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宗門故事 >

大隨元靜禪師悟道因緣

  大隨元靜禪師悟道因緣

  彭州(今四川彭縣)大隨南堂元靜禪師(后名道興),五祖法演禪師之法嗣,俗姓趙,四川閬中玉山大儒趙公約仲之子。元靜禪師十歲時曾得重病,他的母親祈禱佛菩薩保佑他病好,后感得異夢,于是便讓他出家,從成都大慈寶生院宗裔禪師落發(fā),北宋元祐三年(1088),試經(jīng)得度。后留住講肆,學(xué)習(xí)經(jīng)論有年。既而南下參禮永安恩禪師,后在臨濟三頓棒這一公案上,發(fā)明了心地。

  此后,元靜禪師雖遍歷叢林,訪諸名宿,但是沒有碰到真正讓他稱心如意的。后聽說五祖法演禪師機峰峻捷,元靜禪師心中頗不服氣,遂起抑制之心,于是前往五祖法演禪師座下。

  初見元靜禪師,法演禪師便道:“我此間不比諸方,凡于室中,不要汝進(jìn)前退后,豎指擎拳,繞禪床作女人拜,提起坐具,千般伎倆。只要你一言下諦當(dāng)(恰當(dāng)、契旨),便是汝見處。”

  元靜禪師一聽,茫然無措,平昔所學(xué)以及種種口舌之談,到此時一點也用不上,只好退出,留在法演禪師座下,虛心地參學(xué)了三載。

  一日,元靜禪師入室請益。

  元靜禪師先大講一通之后,法演禪師道:“子所下語,已得十分,試更與我說看。”

  于是,元靜禪師便對所下轉(zhuǎn)語,詳細(xì)地加以剖析陳述。

  法演禪師聽完之后,說道:“說亦說得十分,更與我斷看。”

  于是,元靜禪師便隨法演禪師所問,一一加以決判。

  這時,法演禪師便道:“好即好,只是未曾得老僧說話在。齋后可來祖師塔所,與汝一一按過(勘驗、審查)始得。”

  齋后,元靜禪師果然奉命來到祖師塔所。法演禪師于是便舉“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睦州擔(dān)板漢,南泉斬貓兒,趙州狗子無佛性有佛性”等公案,來勘驗他。元靜禪師皆一一酬對,了無凝滯。

  接著,法演禪師又舉“子胡利蹤之狗”的公案。

  該公案的具體內(nèi)容是:衢州子湖巖利蹤禪師,于南泉普愿禪師座下悟道之后,前往衢州馬蹄山,結(jié)茅宴居。唐開元二年,邑人翁遷貴將山下的子湖巖獻(xiàn)給利蹤禪師,創(chuàng)立禪院。利蹤禪師于門下立一牌子,上面寫道:“子湖有一只狗,上取人頭,中取人心,下取人足。擬議即喪身失命。”當(dāng)時,臨濟禪師座下有二僧,前來參利蹤禪師。他們剛一揭開門簾,利蹤禪師便喝道:“看狗!”就在二僧驚顧環(huán)視之際,利蹤禪師回方丈寮去了。

  法演禪師舉完此公案,元靜禪師便陳述了自己的見解。

  法演禪師突然轉(zhuǎn)過身來,告訴他說:“不是!”

  元靜禪師很驚詫,便問:“不是卻如何?”

  法演禪師道:“此不是,則和前面皆不是。”

  元靜禪師被法演禪師這樣一頓否定,心里早已沒有譜了,便祈請道:“望和尚慈悲指示。”

  法演禪師道:“看他道,子胡有一狗,上取人頭,中取人腰,下取人腳。入門者好看。才見僧入門,便道:看狗。向子胡道看狗處下一轉(zhuǎn)語,教子胡結(jié)舌,老僧鈐(qian)口(鎖住嘴巴,不得說話),便是你了當(dāng)處。”

  經(jīng)過一夜的參究,第二天,元靜禪師便入丈室,私下里向法演禪師陳述了自己的見處。

  法演禪師笑道:“不道你不是千了百當(dāng)?shù)兹耍苏Z只似先師(指白云守端禪師)下底語。”

  元靜禪師道:“某何人,得似端和尚!”

  法演禪師道:“不然。老僧雖承嗣也,謂他語拙,蓋只用遠(yuǎn)錄公(指浮山法遠(yuǎn)禪師)手段接人故也。如老僧共遠(yuǎn)錄公,便與百丈、黃檗、南泉、趙州輩把手共行,才見語拙即不堪。”

  元靜禪師對法演禪師的評判很以為不然,于便曳杖渡江,準(zhǔn)備他往。適逢江水暴漲,元靜禪師不得不重新留下。這樣,在五祖座下,元靜禪師又住了兩年。最后終于得到了法演禪師的印可。

  一日,元靜禪師與法演禪師商略古今大德悟道因緣,法演禪師握著元靜禪師的手說:“得汝說須是吾舉,得汝舉須是吾說。而今而后,佛祖秘要,諸方關(guān)鍵,無逃子掌矣。”

  元靜禪師徹悟后,最初住五祖山之南堂,開法接眾,一時名冠寰海。后又應(yīng)成都帥席公旦之邀請,開法于嘉祐,不久又移居昭覺、能仁及大隨等諸大道場。

  元靜禪師的開示,相對于法演禪師來說,要顯得平易得多。茲舉數(shù)則如次——

  1、上堂,問答已,元靜禪師道:“有祖已來,時人錯會,只將言句以為禪道。殊不知道本無體,因體而得名。道本無名,因名而立號。只如適來上座,才恁么出來,便恁么歸眾。且道具眼不具眼?若道具眼,才恁么出來,眼在甚么處?若道不具眼,爭合便恁么去?諸仁者,于此見得倜儻分明,則知二祖禮拜,依位而立,真得其髓。只這些子是三世諸佛命根,六代祖師命脈,天下老和尚安身立命處。雖然如是,須是親到始得。”

  2、上堂:“自己田園任運耕,祖宗基業(yè)力須爭。悟須千圣頭邊坐,用向三涂底下行。”

  3、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元靜禪師)曰:“好。”曰:“如水后如何?”師曰:“好。”曰:“如何是蓮華?”師曰:“好。”僧禮拜。師曰:“與他三個好,萬事一時休。”

  4、問:“學(xué)人乍入?yún)擦郑驇熤甘尽?rdquo;師曰:“吃粥吃飯,莫教放在腦后。”曰:“終日吃時未嘗吃。”師曰:“負(fù)心衲子,不識好惡。”

  5、問:“如何是山里禪?”師曰:“庭前嫩竹先生筍,澗下古松長老枝。”曰:“如何是市里禪?”師曰:“六街鐘鼓韻冬冬,即處鋪金世界中。”曰:“如何是村里禪?”師曰:“賊盜消亡蠶麥?zhǔn),謳歌鼓舞樂升平?rdquo;

  這數(shù)則法語都頗有滋味。象“與他三個好,萬事一時休”,“吃粥吃飯,莫教放在腦后”,“悟須千圣頭邊坐,用向三涂底下行”,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完全可以拿來就用。

  元靜禪師示寂于南宋紹興乙卯(1135)年七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