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只是暫時的

擁有只是暫時的

  “第五類是依賴種族尊貴。通過自己的地位和權(quán)勢去藐視別人、欺壓別人,而不顧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什么叫做種族尊貴?家庭出身不錯,富二代或官二代,如此就覺得很驕傲了,也很神氣了,乃至肆無忌憚……殊不知:“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千真萬確的!

  我們曾經(jīng)講過一個財主,這個財主活得很痛苦,為什么痛苦?因為別人不諂媚他(就是不溜須拍馬他、不逢迎他),所以他很痛苦,不平衡。于是他就跟一個窮人講:“你為什么不逢迎我呢?”

  那個窮人理直氣壯地說:“不公平啊,我憑什么要逢迎你呢?”

  財主說:“我把我的財產(chǎn)給你五分之一,你逢迎我嗎?”

  窮人說:“還是不公平,我還是比你少。”

  財主說:“我給你五分之二,怎么樣?”

  窮人說:“還是不公平。”

  財主說:“我給你一半。”

  窮人說:“那個時候我們倆都平等了,我憑什么去諂媚你呢?”

  所以,我們想說的是,不要強求,要低調(diào)、淡化地處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為我們只是暫時擁有,不是永遠擁有。

  我們可能有一個什么古董或文物,它可能很值錢,但是請問它是你的嗎?不一定:除非你把它賣掉了去做慈善事業(yè),或者去做功德,那么它是你的;如果你把它收藏起來,那么最后就不知道是誰的了,也許你自己的兒子還爭氣,然后傳到孫子那兒,可最后他敗家了,于是就沒掉了。

  永遠,到底有多遠?沒多遠。所以古人告訴我們:富不過三代。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第二代守業(yè),第三代敗家,這是規(guī)律!為什么要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就會自律,就能夠源遠流長,否則不大可能。

  “歷朝歷代,包括現(xiàn)今社會,都存在著以勢壓人,盛氣凌人的現(xiàn)實。這些人忘記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不是永遠和永恒的,因此要提倡感恩,這是第一個。”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絕對不是偶然的,絕對不是不勞而獲就可以獲得的,是大家?guī)椭覀儞碛械囊粋結(jié)果,所以我們要感恩。

  “第二個、要包容。”

  我們要去換位思考。

  “第三個、要分享。”

  既然我們成功了,那么我們要同別人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包括自己的成功。

  “第四個、要學(xué)會結(jié)緣。”

  我們也要給予呀!別人給予我們,我們也要給予別人。這個是什么?良性的互動。

  “第五個、要學(xué)會著自在。”

  唐朝詩人杜甫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成功了又怎樣?不過是個感覺,不過是比較上的一種優(yōu)越感。

  大家想一想就冷靜了,也就會善待一切了,也不會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了。所以,要學(xué)會這五點是不容易的。

  “這五個方面全面而又透徹地概括了,現(xiàn)實中的人們,心里優(yōu)勢產(chǎn)生的根基、根源。”

  我們憑什么?不就憑這幾點嗎?因為我們有了這幾點,所以我們就驕傲了;因為我們沒有這幾點,所以就自卑了,往往都是這樣的!

  “在此經(jīng)中,佛陀深刻地剖析了,世俗眾生對于變化事物有所依賴的心理狀態(tài)。”

  應(yīng)該怎么辦呢?要解決現(xiàn)實問題。

  “所以佛法如燈,可以照亮黑暗,可以改變我們心中的糾結(jié)、焦慮和不自信,引導(dǎo)眾生走向光明之路。然而,如果僅僅是初入佛門,就止步不前,便難以成就佛果解脫自在,便難以受到佛光普照。”

  就像那七個老人一樣,剛剛走進佛門,就止步不前,甚至不遵守規(guī)矩!

  原標(biāo)題:成功了又怎樣?——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聞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