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骨舍利 > 舍利塔 >

北京云居寺舍利的簡介

\

  北京云居寺

  簡介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qū)境內,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經(jīng)山藏經(jīng)洞、唐遼塔群構成我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作為世界上保存石刻經(jīng)版最多的寺廟入選“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同年云居寺塔及石經(jīng)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1997年以來連續(xù)四年被評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區(qū)”,同年被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9年榮獲“京郊環(huán)境建設示范景區(qū)”和“北京花園式單位”榮譽稱號,2001年榮列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同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huán)境管理體系雙認證。2004年11月15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風景名勝區(qū)。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經(jīng)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兩側有配殿和帝王行宮、僧房,并有南北兩塔對峙;寺院坐西朝東,環(huán)山面水,形制宏偉,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1942年云居寺被日軍炮火夷為廢墟。1985年成立云居寺修復綠化委員會,進行了一期修復工程和周邊綠化。1998年后,進行了石經(jīng)回藏及二期修復工程。目前,云居寺已恢復了昔日的莊嚴。 云居寺是佛教經(jīng)籍薈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jīng)、紙經(jīng)、木版經(jīng)號稱“三絕”。“石刻佛教大藏經(jīng)”始刻于隋大業(yè)年間(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jīng)于石?探(jīng)事業(yè)歷經(jīng)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jīng)1122部、3572卷、14278塊。象這樣大規(guī)模刊刻,歷史這樣長久,確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壯舉,堪與文明寰宇的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譽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經(jīng)”是一部自隋唐以來綿延千年的佛教經(jīng)典,不僅在佛教研究、政治歷史、社會經(jīng)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資料。而且在書法藝術上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北塔是遼代磚砌舍利塔,又稱“羅漢塔”,始建于遼代天慶年間(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樓閣式、覆缽式和金剛寶座三種形式為一體,造型極為特殊。塔的下部為八角形須彌座,上面建樓閣式磚塔兩層,再上置覆缽和“十三天”塔剎。這種造型的遼塔,十分少見。

  四座唐塔都有明確的紀年,塔的平面呈正方形,七層,分單檐和密檐式兩種,而造型大致相同。塔身上雕刻著各種佛像,其中唐開元十五年(727年)所建的石塔,內壁雕刻有一個供養(yǎng)人,此人深目高鼻,推斷應為外國人形象,這與當時唐代與中西亞交流廣泛、大量任用外族為官有直接關系。雕刻的服飾十分華麗,線條細膩流暢,反映了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紙經(jīng)現(xiàn)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單刻佛經(jīng)等。而其中的《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為妙蓮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血寫成,被譽為“舌血真經(jīng)”,尤為珍貴。

  《龍藏》木經(jīng)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現(xiàn)存77000多塊,內容極為豐富,是集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來譯著之大成?胺Q我國木板經(jīng)書之最。世界上現(xiàn)存兩部漢文大藏經(jīng),一部為云居寺現(xiàn)存的《龍藏》,另一部是韓國海印寺的《高麗藏》。

  石經(jīng)山海拔450公尺,山腰有9個藏經(jīng)洞,其中雷音洞為開放式,洞內寬廣如殿,四壁鑲嵌經(jīng)板大都是靜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稱千佛柱,九洞共藏經(jīng)4196塊。石經(jīng)山現(xiàn)存唐塔兩座,還有石鑿古井、隋唐碑刻等大批歷史遺存。為了便于游客上山觀光攬勝,云居寺于1999年10月24日開通了全長830米的石經(jīng)山索道,在乘坐途中可一覽云居寺全貌及石經(jīng)山四周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

  云居寺不僅藏有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而且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詞)意為尸體或身骨。相傳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結成的珠狀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發(fā)掘赤色肉舍利兩顆,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內而不是供奉在塔內的舍利,與中國北京八大處的佛牙、陜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并稱為“海內三寶”。為千年古剎增添一份祥光瑞氣。 解放后,黨和政府對云居寺給予高度重視。50年代末,利用三年時間對石經(jīng)進行發(fā)掘整理,并組織專家對房山石經(jīng)進行研究。出版了《房山石經(jīng)影印本》和《房山石經(jīng)題紀匯編》等一批研究著作。1974年房山區(qū)政府建立云居寺文管所,1988年擴編成云居寺文物管理處,為全民所有制事業(yè)單位。主抓云居寺文物保護、研究和利用工作。1987年10月,云居寺作為社會歷史類專題遺址博物館對國內外游人開放。1995年12月正式注冊登記為云居寺石經(jīng)陳列館。

  現(xiàn)在的云居寺已經(jīng)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佛教寺院,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享有“北方巨剎”的盛譽。云居寺特有的幽靜地理環(huán)境,奇特迷人的秀麗風光,蘊涵著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是藏經(jīng)納寶之地、祈福迎祥之所。

  歷史沿革

  云居寺始建于隋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8年),至遼圣宗時期(公元983—1011年) 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軍轟炸毀環(huán)。

  寺的南北有兩座遼塔對峙,南塔又稱藏經(jīng)塔,地下有藏經(jīng)穴,塔已無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羅漢塔,高三十米。下部為樓閣式,中間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缽形,有相輪、寶頂。這種建筑形式在中國現(xiàn)存古塔中極具特色。

  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間所建。五塔形成一個整體,為中國金剛寶座塔(五塔)的早期實例。寺內 及周圍山上還有唐、遼、明各代建造的磚、石塔十余座,其中以石刻大藏經(jīng)創(chuàng)始人靜琬的墓塔——琬公塔和為紀念唐代金仙公主捐助刻經(jīng)事業(yè)而建的金仙公主塔最為著名。

  云居寺雖然被炮火所毀,但聞名于世的石刻大藏經(jīng)埋藏地下,保存完好。

  云居寺石經(jīng)始刻于隋大業(yè)年間。當時高僧靜琬繼承其師北齊南岳慧思遺愿,在石經(jīng)山刻石造經(jīng)。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靜琬逝后其弟子玄導、儀么、慧暹、玄法又相繼主持刻經(jīng)事業(yè),歷經(jīng)隋、唐、遼、金、元、明諸朝,延續(xù)千載,至明末。經(jīng)版藏于石經(jīng)山九個山洞中,其中藏經(jīng)最早也最重要的是第五洞穴,稱雷音洞。

  琬最初所刻的一百四十六塊石經(jīng)鑲嵌于洞內四壁之上。洞中央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每根柱上均有浮雕佛像,共一千多尊,稱千佛柱。由于山洞藏經(jīng)貯滿,遼金時代續(xù)刻的經(jīng)版就沒再運上山,而藏于云居寺南塔下地穴中。

  佛教經(jīng)籍薈萃之地

  云居寺是佛教經(jīng)籍薈萃之地,寺內珍藏著石經(jīng)、紙經(jīng)、木版經(jīng)號稱“三絕”。“石刻佛教大藏經(jīng)”始刻于隋大業(yè)年間(605年),僧人靜琬等為維護正法刻經(jīng)于石?探(jīng)事業(yè)歷經(jīng)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鐫刻佛經(jīng)1122部、3572卷、14278塊。象這樣大規(guī)?,歷史這樣長久,確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壯舉,堪與文明寰宇的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譽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經(jīng)”是一部自隋唐以來綿延千年的佛教經(jīng)典,不僅在佛教研究、政治歷史、社會經(jīng)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歷史資料。而且在書法藝術上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北塔是遼代磚砌舍利塔,又稱“羅漢塔”,始建于遼代天慶年間(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樓閣式、覆缽式和金剛寶座三種形式為一體,造型極為特殊。塔的下部為八角形須彌座,上面建樓閣式磚塔兩層,再上置覆缽和“十三天”塔剎。這種造型的遼塔,十分少見。

  四座唐塔都有明確的紀年,塔的平面呈正方形,七層,分單檐和密檐式兩種,而造型大致相同。塔身上雕刻著各種佛像,其中唐開元十五年(727年)所建的石塔,內壁雕刻有一個供養(yǎng)人,此人深目高鼻,推斷應為外國人形象,這與當時唐代與中西亞交流廣泛、大量任用外族為官有直接關系。雕刻的服飾十分華麗,線條細膩流暢,反映了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紙經(jīng)現(xiàn)藏22000多卷,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包括明南藏、明北藏和單刻佛經(jīng)等。而其中的《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為妙蓮寺比丘祖慧刺破舌尖血寫成,被譽為“舌血真經(jīng)”,尤為珍貴。

  《龍藏》木經(jīng)始刻于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現(xiàn)存77000多塊,內容極為豐富,是集佛教傳入中國2000年來譯著之大成。堪稱我國木板經(jīng)書之最。世界上現(xiàn)存兩部漢文大藏經(jīng),一部為云居寺現(xiàn)存的《龍藏》,另一部是韓國海印寺的《高麗藏》。

  石經(jīng)山海拔450公尺,山腰有9個藏經(jīng)洞,其中雷音洞為開放式, 洞內寬廣如殿,四壁鑲嵌經(jīng)板大都是靜琬早期所刻。洞中有四根石柱,石柱上雕佛像1056尊,故稱千佛柱,九洞共藏經(jīng)4196塊。石經(jīng)山現(xiàn)存唐塔兩座,還有石鑿古井、隋唐碑刻等大批歷史遺存。為了便于游客上山觀光攬勝,云居寺于1999年10月24日開通了全長830米的石經(jīng)山索道,在乘坐途中可一覽云居寺全貌及石經(jīng)山四周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

  黨和政府對云居寺給予高度重視

  解放后,黨和政府對云居寺給予高度 重視。50年代末,利用三年時間對石經(jīng)進行發(fā)掘整理,并組織專家對房山石經(jīng)進行研究。出版了《房山石經(jīng)影印本》和《房山石經(jīng)題紀匯編》等一批研究著作。1974年房山區(qū)政府建立云居寺文管所,1988年擴編成云居寺文物管理處,為全民所有制事業(yè)單位。主抓云居寺文物保護、研究和利用工作。1987年10月,云居寺作為社會歷史類專題遺址博物館對國內外游人開放。1995年12月正式注冊登記為云居寺石經(jīng)陳列館。

  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

  云居寺不僅藏有佛教三絕與千年古塔,而且珍藏著令世人矚目的佛祖舍利。舍利(佛教名詞)意為尸體或身骨。相傳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結成的珠狀物。1981年11月27日在雷音洞發(fā)掘赤色肉舍利兩顆,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內而不是供奉在塔內的舍利,與中國北京八大處的佛牙、陜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并稱為“海內三寶”。為千年古剎增添一份祥光瑞氣。

  福建省連江縣東岱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福建省連江縣東岱鎮(zhèn)山堂村云居山之巔,又名上庵寺,云居山位于閩江與鰲江之間,距縣城七點五公里。唐代即建寺于此,宋元屢修,清康熙年間(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重建,到民國年間,年久失修,損壞嚴重,部分倒塌。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圓慶上人和明性法師駐錫于此,著手修繕寺宇,開荒種地,初創(chuàng)業(yè)基。 一九八一年年明性法師圓寂后,由理通法師繼任住持,擴建大雄寶殿,修七星井和生活用房。一九八八年理通法師圓寂后,由比丘尼理順法師任住持,理實法師任監(jiān)院,一九九三年年開始對總體布局進行全面調整,將原有殿宇全部拆除,重新設計仿古結構,屋頂有琉璃瓦面,殿內一九八九年重塑的釋迦牟尼第三尊佛像,高三.四米,肩寬一.二米,全面用金粉裝飾,鮮艶奪目。塔井浮雕九龍八鳳心,工藝精巧。大雄寶殿廊前換上九根浮雕青石龍柱,殿堂高度從原來八.三米加高為十三.八米,深度增加四.三米。建筑面積六百八十平方米。大雄寶殿前方留有一塊五百七十五平方米方形廣場,內建七星井和千佛塔。廣場前面是天王殿,建筑面積一百三十五平方米,殿前為月丬池。在大雄寶殿和廣場兩旁建有齊堂、祖師殿、伽藍殿、西歸堂及生活用房等建筑面積一千五百六十二平方米。大雄寶殿后座為法堂、藏經(jīng)樓、僧房等,建筑面積四百四十一平方米,殿宇圍墻長三百米,高二.八米。近數(shù)年來的修繕總計耗資五百多萬元,全部都是信徒捐獻,其中胡雪金家族一百六十多萬元,鄭玉英家族五十多萬元。現(xiàn)擁有殿堂五座,大小廳室五十六間,總建筑面積兩千八百一十八平方米。 云居山是連江縣內四大名山之一,青山堆翠,碧岫繞云,兀巒幽谷,奇巖怪石,松樹蕭森,綠茵馥郁,正如云居寺前崖刻有所言「天上云居,人間仙境」。西北向有仙人跡,傳說仙人曾到云居山,巖壁尚留一尺多長的腳印。北面有金貓戲鼠、尼姑洗臉、和尚貌臺諸勝。云居寺左邊有大字「彤云碧海」的刻石。附近有流米巖。寺側有一小岡,首尾昂起,形好馬鞍,叫馬鞍山。每屆秋日,游者多宿云居寺,以待翌晨登普光塔以觀日出。普光塔又稱云居塔,在云居山頂,游人在此極目東海,氣象萬千。海筏法師有聯(lián)云:「海自混茫能蓄日,山無古今獨居云」,生動概括了「云居觀日」的獨特景色。「云居觀日」是鰲江十二景之首。塔旁有一巨石,呈半笏狀,底部附著貝殼,上刻「海上飛來」四字,稱飛來石,對考察云居山地形變化具有重要意義。滿山怪石,知名者還有「美女梳妝」、「蓮花臺」、「杜鵑巖」等諸勝。 云居寺雖處群山峻嶺之中,現(xiàn)有一條石面公路接通連曉公路而進入一○四國道,交通十分方便。 寺址:福建省連江縣東岱鎮(zhèn)山堂村云居山

  西安云居寺

  云居寺原名安慶寺。因該寺上空常見祥云環(huán)繞久聚不散如菩薩顯圣,故改稱云居寺。

  西五臺,原名安慶寺。位於西安市玉祥門蓮湖路西段南側,東鄰灑金橋,西靠明代城墻,東西長約一華里。此地原為長安城內太極官,城南墻舊基。

  歷史沿革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篤信佛教,每年數(shù)次前往終南山南五臺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勞素,世民為母盡孝,便仿照南五臺在宮城廣運門以西,太極宮城南墻上沿起伏地勢,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個高臺,又與終南山南五臺遙相呼應,故稱西五臺。又因該寺上空常見祥云環(huán)繞久聚不散,如菩薩顯圣,欲又稱云居寺。

  據(jù)《西安府志》記載“其臺基於唐,創(chuàng)於宋,屢葺於明。”現(xiàn)殘存的西五臺殿宇系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由於年代久遠,戰(zhàn)火頻繁,屢毀屢建,究系何代建造,眾說不一。

  建筑風格獨特

  西五臺的建筑風格與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東,由山門拾級而上,一臺高于一臺。第一臺名為降龍觀音殿,臺前建有韋馱殿。第二臺稱五大菩薩殿。第三臺為地藏菩薩殿。第四臺為彌勒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臺為十二臂觀音殿。另外有大雄寶殿、觀音大士殿、臥佛殿三殿分別插建于二、三、五高臺之前,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臥佛殿內臥佛塑像及侍立兩假的十大羅漢塑像,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堪稱明代塑像珍品,據(jù)《關中圖志》記載“由三天門拾級而上,層臺紺閣,環(huán)列左右,最高處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勝。”各臺兩側均有寮房,歷來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臺是開期放戒的道場,其規(guī)模之大由此可見。 第一臺與第四臺毀於民國戰(zhàn)事時期,其余各臺尚且完整。所余三臺分別稱為前臺、中臺、后臺,三臺均尼僧主持。1920年能修比丘尼仰慕長安為唐代佛教勝地,由廣東省移居此地。西五臺每年農歷六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九日舉行法會,會期善男信女前來朝拜許愿,求神禮佛者無數(shù)。

  文革對它的影響

  文革前,前臺尚有五大菩薩殿像,大雄寶殿三間,內塑像釋迦牟尼佛一尊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各一尊。靈應臺,臺上有觀音殿一間,內塑觀音像一尊。臺下背后有韋馱像一尊,臺前有觀音殿一間。內塑觀音像一尊。后臺菩薩殿五間,供大悲觀音菩薩像三尊。大殿三間,塑地藏王像、臥佛像及十大弟子像,外有彌勒殿三間。以上三臺文革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文革中寺內被工廠占用,寺內尼僧住地多被居民占住或插建,加之年久失修,整個寺院已破舊不堪,急待重修。

  建筑風格獨特

  西五臺的建筑風格與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東,由山門拾級而上,一臺高于一臺。第一臺名為降龍觀音殿,臺前建有韋馱殿。第二臺稱五大菩薩殿。第三臺為地藏菩薩殿。第四臺為彌勒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臺為十二臂觀音殿。另外有大雄寶殿、觀音大士殿、臥佛殿三殿分別插建于二、三、五高臺之前,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臥佛殿內臥佛塑像及侍立兩假的十大羅漢塑像,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堪稱明代塑像珍品,據(jù)《關中圖志》記載“由三天門拾級而上,層臺紺閣,環(huán)列左右,最高處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勝。”各臺兩側均有寮房,歷來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臺是開期放戒的道場,其規(guī)模之大由此可見。 第一臺與第四臺毀於民國戰(zhàn)事時期,其余各臺尚且完整。所余三臺分別稱為前臺、中臺、后臺,三臺均尼僧主持。1920年能修比丘尼仰慕長安為唐代佛教勝地,由廣東省移居此地。西五臺每年農歷六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九日舉行法會,會期善男信女前來朝拜許愿,求神禮佛者無數(shù)。

  文革對它的影響

  文革前,前臺尚有五大菩薩殿像,大雄寶殿三間,內塑像釋迦牟尼佛一尊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各一尊。靈應臺,臺上有觀音殿一間,內塑觀音像一尊。臺下背后有韋馱像一尊,臺前有觀音殿一間。內塑觀音像一尊。后臺菩薩殿五間,供大悲觀音菩薩像三尊。大殿三間,塑地藏王像、臥佛像及十大弟子像,外有彌勒殿三間。以上三臺文革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文革中寺內被工廠占用,寺內尼僧住地多被居民占住或插建,加之年久失修,整個寺院已破舊不堪,急待重修。

  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在省,市人民政府和宗教主管部門的關懷下,西五臺重新恢復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并被政府確定為西安市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大信教群眾又能自由地從事正常的宗教活動,特別是近年來,在省佛協(xié)的積極支持下,由佛學院畢業(yè)不久即擔任西五臺前臺住持的吉祥法師,立志重現(xiàn)昔日皇家寺院之輝惺,討劃分期實施恢復重建五臺原貌,以實現(xiàn)廣大佛教徒的夙愿。她克服種種困難積極帶領廣大僧尼和信眾落實教產,護持道場,制定規(guī)劃,多方籌集資金,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大大加快了西五臺的恢復重建工程。

  西五臺修復開放

  西五臺的修復開放既是落實黨的宗教政策的體現(xiàn),又是十方善信的迫切愿望,然而,要全面整修,所需經(jīng)費較多,還有賴于國內外各大寺院高僧大德們及四眾弟子的大力支持,同發(fā)慈悲,隨緣捐助。 在國內外廣大佛教徒和居士大德們的支持幫助下,一定能夠使西五臺早日恢復昔日盛況,成為全國最大的比丘尼道場之一。 據(jù)《西安府志》記載“其臺基於唐,創(chuàng)於宋,屢葺於明。”現(xiàn)殘存的西五臺殿宇系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由於年代久遠,戰(zhàn)火頻繁,屢毀屢建,究系何代建造,眾說不一。

  李世民的故事

  相傳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篤信佛教,每年數(shù)次前往終南山南五臺朝山拜佛,旅途十分勞頓。李世民為母盡孝,便仿照南五臺在長安城的宮城南墻附近建筑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五座佛殿坐落在五個高臺之上,又與終南山南五臺遙相呼應,俗稱西五臺。云居寺歷來為尼僧道場。據(jù)《西安府志》記載“其臺基于唐,創(chuàng)于宋,屢葺于明。”現(xiàn)殘存的云居寺殿宇保持著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尤其是臥佛殿內臥佛塑像堪稱明代塑像珍品。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