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疑情而悟
參禪要從“疑情”開始,起“疑”是證悟的前提,沒有“疑情”發(fā)生,就不能證悟,所以自古就有“看疑便是禪,無疑不名參”、“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等等之說。
所謂疑情就是由因果構成的一個境,有了疑情才能使自己從中看個究竟,不論是主觀認知,還是客觀世界;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見聞覺知,要一律視為“疑情”,而參禪就是要從這些疑情的究竟中看透色相的障礙,看出真我的虛實,從而解脫煩惱。
元代禪宗中影響最大的一個支派――祖先系中著名的高峰原妙禪師,十七歲受具足戒,曾習天臺教義兩年,二十歲棄教入禪,到杭州凈慈寺,就學于斷橋妙倫。妙倫讓他看“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話頭。原妙勤奮參究,竟然“脅不至席,口體俱忘,或如廁惟中單而出,或發(fā)函忘扃而去”,但時近一年,仍然“只如個迷路人相似”,乃轉(zhuǎn)而求教于雪巖祖欽。祖欽讓他參究看話禪中的經(jīng)典話頭“趙州狗子”公案中的“無”字,依然無收獲。原妙又到徑山參禪,經(jīng)半月,忽于夢中想到妙倫說法時曾提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話頭,“自此疑情頓發(fā),打成一片,直得東西不辨,寢食俱忘”。這里發(fā)“疑情”是看話禪證悟的前提;“打成一片”,是指達到主客泯滅,物我雙忘時的心理感受,就是徹悟的切身體驗。后來原妙居師子巖時,聲譽日隆,1291年原妙主持大覺禪寺,來參學的有數(shù)萬人之多被譽為“高峰古佛”。在禪宗歷來崇奉的佛典中,《大乘起信論》影響最大,但原妙反其道而行,創(chuàng)立了“起疑論”:疑以信為本,悟以疑為用。
關于如何起疑,原妙有一段比較詳細的說明:“先將六情六識,四大五蘊,山河大地,萬象森羅,總?cè)圩饕粋疑團,頓在目前,……如是行也只是個疑團,坐也只是個疑團,著衣吃飯也只是個疑團,屙屎放尿也只是個疑團,以至見聞覺知總是個疑團。疑來疑去,疑省力處,便是得力處。”
即悟解世界人生無一不可懷疑,以懷疑的眼光來透視周圍的一切事相。也就是說疑到疑為本能,纏結不開的時候,就很容易得悟了。因此原妙教導他的弟子也要如此“疑”著:“吃茶不知吃茶,吃飯不知吃飯,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情識頓凈,計較都忘,恰如個有氣底死人相似,又如泥塑木雕底相似。”他稱這種“如癡如兀”,形若“泥塑”、“木雕”的狀態(tài)為“無心三昧”。
疑情之初,人自然會生出諸多妄想,那些妄想也就是我們平時執(zhí)著的困惑及貪念,此時我們要認識到這是由于心念虛幻所致,所以《金剛經(jīng)》中有“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之玄言,從觀心中認識到心念的起滅,保持從過去和未來中不可覓尋的清凈、明澈的如如之心,從而就能息滅諸多妄想。
禪宗中有個和尚去問法燈禪師:“到了百尺竿頭的地步,如何才能進步呢?”法燈禪師只是“嗯”了一聲。和尚左思右想,不得其解。過了三年,有一天,這個和尚騎著毛驢過河,河上有座獨木橋,毛驢才踏上橋,就一腳踩空,“撲通”一聲,和尚連人帶驢一起掉進河里。在那一剎那間,和尚突然感到心里一亮,心中所有疑惑不解頓時息滅。他在那一瞬開悟:原來,百尺竿頭,若再進一步,就應該做到無心無物,物我兩忘,進入天、地、人渾然一體的境界,就像無心落水一樣。
洞山良價在云巖禪師那里聞“無情說法”有所省悟,但尚未徹悟,在辭別云巖禪師之時問道:“和尚百年后,如果有人問我是否繪有你的肖像(可深入的理解為精神實體),我將如何回答?”云巖禪師答:“就說:這就是。”洞山良價默然良久,反復揣摩師言之意,然無言可對。云巖禪師就說:“良價啊,要承當這樣的事,可大須仔細啊!”洞山良價此時認為自己已經(jīng)悟了,但心里卻不踏實,對老師這番話又理解,又有些吃不透。于是帶著這種種思索上路了,當他走過一座小橋時,站在橋上,看見水中倒映著自己的影子,這時他終于大悟了,于是做了那首著名的《過河睹影》的開悟偈: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殊。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可契如如。
偈子的意思是說尋求佛法、求禪問道,都不可以向外尋覓,要自己走自己的路,于“我”中自尋,息滅種種我執(zhí)的妄念。這正如河里的影子是“我”,但“我”決不是河里的影子一樣。只有這樣的領會,才可以體驗到真如佛性的無上奧妙!
既起疑情,又止妄想,下面就是參悟了。
如何參呢?禪的重點是人,在禪悟的過程中,人看清了自己,從色相的執(zhí)著中走出,也就是從無明與煩惱中解脫出來了。禪宗從永明禪師以后,就比較少參公案,而改參“念佛者是誰?”參禪者先念“阿彌陀佛”,然后參這一句“念佛者是誰?”只問念佛的那個,而不是左思右想去找答案,是要看到那念佛的人,那個發(fā)生,究竟是誰。一定要從深處看到那個自我,自己因緣的起滅處。因此,我們可以在心情愉悅的時候參“那個快樂的是誰”;在失意的時候參“那個落魄的是誰”,時時參,處處參,日子久了,自然能看到一個真正的自己,那個自己不是春風得意的自己,不是失魂落魄的自己,不是煩惱困苦的自己,在看透了因果色相后,就能看到一個自由自在的自己了。
《壇經(jīng)·疑問品》言:“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凈其心。“憨山大師對于參悟也有如是說:“如今做工夫,先要劃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干干凈凈,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郎此一念,本自無生,F(xiàn)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xiàn)影子。如此勘破,就于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水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zhuǎn),亦不可相續(xù)。”
在這里,對于生命的徹悟,必須由自己來親自體驗,不可能假手于他人。因為悟者要想清醒的看到自己,就首先要看到自己與色身之間的關系,明白何為主何為從,沒有親身的體驗而得來的知解只是一個知性的概念。
唐代的智閑和尚曾拜靈佑禪師為師。有一次,靈佑禪師對智閑說:“你到現(xiàn)在還沒有悟道,生死事大,你要自悟自度才行啊,我且問你:你還在娘胎里的時候,是什么樣子?”智閑冥思苦想:“在娘胎里能是什么樣子呢?”最后他無言以答,只好向師父說道:“弟子愚鈍,請師父賜教!”靈佑禪師笑著說:“我不能說,我想聽的是你的見解。”智閑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閱經(jīng)典,試圖找到答案,但是卻沒有一本書是有用的。智閑這才想到:“原本以為飽讀經(jīng)書就可以體味佛法,參透人生的哲理,沒想到這都是一場空。”
灰心之余,智閑把佛經(jīng)典籍全部放火燒掉了,并發(fā)誓說:“從今以后再也不學佛法了,省得浪費力氣!”然后他前去辭別靈佑禪師,準備下山。禪師沒有任何安慰他的話,也沒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于是智閑來到一個破損不堪的寺廟里,還過著和原來一樣的生活。但是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卻還總是放不下禪師問他的話,總在心里思索著“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么?”
有一天,智閑從地上撿起一塊碎瓦片隨便拋了出去,瓦片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發(fā)出了清脆的聲音。聽到這個聲音后,智閑的腦中突然感到一片空明,體驗到一種從未體驗過的顫抖與喜悅,那就是禪的境界。智閑終于頓悟了:“只有在生活實踐中自悟自證,才能獲得禪旨的真諦。”之后,他立即趕到靈佑禪師的身邊,向師父感激地說:“如果您當初為我說破了題意,我今天怎么會體會到頓悟的感覺呢!”
原來,悟的魅力就在于――長久地追尋和執(zhí)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種永恒和諧的意義,并且覺悟到這其實是一種固有的東西的時候,就會從內(nèi)心的糾纏中解脫。你會突然發(fā)現(xiàn),一切都為之改變了。
疑情發(fā)生之后,要做的就是“決疑”,疑必須得到解決。佛陀在《佛遺教經(jīng)》中也說:汝等若于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
在禪者的眼中,一切有情眾生,一直生存在因果輪回當中。因此認為禪的本質(zhì)是“不昧因果,”而不是“不墮因果”。禪宗里有個著名的“百丈度野狐”的故事:
每逢百丈說法,總有一個老人跟云水僧們一起聽。有一天,眾人退堂后,老人卻不肯離開。百丈就問:“你是何人?”老人回答說:“當初我是這座山廟的住持。一次有個人問我:修行很好的人,還落不落因果呢? 我回答說: 不墮因果 。結果投胎后成了狐貍,當了五百年的野狐。”百丈又問他:“那你來找我有什么事嗎?”老人說:“現(xiàn)在請你下一轉(zhuǎn)語,我就可以解脫了。懇請大師相助。”百丈便說:“不昧因果。”老人聽后大悟,倒身下拜說:“禪師將我的疑惑了斷,我已解脫了。在后山的山洞里懇請大師把我火葬,做法事超度我吧。”于是百丈命眾人在齋食之后舉行超度儀式。眾人都十分不解,寺內(nèi)既無病人,也無死人,為什么要做法事呢?齋食后眾人跟著百丈到后山的巖洞旁,百丈用禪杖挑出一只狐貍,并把它火化了。
能看清因果,能不昧于因果就是醒覺,就是成佛,看不清因果,被因果所牽,那就是迷惑。被因果所牽即執(zhí)著于色相,結果便是造業(yè)。每一個人的自身就是因果的最好證據(jù)。
“悟”就是一個不斷看出因果關系的過程,所以看出因果關系就是悟,悟的本質(zhì)就是看出因果。因果事實上只是表象的,因此每個人都應看清、看透、看破它,當我們從身心起悟,看清我相只是一個因緣的假合,而不是真正的自己,當真我能醒覺過來之時,自己便會在那一刻覺悟。
疑情的最后目的是悟,悟而最后無念。故六祖在《壇經(jīng)?定慧品》中說: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于相而離相;無念者,于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續(xù)不斷,名為系縛。于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
悟是頓的,是剎那的覺醒,也是瞬間的永恒。它的一個方便法門就是度。而六祖也有言:“迷時師度,悟時自度”。禪的傳心旨要就是要打開每一個人的“正法眼”,使其去看清自己的一切。如果說打開法眼是佛陀的指授,而看清自己的因果就是自己的悟性了。
一旦了悟,我們的精神就會得以圓滿,就能照見永恒的空性,看清一個一切具足本來自在的自己。就像宋代高僧茶陵郁所說:“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達到如此境界,這樣我們也就參透了疑情,直截了當?shù)貜募妬y的塵勞中走出,將自己徹底解脫出來,接納自己,實現(xiàn)自己,在醒覺中過上愉悅自如的生活。
- 上一篇:理雖頓悟、承悟并消;事在漸修、依次第盡
- 下一篇:如何是見性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