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講義
五戒講義
序文
夫三皈者,乃初入佛門之門徑也。三皈雖不是戒,卻是一切戒之根本。舉凡五戒、八戒、沙彌十戒皆以三皈為得戒而納受戒體,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雖以羯磨法而受戒,但在受戒之中亦須行三皈。另有受大乘菩薩戒者,在懺悔與發(fā)愿之前,也必先受三皈。是故三皈為萬行之由籍、成佛之初基、游涅槃妙門之要徑也。
夫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間諸善法戒之基石也。佛法中化、制二教之戒法皆以五戒為其根本,由五戒開演出八關齋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乃至梵網(wǎng)菩薩十重四十八輕之一切戒法。經(jīng)云:‘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是故依之漸次修學,三聚圓滿,得成無上菩提妙果也。
夫八戒者,為在家二眾之出家戒也。世間善士,欣仰出世少欲知足之梵行,然以塵惱牽纏,無暇修學。世尊慈憫為令彼等種出世善因,證三乘之道果故,乃權巧攝化,制在家之出家戒,即八關齋戒也。
為今之世,去佛時遙,佛日潛輝,戒法不彰。初入佛門者學無所依,行不知其本,本既不立,道何由得生?近來學佛之人,稍聰利者,整日談玄說妙,徒逞口頭活計;稍鈍者,終日忙碌處處攀緣,美其名為廣結善緣,論其實際,乃心外求法。論其學佛時日,多有十余年者,若問其何為三皈,卻茫無所知。今有乞師證明受歸依者,輒稱皈依某師,殊不知所皈依者為僧伽,非唯皈依某師一人也!蕅益大師云:‘皈依僧者,則一切僧皆我?guī)熞。今世俗人,擇一名德比丘禮事之,竊竊然矜曰:吾某知識,某法師門人也。彼知識法師者,亦竊竊矜曰:彼某居士、某宰官皈依于我也。噫!果若此則應曰:歸依佛、歸依法、結交一大德,可也;可云歸依僧也與哉?’故已受皈依者,于一切僧眾,若賢若愚,皆當尊禮為師,自稱弟子;未可憍慢,妄自分別。且歸依三寶之境若不遍者,不得三皈之體,既不得體,窮其一生修學,只名附佛外道,雖種將來成佛之因,若于三寶中一念分別憍慢,則苦報無窮矣!
時過境遷,佛世芳規(guī)難見,今時受戒者,只聞戒相之名,不知其開遮持犯、輕重之相。上山求戒,入三寶之地如入家廚,取用無度;下山之后,未曾問津。問其受戒否?矜然答曰:‘我乃五戒、八戒、菩薩戒弟子。’問其戒為何物?則目瞪口呆、無言以對。授戒之師不知戒法,無法講說,受戒者亦一無所曉。以致受戒犯戒以為常事,若思地獄苦報,怎堪回首。入寶山空手而歸,尚屬可惜,若為寶所傷,實乃可憐憫者。乘此解脫寶筏,而漂入羅剎鬼國,甚可哀傷。
社會淳風漸替,人心不古,皆由戒法未能行持之故,之所以無法行持,乃因不明戒法使然。今因善心居士,殷重請法,學人不敏,亦無德學,不知所措。但私自念言:‘比丘乃七眾綱領,七眾戒法,比丘當負起教育之責。’是故從諸戒經(jīng)及相關戒學書籍中集錄重點,為其講說。內(nèi)容雖未達至善至美,但其大意已明。今書既成,講說已了,敘其大要;以資初學。
愿見聞者,同沾法益,盡此一身,同生安養(yǎng),悟無生忍,于十方界,普利群萌!是為序。
佛歷二五四二年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釋宏泰謹序于臺中南普陀寺
甲、五戒三皈大意
《演道俗業(yè)經(jīng)》:云‘居士復問:“初學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習五戒自皈于三。何謂五戒?一日慈心,思仁不殺;二日清廉,節(jié)用不盜;三日貞良,鮮潔不染(不淫);四日篤信,性和不欺(不妄語),五日要達,志明不亂(不飲酒)。何謂三自皈?一日皈佛無上正真;二日皈法以自御心;三日皈眾圣眾之中。所受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復有四法:一日道跡(初果);二日往還(二果);三日不還(三果);四日無著(四果)。緣覺至佛無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
壹、近事五學處
近事律儀,為居家學佛男女所受持之學處。梵語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新云鄔波索迦、鄔波斯迦,此云近事男、近事女。謂能親近奉事三寶,廣修眾善,故以為名。又云善宿,謂此人善能遠離破戒之處。古人有解說為清信士者,‘清是離過之名,信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通稱’。此取意而言,非是正翻!洞笈派场芬欢尳掠性疲‘親近修事諸善法故,謂彼身心狹習善法,故名鄔波索迦’。又云:‘親近承事諸善士故,謂彼恒時親近善士,故名鄔波索迦。’有作是說:‘親近修事精進行故,謂彼恒時愛樂修習速舍生死、速證涅槃精進之行,故名鄔波索迦。’復有說者:‘親近承事諸佛法故,謂彼至誠受持守護諸佛法律,不惜身命,故名鄔波索迦。’
近事男女有五學處:
一、離殺生—亦云不殺生。上至諸佛圣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凡有命者,不得故殺。
二、離不與取—亦云不偷盜。凡他人之金銀財物,乃至一針一草,不得不與而取。
三、離欲邪行—亦云不邪淫。居家學佛,未能全斷淫欲,只許于正常夫婦配偶間行之,此外一切女人不得故淫,名離欲邪行。
四、離虛誑語—亦云不妄語。凡不如心想而說,皆是妄語。
五、不飲酒—酒能致醉,令人神志昏迷,故一切酒不得故飲。
此五戒法,《婆沙》說有多名:‘是近事者所應學故,名為學處。若有游此便升無上智慧故,名為學跡。此為徑路,一切律儀妙行善法皆得轉(zhuǎn)故,名為學路。如諸外道所受禁法種種差別以為標幟,如是圣眾以此五種所學禁法為初標幟,名為學禁。諸所應學此為本故,名為學本。與涅槃路為基趾故,名為學基。’學處一名,通一切戒,故近事律儀,亦名五種學處。
貳、五戒與其他世間善行
此五戒為居家學佛所必須受持者,以若離此,尚難成為世間好人,況堪作佛弟子。五戒乃人類共處之宏規(guī),古今中外,立名或有不同,而究其安定社會、綱維人倫之條目,要不外此。如我國儒家之五常(仁、義、禮、智、信)即大同佛教居家之五戒。所謂不殺生即是仁,不偷盜即是義,不邪淫即是禮,不妄語即是信,不飲酒即是智。不過,世間賢圣僅依此心此理之同,勉人于正己安人而已,未能推類至盡,發(fā)為宏誓,廣收自他之利。世尊所制近事律儀,則性遮兼顧,人能行之,則惑業(yè)日損,功德漸增,遠可成圣道之本,近則為人天之因。但若云圓滿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功德,則唯佛為能。
今欲成佛功德,即必須從受持五戒作起,《優(yōu)婆塞戒經(jīng)》有云:‘若有說言,離五戒已度生死者,無有是處’。而進受沙彌、比丘、菩薩律儀,亦必須以此為基。又諸經(jīng)論多明十善行,亦名十善戒,聲聞戒中,則無此制。蓋以十善,劫初便有,既不以三歸為體,則不成出世津梁,故人雖行之,不能超越世境。今佛出世,更為制立,先受三歸,再受五戒,方堪稱為真佛弟子。若更修三十七品、四真道行(四圣諦),即可于現(xiàn)法中,證前三果。故《四十二章經(jīng)》云:‘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而十善立支雖廣,五戒實已兼容。兩舌、惡口、綺語是妄語分,今說妄語當知已攝余三。貪、嗔、癡三,源于無智,今制不飲酒戒,則睿智清明,三毒之賊,無從干擾。即一不飲酒戒,已攝意三。是則五戒已攝十善,故聲聞律中不制十善為戒。
一、五戒配三業(yè)十善
實十善可以包含在五戒之中的,所以五戒十善,通常是被連在一起。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報,十善實即五戒的分化,離開五戒,并不別有十善,這在經(jīng)典中,有很多的根據(jù)。
十善的內(nèi)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離貪欲、離嗔恚、離邪見。以類別而言,十善分屬身、語、意三業(yè),故亦稱為十善業(yè);持修十善之行,乃為生于善道之行,所以謂之十善業(yè)道。
妄語一戒含攝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的三善,可知五戒實即概括了十善中身語二業(yè)的表現(xiàn),便不成其為善惡的造作。事實上,意業(yè)的三支,乃是分由身語二業(yè)而有所造作;身語二業(yè),若無意業(yè)為期造作,惡業(yè)的主宰,所造惡業(yè),亦不會成為重罪,甚至根本無罪。所以,若談五戒,即已具足十善。
五戒配十善的情形,大致以表說明之:
┌不殺生—離殺生—救生┐
├不偷盜—離偷盜—布施┼──身三業(yè)┐
├不邪淫—離邪行—梵行┘│
│┌離妄語—誠實語┐│
│├離兩舌—和諍語┤│
五戒┼不妄語┤├─語四業(yè)┼十善業(yè)
│├離惡口—愛軟語┤│
│└離綺語—質(zhì)直語┘│
│┌離貪欲—不凈觀┐│
└不飲酒┼離嗔恚—慈悲觀┼─意三業(yè)┘
└離邪見—因緣觀┘
參、對治貪嗔癡立五戒
《戒疏》云:‘對治貪欲立第二第三戒,對治嗔癡立第一第四戒。又殺妄由嗔癡生,淫盜由貪生。是三毒配四戒,殺淫妄是對有情,盜通非情(無情物即沒有生命的),酒是對非情。’
什么是五戒
謂戒有五也。一不殺。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則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則云離非梵行緣。一切都斷故)。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
○法苑珠林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義。禮。智。信也。含識所資。殺。盜。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漸教通也。故本于仁者則不殺。奉于義者則不盜。執(zhí)于禮者則不淫。守于信者則不妄。師于智者則不飲酒。斯蓋接化于一時也。正法內(nèi)訓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過也。此則在乎實法。指事直言。不假飾辭。托名現(xiàn)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證。不羨樂而樂彰。若略近而望遠。棄小而保大。則無所歸趣矣。今見奉持不殺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盜者。不忻義而義敷。不淫者。不祈禮而禮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揚。不飲酒者。不行智而智明可謂振綱提綱。復何功以加之
○費長房撰隋開皇三寶錄。引宋典云。文帝元嘉年中。問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謝靈運等。皆云。六經(jīng)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jīng)為指南。如其率土之濱。皆純此化。朕以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聞渡江已來。王遵周顗宰輔之冠蓋。王蒙謝尚人倫之羽儀。郄超王謐王坦王恭或號絕倫;蚍Q獨步。謝敷。戴逵。范汪。孫綽。皆致心于天人之際。靡非時俊清凈之士。皆謂釋氏之教。無所不可何者百家之鄉(xiāng)。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遍于守內(nèi)。則仁人百萬矣。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則百刑息于國。則陛下言坐致太平是也
○大毗婆沙論云。此五戒名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又名學跡。若有游此。便升無上智慧殿故。又名學路。此為徑路。一切律儀。妙行善法。皆得轉(zhuǎn)故。又名學本。諸所應學。此為本故
○大莊嚴經(jīng)名五大施彌勒問經(jīng)論云。五戒名大施者。謂以攝取無量眾生故。成就無量眾生樂故。以能增長種種功德故。FROM:【《釋氏要覽》(宋 道誠集)】
佛教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尊嚴,以及佛弟子對戒律的遵守。在三無漏學中,戒居首位,為佛法慧命延續(xù)之
五戒
所依,解脫之根本,而五戒則是大小乘戒的根本。受持五戒近則為人天之因,遠可成圣道之本。如圣嚴法師所說:“五戒是通往人天的護照。”五戒是做人的準則,故持五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人受持五戒,則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家庭和睦,便為人類社會減少殺盜淫妄等災禍的威脅,這樣就能達到凈化人心的目的,又可以達至凈化社會,增進人類乃至一切眾生的幸福。因此,佛陀為了接引在家弟子,也可以說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而制定了在家五戒。但它的宗佛不離止惡,行善的悲心。世間上最大的利益,莫過于學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們要想成就這樣善法,就必須持戒。只要都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實行,我們的世界便是人間凈土了。
不殺生戒
佛教以慈悲為主,慈悲就是有惻隱之心,不忍殺害眾生,我們學佛應該與佛陀一樣有同等的慈悲心!洞笾嵌日摗吩疲“諸余罪中,殺業(yè)最重。”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類累劫以來殺生無數(shù)所造成的共業(yè)所致。慈受禪師云:“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所以社會秩序的維持,人類生存的保障,全靠大家能夠共同遵守“不殺生”,因此,“不殺生”不但是佛教第一條的戒律,同時也成為國家重要的法律了。 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佛說眾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佛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之屬皆包括在內(nèi)。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畜生蟲蟻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并戒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魚網(wǎng)者亦為間接的助殺。佛于《十善業(yè)道經(jīng)》中,說不殺生有十種利益,是一、于諸眾生,普施無畏。二、常于眾生,起大慈悲;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四、身常無病。五、壽命長遠。六、恒為非人所守護。七、常無惡夢,寢覺快樂。八、滅除怨結,眾怨自解。九、無惡道怖,十、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欲而傷害生命,至于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xiàn)!洞蠓ü慕(jīng)》載:“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zhàn),時彼諸戰(zhàn)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于保衛(wèi)國家。
不偷盜戒
如《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偷盜有十罪:“一者物主常嗔,二者重疑,三者非行時不籌量,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yè)因緣,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勤苦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亦失。”由此可知,偷盜的果報如此慘酷,豈能不怵然警醒!佛法與世法,為什么把偷盜一事看得這樣重要?因為人的本性,由無始無明,有貪的的習慣,對于金銀珠寶財物,都是極為重愛的。佛經(jīng)說:“不與而取謂之盜。”擅自把人家的財物占為己有,就是盜了。說到錢財,有誰不喜愛?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是不屬于我們自己的財物,縱然僅是一絲一毫,絕對不隨便去拿取,應該從事各種正當?shù)氖聵I(yè),憑著我們血汗有勞而獲所換取的代價,才是正當?shù)。要是不勞而獲,和偷盜的行為并沒有差別。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傊,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shù)氖侄潍@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佛說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一、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二、多人愛念。三、人不欺負。四、十方贊美。五、不受損害。六、善名流布。七、處眾無畏。八、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九、常懷施意。十、命終生天。 偷盜不是好事,是人人皆知的。在佛法中,不論在家戒或出家戒,都制有盜戒,而且判為犯重罪的。不論是古代或現(xiàn)代,世界各國的法律,皆是嚴格的禁止偷盜,只要是屬盜竊行為,不論是暗偷或明搶,都是違反法律,犯了偷盜,而受法律制裁。但是現(xiàn)在的社會里,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昧了良心,打家劫舍,貪污受賄,瞞騙稅項等等勾當,都屬于盜,由此而導致社會混亂,人人向錢看,污染了人心,制造了混亂,當知偷盜是非常嚴重的。 佛教的不偷盜戒,就是讓我們要去掉貪念,少欲知足,因為知足就會常樂,自然就不會犯偷盜的行為了。如果人人養(yǎng)成不偷的美德,社會治安自然很好,大家出門就很安全,生命和財產(chǎn)也都有保障。
不邪淫戒
佛門四眾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淫,亦有如下數(shù)種利益:一、諸根調(diào)順。二、永離喧掉。三、世所稱嘆。四、安莫能侵。站在世俗角度來說為了家庭的幸福,夫婦之間應當互相敬愛,互相尊重工業(yè)。從社會上說,男女的結合,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與社會的公德,如果沒有通過法律與公德,那么,可能這個家庭就會生事端,也會給社會制造麻煩。 現(xiàn)在家庭的不和睦,往往都是由于不正常的男女關系而來。譬如“男人金屋藏嬌,女人紅杏出墻”等,都是由于邪淫引起,嚴重的會演變成家破人亡。古語有云:“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例如:有夏桀王寵妹喜,周朝的幽的王寵褒姒,結果都喪身亡國。似此等事,古往今來,不計其數(shù),都是因為貪染淫欲所致。由此可知淫欲的禍患很大,所有有智慧之人,遠離淫欲,如避火坑!栋藥熃(jīng)》云:“淫為不凈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驚,傷命而蚤天,受罪頑癡荒,死復墮惡道,吾因畏是故,棄家樂山藪。”所以,佛教的戒律上,允許在家佛教徒夫妻之間正常的關系生活。只要人人守持不邪淫戒,那么世界社會自然和平安寧。
不妄語戒
也就是守口業(yè)。既然是佛教徒,我們就要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人格,一個人言談,關系一生的信譽,所以我們與人相處,要以誠信為基礎,說話必須心口一致。讓人家相信我們,而且要多贊嘆人家,鼓勵人家。如果一人老是愛撒謊,沒有信用,那么誰還會相信他?因此不得不慎防重口業(yè)。中國古人說:“言而有信,童叟無欺。”也就是這個道理,佛教的妄語戒除了有其特定的意義外,更重視以誠實為人的道理!妒亟(jīng)》云:“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也。妄語者,法不入心,故難解脫。”佛在世時候,羅睺羅幼時,常伺候佛,歡喜妄語,人家來問他,世尊在嗎?他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被誑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訴佛。后經(jīng)佛訓誡,終生不敢妄語。再如《楞嚴經(jīng)》云:“譬如平民,妄號帝王,自取誅戮。”到頭來只是傷身敗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無利益。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夸張,藉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一、口常清凈,優(yōu)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調(diào)伏。三、發(fā)言成證,人天敬愛。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yè)清凈。六、言無誤失。七、發(fā)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服。
不飲酒戒
酒會亂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還會導致生命的危險。由于飲酒而導致的犯罪很多,如酒后駕車而出事故,酒后無德而打架斗毆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都是由于飲酒而造成的。有人以為以凈財沽酒而飲,無損于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端姆致伞份d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為害了。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