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識小
世宇
一、道次第對學佛者的意義
佛從最初發(fā)菩提心、中間集積;資糧、最后現(xiàn)證圓滿正覺,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有情而做的。所以釋迦世尊初于鹿野苑為五比丘三轉(zhuǎn)四諦法輪開始,直至雙林樹下示現(xiàn)涅盤這四十九年間,對各種根機的有情說了無數(shù)的法要,也無非為了成就有情義利。
總的來說,有情義利分為二種:一是現(xiàn)前義利,二是究竟義利,F(xiàn)前義利即是增上生,為人天乘果,為下士道,如阿底峽尊者之名著《菩提道炬論》云:“若以諸方便,唯于生死樂,希求自利義,知彼為下士。”究意義利略分二種:一是聲聞緣覺乘,唯求自出生死,為中士道。如《道炬論》云:“背棄諸有樂,遮惡業(yè)為性,若惟求自靜,說名中士夫。”二是菩薩乘,由大悲心最極發(fā)動,欲盡拔一切有情痛苦為因,得佛位為果,為上士道。如《道炬論》云:“由達自身苦,若欲正盡除,他一切苦者,是為勝士夫。”由此可見,道次第攝盡了一切佛語教授,并把它們有條理、有次第地組織起來,令任何一種根機的學佛者,都可以依據(jù)自身的能力修學相應的部分。特別是處在末法時代的今天,邪說紛紜,佛教學人對圣教密意莫衷一是,有的好高騖遠,求速躐等,從不切實考慮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連修學菩提道最初之放舍現(xiàn)世心尚未生起,卻大言無上密生圓次第或大圓滿。有的盲修瞎練,執(zhí)于宗見,或念一佛名,或持一明咒,或參一話頭,對整個佛法圓滿道體之建立,一無所知。置身于這種環(huán)境之中,則倍感菩提道次的可貴。如被譽為西藏日輪的頗邦喀大師說:“菩提道次第是三世諸佛所共履的康莊大道,是三界中的唯一明燈。”
另外,現(xiàn)在修學凈土宗的人特別多,凈土宗以仗他力,橫超三界,被稱為易行道而著稱,故有“萬修萬人去”的說法。但是我們現(xiàn)見往生的人屬實不多,究其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因為放不下現(xiàn)世的一切,出離心也不踏實,菩提心亦只是在口頭生起,更遑論通達中觀深見而上品往生。然上述內(nèi)容俱是菩提道次第所詮釋的主要內(nèi)容,學佛者若能將菩提道次第依次在身心中生起,一念即可往生凈土,豈是那些整日茫然,僅是口頭念佛者所能比擬?因此不論是修學任何宗派,凡為出離心所攝持的,就是解脫輪回的因,凡為菩提心所攝持的,就是成就佛果的因;凡為性空正見所攝持的,就是輪回的正對治法。除此以外,不論你修什么法,念誦、觀想,甚至大圓滿、大手印,如果離開此三根本法義的攝持,是不能解脫成佛的,這是至尊文殊對宗喀巴大師所宣說的甚深義理。
出于同一想法,阿底峽尊者的再傳弟子樸穹瓦也曾請問京俄瓦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善巧五明,獲得堅固三摩地,具足五神通,得八大悉地;另一種是阿底峽的教授(指道次第)雖尚未如實在身心中生起,但對此能獲得定解,他人無法改變其意,不知您選哪一種?”京俄瓦回答說:“阿?黎,不要說‘道次第’在身心中生起,就算是只知道一點點‘道次第’,我也寧可選這種。因為我以前曾無數(shù)次地善巧五明,能經(jīng)劫入三摩地,具足五種神通,獲得八大悉地,但卻不能超越輪回,但是如果我能對阿底峽所說的‘菩提道次第’獲得決定,那么我一定能遮退輪回。”(頗邦喀大師《三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所以,對于菩提道次第的修學,對修學任何宗派的學佛者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菩提道次第的內(nèi)容
菩提道次第是指一個凡夫從初學佛開始,直到最終證得佛位中間所必經(jīng)的歷程。概括起來說,道次第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歸納為三種根本要義,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度缢陌僬摗吩:“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后斷一切見,如此為善巧。”龍樹菩薩亦云:“先增上生法,決定勝后起,以得增上生,漸得決定勝。”宗喀巴大師也在完成《菩提道次第廣略論》后,將全論內(nèi)容攝為此三種根本要義,另造一文,名《圣道三要》,來總結(jié)菩提道次第的精要部分。所以菩提道次第的主要內(nèi)容,不外是先令我們斷惡修善(遮止非福),以此正因而令我們獲得更好的內(nèi)在和外在條件(增上生法),再由此基礎(chǔ)上觀輪回中一切享樂盛事,其體性無非是苦而發(fā)出離心,破除我執(zhí)無明,證得涅盤(中間破除我),最終發(fā)菩提心,而至究竟佛果(后斷一切見)。因此,說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是整個菩提道次第的骨干,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修習菩提道次第的前導基礎(chǔ),就是對暇滿人身的修學。暇身對學佛者,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無論是要獲得后世安樂,還是要解脫輪回、發(fā)菩提心,證甚深空見,都必須依賴此寶貴暇身。特別是修學密法者,若要在此五濁惡世一生證得雙運身,更是非此暇身不可。寂天菩薩在其名著《入菩薩行論》中說:“由依人身筏,當度大苦流,此筏后難得,愚莫時中眠。”宗喀巴大師也總結(jié)說,修道最初之身,人為第一。
然此身雖如此寶貴,但卻不知何時死去,正所謂身命無常。我人放不下現(xiàn)世,無法生起出離心之主要原因,就是對死無常沒有作深細、恒常的思維修習。當知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不死,就算是釋迦世尊、至尊米拉日巴、第二法王宗喀巴大師,也要舍此幻軀,何況他人?雖死王必來索我生命,但不知何時降臨到自己頭上,若不早下決心,放舍對世間八法的經(jīng)營,努力學修佛法,待死主來臨時,別說一切親朋眷屬財產(chǎn)舍我而去,即此從投生開始就始終一刻不離之身體也要離我而去,唯有佛法,特別是此圓滿無缺、無謬之菩提道次第教授,是我們唯一的依靠,于是理應生起決定修法之心。又復此身雖死,但決非“人死如燈滅”,而是要依著業(yè)力去投生的,所生之處,概有二種,謂善惡兩趣,試思我們生前所作之業(yè),惡多善少,能生至善道者,寥若晨星。既知當墮惡道,受大痛苦,當決心依止三寶,因唯有三寶才能救護我們出離苦海。然“諸佛非以水洗罪,不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于余者,示法性諦令解脫”,故皈依三寶之后,要依著佛所開示的因果道理取舍修習,則決定可生至善趣。
雖能生至善趣,但我們決不可以此為足,因為今生在大梵天,來世就可能墮熱地獄;今生貴為人王,來世則淪為乞丐。正如《集法句經(jīng)》所說:“集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有離,有生咸歸死。”提婆菩薩在《四百論》中也說:“有智慧的人怖畏善趣和怖畏惡趣是沒有分別的。”總之,只要身在輪回之中,決無保信之處,如《法華經(jīng)》中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況且此輪回,無休無止,無始無終,在這個以苦為性的三界中,應該尋求一個永久的解脫,方不枉此萬劫難遇之暇滿人身。
如此觀三界苦,發(fā)出離心,則應觀察什么是輪回的因呢?即我們?yōu)楹螘䦃櫲胼喕啬?它的根本原因,就是無明煩惱。具體地說,就是俱生我執(zhí),它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未受過任何哲學思想和宗派思想熏習和影響的虛妄執(zhí)實心。那到底什么是“我”呢?我們又是如何去執(zhí)這個“我”的呢?所謂“我”既不是指這個身體,也不是指意識,更不是指什么阿賴耶識,因為我們通常都說我的身體、我的意識、我的思想、我的阿賴耶識,可見他們都不是“我”,五蘊中的任何一蘊都不足以構(gòu)成“我”,五蘊合起來也還不是“我”,這個“我”是依著五蘊而被假安立的,這就是“我”的真相。但這個“我”并不是我們所要破除的對象,只有當我們認為它是“實有”的時候,才是俱生我見。因為在我們的心對境時,有三種狀態(tài):一是執(zhí)為實有,一種是明其無自性,另一種則是既不執(zhí)實,也不緣空。所以正確認知身心中哪種狀態(tài)是俱生我執(zh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能正確認識俱生我執(zhí)二生死因,則知道有無數(shù)的分別心都不是俱生實執(zhí),也就不會片面地認為一切分別都應該破除,而損壞緣起法則,墮入斷見魔洞中去了。認識此俱生我執(zhí)后,當知能斷此實執(zhí)的,就是通達一切法無自性的空慧,認識并實證到所執(zhí)的“我”根本不存在,純是幻覺,即慢慢趣向解脫了。
雖然自己能夠解脫,但是一切如母眾生,都還在三界火宅中,飽受痛苦煎熬,正盼著我們?nèi)ゾ茸o,而我們卻心安理得,不聞不問,即使長著一顆人頭,與畜生又有什么分別呢?還不如烏鴉,尚有反哺之心行。況且在自利方面,還不究竟,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尚未證得。故此,我們應該發(fā)大菩提心,為度一切有情而愿早日成佛,將度眾生之重擔,自己勇猛無畏地荷擔起來,如此方為真正大丈夫。
以上只是將菩提道次第之大意,簡略地勾勒少許,詳細內(nèi)容,請閱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
三、與菩提道次第建立相關(guān)的一些問題
從究竟了義的教法來說,唯一佛乘,三乘教法是不了義的權(quán)說,因此于上士道次第中,亦能攝納下、中士道無余,下、中士道可以說是大乘道的分支和基礎(chǔ),既然如此,我們應以無實之身,發(fā)菩提心修學大乘佛法才是,為何菩提道次第要從下、中開始引導呢?當知其中有大修持扼要!度胄姓摗吩:“于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這是說,自利尚且未能,怎么能利他呢?只有先取滿心要,怖惡道苦,而依三寶,取舍業(yè)果,求得增上生,再思善趣無寂靜樂,唯是苦逼迫性,而求解脫,方能比度自心,對一切有情起大悲心,因此修學下、中士道的內(nèi)容,并不是只讓我們單純地求得生死樂和自解脫,而是通向大乘道的必經(jīng)階梯和必要基礎(chǔ)。
總的來說,道次第先從下、中開始引導,概有二因:一是摧伏一些所謂“大乘者”的增上我慢,下、中士道的心量尚未在身心中生起,便言我是大乘;二為廣益上中下三根。
現(xiàn)見一些學佛者,好以大乘自居,大小乘之唯一分野——菩提心具備與否暫且不說,修行之初應具之放舍現(xiàn)世心能有幾人敢自承當呢?如果“利”暫時放下了,但是“名”又霸居心頭。西藏的笨貢加尊者在一次得知有居士來的時候,特別將佛堂收拾一新,隨后一想,這不是做給居士看的嗎?如此豈是修行人所應做的?便灑上一把灰。試看,如此微細的一個心態(tài)就已隨入“現(xiàn)世心”,若要徹底放舍現(xiàn)世,如不經(jīng)一番用功修習暇滿、無常,談何容易?而此“放舍現(xiàn)世心”只不過是我們邁向成佛之路的第一步而已。班禪·邱吉堅贊在《菩提道炬論疏》中說:“如果人生的目標只是想要獲得現(xiàn)世之樂,這樣的人,實際上不是“士”,而是凡庸眾生。”很顯然,如果不放舍現(xiàn)世,就連下士也不是。薩迦祖師扎巴堅贊在《遠離四執(zhí)》中也說:“執(zhí)著現(xiàn)世的人,嚴格來說,應該算不上是佛弟子。”《地藏十輪經(jīng)》也說:“愚癡懈怠根下劣,于二乘法不勤修,定不能具大乘輪。”就是說,如果連共下、中士道尚未能在身心中生起,而言我是大乘者,徒自欺欺人罷了。
廣益上中下三根者,上根即是大乘行者,也需要求得增上生和希求解脫。有些學佛者曾對我說,上士按次第修學,有迂緩之失,不如直接進入大乘或者是頓悟為妙。殊不知對上士來說,修習下、中士道,一可以鞏固自己,二可以轉(zhuǎn)教他人,而且即是上士,對下、中道自能快速修起,豈會有緩慢之失?而對下中士來說,單純地讓其修學大乘法,也難生功德,若再棄舍下中士道,將會一事無成。假使一個人,他追求的是世間幸福,就應該讓其修學皈依、業(yè)果,斷惡修善,以求得增上生,若令其修三界苦,求出輪回,則不相應。智敏上師曾說一喻,譬如上樓,下中士固然是按次第一層一層爬樓梯,而上士雖坐電梯,又何嘗不是按次第一層一層地上升呢?只不過是速度快而已。因此菩提道次第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之圓滿教授,各種根機的人都會從中獲得相應的利益,而且逐漸被引導至大乘道中,所謂若生下下,必導上上是也。
- 上一篇:邪淫的四大果報
- 下一篇:附佛外道之《盧勝彥的靈仙宗到真佛宗》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