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什么區(qū)別和相同?
問題:
居士在家修行要面對生活,出家人在寺院修行也同樣要面對生活,除了環(huán)境不同以外,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能弘法師:
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首先在戒律上,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在戒律上是不同的。出家的戒律更多、更細,更多導向解脫的戒律;在家的戒律是基礎,也是方便多一點。
比如像五戒里面“不邪淫”,出家就是“不淫”,要過獨身的生活,這是根本不同。出家的一些戒律,比如過午不食,不持金錢,不香花蔓莊嚴其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論是剛出家的還是出家久的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都要持。居士要受八關齋戒等出家戒才做這些,在家的五戒里面沒有這些。
在別解脫戒里面,出家的威儀對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尼的威儀要求都很多、很嚴,都順向于清凈解脫;居士們要求的就少。那比丘戒二百多條,比丘尼戒三百多條,乃至比丘、比丘尼的作持二十鍵度,在家居士也都沒有的。
而菩薩戒,只要發(fā)菩提心,出家、在家都可以受菩薩戒,在家居士一般受在家菩薩戒;要受出家菩薩戒,像《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就得有獨身的生活才能夠受,《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是比較嚴的。
所以戒律上,解脫道的戒律,出家和在家是比較明顯的,同中有不同,而且不同是比較多的。出家的戒律更多、更細、更清凈,而且導向解脫的多。
從修定慧來講,出家、在家都可以修的;從修學經(jīng)、論上來講,聞、思經(jīng)論都是相同的。但是因為戒律的不同,在解脫道來講,在家的居士最高的證果,解脫道的能證第三果,不能證阿羅漢果;出家才能證阿羅漢果。因為出家人能持清凈如螺貝的戒律,所以能證阿羅漢果。
從證佛果來講,證圓滿的佛果,一般都是示現(xiàn)出家相,沒有在家相的佛。像古佛再來示現(xiàn)在家相,比如維摩詰居士,這不算。八相成道,一般都是示現(xiàn)出家相,辟支佛也是出家相。所以到三乘的圣果的最高,都是示現(xiàn)出家相;解脫道的阿羅漢示現(xiàn)出家相,辟支佛示現(xiàn)出家相,菩薩道的最高佛果也是示現(xiàn)出家相,都是穿袈裟的,所以這是不同的。
首先,出家人現(xiàn)相上是身出離,搭衣持缽的出離相是圣賢的標志,這在家是沒有的,在家不能搭衣持缽。而心出離,出家、在家都可以。心出離,就是心里放下三界六道的這種執(zhí)著,發(fā)起求解脫的心,這個都可以。
但是身出離只有出家相可以,也就是出家人可以示出家相。在家要示現(xiàn)出家相就得出家,哪怕是短期的出家,出了家才能夠穿袈裟持缽的。而心出離,真正的出家人只要是正信出家,他這一念出家心就是出離心的,而且是出離心真的落實在了當下,才跑到寺院來出家;那在家發(fā)起心出離,只是心想出離,但沒有落實在這個出家的事相上。所以這是同又有不同的。
出家的功德很大,出家一天功德就大得不得了,受八齋戒就有講。那以出家的心來持出家的戒律,念佛求往生就能中品往生的,發(fā)菩提心則上品往生。假如說示現(xiàn)出家相要證道果,最高就能證阿羅漢果。但是從念佛往生來講,只要信、愿、行具足,不論在家、出家,都可以橫出三界,這個是一樣的。
但是從修道的環(huán)境來講,出家就比在家殊勝多了。因為在家多攀緣、染緣、罪緣,在家很多的財色名食睡環(huán)境,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貪染心、煩惱心、造罪的心,所以在家貪染、罪緣多。出家多解脫功德的緣,因為出家每天都修行戒定慧,寺院里面沒有那些五欲的環(huán)境,而是離五欲(財色名食睡)的這些環(huán)境多,聞、思、修的環(huán)境多,所以多功德解脫的善緣。
在家人有很多的恐懼、渴望,害怕丟了東西,害怕火災、水災、盜賊等各種的恐懼,害怕失去,在家擁有很多東西都害怕失去。出家比較多一些無畏、舒暢的心,因為出家,世間擁有的那些東西放下了,所以不會害怕失去什么東西或被人搶、被人偷,或者水漂了、火燒了自己的財產(chǎn),所以都比較寬心舒暢。
在家人多執(zhí)著這些財色名食睡的污染,執(zhí)著了造罪就容易下三惡道,最深就是地獄,五欲是地獄五條根,這些都是垢染。出家修戒定慧,是清凈。一個修戒定慧的人或者剛持戒想清凈的人,就知道財色名食睡這些垢染是障礙。就像這兩天,小眾們你們做了懺長衣、說凈(多余物品的戒律作法),你們就知道了:東西多了可不是好事!煩得你腰疼,累得你腿疼,說得你心疼、腦疼。所以出家持戒清凈了,就知道這些五欲多了是垢染,是障礙,不是清凈。
在家人的苦多一些,在家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冤家債主聚在一起苦、五陰熾盛苦、生老病死苦,在家的種種苦很多。出家沒有愛別離苦;你不瞎求,也沒有求不得苦;你和合清凈,也沒有冤親債主的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生老病死苦,能夠看開點也就少點,別太執(zhí)著,清凈放下也就少。雖然出家不是說已經(jīng)完全斷苦,但是你這些苦就少了,比在家少很多很多。所以出家苦少,在家苦多。
在家貪欲多,貪欲重就像老象陷深泥,越陷越深。大家知道,大象很大,龐然大物。一個老的大象力氣小了,老了糊涂了,走到沼澤地的淤泥里面,越掙扎越陷得越深,拔不出來。所以在家你貪欲多的話,就像老象陷淤泥里,越陷越深,越搞越苦。出家就從泥坑里出來了,所以出了家就好像從泥坑里面爬出來洗了澡,換上了一身新衣服,輕松、清凈多了。所以千萬別再爬回去,不要再爬到坑里面去。
出家多一些清凈的善知識、智者,清凈的和合眾,多一些善友相聚,出家就多一些善知識、善友,還有清凈的和合眾一起修行。在家是善、惡混雜,各種緣都有,很難遇到善知識,有時候遇到一些不好的緣、不好的人,你還得和他待在一起。比如一個公司、一個集團或者某個單位的工作環(huán)境里面,有些人道德各方面不行,你還不能離開,如果你辭職離開就丟了工作。
為了生活,有時候你就得和各種善惡的人混雜在一起,而能夠提攜你、指導你的善知識少,在家很少,都是拉著你一起輪回的多,造罪的多。而出家在一個清凈和合的僧團,會多一些圣賢知識來提攜、來督促、來指導你,只要你想求道,又在正法的寺院出家,就會有這些好的善緣。
在家就是多貪不足;出家知足常樂。出家持了戒,你就知道少欲知足的好處,三衣一缽,少一些拖累,到哪里都解脫。特別是云游,你要出去云游參學,越少越好。
我記得二十年前去五臺山,五臺山頂海拔兩千多米到三千多米,從臺懷鎮(zhèn)要走路爬山去山頂。當時是夏天,我就帶了兩個香袋,有換洗的兩、三件衣服,還有三衣一缽,東西很少。往上爬,越爬越喘,越爬越累,最后爬著爬著都想把這個香袋給扔了才好,感覺那兩個香袋里面很少的東西都是負擔,所以東西少才好。當然,我們?nèi)乱焕徥遣荒苋拥摹?/p>
走長路就是那種感覺,你東西多,拉一堆、背一堆、扛一堆,那你還怎么云游?一點也不像云一樣游,不像云彩一樣自由。
在家就是貪得越多越好,老是沒完沒了。所以你看現(xiàn)在的人活得很累,大家每天都在還債,房貸、車貸,這個貸那個貸,只要醒過來,就是快點跑去拼命工作還債。
現(xiàn)在人受西方的觀念影響,都是花一些本來還不是自己福報的錢。沒有掙那么多,鼓勵你消費,提前消費就是欠債,欠債得還,不還不行,所以現(xiàn)在人每天活得很累。你看好像大家都擁有很多東西,事實上都是在欠債生活的多。
像美國或一些西方國家的人,很多人欠的債更厲害,所以一有經(jīng)濟滑坡,他們就完了,就活不了了,就要吃救濟了。
在家還有很多競爭、敵對。有時候在家做生意,或在某個崗位明爭暗斗、互相算計,擠得頭破血流,打得頭破血流,很厲害。而出家,沒名沒利,假如你自己不想弄這些,沒人找你弄,也沒有人和你爭。所以出家不需要爭這些,很清凈。
總之,在家有很多束縛,出家很解脫;在家就多一些貪嗔癡三毒造惡的機會,出家多一些出離解脫的機會。要廣說戒律上有很多,《律海十門》上有,大家多聽聞,你對比之后,就知道是出家好還是在家好,就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實際上生命很短暫,即使一百年,也轉眼即逝。還是要用有限的時間來做最有意義的、最有價值的事情才好,別空過人生。不然轉眼即逝,突然要死了,才感覺我過得很冤,那就很可憐!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空中大道場
- 上一篇:在家居士可以把佛珠戴在脖子上嗎?
- 下一篇:佛陀為什么說“被辱不瞋難”?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夢參法師]念經(jīng)時忽然看見異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思想]禪門機鋒盛行于唐宋兩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塊錢!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觀」離「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入門須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凈界法師]念佛是心力帶動佛力,還是佛力帶動心力?
- [黃茶]黃茶是怎么做出來的?
- [禪宗公案]親者不問,問者不親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從容則有余味,人寬容則有余年
- [心經(jīng)]《心經(jīng)》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與人生]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學常識]《宋高僧傳》是怎樣一部書?
- [凈界法師]煩惱罪業(yè)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銀針是白茶嗎?白毫銀針名字的由來與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