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個佛教徒?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
一·八正道的定義
“苦”是人生的實相,如何離苦得樂,求得究竟的解脫,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為了讓眾生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特別開示了八條進趣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稱為八正道。
“正”,脫離邪非,故名為正;“道”,能通的意思,以能通達涅槃的境地,故名為道。循此八正道,可使眾生苦集煩惱永斷,證得涅槃的圣賢境界,因此又稱為八圣道。八正道如同船筏,可使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稱為八道船、八筏。
簡單的說,八正道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是脫離煩惱痛苦的方法,是佛子正確的修行之道,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學佛的目的。所以,做一個佛教徒,應該要了解八正道的意義。
貳·八正道的內容
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時,初轉f輪所說;此后,直至涅槃時,又增說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成三十七道品,是四圣諦中“道諦”的內容。八正道與三十七道品,僅是詳略之分,其意義并無差別。三十七道品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實踐法門,因此一般以八正道為道諦的內容意義。八正道即:
1.正見:正當的見解。
2.正思:正當的思想。
3.正語:正當的語言。
4.正業(yè):正當的行為。
5.正命:正當的生活。
6.正勤:正當的努力。
7.正念:正當的意念。
8.正定:正當的禪定。
一、正見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一個觀念,往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過去不好的習性,改往修來,所以正確的觀念、見解更形重要。在佛教的經典中,對“正見”有諸多的詮釋,《勝鬘經》說:非顛倒見,是名正見!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大智度論》說:正見是智慧!斗ń绱蔚陂T》說: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是名正見。
綜合諸經所說,正見就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是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的智慧;是透過三法印、四圣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的正確見解。就廣義而言,凡是佛教所認可的道理,都屬于正見。
因此,學佛的人應該有以下的正見:
1.正見因緣果報:世間萬法都是由因緣所生起,因緣和合才有一切現象,現象就是“果”報。果報來自因與緣的結合,有因有緣,必然有果,正如播了種(因),只要條件(緣)俱足,必然會開花結果。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靠各種因緣的和合而成就,因此,種好因好緣,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反之,植下惡因惡緣,必然會有惡的果報。我們能正見因緣果報,才能明因識果,由迷入悟。
2.正見善惡業(yè)力:業(yè)是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指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我們每天的行為造作,匯聚成一股極大的力量,決定一生的幸與不幸。業(yè)來自身行、口說、意想,業(yè)有善有惡,善惡業(yè)力,決定不失,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又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般人常因“好人受苦、壞人享樂”,因而對善惡因果產生懷疑,其實善惡因果不能只看眼前,有時好人受苦、壞人享樂,這是由于個人前世所造的業(yè)因而獲得今生的果報。我們能夠正見善惡業(yè)力,才能謹言慎行,免受惡報。
3.正見無常苦空:諸法是由因緣和合所生,沒有自主性、獨存性,隨著緣聚緣散而生滅變異,所以說一切法“無常”。因為“無常”,所以好的有可能會變壞,壞的也有可能會變好,在不斷的生滅變化中,我們感受到人生充滿了苦苦、壞苦、行苦等各種的苦,故說“苦空無常”。正見“苦空無常”,可以使我們處順境時,不耽溺樂事;處逆境時,不悲觀消極。因為一切都會改變,而無常苦空將帶給我們希望,激勵我們精進,引領我們超凡入圣。
4.正見佛道永恒:我們常說“人生無常”,雖然人生的實相是“無?嗫”,但是在無?嗫罩杏幸粋“常樂我凈”的涅槃世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正等正覺,這個正等正覺就是涅槃,也就是泯除人我關系的對立,超越時空的障礙,而證悟生命永恒無限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真實自我。我們學佛修行,就是希望求得這樣一個美好圓滿的涅槃境界。因為人的生命,在時間上只不過是短短數十年歲月,白云蒼狗,無非夢境;在空間上也不過是七尺肉身之軀,“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即是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布于一切空間,充滿于一切時間,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因此正見佛道永恒,就不會產生撥無因果的斷見,進而修善止惡,終而達于涅槃的境地。
二、正思
“正思”,又作正志、正思惟、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就是正確的意志、決心、思量、分別!瑜伽師地論》說:“由正見增上力故,所起的無嗔恚、無害想,是為正思惟。”因此,正思惟也就是不貪欲、不嗔恚、不愚癡,遠離邪妄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量分別。
貪、嗔、癡三毒,經常羈絆著我們,使我們無法邁向求道的路;貪、嗔、癡三毒,時刻盤據在我們的心靈,染污我們清凈的本性。我們想遠離這三種毒害,必須以堅韌的力量,長時憶念正法,具足柔軟、慈悲、清凈、無恚心,使我們的思惟時時和正法相應,三毒才能去除,趨入佛道。
三、正語
“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yè),也就是十善業(yè)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即遠離一切不慎之語、誹謗之語、傲慢之語、辱罵之語、刻薄之語、花言巧語和虛妄不實之語。因此,正語又作正言、諦語。正語必然是合乎道理的話,所以又稱順理語,如佛陀說法皆為真實語、如實語、不異語、不欺誑語,這就是正語。
正語的內容有四:
1.真實語:真實不虛,無欺誑的話。
2.慈悲語:慈悲柔和,令人生起信心的話。
3.稱贊語:贊嘆別人,令人歡喜的話。
4.利行語:幫助別人,有利于人的話。
四、正業(yè)
正業(yè),又作正行、諦行。指正當的身業(yè)。即行為舉止正當,身、口、意三業(yè)清凈,遠離殺生、不與取、邪淫等一切邪妄。也就是十善業(yè)中的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泆等。但這僅是消極的不做惡業(yè),正業(yè)的積極意義應是“護生”、“慈悲”、“布施”等。
此外,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或于住時,于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yè)。”因此,平常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也是正業(yè)。譬如適當的睡眠、飲食、運動、休息、工作,不但能增進個人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滿,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
五、正命
“正命”,就是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罪惡,都是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譬如開設賭場、酒家、屠宰場,經營販賣殺生用的釣魚具、獵槍等商店,都不是正命。
正當的生活應該是
1.合理的經濟生活
2.高尚的道德生活
3.和諧的社會生活
4.凈化的感情生活
六、正勤
“正勤”,又作正精進、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就是朝真理的目標勇猛邁進。經云:“在家懶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喪于法寶。”《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說:懈怠是一切惡道的根本,是生死的種子,世間的一切苦惱都由此而生。欲斷生死縛者,應該精進,舍離懈怠。
精是不雜,進是不退,也就是努力為善,努力斷惡!洞笾嵌日摗分幸运恼跒榫M的目標。四正勤就是: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除。
七、正念
“正念”,又作諦意。就是清凈的意念,即不生邪念,意念正道!哆z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所以學佛的人不要把念頭放在人我是非、得失成敗、金錢名利、感情欲望之上,應該時時心存正念。
正念的內容就是四念處,即:
1.觀身不凈:一般人常因貪愛自身的美麗、健康,而產生執(zhí)著妄想,事實上,我們的身體內充滿了糞尿、涕唾等穢物,可以說是眾穢所集,何來可愛之處?佛陀教我們“觀身不凈”,是要破除我們對身體的執(zhí)愛,進而借假修真,以證得永恒不死的法身。
2.觀受是苦:世間的種種苦樂感受都是苦,因為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各種苦,縱使偶有快樂,卻因世間萬法變幻無常,遷流不息,快樂也會因時空的變化而消逝,因此說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分分秒秒忽而天堂,忽而地獄,時好時壞,時善時惡,時生時滅,如猿猴般,念念無定,所以說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世間萬物終會散滅敗壞,沒有一樣東西是有自性,能自主的。懂得“觀法無我”,才能從五欲塵勞中,找回自己的真如法性。
我們把心時時放在無常、苦、無我之上,對世間的錙銖小利就不會貪戀,而能夠勇猛向道。
八、正定
“正定”,是以正確的禪定集中意志和精神,而收攝散亂的身心,培養(yǎng)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禪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內心能源的開展。
正當的禪定應該是:
1.健康的禪定:能令身體獲得健康。
2.安心的禪定:能令心意專注一境,而得輕安。
3.開悟的禪定:能令思想豁然開通,由迷入悟。
4.見性的禪定:能令佛性開顯,尋回真實自我。
參·八正道的重要
《大毗婆娑論》說:“由正見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語;由正語故,復得正業(yè);由正業(yè)故,復得正命;由正命故,發(fā)起正勤;由正勤故,便起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一個人有了正知正見,對于是非、善惡、真?zhèn)尾拍茏稣_的思惟判斷,發(fā)諸于身口意才有正確的行為,才能向正確的目標努力精進,長養(yǎng)善念慧命,安住清凈無漏的禪定中。所以,八正道是一體的,其中任何一項的實踐,必然使其余七項伴隨同時圓滿成就。八正道中,正見居首。正見就是明慧,是修行的導師,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正見又像一部照相機,拍照時必須調好光圈、距離、速度,畫面才能清晰美麗,洗出來的照片也才不會走了樣;學佛的人,必須具備正知正見,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不致于產生錯誤或偏執(zhí)的思想、行為!峨s阿含經》卷廿八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由此可知正見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肆、八正道的實踐
佛法不是一種學說,不能單作理論上的了解;尤其八正道完全是日常生活的指導,因此更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去實修、體證。譬如,為了信仰佛教,不管遭遇任何委屈、不平、困難、迫害,都不會改變自己對佛教的信仰,這就是正見。平日所思所想,都與佛法真理契合,這就是正思。與人交談說話都是慈顏愛語,令人生起信心、歡喜、希望,這就是正語。乃至平時所行所做,都合于道德禮義,不會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去侵犯、傷害別人,進而主動扶弱濟傾,樂善好施,努力行善止惡;遇到各種情況,都能沉著、冷靜,運用智慧去判斷、解決事情等等,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八正道的方法。
八正道包含了信仰和道德的要素,是通往成佛大道的法門,是人類生活中應該遵守的準則。如果人人都能奉行八正道,必能解脫無明煩惱,獲得清凈快樂的人生,這就是佛教真正的道德生活。
- 上一篇:誦經念佛應注意的五個原則
- 下一篇:歷史上著名的“四大佛牙”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的六種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傲慢的個性與不服輸的敵對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什么叫隨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辦?
- 在家人可以直呼師父名字嗎?
- 低調做事,認真領會悲、智、和、敬的精神
- 可以躺著聽經嗎?
- 如斯的覺性
- 最早的居士是誰?
- [其他漢傳法師]怎么才能把現前之事入到唯心之理
- [其他漢傳法師]為什么做了這么多的供養(yǎng)卻沒有功德?
- [紅茶]工夫紅茶為什么叫工夫紅茶?
- [禪宗公案]什么是道?清凈之水
- [生活故事]和尚也會打電話
- [哲理故事]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 [佛與人生]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佛學常識]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佛源法師]投胎是個大問題,信愿堅固就不會走錯路
- [夢參法師]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能往生?看破放下
- [綠茶]金山翠芽屬于什么茶?鎮(zhèn)江金山翠芽的產地與特點
- [禪宗文化]禪偈是什么意思?
- [哲理故事]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 [佛經故事]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佛與人生]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佛學常識]生理期和孕婦能去寺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