知本跡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九緣了三,初標(biāo)示名義三,初示名義。

  ﹝智者疏﹞九釋了因緣因者,了是顯發(fā),緣是資助;資助于了,顯發(fā)法身。

  ﹝知禮記﹞此之名義,修性皆然。

  ○二了者下,辯流類。

  ﹝智者疏﹞了者,即是般若觀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莊嚴(yán)。緣者,即是解脫,行行助道,福德莊嚴(yán)。

  ﹝知禮記﹞類至極果,節(jié)節(jié)名異,其體不殊。

  ○三《大論》下,引論釋。

  ﹝智者疏﹞《大論》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種!狗N喻于緣,耘喻于了。

  ﹝知禮記﹞緣了之相,實同耘種,非此二力,性田不豐。

  ○二通論下,依教解釋二,初諸教皆具。

  ﹝智者疏﹞通論教教,皆具緣了義。

  ﹝知禮記﹞藏通義立,全乖性種。別教雖有,初心別修。唯有圓教,修性不二。雖云皆具,須辯此殊。

  ○二今正下,克就圓論二,初克辯二因二,初明二種因果。

  ﹝智者疏﹞今正明圓教二種莊嚴(yán)之因,佛具二種莊嚴(yán)之果。

  ﹝知禮記﹞此中二因,且在修類。

  ○二原此下,討二種根本三,初總明性德。

  ﹝智者疏﹞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緣了也。此之性德本即有之,非適今也。

  ﹝知禮記﹞前之因果,猶在修中,今窮其源,性具緣了!秲裘吩疲骸敢磺斜娚灸鶚勏,不可復(fù)滅,本菩提相不可復(fù)得!埂镀鹦耪摗访髡嫒缍拢^如實空,如實不空,當(dāng)宗明三千即空,三千即假,皆是性德緣了文也。

  ○二《大經(jīng)》下,別引文釋二,初證釋了因。

  ﹝智者疏﹞《大經(jīng)》云:「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亦用菩薩,修習(xí)空故!挂娭T法空,即了因種子,本自有之。

  ﹝知禮記﹞不明三千,徒消一切。非空假中,莫辯自空。如實空性與一切染,本不相應(yīng)。一切染者,不出三惑。自非本性,即空假中,豈能不應(yīng)一切染邪?乃畢竟空為了因性,亦用等者,全性起修。方見本空。

  ○二又云下,證釋緣因。

  ﹝智者疏﹞又云:「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埂端家妗吩疲骸敢磺斜娚,即滅盡定。」此即緣因種子,本自有之。

  ﹝知禮記﹞經(jīng)云:「眾生即菩提相,及涅槃相。」或謂理中獨具佛德,今文眾生,有初地味禪,及滅盡定,豈非性具天法聲聞法邪?既具此二,余諸法界,那不具邪?又具二定者,從二習(xí)果,及報果說,豈不各具性相等邪?不以理具,而消此文,如何欲散,便是滅定,性德緣因,于茲驗矣。

  ○三以此下,依性立修。

  ﹝智者疏﹞以此二種方便修習(xí),漸漸增長,起于毫末,得成修得合抱大樹,摩訶般若,首楞嚴(yán)定。

  ﹝知禮記﹞以此二種者,性種也。方便等者,智行也。毫末者,類種也。由斯性類,修成智行,乃至二嚴(yán)。

  ○二此一下,不論六即。

  ﹝智者疏﹞此一科,不論六即,但就根本性德義爾。

  ﹝知禮記﹞此科正意,但明理即,非論五位。

  ○三前問下,結(jié)指經(jīng)題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前問答,從了種受名。后問答,從緣種受名。

  ﹝知禮記﹞明今二嚴(yán),必有其本,故從二種受名。

  ○二故知下,結(jié)題目。

  ﹝智者疏﹞故知了因緣因,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十智斷三,初略標(biāo)。

  ﹝智者疏﹞十釋智斷者。

  ○二通途下,廣釋二,初不二而二明智斷二,初約通途明二德。

  ﹝智者疏﹞通途意智,即有為功德滿,亦名圓凈涅槃。

  ﹝知禮記﹞言通途者,此解兼別,以有為無為,對智斷故。若唯圓說,苦集尚無作,智斷豈有為?然名雖借別,其意唯在圓。以修妙三觀,得成圓斷功。因時立此能,至果須休息。故將無作行,暫立有為名。斷德稱無為,別從道后立。此猶教道設(shè),是故曰通途。此文自二,初智德二,初列異名。圓凈等者,智極故圓,惑盡故凈。不生不滅,名為涅槃。

  ○二言有下,釋有為。

  ﹝智者疏﹞言有為功德者,即是因時智慧,有照用修成之義,故稱有為。因雖無常,而果是常,將因來名果,故言有為功德滿也。

  ﹝知禮記﹞智雖無作有斷證功,故借別教,立有為稱。因雖無常者,涅槃經(jīng)中,因外道輩,執(zhí)因是常,成無常果。佛用別教,以無常因,感常住果,而對破之。故因無常,猶在別教,將因等者,由惑未斷,故起智照。一分惑滅,一分智忘,故智無常。既有照用,故名有為,果既惑盡,稱理常住。更無為作,將因名果。故令智滿,受有為名。

  ○二斷即下,斷德二,初列異名。

  ﹝智者疏﹞斷即無為功德滿,亦名解脫,亦名方便凈涅槃。

  ﹝知禮記﹞解脫者,不系名解,自在為脫。在染不染,名之解脫。方便等者,機(jī)生則生,是生不生。機(jī)滅則滅,是滅不滅。權(quán)示生滅,不被染礙。故此涅槃,名方便凈。

  ○二言無下,釋斷義二,初簡小。

  ﹝智者疏﹞言無為者,若小乘但取煩惱滅無為斷,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此乃無體之?dāng)嗟乱病?/p>

  ﹝知禮記﹞不知三種世間常住,謂煩惱滅。便無身心安能自在,名無體斷。但于虛妄見思解脫,未得三千三諦自在。

  ○二大乘下,明大二,初正示。

  ﹝智者疏﹞大乘是有體之?dāng),不取滅無為斷,但取隨所調(diào)伏眾生之處,惡不能染,縱任自在,無有累縛,名為斷德。指此名無為功德。

  ﹝知禮記﹞妙覺三脫,名有體斷。所言斷者,任運(yùn)斷也。已有智德了三惑空,故處九道,惡自相離。眾生之心,如涂膠手,捉物皆粘。諸佛之心,如凈洗手,捉物不粘。已有智水,洗其膠故。致令凈用,自然不著。此智斷德,說有次第,用無前后。以三千法,究竟即空,名今智德;三千之法究竟即假,為今斷德;三千之法,究竟即中,是法身德。道前道后,悉是一心,通教尚是雙流,圓果豈當(dāng)分隔。

  ○二故凈下,引證。

  ﹝智者疏﹞故《凈名》云:「不斷癡愛,起諸明說。」又云:「于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愛見為侍,亦名如來種。乃至五無間,皆生解脫,無所染礙,名為一切解脫!辜词菙嗟聼o為也。

  ﹝知禮記﹞證有體斷,見愛業(yè)報全體即是性惡法門。如富豪人,七寶家業(yè),凡夫生盲,轉(zhuǎn)動掛礙,為寶所傷。二乘熱病,見是鬼虎,避走遠(yuǎn)去。圓人之眼,不盲不病,明見是寶,自在用與,非獨不被損傷恐怖,而能以此自給惠他。于此證理,名為自給。以此利物,即是惠他。今之?dāng)嗟,正在惠他,此等皆由體達(dá)修惡,即是性惡,今明究竟體達(dá)位也。

  ○二寂而下,約寂照簡非德。

  ﹝智者疏﹞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灰身滅智,既其無身,將何入生死?而論調(diào)伏,無礙無染,滅智何所照寂?

  ﹝知禮記﹞常住寂照,妙色妙心,方名智斷莊嚴(yán)之相。小乘灰斷,身智俱忘,將何永度眾生?將何常照寂理?

  ○二如此下,二而不二明三德二,初約即三明理極二,初明二三不殊。

  ﹝智者疏﹞如此智斷圓極,故法身顯著,即是三種佛性義圓也。

  ﹝知禮記﹞而寂而照,即是智斷。非寂非照,即是法身。二德既窮,法身乃極,亦名究竟三種佛性。

  ○二法身下,明因果無別二,初別示三法因果二,初法身隱顯。

  ﹝智者疏﹞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滿,故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洞蠼(jīng)》云:「非因非果名佛性者,即是此正因佛性也!

  ﹝知禮記﹞法身一德,體非因果而有隱顯者,斯由緣了逆順故也。緣了逆性而成惑業(yè),故使正因非隱而隱,名如來藏,緣了順性,而成智斷,故使正因非顯而顯,名為法身。雖有隱顯,體無增減。故《大經(jīng)》云:「非因非果!

  ○二又云下,二德修性。

  ﹝智者疏﹞又云:「是因非果,名為佛性者,此據(jù)性德緣了,皆名為因也!褂衷疲骸甘枪且,名佛性者,此據(jù)修得緣了皆滿!沽,轉(zhuǎn)名般若。緣,轉(zhuǎn)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稱為果也。

  ﹝知禮記﹞是因非果,復(fù)名佛性。佛是果稱,豈非果法而為因種?是果非因,復(fù)名佛性。性是因稱,豈非因法而為果德?不以修性緣了銷之,此文安解。

  ○二佛性下,總示三法因果二,初約義示。

  ﹝智者疏﹞佛性通于因果,不縱不橫。性德時名三因,不縱不橫。果滿時,名三德。

  ﹝知禮記﹞前雖因果,互是互非,而皆稱佛性。驗知緣了,通因通果,又言佛性。非因非果,良以正因。不即我陰,故曰非因。緣了,不離我陰,故曰是因。不即,故一點在上;不離,故二點在下。是故性三,不縱不橫。又正因不即智斷,故曰非果。緣了,不離智斷,故曰是果。不即,故一點在上;不離,故二點在下;是故果三不縱不橫。故知妙三,貫通因果,方得名修性不二。

  ○二故普下,引文證。

  ﹝智者疏﹞故《普賢觀》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

  ﹝知禮記﹞不達(dá)妙三,始終該互。普賢觀文,如何可解?

  ○二智德下,復(fù)就二符經(jīng)文。

  ﹝智者疏﹞智德既滿,湛然常照,隨機(jī)即應(yīng),一時解脫,斷德既滿,處處調(diào)伏,皆令得度。

  ﹝知禮記﹞若匪智德常照,何能即稱即脫?若非斷德遍調(diào),安得身說普應(yīng)?

  ○三前問下,結(jié)歸二,初指經(jīng)文。

  ﹝智者疏﹞前問答,從智德,分滿受名。后問答,從斷德,分滿受名。

  ○二故知下,結(jié)題目。

  ﹝智者疏﹞故知以智斷因緣,名觀世音普門也。

  ○三問此下,貼文為證二,初約無文立難。

  ﹝智者疏﹞問:「此十義名字出余經(jīng),那得用釋此品?」

  ﹝知禮記﹞攬乎別文立其總目,釋題十義,名出余經(jīng)。今經(jīng)全無此文,何名攬別為總邪?

  ○二答大下,約有義答通三,初明衍義眾經(jīng)共用二,初約法義明。

  ﹝智者疏﹞答:「大乘義通,眾經(jīng)共用。

  ﹝知禮記﹞大乘諸部,皆談中道,故使義門,可以共用。

  ○二若不下,以人師驗。

  ﹝智者疏﹞「若不許此者,『佛性』出《涅槃》,『五住二死』出《勝鬘》,諸師那得浪用,通眾經(jīng)耶?

  ﹝知禮記﹞諸師說釋諸大乘經(jīng),顯理則須論佛性,指惑則莫非五住,豈以當(dāng)經(jīng)無文為責(zé)!

  ○二此品下,以二問答貼義無虧。

  ﹝智者疏﹞「此品在文,雖無十名,總將二問答,帖十義意,宛然可解。

  ﹝知禮記﹞十種別名文雖不列,以二問答,總貼十義,明如目擊,故曰宛然。

  ○三今已下,別點句句證十義二,初結(jié)前有義,開后有文。

  ﹝智者疏﹞「今已如前,今更別點句句來證十義者。

  ﹝知禮記﹞前云在文無十名者,但無次第明示十名,若于品中散取諸句,則有文有義也。

  ○二如文下,約句對義。

  ﹝智者疏﹞「如文云:『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又云:『以是因緣名觀世音!患词菗(jù)人名也。后文云:『普門示現(xiàn)!患词敲鞣ㄒ!河腥缡堑却笸窳Γ嗨饒益』,即慈也!喉T四眾』,即悲也。欲知智在說,十九說法,即智慧也!阂粫r禮拜,得無量無邊福德之利』,即福德也!鹤栽谥畼I(yè)』,即法身也。何故爾?法身于一切得自在,智慧契此,故名為業(yè)!秹哿俊吩疲骸夯酃庹諢o量,久修業(yè)所得!弧和裰,巍巍如是』,如是滿足之名,即是真身也。普門示現(xiàn)神通力,即應(yīng)身也!河沃T國土,度脫眾生』,即藥樹王身也。『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即如意珠王身也。『福不唐捐』,即冥益也。三十三身,即顯益也,F(xiàn)佛身,即實智也,F(xiàn)余身,即權(quán)智也。觀音身即本,余身即跡也。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跡,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若有聞是品者,即證了因。功德不少,即緣因。不肯受,常舍行故,及即時觀其音聲,觀即智,皆得解脫。種種調(diào)伏眾生,八萬四千發(fā)心等,是利益即斷也!

  ﹝知禮記﹞自在之業(yè),即法身者。真應(yīng)二身,亦稱色法,應(yīng)則現(xiàn)色,真則冥法,名從所契,故曰法身。理具一切,一一融通,最自在也。業(yè)是德業(yè),即智德也。真身契法,名自在業(yè)。巍巍,是重明高累之貌,高明如是,即滿足也。此等理智相合,皆真身名義也。若運(yùn)三業(yè),無顯應(yīng)者,其福不失。須知密有與拔之功,即冥益也。常舍行者,畢竟空智,無所受著,故屬智德。又以即觀音聲屬智,皆得解脫為斷,此彰二德,同時而用。應(yīng)知句句證義,不獨示其十義有文,亦顯十重,二二互具。

  ○四料簡二,初別料簡十,初簡人法二,初問。

  ﹝智者疏﹞第四料簡者。問:「人對觀音,法對普門者,方等有普門法王子。標(biāo)于人名,此義云何同?」

  ﹝知禮記﹞彼經(jīng)具明十法王子,觀世音法王子外,自有普門法王子。既以普門而名于人,今釋普門,那定屬法。

  ○二答二,初立句二,初泛立四句。

  ﹝智者疏﹞答:「此應(yīng)作四句分別:人非法,法非人;人即法,法即人。

  ﹝知禮記﹞句雖有四,義實唯二:不出相非及相即故。如此二義,皆通大小。今意在大,而論小乘即離句者,欲示名言,須將理定,所辯人法,若其不以二諦中道,甄其權(quán)實,但言即離,何能的顯,今之相即?

  ○二若約下,以部對句二,初明諸部人法即離四,初《華嚴(yán)》。

  ﹝智者疏﹞「若約《華嚴(yán)》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實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若作不次第意者,人即實相,實相即人,人法不二也。

  ﹝知禮記﹞彼經(jīng)別教,緣實相法。修次第行,未能即以實相之法為觀行人,是故人法互不相即。圓觀不次,即以實相為觀行人,是故人法更互相即。別則證道方即,圓則始終不二。

  ○二三藏。

  ﹝智者疏﹞「若三藏有門,明無假人,但實法,此法非人。若空門攬實法,成假人,人法兩異。若其不離人論法,不離法論人此乃是二諦意非中道之人法也。

  ﹝知禮記﹞此教有門,人如兔角故無,陰有生滅故實。此唯非句,空門兩向,攬實為假,假實不同,名互非句,既不相離,復(fù)名互即。此教兩門雖談即離,人之與法,俱非中道。

  ○三方等。

  ﹝智者疏﹞「若方等對小明大,論人法者,明小,同三藏;明大,同《華嚴(yán)》。

  ﹝知禮記﹞四教【立+立】談,藏通唯二諦,別圓同《華嚴(yán)》。

  ○四般若下例余。

  ﹝智者疏﹞「般若、涅槃等例爾。

  ﹝知禮記﹞般若蕩相,鈍謂但空,同前二諦。利分二種,同前別圓。涅槃四教,雖俱知常。初心用觀,不無差別,藏通且須順于二諦,別初心人,未即圓法。

  ○二今方下,明難。屬方等即句。

  ﹝智者疏﹞「今方等中明普門者,即大乘意。

  ○二今明下,通難三,初正約即句通難。

  ﹝智者疏﹞「今明普門是法,何得有法無人?彼明普門是人,何得但人無法?此則人法互舉,彼經(jīng)標(biāo)人,此處標(biāo)法爾。

  ﹝知禮記﹞今品前問答觀音屬人能觀,所觀豈非法邪?若后問答,既以普門為所證法,此法豈無能證人邪?方等既以普門目人,能目普門,豈可非法?論其大意,觀音普門,皆中道法,隨悉檀益,將何目人?唯圓始終,即攬實相,而為假人。

  ○二例如下,傍取人物例顯二,初以人顯。

  ﹝智者疏﹞「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余弟子各就余法門論第一。本以智慧斷惑,發(fā)真無漏,余人無慧,那得入道!既得道果,果知有慧,但各舉其初門,別稱第一。

  ○二譬如下,舉物喻。

  ﹝智者疏﹞「譬如刀刃斷物,必藉于背,方有利用。諸數(shù)如刀背,慧數(shù)如刀刃。

  ○三今普下,以人法互具結(jié)示三,初明法具人。

  ﹝智者疏﹞「今普門義亦爾,但以緣因之法,當(dāng)普門之名,何得無了因之人耶?

  ○二若并下,明人具法。

  ﹝智者疏﹞「若并從觀音標(biāo)名者,此則通漫。欲使世諦不亂,互舉別名。

  ○三如身下,以身為例。

  ﹝智者疏﹞「如身具六根,但稱為凈眼凈意,豈得無余根邪?」

  ﹝知禮記﹞皆可見矣。

  ○二簡慈悲二,初簡慈悲名相三,初明與拔同異二,初與拔相兼問。

  ﹝智者疏﹞料簡慈悲者。問:「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樂。大慈與樂,樂至即是拔苦。何意兩分?」

  ﹝知禮記﹞苦除即樂,如夕盡即曉;樂至苦除,如燈來闇滅。趣舉一種,即有二能,何以慈悲而分兩法?

  ○二答通下,與拔不俱答。

  ﹝智者疏﹞答:「通論如此,別則不然。譬如拔罪于獄,未施五塵,身雖免痛,根情未娛,此但拔苦,未名與樂。又如施五塵于獄,耳眼雖悅,不名拔苦,為從別義,各顯一邊,故別說爾。」

  ﹝知禮記﹞一能兼二,此就通論。對境發(fā)心,實須別說,故舉二喻,以彰別相。

  ○二明喜舍闕具二,初問。

  ﹝智者疏﹞問:「此中何意不論喜舍?」

  ﹝知禮記﹞二答二,初不二是舍。

  ﹝智者疏﹞答:「四無量心,名雖有四,但是三義!洞蠼(jīng)》云:『憂畢叉,畢叉名舍!簧嵴,兩舍也。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

  ﹝知禮記﹞四無量心,舍無別體,奢摩他觀體既是定,定能與樂;毗婆舍那觀體既是慧,慧能拔苦。二觀不一,即憂畢叉,亦名平等舍。故不二而二,則立慈悲;二而不二,即是于舍。今既明于不二,慈悲則已含舍。故不別立。

  ○二喜者下,苦在闕喜二,初約法釋。

  ﹝智者疏﹞「喜名(編者注:按大正藏《觀音玄義》,「名」字當(dāng)為「者」字。),從樂生喜,初欲與樂,眾生苦重,不能得樂,則無所可喜。若拔苦竟,即能得樂,還遂本懷,故樂后加喜?嗪鬅o此,故不開喜。

  ﹝知禮記﹞今明慈悲,是立誓愿,運(yùn)慈與樂,生既苦重。即須運(yùn)悲,二俱未遂,何喜之有?福慧滿時,藥珠功畢,方與眾生,生乎慶喜。

  ○二如阿下,引事例。

  ﹝智者疏﹞「如阿輸加王,七日應(yīng)死,雖有五欲之樂,憂苦切心。又如一身少許痛惱,能奪一身之樂,故知苦重,不得樂也!

  ﹝知禮記﹞阿輸加王,即育王弟,不歸三寶,見兄飯僧,乃生嫌謗。育王見愍,設(shè)計勸之。王入溫室,詐言已崩,策之紹位。方登御座,育王出怒,其罪當(dāng)死,乃令七日受王五欲,使旃陀羅,逐日唱死。過已王問:「受樂否邪?」答言:「我聞幾日當(dāng)死,唯苦無樂!雇跹裕骸干抽T觀念念滅,雖受供養(yǎng),寧有著心!拱⑤斨,出家修道得阿羅漢。少痛奪樂,近事可驗。眾生若此,故菩薩心,未生喜也。

  ○三問禪下,明支等前后二,初約前后問。

  ﹝智者疏﹞問:「禪支明喜在前,樂支在后,復(fù)云何?」

  ﹝知禮記﹞今論四等,慈悲喜舍,慈能與樂,則樂前喜后,何故禪支喜前樂后?初禪五支,謂覺觀喜樂一心;二禪四支,謂內(nèi)凈喜樂一心;三禪無喜;四禪無樂。今約初二,皆喜在前,樂支在后,其意何邪?

  ○二答禪下,約自他答。

  ﹝智者疏﹞答:「禪支就從粗入細(xì),此中慶彼得樂,故喜心在后也。

  ﹝知禮記﹞自證禪支,從粗至細(xì),前喜后樂,利他四等,先與其樂,后方慶喜,故其次異。

  ○二復(fù)次下,簡與拔有無三,初外道虛想。

  ﹝智者疏﹞「復(fù)次外道,修四無量,自證禪定,作想虛運(yùn)彼無實益,不能令他拔苦得樂,雖自獲定,虛妄世法,報盡還墮,不免于苦,自他俱無利益。

  ﹝知禮記﹞四禪四空,及四無量,十二門禪,根本定也。通于內(nèi)外小大圣賢而修證之。若諸外道及正信凡夫修慈悲喜舍,自證此定,虛想眾生,離苦得樂,于他無益,自雖暫益,不免退失。

  ○二若二下,明二乘自利。

  ﹝智者疏﹞「若二乘修四無量,但自拔苦,于他無益。自拔分段,未免變易,灰身滅智,非究竟樂。

  ﹝知禮記﹞二乘修此,雖不益他,自拔分段得小涅槃。

  ○三今菩下,明菩薩遍益二,初明行超凡圣。

  ﹝智者疏﹞「今菩薩不爾,非凡夫行,非賢圣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禪樂;非賢圣者,不同自拔于苦。不同自受樂故,即與他樂;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

  ﹝知禮記﹞不同凡外隨禪受生,異小賢圣,但自拔苦。蓋非生法二種緣慈,乃以無緣法界與拔,令諸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二明同時與拔。

  ﹝智者疏﹞「亦是即拔苦是即與樂,即與樂亦是即拔苦,但分別說之,誓愿相對。前明拔苦,后明與樂爾!

  ﹝知禮記﹞無緣慈悲,不二而二。用不異時,分別令解,故各說耳。言前明拔苦等者,從本懷故,先標(biāo)于慈,若從用次,先拔后與,是故四誓,從用為次。

  ○三簡;鄱,初定福智與拔所以二,初問。

  ﹝智者疏﹞料簡;壅摺枺骸赣^音對智稱之而拔苦,普門對福見之而得樂,何也?」

  ○二答。

  ﹝智者疏﹞答:「智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惱,若治闇惑之苦,豈不用智解之光?故稱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門,門名能通,通至涅槃安樂之處。初習(xí)此法,是得樂因,后證此法,是得樂果。故對此普門,明其與樂也。」

  ﹝知禮記﹞因修;,至果則成智斷二德。此德與生體性無二,故稱觀音智德人名,即能顯召本性了種,是故能除闇惑苦也。若對普門,斷德應(yīng)身,即能引起本性緣種,是故獲于因果之樂,若不爾者,何名感應(yīng)道交?

  ○二問福下辯;垡划愂欠嵌,初約隔異難。

  ﹝智者疏﹞問:「福慧相須,本不相離,若定而無慧者,此定名癡定,譬如盲兒騎瞎馬,必墮坑落塹而無疑也。若慧而無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風(fēng)中然燈搖飏,搖飏照物不了。故知福慧相資,二輪平等,堪能運(yùn)載也。若爾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與樂邪?」

  ﹝知禮記﹞備舉相資,難今隔異。

  ○二自有下,約偏圓答二,初立即離四句。

  ﹝智者疏﹞(編者注:據(jù)文意及體例,此處應(yīng)漏缺「答:」)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大小乘皆備四句。

  ﹝知禮記﹞大小皆四,故知即離,名同義異。

  ○二如六下,通偏圓諸教二,初明三教即離俱非二,初明小衍二初三藏。

  ﹝智者疏﹞如六度菩薩,修般若,分閻浮提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斷惑,此猶屬福德攝,即名此福是智故。此智是福,不斷惑故。若聲聞人,智慧能斷,苦者智慧非福德,如餓羅漢也。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如白象也。

  ﹝知禮記﹞菩薩一位,得兩即句;羅漢白象,得二離句;雖有即離,同在三藏。

  ○二若大下,大乘。

  ﹝智者疏﹞若大乘四句者,別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無明,此慧還屬福德攝,不破無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

  ﹝知禮記﹞約別地前,論于四句,初以行行,對于慧行,而為福慧,不破無明,故俱名福,即此二福,能破取相,復(fù)受智名,故此福智,當(dāng)兩即句。又地前福智,無明全在,故皆名福。地上福智,分破無明,故皆名智。此之福智,當(dāng)兩非句,故兩四句,非今福智。

  ○二方等下,例二部。

  ﹝智者疏﹞方等般若,帶小明大。若帶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如向四句。

  ○二今此下,明圓教開合俱是二,初釋二,初二而不二三,初明相即。

  ﹝智者疏﹞今此普門,名;壅撸<词腔,慧即是福,;鄄欢。

  ﹝知禮記﹞一心三止為福,一心三觀為慧,始從理性,終乎極果,定慧不二,是今兩即也。

  ○二故大下,明互具。

  ﹝智者疏﹞故《大論》云:「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此慧那得無定,得首楞嚴(yán)定,何曾無慧?」論云:「健相三昧,能破強(qiáng)敵!

  ﹝知禮記﹞般若既是尊妙人見,驗慧具福。尊妙,即是上定故也。論即《大論》,彼翻首楞嚴(yán)為健相也。三昧既能破彼強(qiáng)敵,驗福具慧,強(qiáng)敵即是無明故也。

  ○三《大經(jīng)》下,明異名。

  ﹝智者疏﹞《大經(jīng)》云:「佛性者,有五種名:亦名般若、亦名師子吼、亦名首楞嚴(yán)、亦名金剛、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禪不慧,非慧不禪,禪慧不二!

  ﹝知禮記﹞五名之中,般若、師子吼是慧,楞嚴(yán)、金剛是定,佛性是通名也。既是異名,彌彰體一,是故此五,皆雙具之稱,復(fù)以無妨禪慧,以結(jié)不二。

  ○二不二下,不二而二。

  ﹝智者疏﹞不二而二,分門別說,作定慧二解。故《釋論》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禪定明百八三昧。

  ﹝知禮記﹞法雖不二,不妨分門,各作名數(shù)而為解釋。

  ○二此是下,結(jié)。

  ﹝智者疏﹞此是二說二,即不二。

  ﹝知禮記﹞論雖分門,別相而說,須知禪慧,畢竟不二。

  ○四簡真應(yīng)二,初正簡真應(yīng)二,初立句。

  ﹝智者疏﹞料簡真應(yīng)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應(yīng),應(yīng)而非真,真而非應(yīng),亦真亦應(yīng)。

  ○二若非下,簡示二,初簡前三,句非。

  ﹝智者疏﹞若非真非應(yīng),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見理故非真,無用故非應(yīng),此亦可解。應(yīng)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論亦得是應(yīng),而不得名真。真而非應(yīng)者,二乘人入真斷結(jié),灰身滅智,不能起應(yīng),此亦是通論其真爾。

  ﹝知禮記﹞且簡凡小,實兼通別。通教灰斷,同藏二乘。地前作意,非不謀應(yīng)。圓六根凈,雖全性發(fā)。別惑在故,未名真應(yīng)。

  ○二亦真下,示后一句是。

  ﹝智者疏﹞亦真亦應(yīng)者,此則別顯中道為真,即真而論用為應(yīng),真應(yīng)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應(yīng)爾。

  ﹝知禮記﹞即真而應(yīng),世之常談,自舍今宗,莫窮其妙。都為他師,不知性惡,致令起應(yīng),不得無謀,徒說無緣之慈,不究無緣之旨。

  ○二今依下,兼定常間三,初一往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互舉,一往言其真應(yīng)。前番問答,明真身常益;后番問答,明應(yīng)身間益。

  ﹝知禮記﹞以經(jīng)二段,別對常間。

  ○二常間下,二往互具二,初立。

  ﹝智者疏﹞常間不得相離,二鳥俱游,二往為論,真身亦恒亦不恒,應(yīng)身亦間亦不間。

  ﹝知禮記﹞二鳥者,《大經(jīng)》第八鳥喻品云:「善男子!鳥有二種,一名迦鄰提,二名鴛鴦,游止共俱,不相舍離!勾似反鹎霸坪喂彩バ小f读_迦鄰提,舊解或云娑羅一雙,鄰提一雙,或云娑羅一只,鄰提一只,或云娑羅翻為鴛鴦。章安云:「然漢不善梵音,只增諍競。意在況喻,取其雌雄共游止息,以喻生死涅槃中俱有常、無常,在下在高,雙飛雙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廣如彼疏。今喻二身,常間兩益,不得相離者,乃是觀音分證,涅槃中常,無常二用也。

  ○二若小下,釋二初小。

  ﹝智者疏﹞若小乘明義,例如善吉,石窟觀空,見佛法身,蓮華尼則不見。此豈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義?丈六之應(yīng)亦有見不見,此豈非應(yīng)身,有間有不間義?

  ﹝知禮記﹞真理天然,是佛法體。善吉觀見,常無間然。于蓮華尼,似如有間。故于二圣,明常、無常,斯乃真身自有二益。丈六之相,于有緣者常得睹之;若其無緣,同處不見。豈非應(yīng)身,亦有二益?

  ○二大乘下,大。

  ﹝智者疏﹞大乘法身亦爾,于理為恒益,于情為不恒益。應(yīng)身亦爾,此緣滅彼緣興無有斷絕,是不間義。同質(zhì)異見,是其間義。

  ﹝知禮記﹞佛法界身,未嘗不益,于情執(zhí)者,而成間滅,真具二也。佛應(yīng)化身,隨機(jī)生熟,出沒無間,應(yīng)身常益也。見不見異,令應(yīng)不常,又成間益也。故知二身,各具二益。

  ○三而今下,順文別對。

  ﹝智者疏﹞而今分別,一往前問答,屬恒益;后問答,屬不但(編者注:按大正藏《觀音玄義》,「但」字應(yīng)作「恒」字。)益也。

  ﹝知禮記﹞前文即稱即感,別對真身常益之義。后文現(xiàn)相生滅,別對應(yīng)身間益之義。

  ○五簡藥珠二,初依義互具。

  ﹝智者疏﹞料簡藥珠二身者,藥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寶之用。故經(jīng)云:「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寶,亦能治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還治父母眼!埂洞笃贰吩疲骸溉羧搜弁,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构手ň叨x。

  ﹝知禮記﹞但就譬說,即顯真應(yīng)。各能與拔,斯為盡理矣。

  ○二若別下,就文別對。

  ﹝智者疏﹞若別據(jù)一邊,約除患以譬藥,證樂以況珠爾。

  ﹝知禮記﹞前文除苦,名為藥身;后文與樂,名為珠身。且順經(jīng)文,作斯別對。

  ○六簡冥顯。

  ﹝智者疏﹞料簡冥顯兩益,凡有三十六句。

  ﹝知禮記﹞三十六句者,冥顯機(jī)應(yīng),各論四句。冥機(jī)者,過去善能感也。顯機(jī)者,現(xiàn)在善能感也。亦冥亦顯機(jī)者,過現(xiàn)善業(yè)共能感也。非冥非顯機(jī)者,過現(xiàn)無善,當(dāng)能生善,而能感也。冥應(yīng)者,法身也。顯應(yīng)者,應(yīng)身也。亦冥亦顯應(yīng)者,二身俱應(yīng)也。非冥非顯應(yīng)者,亦法身。但以不見不聞,而知而覺為冥應(yīng)。不見不聞,不知不覺,即雙非應(yīng)。故此二應(yīng),皆果中法身也。識此八已,相對互對,具足而言,成十六句。約機(jī)感應(yīng),約應(yīng)赴機(jī),各成十六。加根本四,即三十六。若解此意則無生不感,無時不應(yīng),除諸邪見,深荷圣恩,亦知一切眾生,無一不成佛也。

  ○七簡權(quán)實二,初定文立難。

  ﹝智者疏﹞料簡權(quán)實二智者。前問答,實智照真,而眾生得脫;權(quán)智照假,而眾生得度。度為度權(quán),亦度于實;脫為脫真,亦脫于假。

  ﹝知禮記﹞真即是實,假即是權(quán)。答文備見四種相也。

  ○二立句答通二,初詳論互具。

  ﹝智者疏﹞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脫于權(quán),七難消除,二求愿滿是也;或因真智解脫于實,三毒皆離是也;或因權(quán)智得度于實,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權(quán)智得度于權(quán),于怖畏急難之中,得無畏是也;蚨愣让摚蚨悴欢炔幻。

  ﹝知禮記﹞真智冥應(yīng)脫有淺深。七難二求,免事中之苦,脫權(quán)也。離三毒根,成佛無疑,脫障實惑也。權(quán)智顯應(yīng),得度不同。見身聞法,破惑顯理,度實也。事中怖難,得無畏者,度權(quán)處也。機(jī)熟之者,對此二智,得權(quán)實理名俱度;離淺深障,名俱脫。機(jī)生返此,是故俱名不度不脫。

  ○二據(jù)說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判,互出一邊,前文脫權(quán),后文度實。」

  ○八簡本跡二,初本跡俱與拔二,初各具二用。

  ﹝智者疏﹞料簡本跡者,通論本跡,俱能拔苦與樂。故《壽量》云:「聞佛壽無量,得清凈無漏無量之果報,即是從本得樂!埂墩堄^音》云:「或游戲地獄,大悲代受苦!勾耸菑嫩E拔苦,眾生不達(dá)本源,故流轉(zhuǎn)苦惱,若識本理,即于苦而得解脫也。眾生若不見跡中施化,不能三業(yè)種福,則無功德之因,焉致樂果。

  ○二非本下,相由貼文。

  ﹝智者疏﹞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前問答,是明跡本;后問答,是明本跡。

  ﹝知禮記﹞非脫眾苦之跡,不顯一真之本,故前問答,是明跡本。非證千如之本,莫垂十界之跡,故后問答,是明本跡。

  ○二問本下,本跡異真應(yīng)二,初問。

  ﹝智者疏﹞問:「本跡與真應(yīng)云何異?」

  ○二答。

  ﹝智者疏﹞答:「真應(yīng)就一世橫辯,如諸經(jīng)所明;本跡就三世豎論,如《壽量》所說!

  ﹝知禮記﹞諸經(jīng)所說,始從地住,終至等妙。一分真明,一分應(yīng)起,豈唯一世,實居當(dāng)念,是名橫辯,別明本跡,如《壽量》品,即今說久遠(yuǎn)為本。諸經(jīng)及跡門,名已說近成為跡,既約久近,是故名就三世豎論。前明觀音多就體用,而論本跡,今彰部故,約久近而明本跡。

  ○九簡緣了二,初約當(dāng)宗問答四,初明善惡法門性德皆具二,初問。

  ﹝智者疏﹞料簡緣了者。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

  ﹝知禮記﹞緣能資了,了顯正因。正因究顯,則成果佛。今明性具緣了二因,乃是性德,具于成佛之善。若造九界,亦須因緣。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此等諸惡,性本具不。

  ○二答。

  ﹝智者疏﹞答:「具。」

  ﹝知禮記﹞只一具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諸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故摩訶止觀,明性三千,妙玄文句,皆示千法徹乎修性。其文既廣,其義難彰,是故此中略談善惡明性本具,不可改易。名言既略,學(xué)者易尋,若知善惡,皆是性具。性無不融,則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談,望止觀文,不多不少。

  ○二明提佛但斷修中善惡二,初問。

  ﹝智者疏﹞問:「闡提與佛,斷何等善惡?」

  ﹝知禮記﹞一闡提者,此翻無欲,以于涅槃,無樂欲故。又翻信不具,以其不信善惡因果。故既無欲無信,名斷善盡。佛已永離五住二死,名斷惡盡,善惡既是理性本具,則不可斷,是何善惡提佛斷盡?

  ○二答。

  ﹝智者疏﹞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知禮記﹞夫一切法,不出善惡,皆性本具,非適今有。故云法住法位,世間相常。若因修有,安得常。俊洞蠼(jīng)》云:「十二因緣,非佛修羅人天等造!共皇切跃,何得非造?《起信》云:「一切法真,不可遣故!谷舴切跃,那得皆真?以皆本具,故得名為性善性惡,復(fù)以性具染凈因緣,起作修中染凈因緣,乃有所生世出世法。若具言者,本具三千為性善惡,緣起三千,為修善惡。修既善惡,乃論染凈逆順之事。闡提是染逆之極,故云斷修善盡。佛是凈順之極,故云斷修惡盡,若其性具三千善惡。闡提與佛,莫斷纖毫。

  ○三明性中善惡不斷所以二,初問。

  ﹝智者疏﹞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

  ○二答二,初約理答。

  ﹝智者疏﹞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毀,復(fù)不可斷壞。

  ﹝知禮記﹞善惡是性,性不可改,安可斷邪?既不可改,但是善惡之法門也。法名可軌,軌持自體不失不壞,復(fù)能軌物,而生于解。門者能通,可出可入。諸佛向門而入,則修善滿足,修惡斷盡。闡提背門而出,則修惡滿足,修善斷盡。人有向背,門終不改。

  ○二譬如下,舉譬類。

  ﹝智者疏﹞「譬如魔雖燒經(jīng),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焚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邪?」

  ﹝知禮記﹞魔燒佛經(jīng),如提斷修善,性善不盡,以法合也。佛燒惡譜,如斷修惡,惡法門存,即是合也。焚典坑儒,雙喻二人斷修善惡,豈能等合也。

  ○四明提佛迷達(dá)起不起異二,初問。

  ﹝智者疏﹞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知禮記﹞二人善惡,既皆斷修而存于性,何故闡提后起修善?如來何故不起修惡?

  ○二答二,初以了達(dá)故不起實惡。

  ﹝智者疏﹞答:「闡提既不達(dá)性善,以不達(dá)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dá)于惡。以達(dá)惡故,于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fù)惡。

  ﹝知禮記﹞提以邪癡,斷于修善,既不能達(dá)性善本空,故為善染,修善得起。佛以空慧,斷于修惡,了達(dá)性惡,本來清凈,惡不能染,故泯修惡。

  ○二以自下,以自在故能起權(quán)惡。

  ﹝智者疏﹞「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dá)此善惡,則不復(fù)名為一闡提也。

  ﹝知禮記﹞佛能達(dá)惡,于惡自在,現(xiàn)惡攝生,不染不起,闡提若爾,則名佛矣。

  ○二若依下,破他義顯正二,初敘他非義二,初明他得修失性。

  ﹝智者疏﹞「若依他人,明闡提斷善盡,為阿梨耶識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無記無明,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明無記,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fù)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xiàn)度眾生爾!

  ﹝知禮記﹞他即陳梁已前,相州北道,弘地論師也。又有攝大乘師,亦同地人之解。他明梨耶,是無記無明,善惡所依,能持一切善惡種子。闡提但斷現(xiàn)行之善,后為種子熏起于善。佛斷此識無惡種熏,永不起惡仍釋伏難。佛斷惡種,如何現(xiàn)惡,化諸眾生?故釋云但以神變現(xiàn)惡,化眾生耳。

  ○二問若下,難他作意同外。

  ﹝智者疏﹞問:「若佛地斷惡盡,作神通以惡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惡。如人畫諸色像,非是任運(yùn)。如明鏡不動,色像自形?墒遣豢伤甲h,理能應(yīng)惡。若作意者,與外道何異?」

  ﹝知禮記﹞斷惡既盡,神變現(xiàn)惡,全是作意,非同明鑒,無念而形。雖相州南道弘地論者,以法性為依持,然不明性具諸惡法門,現(xiàn)惡度生,亦未能逃作意之咎。

  ○二今明下明今妙旨二,初正明由性具善惡起權(quán)實善惡二,初正示今義。

  ﹝智者疏﹞(編者注:據(jù)文意及體例,此處應(yīng)漏缺「答:」)「今明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fā)。佛亦不斷性惡,機(jī)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

  ﹝知禮記﹞闡提成佛,諸佛現(xiàn)惡,若非不斷,性善性惡,則義不成。

  ○二以有下,結(jié)成妙旨。

  ﹝智者疏﹞「以有性惡,故名不斷,無復(fù)修惡名不常,若修性俱盡,則是斷不得為不斷不常。闡提亦爾,性善不斷,還生善根。

  ﹝知禮記﹞斷常名通,別人緣理斷九,以定斷九,故昧性惡,名為斷見,不能忘緣,是存修惡,名為常見涅槃已前,皆名邪見,斯之謂歟。斷修存性,既離斷常,乃絕一切邊邪之義,及種種思,斯是妙旨,庶去滯情。

  ○二如來下,重明由達(dá)不達(dá),故自在不自在。

  ﹝智者疏﹞「如來性惡不斷,還能起惡,雖起于惡,而是解心無染,通達(dá)惡際,即是實際。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行于非道,通達(dá)佛道。闡提染而不達(dá),與此為異也!

  ﹝知禮記﹞現(xiàn)惡達(dá)惡,豈能染惡?惡際實際,縛相脫相,非道佛道,以了達(dá)故,無有掛礙。闡提不爾,故永異也。

  ○十簡智斷二,初明二德同時二,初舉一法難與拔二用。

  ﹝智者疏﹞料簡智斷者,此是一法異名,不得相離。如人一體,何故從智拔苦,從斷與樂?

  ﹝知禮記﹞既是一法,而立異名,必?zé)o所局,何故拔與,定屬智斷。

  ○二然而下,約身心從二嚴(yán)立稱。

  ﹝智者疏﹞然而慧解之心稱智,無縛礙身稱斷,譬如人被縛,運(yùn)力屬智,蕭然附外屬斷。運(yùn)力屬心,故名智慧莊嚴(yán);附斷體散屬色身,名;矍f嚴(yán)。

  ﹝知禮記﹞名從義立,不無親疏,心解通融屬智,身力自在屬斷,心則智慧莊嚴(yán),身則福德莊嚴(yán),此之二嚴(yán),宜對拔與。

  ○二今經(jīng)下,示兩文互舉。

  ﹝智者疏﹞今經(jīng)文言說,不得一時,故互舉智斷。

  ﹝知禮記﹞智斷二德,何曾相離?今且各說,互相映顯,前段明智,后段明斷。

  ○二若深下,總結(jié)益。

  ﹝智者疏﹞若深得此十義意者,解一千從,廣釋觀世音普門義,則不可盡也。

  ﹝知禮記﹞舉此十雙,以為義例,庶乎行者,遍通一切。若其然者,釋今題目,無邊際也。

  ○第二別釋二,初標(biāo)列。

  ﹝智者疏﹞第二,別釋名者為二,先明觀世音,次明普門。

  ﹝知禮記﹞謂分文人法,各自解釋也。

  ○二以何下,解釋二,初釋觀世音二,初結(jié)前生后二段。

  ﹝智者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通釋如前,別者則以境智因緣故,名觀世音。

  ○二云何下,依別委釋二,初簡示境智二,初標(biāo)科。

  ﹝智者疏﹞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議境智,二不思議境智。思議境智又二:一約理外,二約理內(nèi),理外為四。

  ﹝知禮記﹞思議中,理外理內(nèi)者,此與余文所說有異。若四教義,以藏通二諦為理外,別圓二諦為理內(nèi)。蓋約真諦,非是佛性,故云理外。若《凈名玄義》,以衍門三教,皆為理內(nèi)二諦,蓋由通教真諦含中故也。今文通以外道,及四教起見之徒,皆名思議理外境智,故引《中論》以為能破。若思議理內(nèi)境智者,既破四性,觀理證真,正在通教。義兼三藏,若不思議境智者,正唯圓教,亦兼別教,圓該六即,別在后心。

  ○二一天下釋相二,初明思議二,初約理外二,初立四。

  ﹝智者疏﹞一天然境智。只問此境:為當(dāng)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為當(dāng)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爾,非佛天人所作,照與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

  ﹝知禮記﹞謂天然、相待、因緣、絕待,此四即是四性異名。用此名者,略有二意:一示名言,通于邪正,須以理惑,定其是非。且如然天,及以絕待,本圓極名,今在理外,故知不可以名定理。二名理外不全外,外意令內(nèi)人勿于正法,生于性計,故立此名,定其見過。又四句中,皆雙撿者,蓋以境智俱有自生等過故也。初天然中。言由故智境,由境故智者,借彼相待,顯此天然。

  ○二相待者。

  ﹝智者疏﹞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義,何故爾?境自生境,既稱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從智生,豈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

  ﹝知禮記﹞境待智成,智待境立也。

  ○三因緣者。

  ﹝智者疏﹞次明因緣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緣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緣共生義,共生有二過,墮自他性中。

  ﹝知禮記﹞非是單自單他,而成于境。乃自他和合,方成于境。因緣即是自他故也。智亦如是,此即共性。

  ○四絕待者。

  ﹝智者疏﹞次絕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說境智,此即離境離智。無因緣而辯境智者,此是無因緣絕待。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一往謂絕,理而窮之,不成絕待。

  ﹝知禮記﹞單自單他,及自他共。此待皆絕,約無三句。情謂一往,立絕待名,全非絕理。

  ○二【立+立】是下破二,初總約性執(zhí)斥三,初約理外斥。

  ﹝智者疏﹞【立+立】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計。

  ﹝知禮記﹞上之境智,既屬四性,不入三諦,故云理外。

  ○二故中下,引《中論》斥。

  ﹝智者疏﹞故《中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共还膊粺o因,是故說無生,那得如前四種。

  ﹝知禮記﹞法離四性,那計四邪。

  ○三計執(zhí)下,約起過斥。

  ﹝智者疏﹞計執(zhí)是實,余妄語,性實之執(zhí),見愛生著,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轉(zhuǎn)不息。

  ﹝知禮記﹞理外妄想,于四計中,自執(zhí)者是實,他語者皆妄。見惑既盛,愛使亦增,見愛相添,即九十八。因茲造業(yè),受苦無窮。

  ○二云何下,別示四性過二,初自生二,初舉過二,初約能迷所迷二,初能迷諸惑。

  ﹝智者疏﹞云何執(zhí)此,而生苦集?隨執(zhí)一種境智,謂以為是,隨順贊嘆,心則愛著,而生歡喜,即是貪使。若人違逆責(zé)毀,心則忿怒,而生嗔恚,即是嗔使,貪恚既起,豈非癡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執(zhí),矜傲于人,豈非慢使?既執(zhí)此為是,今雖無疑,后當(dāng)大疑,豈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計我,豈非身見?六十二見,隨墮一邊,豈非邊見?如此妄執(zhí),不當(dāng)?shù)览,豈非邪見?執(zhí)此是實,計為涅槃,豈非見取果盜,謂此為道,依之進(jìn)行,豈非戒取因盜?十使宛然,皆從所執(zhí)境智上起,將此歷三界四諦,則有八十八使。就思惟歷三界,則有九十八使。

  ﹝知禮記﹞隨執(zhí)一種,即生十使,利中有鈍,即背上使,歷三界四諦,成八十八。雖遍三界,及以四諦,隨生一見,即能具起。一處理顯,頓能除滅,是名通名利,使煩惱若思惟惑。界系不同,既非迷理,不對四諦,但歷三界,而成十使。足前乃成九十八使。

  ○二此則下所迷諸法。

  ﹝智者疏﹞此則集諦結(jié)業(yè),顛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絕,于其境智,不識苦集,何處有道滅?既不識四諦,則破世間出世間因果;無世出世法,故無法寶。不識出世果,無佛法,不識出世因,無僧寶。賢圣之義,一切俱失。

  ﹝知禮記﹞即四四諦,四三寶也。

  ○二若作下,約能執(zhí)所執(zhí)二,初能執(zhí)性計二,初正判屬計。

  ﹝智者疏﹞若作如此執(zhí)自生境智者,只是結(jié)構(gòu)生死,增長結(jié)業(yè),過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將何等為理外耶?

  ﹝知禮記﹞縱學(xué)佛法,若執(zhí)境智,自天而然。若照不照,常是境智。我見不忘者,唯增生死,惑業(yè)既盛,與彼外外輪回一等也。

  ○二故大下,引《大論》證。

  ﹝智者疏﹞故《大論》云:「凡夫三種語見慢名字,圣人但一種語名字!

  ﹝知禮記﹞彼論明三種我義。云凡夫,三種我、謂見、慢、名字。學(xué)人二種,無學(xué)一種。見即利使,初果頓斷,故云學(xué)人二種。慢即鈍使,四果方盡,故云無學(xué)一種。但隨世俗分別彼此,有名字我,言三種語者,即三種語我不同也。

  ○二今凡下,所執(zhí)正教。

  ﹝智者疏﹞今凡夫見慢取著,謬用佛語,介爾取著,乖理成諍,雖傍經(jīng)論,引證文字,如蟲蝕木,偶得成字,尋其內(nèi)心實不能解,是字非字?谘跃持牵唤饩持,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則以境智起見,傷命早夭,故為龍樹所破。

  ﹝知禮記﹞以見慢心,用經(jīng)論語,如蟲蝕字,不知是非,唯增見慢,即不知非。以此障理,名不知是昧。是非故服,不死藥而致早夭。

  ○二今不下,結(jié)非。

  ﹝智者疏﹞今不取此為境智,以釋觀世音。

  ○二自生下,例三。

  ﹝智者疏﹞自生境智既爾,余三句亦然。

  ﹝知禮記﹞若增見慢,于百千句起過皆然。

  ○二二明下,約理內(nèi)二,初示相二,初明理內(nèi)。

  ﹝智者疏﹞二明思議理內(nèi)境智者。亦作上四門,名字雖同,觀智淳熟不生執(zhí)見,畢故不造新,成方便道,發(fā)生暖頂,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覺,豁然得悟,破諸見惑,與理相應(yīng)。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謬。此之真觀,名之為智,所照之理,名之為境,以發(fā)無漏,故稱理內(nèi)境智。

  ﹝知禮記﹞于上四種境智之中,隨用一種,而知本為除于見慢,遂加精進(jìn)。研境成智,于惑能破,名為畢故。于智不著,名不造新。乃成似解,而發(fā)真證,譬如盲人等者。《大經(jīng)》如來性品云:「譬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yī)。是時良醫(yī),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之,問言:『見否?』盲人答言:『我猶未見!粡(fù)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見!贡私(jīng)所譬,具示三諦,方云少見。今文但喻,抉見思之膜,示真諦之指。雖非佛性,且約見空,得稱理內(nèi)。

  ○二雖見下,斥作意。

  ﹝智者疏﹞雖見此理,終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議境智也。

  ﹝知禮記﹞斯境智者雖滅惑證真,非唯境唯智,思議不絕,非今所論。

  ○二今明下,結(jié)非。

  ﹝智者疏﹞今明觀世音,亦不從此境,智因緣得名也。

  ○二次明下,不思議二,初據(jù)前破性難。

  ﹝智者疏﹞次明不思議境智者。若自他共無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諸經(jīng)論所明,或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等,若不爾者,云何辯境智耶?

  ﹝知禮記﹞四句境智若非,云何立于境智?況諸經(jīng)論所明境智,不過此四。

  ○二答經(jīng)下,離性四悉答二,初辯相二初四悉檀相二,初明赴機(jī)四悉二,初明四相。

  ﹝智者疏﹞答:「經(jīng)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緣。假名字說,無四性執(zhí)。若人樂聞自生境智,即說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驎r宜聞自境自智,聞必生善。或時對治說自生境智,說必破惑。有時說此,令即悟道,若無四悉檀益諸佛如來,不空說法。」

  ﹝知禮記﹞圣人境智,永袪四執(zhí)。若其眾生,于自然境智,有歡喜、生善、破惡、入理機(jī)者,圣乃隨機(jī),說言境智自天而然。眾生若于相待境智、因緣境智、絕待境智,有四悉檀機(jī),圣人一一隨彼機(jī)緣,為作相待等三種說也,各令獲益。是故經(jīng)中,作此四種說境智也。

  ○二雖作下,辯離情。

  ﹝智者疏﹞雖作四說,無四種執(zhí),無執(zhí)故無見愛。眾生聞?wù)撸缈祚R見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為智。此智所照,名之為境。

  ﹝知禮記﹞圣說境智天然等相,永無四執(zhí),愛見不生,故令聞?wù)咂苹笕氲溃谜婢持。三悉境智,亦?fù)如是。

  ○二如是下,明能顯正法。

  ﹝智者疏﹞如是通達(dá),則識苦集道滅,三寶四諦,宛然具足。

  ﹝知禮記﹞若知四種執(zhí)著過患,名識苦集。若知四悉被機(jī)獲益,名識道滅。四諦既明,三寶則立,諸佛之法無不現(xiàn)前。

  ○二若以下,不思議相二,再明思議。

  ﹝智者疏﹞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證,成真諦理內(nèi)思議境智。如前說。

  ﹝知禮記﹞于四境智,離計而修,四性既空,入空取證。雖成理內(nèi),未泯言思。

  ○二若不下,正明不思議三,初約義示。

  ﹝智者疏﹞若不以果為證,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為境智,是字不在內(nèi)外中間,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故。雖作四句明境智,實不分別四句境智。雖作四句聞境智,實不得四句境智。雖體達(dá)四句境智,實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四句思惟圖度,故名不思議境智。

  ﹝知禮記﹞問:「摩訶止觀,破見思假,節(jié)節(jié)皆明性相二空。不思議境中,約法性無明,撿四性過。荊溪云:『本自二空為性德境,推撿二空為修德境!皇莿t思議及不思議各須性相二空之觀,今文何故頓乖諸說,乃以二空,分對兩處?」答:「通別二惑,同障中道,委論觀法,皆須二空,今既略談,名有存沒通惑破處。雖具二空,小人得之,住涅槃相,是故且沒相空之名,若破別惑,從勝而說,但存空相,而于其中,含二空義。何者?以觀四種境智名字,不住四句,亦不不住四句屬性。不住屬相,既了四種境智之名,無說無聞,不起分別,不作思量,豈于別理,猶計性實?今分二空,破通別惑,且順諸論教道之說。小但人空,大得二空,先人后法。良由今文,未論觀法,且寄次第示妙境智也!

  ○二金光下,引經(jīng)證。

  ﹝智者疏﹞《金光明》云:「不思議智,照不思議智境!

  ○三此具下,指《大本》。

  ﹝智者疏﹞此具如《大本玄義》境智妙中廣說。

  ○二龍樹下,引類。

  ﹝智者疏﹞龍樹先破一異時方,然后釋如是我聞等義。今類此先破理外境智,后明不思議四悉檀,悉檀義如《大本玄義》。

  ﹝知禮記﹞《大論》釋經(jīng),皆先破計,后方示義。今明境智,亦類彼文,先破理外見慢惑心,次斥小乘思議之證,后方顯示不可思議四悉境智。

  ○二夫依下,正釋境智二,初定前后。

  ﹝智者疏﹞夫依名字為便,應(yīng)先明觀智,次辯世境之音,若解義為便,前明世境,次辯觀智,如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可觀?譬如鏡鼓,后方映擊。今從義便,先明世音,后論觀智也。

  ○二世者下,依義釋二,初釋境二,初釋世二,初釋名義二,初示世分三種二,初直列三種。

  ﹝智者疏﹞世者為三:一五陰世間,二眾生世間,三國土世間。

  ﹝知禮記﹞《大論》釋百八三昧中,至釋能照一切世間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謂眾生世間,住處世間,五陰世間。故一家用義,準(zhǔn)彼論之三世。演《法華》之十如,妙談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二既有下,義須至三。

  ﹝智者疏﹞既有實法,即有假人假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

  ○二世是下辯三通十界二,初約依正明世間。

  ﹝智者疏﹞世是隔別,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隔別不同,故名為世也。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

  ○二各各下,約因果明法界。

  ﹝智者疏﹞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

  ○二今就下,示妙境二,初示妙義二,初明三千緣起。

  ﹝智者疏﹞今就一法界,復(fù)有十法,所謂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法,四圣是解因緣法。《大經(jīng)》云:「無漏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得三菩提燈!

  ﹝知禮記﹞界有相性,至究竟等,因果方備。十界皆爾則成百法,十界互具,既成百界。則使因果,成于千法。如是千法,不出解惑因緣,及以所生世出世法。小說無漏因緣,但能滅法,故令四圣,終歸灰斷。大說無漏因緣,則能顯法,故使四圣,終歸常住。故引《大經(jīng)》證大乘義,須了緣起,修性皆然。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也。然復(fù)應(yīng)知,今明千法,即是三千,以約三種,釋世間故。且一界報,須論依正,正復(fù)假實。又如初相如世日者,記于此世,夭壽賢愚,實法也;僧俗仕庶,假名也;衣食田宅,依報也;豈非初相,能表三邪。初后既爾,中可例知。故千法三千,但廣略爾,今文前明三種世間,今說一千因果之法,前后相顯,其義圓足。

  ○二是諸下,示三諦妙境。

  ﹝智者疏﹞是諸因緣法,即是三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是所觀之境也。

  ﹝知禮記﹞以三千法,皆因緣生,是故一一,即空假中三諦互具,非縱非橫。故荊溪云:「三德三諦三千,皆絕言思,是為妙境。」

  ○二此境下,該三法二,初約三人分二境。

  ﹝智者疏﹞此境復(fù)為二,所謂自他。他者,謂眾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yán)》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由心造!

  ﹝知禮記﹞一家明觀,不出二境,四念處心對陰色而分內(nèi)外。此文心對生佛,而分自他。十不二門,以心對彼依正色心,而分內(nèi)外。則依報生佛,及己色陰,皆名為外。荊溪特會兩處之文立外境也。應(yīng)知生佛依正,及己色心皆是法界,無不具足三千三諦。故內(nèi)外自他,皆是妙境。但為觀境,近而復(fù)要,莫若內(nèi)心。故諸經(jīng)論,多明心法,遍攝一切。須知遍攝,由乎不二。故《四念處》云:「唯是一識唯是一色,萬象之色,既許心具。千差之心,何妨色具?眾生成佛,是依報成。國土廢興,豈是他事!」有不達(dá)者,但執(zhí)唯心,不許色具而立難云:色具三千,應(yīng)自成佛,何處曾見草木受記?是何言歟!是何言歟!以說心具,義則易明,于色示具,相則難顯。故使教文,多明心具。欲稟教者,因易解難,以心例色,乃顯諸法,一一圓具,故云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況唯心之說,有實有權(quán),唯色之言,非權(quán)唯實。是故大師為立圓宗,特宣唯色,乃是吾祖獨拔之談。固隱圓宗,唯同他說,其意何邪?唯心之義,今非不談,以明自心,及依正色。此之三處,各具諸法。則令唯心,不與他共。何者?忽若不明萬法互具,如何可立心具三千?《金光明》云:「于一切法,含受一切!顾怪芰x,深可依憑,問:「大意云:『色由心造,全體是心。』何教文云,心由色造,全體是色?又《義例》說:『心具三千。』是于無情,立佛乘義,亦是心攝,何關(guān)色邪?」答:「約能造心攝法易解,故順經(jīng)論,以心攝法,而為觀境,故云色由等也。大師既云:唯是一色,而分二種,謂有分別色,無分別色。意指識心為分別色,此色造心,有何數(shù)量,那云一向色不造心?既云唯是一色,那云不云全體是色,又至果時依中現(xiàn)正,正中現(xiàn)依,剎說塵說,因果理同,依正何別?理性名字,已有依正不二之相,何緣堅執(zhí)一邊具邪?無情佛乘,約心具說,元是一體,從易而觀,勿引此文,證色不具。大師此說,令知皆具,而今據(jù)此,唯局在心,是得意邪?為失意邪?欲人生解邪?為符我見邪?

  ○二問自下,引二經(jīng)明各具二,初問。

  ﹝智者疏﹞問:「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知禮記﹞前以十界,而為世境。次明世境,有自有他,他即生佛,自即己心。乃引《華嚴(yán)》心如畫師,造種種陰。種種之言,豈非生佛?故據(jù)此文,而設(shè)今問。能造之心,可具十界,所造生佛,云何各能具十界邪?以知世人不解, 三法無差之義,謂心為理,生佛是事,理能造事,心隨解緣造佛,心隨迷緣造生。三不相離,名無差別。此解違經(jīng),隱覆圓義,故興此問,以生后答。

  ○二答。

  ﹝智者疏﹞答:「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度A嚴(yán)》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回M不各各具三諦境邪?

  ﹝知禮記﹞先引《凈名》實相者,即諸法實相也。約今經(jīng)意,十界諸法,皆實相也。觀身觀佛,實相既然,豈不各具十法界邪?復(fù)引《華嚴(yán)》三無差文以證各具,彼經(jīng)如來林菩薩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經(jīng)文先示心造一切,便以此心,而例于佛,示佛權(quán)造,同心實造。次復(fù)以佛,而例眾生,示生實造,同佛權(quán)造。權(quán)實雖異,因果暫殊,三皆能造一切世間,故得結(jié)云三無差別。云何卻謂一是能造,二為所造,何得此三無差別邪?此是今家消彼經(jīng)文,若明其義更匪他知。以今經(jīng)說因緣果報,即是實相。因緣是能造,果報是所造,此之造義,既在實相。是故造義,理本具足。以此理造,方有事造三法皆爾,是故得云,理事不二,本末相映。理既互融,事寧隔異。三法互具互變互攝,深有所以,圓頓之旨,終極于斯。荊溪嘆云:「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無差別,前問那得自他,各具十界。今答豈不各具三諦。故知十界,若通若別,皆是三諦。

  ○二釋音二,初約口業(yè)正釋。

  ﹝智者疏﹞「音者,即十法界口業(yè)之機(jī)也。界既不同,音亦有異。」

  ﹝知禮記﹞十法界中佛者,今既明機(jī),須除極果,自分證還但是圓機(jī),皆名佛界,悉可稱名。

  ○二問下,明三業(yè)俱機(jī)二,初問起。

  ﹝智者疏﹞問:「眾生各有三業(yè),何意但觀音?」

  ○二然通下,答釋二,初正明俱通。

  ﹝智者疏﹞然通論,皆得常念恭敬,得離三毒,即是觀世意禮拜供養(yǎng)。所求愿滿,即是觀世身。

  ﹝知禮記﹞真寂常照,豈簡身意,唯赴口機(jī)。

  ○二而今下,對偏顯圓二,初明古偏局六初趣舉。

  ﹝智者疏﹞而今但言觀世音者,舊釋此義為六。一趣立者,諸名不可累出,舉一趣以標(biāo)名。若稱為觀世身者,已復(fù)還問,此言何意?不名觀世音,此則非問。

  ○二隨俗。

  ﹝智者疏﹞二隨俗者,釋迦所說,以音聲為佛事,故言觀世音,若游諸國土,隨彼所宜。

  ○三互舉二,初正釋。

  ﹝智者疏﹞三互舉者,能觀所觀。所觀即眾生色心也。今從能觀,故但言觀。能聞所聞,能聞是圣人耳識,所聞是眾生音聲。今取所聞之音聲,舉所聞得能聞,舉能觀得所觀,從此為名,故言觀世音。

  ﹝知禮記﹞圣標(biāo)于觀,必照生之色心,即身意也。生標(biāo)于音,必對圣之耳識,既聞音聲,復(fù)觀色心,則是圣應(yīng)三業(yè)機(jī)也。

  ○二舊問下,通難二,初他難。

  ﹝智者疏﹞舊問:「能所既爾,何不取所觀之色心?能聞之耳識,以標(biāo)名,稱為聞色心菩薩耶?」

  ﹝知禮記﹞一等互舉,何不名為聞色心耶?

  ○二舊答下,古通三,初敘古通。

  ﹝智者疏﹞舊答云:「菩薩一觀于色心,此是應(yīng)廣;眾生之一音,此是機(jī)狹。若從難者,則機(jī)有兩字,應(yīng)但一字,便是應(yīng)狹機(jī)廣,故不如所難!

  ﹝知禮記﹞舉觀為應(yīng),既色心兩字,則彰應(yīng)廣舉音為機(jī),音但一字,則是機(jī)狹,機(jī)狹應(yīng)廣,深顯圣德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