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福
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夠改過遷善,做一個好人,又因為我想做一個好人,同時我也希望諸位都做好人!
——弘一法師《南閩十年之夢影》
弘一法師時刻不忘自省,也提醒眾生時刻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不要丟掉自己的善心和良知。
法師在《南閩十年之夢影》里講到“出家人何以不是人”時指出:“我們都得自己反省一下”,并說“我近來省察自己,覺得自己越弄越不像了!”所以,“希望我的品行道德,一天高尚一天;希望能夠改過遷善,做一個好人。”好人就是一天比一天更好的人。他還稱自己是“二一老人”,取古詩“一事無成人漸老”和清初吳梅村臨終絕命詞“一錢不值何消說”之意。“每每想到二一老人這個名字,覺得很有意味!”“也可以算是我在閩南居住了十年的一個最好的紀念!”
法師的弟子回憶說:
“另一件事,我們亦可以看出弘一法師的崇高人品。有一次大師告訴我,要我?guī)退I幾支筆。我去書店走一趟,看來看去都不滿意,就回來告訴他,請他親自去走一趟。而且那老板知道是弘一法師要筆,就和我說請他來一趟,如果他看中了,便把筆送給他。大師聽到如此,連口說不行不行。他說我們一定要用錢和他買。后來,大師去到書店,老板真的要將筆送他,他卻堅持不要。過后,他還告訴我,出家人買東西不好和人家講價。但我自己向來買東西都和人家講價的。聽了他的話,我也不敢多加辯護,尊重他的意思,不再和人講價。不過心里卻相當難過。因為泉州人的習慣,一定要和人家討價還價的。”
對善良的人來說,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良心。只要我們在做錯事后,還能夠感到不安,這就是好事。但這并不等于說我們以后就不會再犯錯,它需要我們以極大的勇氣和道德的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一個人做錯事,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因為他自己要接受良心的譴責。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我從年輕時就開始有一種特別的現(xiàn)象,每當我要去做一件不該做的事情時,內(nèi)心都會出現(xiàn)一個聲音叫我不要做。”蘇格拉底所說的內(nèi)心的聲音就是良知。我們常說:“做了這件事,我會良心不安的。”因為自知會良心不安,所以我們才不會去隨便作惡。
王陽明是我國明代的心學大師。一天半夜,他的一個弟子捉到一個小偷,看著小偷正當壯年,不缺胳膊不少腿的,也不是個大奸大惡之徒,如果送交官府肯定要法辦,關(guān)上三年五載的,這個弟子有些不忍,便說:“你說你一個大活人,干點什么不好呢?出來偷東西,你不覺得良心難安嗎?”誰知,小偷卻嬉皮笑臉地問道:“你能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嗎?”時值盛夏,雖然半夜了,天氣還是很熱,這個弟子便笑著說:“我可以放你走,不過也不能白白放過你啊?茨闵砩弦矝]什么值錢東西,也就這一身衣服還值點錢了。你就留下你的衣服,走人吧。”王陽明的弟子讓小偷先脫掉外衣,接著又讓他脫掉內(nèi)衣。小偷很不情愿地脫掉了。當讓他脫掉褲子時,小偷抓住自己的褲腰說:“這恐怕不太好吧!”
王陽明的弟子笑著說:“你怎么說不知道自己的良知在哪里呀,良知不就在這里嗎?”他指指小偷的褲子。
《法華經(jīng)》有言:“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產(chǎn),信賴是最佳的緣分,心安卻是最大的幸福。”俗話說: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門。人遇到了挫折和磨難,雖然也會有痛苦和掙扎,但是只要熬過去了,就不會再難過?墒,如果是自己的良心在受著譴責,那么即使再努力、再掙扎,也沒有辦法逃避痛苦。遮掩,或許可以逃過別人的眼睛,甚至逃過法律的制裁,但是唯一逃不過的是自己心靈的譴責。
在一次海難中,他僥幸生存,而其他船員集體遇難。大家都以為他也已經(jīng)死亡,船主按法律的規(guī)定,給每位遇難者的家屬一筆不菲的經(jīng)濟補償。
作為唯一的幸存者,他死里逃生幾經(jīng)磨難,當他在回家的途中聽說在這次事故中,每位遇難者的家屬可以得到十幾萬元的賠償費后,立刻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因為他一回去,家人就得不到這筆錢。而這些錢,如果讓他去賺,至少需要20年。
思考再三,他開始了流浪生涯。然而,他的心始終無法安寧,他夜夜失眠,想念妻子兒子,承受著良知的煎熬。終于,他感到無法承受心靈的煎熬,他回家了,回到了親人的懷抱。為此,親人們沒能得到那十幾萬的賠償,但他,心里安寧了。
盡管他選擇了遠離,但還是無法躲開心債。十幾萬元的財富,也買不到自己內(nèi)心的安寧。其實,有時候想想,人們的心靈還真是奇怪,越是沒有人知道,就越是會自己提醒自己。所以,在事情發(fā)生的時候,越是想要掩藏,就越會受到內(nèi)心的折磨。所以,索性不如公開,索性不如讓自己受到懲罰,反而可以心安。
巴金先生說:“良心的責備比什么都痛苦。”當我們欺騙別人的時候,最讓人覺得可怕的,不是別人對我們的懲罰和報復,而是我們自己內(nèi)心的不安。背負著心債過日子,其中的痛苦滋味可想而知。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盡量避免欺騙他人,否則我們將會永遠受到自己內(nèi)心的懲罰,讓自己的內(nèi)心永遠都得不到安寧。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有光明磊落,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地,人生才是真正的灑脫,我們才能獲得幸福。
做錯了事,心感到不安,是因為我們原本就是善良的人,但我們都不是圣人,犯錯是難免的,受到誘惑也是難免的。然而,這畢竟不能成為我們做錯事的借口,做錯了,就要去承認,就要去改正。改正了,我們的心也就安寧了。
真正的君子即使是在沒有一個人的荒野也絕不會做違背良知的事。但如果他認為某件事值得自己去做時,即使頂著再大的壓力也會去做,正所謂“問心無愧”。
有一個人看隔壁的女人帶著孩子過日子不容易,經(jīng)常幫她干點活。比如挑水的時候順便給她捎上一擔,家里需要搬什么重物,他看見了就主動上前幫忙。時間一長,村里的人都說男人和女人有曖昧。男人的老婆為了這件事和他大吵大鬧,還把他的臉撓破了。第二天早上,人們看見男人臉上帶著傷趕著馬車去趕集,隔壁的女人和孩子艱難地背著一個口袋在行走。男人跳下車,二話不說,把口袋往車上一扔,說:“上車!”女人猶豫著說:“大哥,這不好吧?”男人滿不在乎地說道:“怕什么,我問心無愧!”
有人認為,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磨難,而是違背良知,遭受內(nèi)心的譴責。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一切唯心念,生怒生喜皆是心念
- 反觀自我,對治無明
- 對于行為偏差、不講理的人,也要恒順嗎?
- 眾生的執(zhí)著
- 責任感是人間最高貴的情操
- 堅持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 快樂的來源
- 快樂的類別
- 幫助別人,就是在散播快樂
- 修福報是貪心的表現(xiàn)嗎?
- 勇敢地面對生活,快樂地活在當下
- 人生要隨遇而安,來什么品味什么,才能“日日是好日”
- 怎樣才是好風水,有福報?萬物有心,以心換心
-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風狂雨驟時立得定
- 富貴終如草上霜
- 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
- 虛名竟如何,總是一南柯
- 告別那些沒有意義的應酬
- 常懷感恩心,增加正能量
- 不能舍,只好泥里團團轉(zhuǎn)
- 吃虧是福:最樸素的幸福哲學
- 若要世人愛你,你當先愛世人
- 無它求,無奢望,所以生命強大
- 懂得謙虛學習,便能不斷成長
- 追著別人的幸福跑,你永遠不會幸福
- 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 通過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壞習慣
- 十分福氣,享受三分
- 內(nèi)心寧靜,才能認清事情的根本
- 舍棄浮躁,人生才能淡定如水
- 玄奘法師取回的經(jīng)書有哪些?
- 別讓欲望綁架了你的心
- 如何用六根來布施?
- 心被外物所牽你才會受煎熬
- 一米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追求不圓滿的人生
- 所有面向苦難的修行,都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 中國佛教史上有哪四位佛經(jīng)大翻譯家?
- 人生不過是路過,沒什么不可放下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其他漢傳法師]做到無分別的誠敬心,才能達到平等的智慧心
- [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的都有哪些?只有紅茶
- [禪宗五家]五家七派是如何形成的,宗派祖師是有意要分宗立派的?
- [生活故事]法身在變,佛心不變
- [哲理故事]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 [佛與人生]一切唯心念,生怒生喜皆是心念
- [佛學常識]什么是五方佛
- [凈界法師]虛空藏菩薩是怎么觀虛空的?
- [綠茶]竹葉青功效與作用
- [禪宗公案]人有南北,佛性無南北
- [哲理故事]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 [人物故事]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佛與人生]反觀自我,對治無明
- [在家修行]對于行為偏差、不講理的人,也要恒順嗎?
- [楞嚴經(jīng)]蘇軾與《楞嚴經(jīng)》
- [虛云法師]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禪茶]茶葉詳細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