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么,他是崇拜智慧宗教。在佛教初創(chuàng)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刻蓮花、輪寶等作為佛法的象征。佛陀圓寂前曾經(jīng)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為最高。但是佛弟子們從內心尊重他的人格,為了永恒懷念佛陀,便制作了佛陀的形像以慰藉群生的心,讓人們看見佛陀的形像便想起佛陀的高尚人格和他完美無瑕的教法,以警策自勵,努力修行。佛教經(jīng)典《般舟三昧經(jīng)》、《道行般若經(jīng)》等初期大乘經(jīng)典中說,造立佛像是為了修習般舟三昧、觀佛三昧的方便,通過觀想佛陀,與佛合一,這是佛教實證的方法之一。因此,佛菩薩像不僅是單純的偶像,主要是為佛教徒懷念佛陀,學習佛陀,成就像佛陀一樣的圓滿人格的修行法門。

  我們的祖先在原始社會對自然界沒有深入的認識,認為一切災害都是來自于神靈的懲罰,于是對一切自然物都崇拜,特別是對附有非人格性、超自然力以及附有人性精靈并可發(fā)揮靈異能力的物體加以崇拜,如圣石崇拜、樹木崇拜等等,之后再發(fā)展到祖先崇拜。到了文明社會的初期,視偶像為神靈的造型,偶像一旦制成,認為神靈便依附其上,而與神靈同樣神圣。宗教發(fā)展到高度文明時,所尊崇的對象,則以人類形態(tài)為主。佛教就是高度文明的產物,它雖然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佛菩薩形像,然其這些造像各自具有不同的表征,如佛像表覺悟的真理,觀音表慈悲的法門,地藏表無盡的悲愿,普賢表對真理的實踐等,F(xiàn)在科學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很快,自然界的變化有很多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佛教寺廟里的偶像,更多的是一種紀念與表征的意義。因為佛教一直主張眾生能夠成佛,關鍵還是在自己的愿力與修行,所以祖師才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有外在的形象都是助你修行取得成就的他力。

  當我們知道了佛像崇拜的歷史和發(fā)展過程之后,你就會明白,佛像的崇拜雖然至今仍然存在,但是佛教更加強調的是心中有佛,而且只有心中有佛時,才能做到按佛教的思想和教義理論去生活,否則,你仍然是“著相”,如同丟掉了根本,而去追隨表相一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