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五衣與縵衣有何區(qū)別?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五衣與縵衣有何區(qū)別?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五衣與縵衣有何區(qū)別?

  五衣

  五衣是比丘尼所穿著的僧衣,即是在三衣之外,再加上僧祇支和俱蘇洛迦。

  僧祇支是掩腋衣,也稱為覆肩衣,是一塊長方形的布,穿著的時候一邊披在左肩上遮住左肩,另一邊斜披擋住右腋。

  為何世尊要制訂僧祇支呢?

  在《摩訶僧祇律》中記載:

  佛住在舍衛(wèi)城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尼年輕貌美,相當莊嚴。有一次,她在路上行走的時候,因為風太大,吹動僧衣,現(xiàn)出了她的身體。有年輕的輕浮男子在一旁調笑不已。這事讓其他的比丘尼見到,覺得影響不好,就將事情告知了大愛道比丘尼。

  于是,大愛道比丘尼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世尊。世尊從此制訂:從今往后,比丘尼應該要穿著僧祇支以遮蔽身體。

  值得一提的是:在《五分律》中記載:有比丘沒有穿僧祇支就進入村落,被風吹開僧衣,被村里的女人看見調笑。后來被其他比丘知道此事告知了佛陀,佛說:從此以后比丘進入村落,要穿著僧祇支。所以比丘們有時也會穿著僧祇支。

  俱蘇洛迦,舊譯作厥修羅,意為下裙,也是為了遮蔽身體而設。《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記載道:“梵云俱蘇洛迦,譯為篅衣。以其兩頭縫合,形如小篅也。長四肘,寬二肘。上可蓋臍,下至踝上四指。”

  縵衣

  在早期的法服之中,還有一種,叫做縵衣,音譯為缽吒。它是由兩幅完整的布料拼接而成的,因為它沒有田相,所以又被稱為幔條衣。

  它原本是專門為出家二眾以外的佛弟子準備的法服。

  因為在《四分律》中記載,世尊聽許比丘和比丘尼穿著不割截的安陀會,所以在這里順帶說一下。

  在我國,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在參與誦經(jīng)、禮懺等法事時必須穿著縵衣。而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在參加法會受持八關齋戒時,也必須穿著。

在家居士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有同修問起這個問題。關于這個問題,佛經(jīng)律部,均無明文具體規(guī)定,于是乎在家居士受五戒搭縵衣,便有了能搭不能搭等說法。都怎么說?讓我們來看看。

  一、沒有明確說明的說法

  這里,他們都提到了,在家人可以著縵衣,但是,可能由于疏忽而未能向人們明確指示:是那一類在家人可以披縵衣?現(xiàn)例在下:

  (一)《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搭衣》中寫到:“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名縵衣。無一長一短之橫紋。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文中說到“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但未說清楚這里的“在家人”是受五戒的“在家人”?還是菩薩戒“在家人”?

  (二)《弘一大師文集·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中提到:“八、今人受五戒已,輒爾披五條衣,手持坐具,壞濫制儀,獲罪叵測。依佛律制,必出家落發(fā)已,乃授縵條衣。若五條衣,惟有大僧方許披服。今以白衣,濫同大僧,深為未可。(方等陀羅尼經(jīng)云: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非五衣也。又成實論云:聽畜一禮懺衣,名曰缽吒。缽吒,即縵條也。據(jù)經(jīng)論言:著縵條衣,亦可聽許;但準律部,無是明文,不著彌善。)”

  大師文中提到:①受五戒者不可披“五條衣”。②文中又引《方等陀羅尼經(jīng)》說:“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非五衣也。”這里,雖然提到“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衣)。”但沒有說明“在家二眾”指的是受五戒的“在家二眾”?還是菩薩戒的“在家二眾”?③最后表明在家二眾?依據(jù)經(jīng)論說,穿縵衣勉強亦可,但依律部,則無明文規(guī)定,故不穿縵衣也好。

  二、受五戒可以披縵衣的說法

  受五戒披縵衣,這一作法,如今在教界大有大勢所趨之態(tài),儼然已成普遍現(xiàn)象。主張這一說法的有:

 。ㄒ唬虛云和尚說:“縵衣者,梵語缽吒,此云縵?z者漫也,謂通漫而無條相之衣。亦名禮懺衣。原為沙彌、沙彌尼之衣。但曾受三歸五戒之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及曾受菩薩戒之在家二眾得披之。然唯聽作諸佛事,及禮懺之時披著。除是之外,一切時中,若居家,若出入往返,皆不得著。若詣庵寺當以囊盛之隨行。如在家宅,可以掛置凈處。”(《虛云和尚年譜·乙未十月云居山真如寺戒期開示》)文中明確談及:“受三歸五戒之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及曾受菩薩戒之在家二眾得披之。”

  (二)印光法師在《文鈔·復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中寫到:“受五戒者,應搭縵衣,系五直條,不是一長一短之五條。今則一長一短之五條,二長一短之七條,每每亂搭,實為僣越。” 又《文鈔·復熊赫居士書》中說:“五戒,當按文鈔第一冊,與徐福賢女士書所說之法,佛前禮拜自誓受。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名縵衣,無一長一短之橫紋。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

 。ㄈ┟髂┞蓪W大師寶華山見月律師編寫的《三歸五戒八戒正范》中第九項“宣戒相”中清楚地寫有披縵衣及誦披衣偈內(nèi)容。《正范》教示,受五戒披縵衣。

 。ㄋ模佛光大辭典》第6485頁“縵衣”條解釋說:“(縵衣)又作縵條衣、縵衣、禮懺衣,為沙彌眾及受五戒、菩薩戒之在家信眾所穿著。”

 。ㄎ澹┠壳皾h傳佛教界大多數(shù)有一定影響的法師授五戒時都教令受五戒在家信眾披搭縵衣。

  三、戒經(jīng)中的說法

  下面,主要引證菩薩戒本中有關何人可擁有穿著僧衣袈裟這方面的一些說法,可以提供我們一些信息。

 。ㄒ唬秲(yōu)婆塞戒經(jīng)》說,優(yōu)婆塞受戒已,若不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得失意罪。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言:“若優(yōu)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是優(yōu)婆塞得失意罪。”僧人三衣之一的大衣,梵語稱僧伽梨。儲畜,就是擁有。這里說,在家菩薩,可以儲蓄僧人的僧伽梨大衣、缽盂、錫杖,而不是說儲存縵衣。他們擁有衣、缽、杖作什么用途呢?是否穿著使用?經(jīng)中沒有明說。

 。ǘ惰べぁ氛f,菩薩為利他,應蓄種種憍奢耶衣諸坐臥具。

  受菩薩戒,依據(jù)的戒本有《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瓔絡本業(yè)經(jīng)》、《瑜伽菩薩戒本》、《菩薩地持經(jīng)戒本》、《菩薩善戒經(jīng)戒本》、《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等。其中《瑜伽》、《地持經(jīng)》、《善戒經(jīng)》為同本異譯。目前,漢傳佛教菩薩戒的傳承主要分二支,一是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二為瑜伽菩薩戒。梵網(wǎng)、瑜伽菩薩戒,都是通出家在家。

  《瑜伽菩薩戒本》中表明,“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蓄種種憍奢耶衣、諸坐臥具。”憍奢耶衣,即以野蠶絲制成的衣。也是僧衣的一種。在《十誦律》卷七中,佛陀制定不能以憍奢耶作敷具戒。

  僧團剛成立時,僧人也穿便衣,所以有“憍奢耶衣”之稱。到后來僧服才逐步得以規(guī)范。憍奢耶衣,即是當時的袈裟。上面說到受菩薩戒者可求衣求缽,蓄諸坐具臥具。后人注釋《瑜伽》說這條是出家菩薩戒,可原經(jīng)文并沒有這樣說。

  《菩薩地持戒本》中說到這條戒文,意義大略相同。經(jīng)說:“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與,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隨施應受,如衣缽亦如是。如衣缽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臥具坐具乃至百千。”

 。ㄈ惰缶W(wǎng)經(jīng)》說,一切眾生受菩薩戒,應教身著袈裟。

  《梵網(wǎng)經(jīng)》下卷,佛說:“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jīng)、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游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于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這是《梵網(wǎng)經(jīng)》中“四十八輕”戒條中的第三十七條冒難游行戒。九條衣是袈裟“僧伽黎”大衣的一種。

  經(jīng)中佛說: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三衣、缽、坐具等十八種物。誦戒時“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有人說,這一條是出家菩薩戒,是對出家菩薩戒者說的。其實,這是后人的解釋,佛在經(jīng)中并沒有這樣說。

  《梵網(wǎng)經(jīng)》(第四十條揀擇受戒戒)中,“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這里說得更清楚,無論是什么人,只要受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應教身著袈裟”,乃至“臥具”,都必須“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成為“壞色”。

  (四)在家佛徒也有三衣。

  《大方等陀羅尼經(jīng)》卷二中說,阿難問佛,此人辭家出時不剃除發(fā),“云何語言具于三衣?佛告阿難言:三衣者,一名單縫二名俗服。阿難白佛言:世尊向說,一出家衣二在家衣。若在家者用三種為?佛告阿難一出家衣者,作三世諸佛法式。一俗服者欲令我弟子趣道場時當著一服,常隨逐身寸尺不離。若離此衣即得障道罪。第三衣者具于俗服,將至道場常用坐起。其名如是汝當受持。”

  經(jīng)中所說的“此人”,是指“念此陀羅尼句”、“修行此經(jīng)者”。此人沒受菩薩戒,也沒受“三歸五戒”,只是“辭家”,仍未“除發(fā)”的佛教信徒,佛說,他可具三衣,“一名單縫二名俗服”。

  四、縵衣原是僧衣的說法

  漢傳佛教出家眾所著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乃是有田相的袈裟。依《十誦律》所載,瓶沙王請佛制僧服,用以區(qū)別外道服。一日佛到南方游化,見良田畦畔齊整,遂命阿難根據(jù)田相裁制三衣。田相,表僧寶為世間福田,能令善信植福增慧。因此,僧衣又稱“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本是一種草,用這種草汁染色就成“赤褐色”,引申為“不正色”、壞色”。不是正色或顯色稱“壞色”。用袈裟草汁染成的“赤褐色”衣,稱名“袈裟”。佛陀規(guī)定弟子們穿壞色衣。

  袈裟,義譯為“濁、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赤色,即紅色,屬不正色?梢姡敃r就有紅色袈裟。后來,部派興起,僧人開始穿不同顏色的僧服,用以區(qū)別不同部派信仰!舍利弗問經(jīng)》中載,薩婆多部穿皂色衣,摩訶僧祇僧穿黃色衣,彌沙塞部穿青色衣,曇無德部穿赤衣,迦葉維部穿木蘭衣。佛教傳入中國后,僧侶還是披赤衣。據(jù)《弘明集》中載漢末牟融的《理惑論》中說:“今沙門被赤布,日一食,閉六情,自畢于世。”直到現(xiàn)在近兩千年,沙門的袈裟還是以赤色為尊,F(xiàn)在,有人說僧人不可披赤色袈裟,所以,這里特加以說明。

  《十誦律》卷四十六中提到:“若僧伽梨縵,是僧伽梨縵衣受持。若郁多羅僧縵,是郁多羅僧縵衣受持。安陀會縵,是衣縵安陀會受持。” 僧伽梨,習慣稱大衣或九衣。郁多羅僧,習慣稱七衣。安陀會,習慣稱五衣。但律中唯稱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沒有稱大衣七衣五衣。這是律中有關縵衣的早期記錄。并且提到有三種縵衣,曰僧伽梨縵衣、郁多羅僧縵衣、安陀會縵衣。

  唐代道宣撰述的《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說,“云,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七九條也。若就通相,亦有縵僧伽梨。”又說“若縵衣者,十誦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是縵僧伽梨受持。”這里也明確講到有僧伽梨縵衣,更說縵衣者,僧伽梨縵衣。又說,“彼律受戒前教言:我某甲,此衣僧伽梨若干條受,若割截若未割截是衣持,三說乃至安陀會亦爾(此未割者是縵衣也)”說到,僧伽梨衣有割截和無割截,乃至郁多羅僧、安陀會亦爾,亦有割截和無割截。括符中更注明:未割截的衣稱縵衣。道宣法師也引《十誦律》說有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三種縵衣。此縵衣是比丘眾受持。說明縵衣原是僧服。

  在北宋釋道誠所集的《釋氏要覽》卷上,我們看到了有關縵衣的解說:“縵衣,梵音缽吒,唐言縵條。即是一幅氎量以,三衣等,但無田相者是(西國氎幅只闊故)。自佛法至漢,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識割截法只著此衣。貼相此法自縵條起也。十誦律云:比丘居山野,許著縵條衣,不許著入聚落。應于衣上,貼作田相。又云:比丘貧少衣,不能割截應于衣上安貼。若五七九條,若過十五條等。”依據(jù)上說,有比丘貧寒穿不起割截衣,只好穿未割截衣。如果需要穿未割截衣時,則往未割截衣上安貼五七九條等,而成“割截衣”。比丘住山野,穿未割截的縵條衣,入村落則要穿割截衣。佛法傳到中國之初,中國出家人也穿縵條衣,不知道有割截法的袈裟。

  從這里我們得知,縵衣,音譯缽吒,指未經(jīng)過割截、無田相的袈裟,也稱縵條、縵條衣、禮懺衣。衣的大小與割截的三衣袈裟相等?z衣,原是僧衣的一種,后來,才成為專屬于沙彌眾及菩薩戒在家眾的戒衣,現(xiàn)在受五戒在家眾也穿。但是,有個規(guī)定,就是五戒菩薩戒在家眾只有在誦經(jīng)禮佛求懺法會時才穿縵衣,平常不穿。

  今天,我稍微觀察,更發(fā)現(xiàn)有四種不同規(guī)格的縵衣。一種是五塊布制成;一種是三塊布制成;一種是一大塊布制成,還有一種是兩塊布制成?z衣制作規(guī)格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

  五、最后的說法

  《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說,優(yōu)婆塞受戒已,不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得失意罪!惰べそ浔尽分姓f,菩薩“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衣、諸坐臥具”!惰缶W(wǎng)經(jīng)》說,菩薩常用三衣、缽、坐具等十八種物,誦戒時“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大方等陀羅尼經(jīng)》說,辭家出時尚未剃發(fā),“具于三衣”,等等。在以前,受菩薩戒者擁用三衣,甚至披搭三衣,還使用十八物。民國時,可能還有受五戒受菩薩戒在家眾披掛五衣或七衣。所以,印光法師說:“受五戒者,應搭縵衣,系五直條,不是一長一短之五條。今則一長一短之五條,二長一短之七條,每每亂搭,實為僣越。”弘一大師也說:“今人受五戒已,輒爾披五條衣,手持坐具,壞濫制儀,獲罪叵測。”

  如今,僧人的袈裟樣式在不同語系佛教中不一樣,就是同一語系佛教的僧人的袈裟也差別很大。日本僧人搭的二十五條衣是一個“小方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里,遇到法會時才掛在脖子上,表示袈裟披身。今日,漢傳僧人所披的“五衣”“七衣”“大衣”的款式也不是原始僧人的袈裟的模樣。袈裟的布料、顏色、用途等,都已發(fā)生重大變化,已是歷史地域演變發(fā)展的產(chǎn)物。袈裟,原是僧人的常服,現(xiàn)在,漢傳佛教僧人平常并不穿,只有到了誦經(jīng)禮佛法會時才穿,成了禮服。縵衣,原是袈裟的一種,后來成了在家菩薩戒的戒衣,爾后受五戒者也披搭。這些也都是佛教發(fā)展的結果。

  受三歸成為正式三寶弟子,受五戒成為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如果說受五戒要授以某些信物作為象征性的話,那么授“戒衣”當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受五戒授戒衣,給予象征,予以策勉,激發(fā)修行,有特別意義。某師在尚未征得教界大眾意見之前,授予受五戒者縵衣,以至今日大有約定俗成,已成定局。

  現(xiàn)在,漢傳佛教中國教界比丘眾披三衣,在家菩薩戒披縵衣不披三衣,在教界已有共識。至于受五戒可不可以披縵衣?以及縵衣的顏色質料樣式等問題,仍有待教界討論以定。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