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師答:欲出家修行,要如何選擇道場?

  出家(梵語pravrajya),音譯作波吠儼耶。即出離家庭生活,專心修沙門之凈行;亦兼指出家修道者,與沙門、比丘同義。為在家之對稱。又以出家乃遠離世俗(梵語samvrti)之塵,故又稱出塵。出家須剃落須發(fā),拋棄服飾,并穿著壞色之衣,故出家又稱落飾、剃發(fā)、落發(fā)染衣、剃染、落染。

  比丘(梵語bhiksu)、比丘尼(梵語bhiksuni)、式叉摩那(梵語siksamana)、沙彌(梵語sramaneva)、沙彌尼(梵語sramanerika)等五眾皆為出家眾,稱為出家五眾。

  出家的動機在于了生脫死出三界,自度度人,以證悟無上菩提為志向。

  的確有無數(shù)之人,一心向道,有心出家修行,欲精進佛道,但是選擇道場來出家修行的問題,讓他頭痛不知如何抉擇才是,因為出家修行是辦生死大事,輪回與不輪回之關鍵所在,所以應該特別關心自己以后出家了道的通路;谶@點,今將提出七點項目,作為有心出家修行選擇道場的準則。

  一、佛寺應人人遵守如來(梵語tathagata)戒律:道場若無戒律,寺眾必亂倫次,人我是非紛云,明爭暗斗,上下不能和諧,挑撥離間,住眾則不得安寧,三業(yè)無能清凈。正法因此分崩離析,敗壞如來家業(yè),所以佛寺要有戒律的遵守。

  四分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若亡,佛法亦亡。”

  二、佛寺要有正法可聞:道場莊嚴、環(huán)境幽雅、人事適中,但若無正法可聞,智慧不能開拓,煩惱難以降伏,心則不安,妄想紛飛,得過且過,浪費青春,虛度歲月,道業(yè)焉能成就!豈不是有負當初出家道念!所以道場應有正法可聞,日日聽經(jīng)聞法,日日法喜充滿,以滋潤法身(梵語dharmakaya)慧命故。

  三、佛寺應駐錫有善知識(明師):剛出家之人,有些人確實道心尚未堅固,佛法知見未得入道,在佛寺里沒有善知識的教導與啟發(fā),往往會出了種種狀況,智慧未成熟無能疏解,最后四處奔走流浪,甚至有些人走投無路因而還俗,當初有善根出家修行,因找不到善知識(梵語kalyanamitra)可依止與教導,又走回頭路,進退兩難,甚可遺憾。因為善知識深入三藏法義,猶如一盞明燈,可照亮陰暗而得光明,眾生無明煩惱心重,善知識能啟發(fā)智慧,破諸無明煩惱,安住道業(yè),使令行者繼續(xù)精進佛道,共登正覺彼岸,因此,選擇善知識是相當重要的。

  四、佛寺應以六和敬共處:(1)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2)口和無靜,是言語不起爭論。(3)意相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4)戒(梵語Sila)和同遵,是戒律的共同遵守。(5)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6)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沾。

  若大眾共同遵守六和敬,佛寺則充滿一片祥和,修行進道必得可成,因此,選擇道場而出家的確要慎重。

  五、佛寺環(huán)境是否能適應:道心堅固是理所當然,但遇到環(huán)境種種困擾時,往往也會心生煩惱的時候,何況學佛剛初發(fā)心者,毅力搖晃不定,容易被外境惑動或干擾,情緒亦難穩(wěn)定,是故選擇道場的環(huán)境亦應深入考量。

  六、佛寺法會太多影響道心:許多剛發(fā)心出家修行的行者,事先毫無留意道場的性質(zhì)與狀況,勇猛心一發(fā),心存只要能出家順利即可,果真一旦露出僧相,頻頻苦惱之事即接踵而來了,法會(經(jīng)懺、度亡、消災、引魂,乃至其他佛事頻繁)雜務多,寺務多得讓他喘不過氣,進不是退不是,苦惱懊悔不知向誰細訴心中的苦衷,正所謂:出家前閑事多,出了家事轉(zhuǎn)多。是最好的寫照,因此選擇道場有必要過濾篩檢的程序。

  七、佛寺應有修行的風氣:道場林立,佛寺琳瑯滿目,但卻莫衷一是,不知如何選擇有修行風氣的道場,這也是傷腦筋的一面,自己修行的法門略知一、二,當然出家選擇適合自己法門的道場是必要的,若道場沒有修行的風氣,入其道場又有何意義?唯有徒增煩惱,遲遲不得入道,生命一日復一日而消失,道業(yè)荒廢,生死未了,心則有不安之時,因此,道場沒有修行的宗風,去亦如同無去,枉然虛度歲月,可不慎哉!

  以上七點項目,欲出家者能牢記五內(nèi),因而以智慧觀察適合自己所修行之道場,才不致于有事后遺憾而懊悔,也因為選擇正確的道場而減少諸多困擾與不必要的煩惱,若正見這七點項目,則易于入道行道證道,若如然,諸佛贊嘆,菩薩隨喜,出家者亦能如愿以償,究竟圓成無上菩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