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山正凝禪師悟道因緣
皖山正凝禪師悟道因緣
福州鼓山皖山正凝禪師,興化囊山孤峰德秀禪師之法嗣,龍舒太湖人。正凝禪師出家后,一度游方參學(xué),后前往福建,投孤峰德秀禪師座下參學(xué)。
一日,正凝禪師入室請益。德秀禪師舉趙州狗子無佛性之公案詰問他。正凝禪師當(dāng)時不能應(yīng)答。退出丈室之后,便發(fā)奮用功,日夜參究。
半年后,正凝禪師終于有所省悟。遂作頌呈德秀禪師,頌云:
“趙州道無,箭不虛發(fā)。
筑著磕著,全活全殺。”
德秀禪師覽頌后,笑道:“你也得(也可以),只是未在。”
后來又有一天,正凝禪師又入室請益。
德秀禪師便舉德山禪師見龍?zhí)冻缧哦U師之公案——
德山禪師在龍?zhí)渡侥_下,被賣燒餅的婆子問得啞口無言之后(參見本書“德山宣鑒禪師悟道因緣”章),便直接上山,來到龍?zhí)冻缧哦U師的道場。德山禪師來到法堂,說道:“久向龍?zh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xiàn)。”龍?zhí)抖U師聽說了,便欠身道:“子親到龍?zhí)丁?rdquo;德山禪師默然無語,于是決定留在那里。一天晚上,德山禪師侍立次,龍?zhí)抖U師道:“更深(夜深了),何不下去?”德山禪師于是向龍?zhí)抖U師道別,走出丈室。不久,他又回來了,說道:“外面黑。”龍?zhí)抖U師于是點上紙燭,遞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剛要伸手接,龍?zhí)抖U師又將紙燭吹滅了。德山禪師當(dāng)下豁然大悟,于是禮拜。龍?zhí)抖U師問:“子見個甚么?”德山禪師道:“從今去向,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舉完此公案,德秀禪師便問:“那(哪)里是德山親到處?”
正凝禪師突然用手掩住德秀禪師的嘴,脫口說頌道:
“潭不見,龍不現(xiàn),全身已在空王殿。
夢回勿聽曉鶯啼,春風(fēng)落盡桃花片。”
德秀禪師一聽,遂印可道:“汝今日方知泗洲大圣不在揚(yáng)州出現(xiàn)。善自護(hù)持。”并令他充當(dāng)燒香侍者(侍香)。
正凝禪師悟道后,又在德秀禪師座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應(yīng)太傅賈平章魏國公之邀請,開法于福州鼓山。
上堂云:“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燈籠與露柱,密密細(xì)商量。且道商量個什么?”說到這里,正凝禪師便拍禪床道,“昨夜碧天風(fēng)浪靜,一輪明月照螺江。”又云“六月旦,夏已中。荷花開水面,荔子映山紅。無位真人處處相逢,擬議云山千萬重。”
無位真人就是我們本自具足的佛性,它在在處處、時時刻刻都與我們在一起,但是,如果我們想用分別思維去擬議把捉,則相去十萬八千里!
正凝禪師圓寂時,春秋八十四歲,有辭世偈云:
“八十四年,一夢相似。
夢破還空,也無些事。”
- 上一篇:放牛余居士悟道因緣
- 下一篇:大明僧寶禪師悟道因緣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rèn)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xiàn)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
- 以平等心面對蕓蕓眾生,是菩薩的道德
- 梁武帝與佛教有什么關(guān)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個寺?
- 佛陀度化慳貪長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問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別人的好并懂得回報
- 盲人打燈籠,即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
- 禪師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棄天性
- 從惜?锤F三代還是富三代
- 大乘心難發(fā),不愿再發(fā)大乘心的舍利弗
- 聽經(jīng)的蛤蟆,命終后脫離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宮
- 學(xué)佛貴在實行,堅持不懈地去修一個法門,終會成功
- 熟悉經(jīng)藏的比丘與精進(jìn)修道的比丘
- 佛教歷史上與水陸法會有因緣的高僧
- 借事磨練,善用其心,讓心走出煩惱的牢獄
- 薄拘羅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卻都毫發(fā)無損
- 馬鳴菩薩抵億金的故事
- 人活著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樂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師圓寂日,德行與精神常存我們心間
- 釋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與歌利王的故事
- 舍棄對五欲的貪著,成功飛出籠子的鴿王
- 寺廟為什么喜歡種銀杏?佛珠變銀杏的故事
- 鳩摩羅什是誰?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 短暫的快樂與長久的快樂,你選擇哪個?
- 三年不吃飯的出家人
- 急性子與慢性子,人與人要學(xué)會理解和忍耐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阿彌陀佛的故事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地藏經(jīng)感應(yīng)
- 金剛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佛咒感應(yīng)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地藏王菩薩的故事
- 大悲咒感應(yīng)事跡
- 楞嚴(yán)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藥師佛感應(yīng)錄
- 因果日記
- 心經(jīng)感應(yīng)事跡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yùn)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觀音心咒感應(yīng)錄
- 放下就是快樂
- 念佛感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